汤鹏与画家切磋铁画创作技艺塑像 (图源网络)
芜湖铁画绝艺独创有何秘诀
——《郎潜纪闻三笔·汤鹏铁画》札记
去过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人,都会在贵宾接待厅的铁画《迎客松》前拍照留念。画中的迎客松是黄山最精致的景象所在。近处为玉屏峰一角石崖,远处为“松鼠跳天都”奇观,黑线勾勒出壮丽的黄山主峰天都峰。画中的迎客松松针茂密,松花松果活灵活现,巨大的松干树皮鲮圈十分讲究,环环逼真。整个画面中迎客松顶天立地,挺拔不阿,意境高远。
铁画迎客松,是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庆而作。画稿设计者为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王石岑,铁画打制是由芜湖工艺厂铁画老艺人储炎庆带领其八大弟子主锤。这幅画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完成,当年的整体总成红接场面激动人心:众锤齐发,烟喷火燎,锤声震耳,无比壮观。最后一气呵成,锻接成了铮铮劲松,真堪为鬼斧神工!周恩来总理非常喜欢这幅画,亲自决定将它从安徽厅移往人民大会堂贵宾接待厅。从此铁画《迎客松》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中国人民传统好客的象征,在人民大会堂内见证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成为了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民族瑰宝。
说到铁画,就不能不提铁画的创始人——汤鹏。清末陈康祺所撰《郎潜纪闻三笔》中有《汤鹏铁画》一篇,记述了“芜湖铁工汤鹏”创作铁画的故事。
汤鹏,字天池,江苏溧水县石湫镇明觉村人,生于清顺治至康熙年间。汤鹏少年时,因家贫逃荒去芜湖一铁铺做学徒。该铁铺与清初著名画家萧尺木(云从)近邻。汤鹏对绘画很感兴趣,常在劳作之余观看萧尺木作画。晚上,他经常在青弋江边沙滩上用竹枝练习写生。岸边垂柳、江滩芦苇、水上渔舟、以及鱼、虾、螃蟹,都是他写生的对象。
人民大会堂贵宾接待厅铁画“迎客松”
同时,汤鹏尝试锻铁作画。开始锤制一些小型生物,如菱角、知了、螃蟹、芦叶等,经过常年刻苦钻研,终于达到了“攻金竟类攻皮鞣,赋形有物,无不如意”的程度。然而,汤鹏并不满足既得成就,想作山水屏幛,苦不得法,乃登门向萧云从求教。萧为汤鹏的坚韧意志所感动,与他共同切磋画艺,运用“减笔皴”的笔法锻制大幅山水铁画,用这种笔法以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各种脉络纹理。于是,汤鹏“煅铁作草虫花竹及山水屏幢,精妙不减名家图画”。汤鹏的创新之作大获成功,“每幅数金,一时争购之。炉锤之功,前代未有也。”
汤鹏所创作的铁画,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以今天的工艺技术来看,铁画是以低碳钢等金属材料锻制的,吸取了国画和金银手饰、剪纸、雕塑工艺等特点,运用黑白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富有较强的立体感,以挺拔、豪放、刚劲有力、古朴典雅等特点独树一格。
铁画作品分为四大类:其一,尺幅小景。据《郎潜纪闻三笔》等书籍记载:“其流传者,多径尺小景,以木范之,若琉璃屏状”。如花草、松树、翠竹、老梅及蜻蜓、飞蝶和各种神话故事、人物等,画幅直径1尺左右,嵌进红木框里,以素绢作背影,挂在粉壁上,黑白相衬,分外醒目。其二,铁画(花)灯。“或合四面,以成一灯,曰铁灯”,用4幅或5幅、6幅精巧的铁画(花)合嵌而成。铁画灯既可吊挂,也可加上灯柱立于墙角,随时搬动,美观实用。其三,铁画屏风。有4扇、6扇、8扇之分,扣束联结,可以折叠、移动。大幅山水铁画屏风有宽达12幅者,“山水大幅,非积岁月不能成”,视为珍品。其四,铁字。将古代和当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正、草、篆、隶等四体,锻制成字。今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晴窗流竹露,夜雨长兰芽”铁字对联,是汤鹏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所作,苍劲洒脱,为稀世珍品。
花鸟题材四联铁画
读到关于汤鹏铁画的史籍,令人颇感兴趣的是铁匠与画家关系的记述。明末清初,我国画坛上出现了一个奇峰独秀的画派,这就是以太平府署所在地姑孰(今当涂)为名的“姑孰画派”。这个画派的创始人萧云从,字尺木,号于湖老人、无闷道人、默思,安徽芜湖人。萧云从入清后隐居不仕,“笃志绘事”,其山水画自成一家,笔墨清疏苍秀,饶有逸致。他所出作品笔墨疏简,线条枯瘦,意境空寂,犹如铁匠打出来的铁条。这种点线相接或点线与块面相接而构成的画正适合于铁工技艺的发挥,可以说是铁画艺人的天然画稿。
据史载,汤鹏当时在芜湖所居之处与萧云从为邻,“日窥其泼墨势”,尤其是画家的画风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于是经常向画家请教。由于汤、萧两人的相互砥砺,铁画从粗到精,从简到繁,日益成熟。汤鹏“锻铁为山水障,寒汀孤屿,生趣宛然”,其作品将瘦劲简洁、冷峭奇倔的姑孰派风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所以说,铁画从创制开始,就与国画结下了不解之缘。铁画不断从国画中汲取营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从而形成“铁为肌骨画为魂”的独特艺术风格。
徽州山水图铁画
其实,这种画家与工匠之间相互渗透的创作现象,正是明清时期艺术创作的时代潮流。明代伊始,由上及下的平民化审美情趣笼罩着当时的社会。这种审美趣味,形成了文人画家与工匠之间相互渗透、共同创作的趋势。
如明代时的苏绣,受到以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熏染,苏绣艺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在艺苑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再如清代时的苏砚,以吴门顾二娘为代表的制砚工匠与文人共同切磋,创制了一代精品砚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清顾二娘蕉月砚”,砚背雕有当时学者黄任的隶书诗铭,两者相映成辉,堪为精品。当时还如竹工与画家、版画刻工与画家以及文人画家与铁工等的合作,成为了艺术品发展的动力。
清代大学者梁同书曾作有《铁画歌》,诗中赞曰:
石炭千年鬼釜截,阳炉夜锻飞星裂。
谁教幻作绕指柔,巧夺江南钩鏁笔。
三百多年前,芜湖铁匠高超的锻技与韵味独特的徽派国画“激情碰撞”,结出了铁的艺术之果——芜湖铁画,创造出了我国工艺美术艺苑中的一株奇葩。三百年后,以王石岑为代表的画家们与储炎庆为代表的铁画艺人们的“激情碰撞”,又结出了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的艺术瑰宝。中华大地上,芜湖铁匠汤鹏与姑孰画家萧云从的美丽传说百年流传,中国工匠与中国文人共同创作、交映成辉的优良传统百年传承!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