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井岗每年的四个庙会
日期:2022-03-11 14:54:57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梁献春

 

圣井岗每年的四个庙会

 

圣井岗每年的四个庙会 

 

这里每年有四个庙会,分别是农历的二月初二、四月初四(后改为四月初三)、六月初一和九月初九。除四月初四(后改为四月初三)是后来增加的以外,其余三个都是传统的庙会。

按照惯例,每一个地方的庙会都有它特定的含义。那么,这几个日子的特定含义各是什么呢?

笔者首先访问了本村几位上了年纪的长辈,都摇头说:那是老辈传留的,谁也搞不清楚。为了寻查可靠资料,到圣井岗经过对庙殿碑文的一遍又一遍梳理,才从字里行间查找到了一点儿眉目,后又经过对《邯郸县志》的比对,终于理出了个大致思绪。现将它们用文学的笔触罗列出来,并附上自己的探析、拙解,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让我们对照书本、碑文,跨越历史的时空,站立在当时的高丘,俯看那形象动人的一幕幕:

 

一、二月初二  圣井龙王小庙的开光日

 

“元延祐乙卯春,乡人董社长辈同建祠堂,略刻姓名于柱石,不详创始之由。”

“按:《旧记》,元延祐乙卯春,邯人董社长辈同建祠堂,略刻姓名于柱石。”

1250年的一个夜晚,月明星稀,微风不起,一片宁静的外表,只听谯楼上传来了三更三点的锣鼓声。

当时还只是蒙古藩王的孛儿只斤忽必烈坐在几案后,眼睛紧盯着几案上的文牍,那是汉人刘秉忠向他上书的“万言策”。他一遍又一遍地复诵着:招抚流亡,实施屯田,兴修水利,劝课农桑……陷入苦苦的思虑中……

1271年,已成蒙古大汗的孛儿只斤忽必烈(1260―1295年在位)采用《易经》上“大哉乾元”之句,改大蒙古国国号为“大元”,建立了元朝(1271―1368),他就是元世祖。1273年,襄阳、樊城两城相继被蒙元军队攻破,打开了进入长江的门户。第二年,元军大举南进,对南宋王朝进行了毁灭性的进攻。

1279年,年仅9岁的宋帝赵昺溺海身亡后,偏安江南150余年的南宋王朝就彻底灭亡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取代了宋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掌握政经等大权的朝代。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南北对峙和多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状态,实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统一。元朝的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版图辽阔超过了汉唐。

元朝建立初,忽必烈采取了刘秉忠“万言策”中提的建议。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利农法令,这些,既顺天意,又合民心,赢得了绝大多数劳苦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因避战乱、逃亡在外的人们,都纷纷地携妻带子,从四面八方返回阔别已久的故土。但干旱的现实困扰着他们,没有水,就难于进行生产。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些人在输鼋河南边的高岗荆蒿丛中,意外地发现了岗上横七竖八地布满了蜘蛛网似的泉水线。他们见此情景,心中大喜。立即忙碌起来:挖渠的挖渠,开沟的开沟,建塘的建塘,筑坝的筑坝,将高岗上的水全都截引了过去。

俗话说,好产业架不住三股分。更何况,瓜分高岗地上泉水的,还不仅仅只是一个三股。没过多久,许多泉水便再也承架不住这巨大的负担了,渐渐干涸,泉水的数目越来越少。最后,整个高岗上就只剩下了一处有水的地方。人们在溢流出来的水与坑岸大致相平的水中间,发现了一个泉水深坑。如今,这个泉水深坑里溢流出来的水量也在逐渐变小。    

人们见到这个唯一剩存的泉水深坑里溢流出来的水量也在逐渐变小,莫不感到惊慌万分,担心这个泉水深坑内的水也会很快干涸。不用任何人明说,就都自觉地停止了浇灌。

这一天,人们带着一副既想看、又不愿意看,既怕现实、又希望出现奇迹的极其矛盾的心情,一批又一批地来到那眼唯一幸存的泉水深坑旁,地面上有水的地方,距离深坑的中心半径三尺左右,竟意外地看到泉水深坑里溢流出来的水量不再像前些日子那样变小了。

人们怀着好奇的心情,默默地站在泉水深坑跟前,目不转睛地向深坑注视着。时间一点一点地挪动着,太阳一点一点地偏移着,泉水深坑里溢流出来的水量没有发生变动。一天、二天……多少天过去了,泉水深坑溢流出来的水量还是没有变动。

后来,一连数天的暴雨,附近均是沟满壕平,水流纵横,而那个泉水深坑里溢流出来的水量,仍在原来的位置。

从此,泉水深坑里溢流出来的水量便永远保持在这个位置。大家被这一怪异的现象惊呆了,认为这是神圣在暗中护卫着这个泉水深坑。附近几个村子的头脑们聚在一起一商量,用砖将深坑砌成一眼井,取名为“圣井”,这座原本无名的高岗,便随之而取名为“圣井岗” ,此名沿用至今。

一些善男信女们,利用剩下的几块砖,在井的北面,干垒了个象征性的“小庙” 。

那时,附近村子有一个由善男信女们自愿结成的积德行善团社,社长姓董(访查不到此人的有关资料)。由他带头,社内的成员们自捐钱款,拆去干垒的“小庙”,就在原来的位置上建盖了一座 “圣井龙神小庙”。这座小庙也不过只塑了一尊“圣井龙神”泥像,小庙内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跪头、烧香而已。并简略地将建盖小庙人的姓名镌刻在东边那根鼓状石基上边的木柱上。从此,这个高岗便又有了另一个名字:“庙岗”。庙岗的名字反而比圣井岗名字更为人知,起码到我们这一辈还在叫着。高岗北边、东边沟里的地块,至今仍沿叫着“庙岗沟”的名字。河北宏达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建盖的地方,就是庙岗沟的一部分。

圣井龙王小庙开光的那一天,是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农历乙卯年二月初二。

圣井龙王庙建成后,附近三乡五里的人们便成群结队地到这里来磕头烧香,祈求圣井龙神保佑他们五谷丰登。

后来,这一天便成了圣井岗的庙会日。

 

二、四月初四  九龙圣母的诞辰

 

四月初四,大家对这个日子非常熟悉,口径一致:这一天是九龙圣母的诞辰。

文保小组的几位管理人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素材。

75岁的薛占来回忆说:这一天搞庆典,由来已久。我十岁左右的时候,曾跟着村里的几个伙伴到这里看过戏,那是郝村响戏班演的。

67岁的张太华说:这一天起会,是1974年,那时我是生产队队长。圣井岗因人口少,不够称大队的条件,只能以一个生产队的名义归属于邯郸县户村公社肖河大队。便提出给这一天一个名分,在原来三个传统庙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庙会。1985年,以原文化馆馆长梁春堂为组长的圣井岗文物保护小组成立,考虑到因和丛中的四月初四传统庙会相冲突。便决定将会期前移一天,改为四月初三。

70岁的郭春山说:我是1990年来到文保小组的。刚到这里时,梁馆长就让我拿着会谱到户村镇林村县工商所下属机构去更换原来的庙会日子。

提到九龙圣母,凡是上了岁数的当地人,谁都能说出个大概。

九龙圣母人世间的名字叫房宝,四月初四出生在邯郸县康庄乡北牛叫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父亲房永和,母亲韩氏也是北牛叫村人,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

民国二十二年版《邯郸县志》558页有记录:“考韩、房两姓家乘,房姓迄今二十八世。永和为房姓第二世祖,韩氏为韩姓第七世女。以时代考之,圣母系前明时人。言之凿凿,亦轶闻之神奇者也。(《采访册》)”

房宝上边还有一个哥哥、嫂嫂。

房宝二八佳龄时,已长得美如天仙,上门说媒者,几乎踏破了她家的门槛。但因种种原因,没有一个中意的。

房宝16岁那年的阴历十月一天,和嫂嫂每人挽着一篮子脏衣服,到村西的牤牛河里去浣洗。弯曲的牤牛河虽然有水,但水量很小。她们姑嫂两个便在一处低洼的地方蹲下了身子。

嫂嫂在上段,房宝在下段。她们从篮子里取出脏衣服,放在水里浸泡后,一边用棒槌均匀地捶打着,一边亲热地闲聊着。

忽觉眼前一亮。她们急忙向发亮的地方看去,只见眼前的河面上,有一个鲜红、光亮的大肥桃在漂流着。大肥桃已经从嫂嫂那里流过,向着房宝漂来。

“宝妹,快!那肥桃眼看着就到了你跟前了。快把它捞起来!”嫂嫂焦急地喊道。

房宝握紧棒槌,伸直胳臂,去拨捞肥桃。这棒槌就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吸力似的,离肥桃还有尺把远,正在迅速漂流的肥桃忽然停住了,并随着棒槌的回缩,慢慢地移向房宝这边。房宝一伸手,就把那个大肥桃抓到了手里。多么诱人的大肥桃啊,鲜红、光亮、馥香、醉人。尤其在这十月入冬的时节,更是令人垂涎欲滴、爱不释手。房宝双手捧着那个大肥桃,径直地向嫂嫂走去。

“嫂嫂—”房宝伸展手臂,将捧着大肥桃的双手送到嫂子面前,真心实意地说道:“您把这个桃吃了吧。”

“宝妹—” 嫂子伸手挡住了房宝捧着大肥桃的双手,推辞道:“桃是你捞起的,还是你吃吧。”

“俗话说,要得不打架,理应小让大。”房宝仍然笑着坚持着,“还是嫂嫂您吃吧。”

“说哪里话来,”嫂子笑着说,“还有一句俗话说,要想好,大让小。还是宝妹你吃吧。”

房宝和嫂嫂互相推让着。

“嫂嫂,要不这样吧,”房宝觉得老是这样地推来让去,也终归不是个办法,便以商量的口气说道:“咱姑嫂两个每人咬一口,轮流咬。”

“好吧,”嫂嫂一想,这个主意不错,就同意了。

“那就请嫂嫂先咬吧。”

“主意是宝妹你出的,还是你先咬吧。”

房宝心想:这第一口,总得有人先咬,先咬后咬,又有什么关系?

“那我就先咬啦。”房宝两眼瞅着嫂嫂、玩笑似地蜷回了胳膊。

“咬吧,”嫂嫂也笑着摆了摆手。

房宝把肥桃慢慢地向嘴边送去—

那个肥桃还未挨着房宝的嘴边,便像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似的,飞一样地向嘴里射去。房宝感觉就像一粒小小的西瓜子,“哧溜—”一下,顺着喉咙,滑进胃里。

一见那么大的肥桃一下子进了腹中,房宝和嫂嫂都吓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傻了眼。又停了一会儿,见没有一点儿事,房宝和嫂嫂才挽起篮子,战战兢兢地向家里走去。

又过了些日子,房宝忽觉身体有些不适,不时伴有恶心、呕吐的现象。细心的妈妈似乎觉察到什么,她是过来人,立刻就明白了。担心女儿是否有不贞行为,暗地里向儿媳妇询问。

“宝妹经常和儿媳在一起,从没离开过半步—”儿媳妇非常自信地说道,“宝妹绝没有任何越轨的行为。”忽然,儿媳妇想起了那次洗衣服时的怪事。“莫非和那个鲜桃有关?”她自言自语地说道。“什么鲜桃?”韩氏着急地问道。儿媳妇便把当日捞鲜桃、吃鲜桃的情节,原原本本地给婆婆说了说。

韩氏听罢儿媳妇的讲述,紧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韩氏便让房宝待在家中,尽量不出门。好在正是冬闲时节,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房宝的肚子一天天地大了起来。父母亲便让她躲藏在自家的泥屋草庵里,不要走出院门。

但未婚先孕的消息不知怎的还是透露了出去。各种污损房宝的流言恶语顿时便传遍了整个村子。俗话说:唾沫星子淹死人。流言恶语足以置人于死地。一度之间,再也没有一个媒人踏进房家半步。

那个时代,“三从四德”就像一副沉重的精神枷锁,强加在女人的身上,限制着她们的一切。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在这个穷苦的农家,正在经历着一场极其痛苦的考验。

几个月过去了。这一天,房宝忽然感觉腹内疼痛,不由地弯下了身子,颗颗汗珠在额上闪现出来。韩氏一见,知道女儿要分娩了,但不能在家里生孩子。她突然想起了一个地方,和丈夫商量说:“村西北五里来地,有一座高岗,那里有一个不大的窑洞,是老辈的人们夏季野外放羊时临时的住处,很久没有人住过了,倒是个生孩子的好地方,就让宝儿去那里生吧。”

初更过后,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房永和背起房宝,和老婆韩氏一起,急急忙忙地离开村子。韩氏手中提着接生所必需的物品,跟在房永和身后。两人一脚高、一脚低地向前走去。

约莫三更左右,他们才来到了村子西北五里来地的那座高岗的窑洞前边。进了窑洞,房永和把房宝轻轻地放到地上便出去了。他站在门外,警惕地守护着窑洞内的母女。直到五更时分,外边的黑幕已渐渐撤去,房永和听到韩氏在里边嚷:“生了,宝儿生了—”“男的,还是女的?”房永和一边向里边跑,一边着急地问道。

“你看吧—”韩氏指着地下说。外边虽然看得见物体,但窑洞内还是漆黑的。在微弱的油灯灯亮下,房永和看到了地下有一个西瓜大的血蛋。房永和随手拾起一根棍子,去划血蛋。

随着血蛋的划开,外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惊雷声。房永和和韩氏急忙跑出洞外,想看一看外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忽听身后惊天动地一声巨响,他们回头一看,窑洞、高岗均已不见,女儿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身旁有九条小蛇团团地围绕着她,正来回蠕动着。

房永和和韩氏刚要朝房宝走去,九条小蛇便吐着芯子迎了过来。“龙儿,过来!”房宝朝着九条小蛇喊道:“那是你们的姥姥和姥爷。”

九条小蛇懂事似地向房永和和韩氏点了点头,便回到了房宝跟前。“爹,娘,谢谢您二老生养了我十几年!”房宝朝着房永和和韩氏磕了九个响头,满眼泪水地说道:“孩儿尘缘已尽,不能再在二老膝下尽孝了,愿二老多多地保重身体!孩儿去了!”

话刚说完,又是惊天动地一声霹雳,九条小蛇全都趴伏在房宝脚下,簇拥着房宝向天空慢慢地飞去。到了天空,九条小蛇变成了九条巨大的神龙,房宝坐在九条神龙的正中间,摆手向下边打着招呼。

这时侯,本村韩姓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因记挂着房宝,赶到了跟前。他们刚好看到了房宝坐在九条龙的正中间,正在慢慢地上升、向下摆手打着招呼呢。

大家全都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作揖祷告:“原来是九龙圣母下凡。祝愿圣母佑我韩氏子民平平安安!”

在凡间,对于天界有一种传统的称谓:玉皇大帝的女儿称作公主,或仙姑;一般的年轻女子称为仙女,或仙子;年纪稍大的、有了子女的称作圣母,或娘娘。

因为房宝生下的是九条龙,所以大家就按传统的称谓,称房宝为“九龙圣母” 。

“既然房宝是九龙圣母下凡,咱们就应该在圣母升天的地方,为圣母建盖一座庙宇。”一位老人提议说道。

他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个地方就起名叫“庙洼” 。

若干年后,九龙圣母从庙洼移驾到了圣井岗。

因为四月初四是九龙圣母的诞辰,后来这一天便成了圣井岗的一个庙会。

 

三、六月初一  迎请九龙圣母神灵移驾日

 

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燕王率大军南下南京,人们又一次处于兵燹、战乱之中。圣井龙神小庙也在战乱中成为废墟,“兵燹荒残唯存井泉于榛莽之丛” 。

半个世纪过去了,到了明朝正统年间,“皇明道治民安,故老张纲、薛腾、萧整每督耕憩息于侧。正统丙寅,阅前刻于苔蚀中,遂建祠塑像以庇之” 。

丙寅,乃1446年(张成教碑文记为己巳---1449年)的夏天,中高峝的张纲、薛庄的薛腾和肖河的萧整三人经常在圣井岗附近的地里中耕锄草。三人的地块相隔不远:张纲的地块在原来圣井龙神小庙的北边,东边是一道南北泄洪深沟,沟东的岗坡上就是薛腾的地块;原来圣井龙王小庙西北有一道低于两边地块的路,路那边是萧整的地块。

有一天上午,三人又都在各自的地块里除草。约摸十点半左右,张纲分朝着薛腾和萧整喊道:“两位老弟,歇一会儿,过来吸袋烟再干吧。”

薛腾、萧整放好锄,翻攀过来。三人坐在小庙的废墟上,各自从腰带上抽出插在腰带上的旱烟袋,一边吸着旱烟,一边闲聊着。在用手拨拉坐旁的残砖碎瓦时,发现了埋藏在下边的、零散的、残缺不全的建盖小庙人员的刻字。他们“整阅前刻于苔蚀中” ,心中自有一番感慨。

“两位老弟” ,张纲首先开了口,“愚兄想再在这个地方建祠塑像。”

“好啊!”薛腾、萧整深表赞同,“小弟一定支持老兄!”

三人回到村里, 把他们的想法一说, 立即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

说干就干, 有钱的出钱, 没钱的出力。他们依旧就着原来的根基垒砌, 依照先辈的描述堆塑泥胎、彩绘神像。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到了明弘治庚戌(1490)年。40多年的风雨侵蚀、烟熏火燎, 庙宇许多地方的墙砖早已颓坏、神像彩绘也已剥落,亟需重新修葺。

张纲的孙子张彦,看到眼前的惨状, 心里如同刀搅。他不能让祖辈建成的庙宇毁坏在自己手里, 一定要继承祖辈的遗志, 把行将毁坏的庙宇扩充修建。春节刚过,张彦找到了薛腾的孙子薛谦,一起商量扩修庙宇的事情。

他们听说有个善士,名叫白真成,在附近民众中颇有一定的影响,两人就到到善士白真成的家里,把自己的心愿对白善士说了,恳请他给予帮助。白善士爽快地答应了。

善士白真成东奔西走,四出活动,为修建庙宇的事情,募材集工。

临近动工时,张彦又找到了薛谦,说:“谦贤弟,愚兄昨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白胡子老头,他说:听说你们要建盖庙宇,北牛叫村的九龙圣母,已经被玉皇大帝认作干女儿,并亲口御封她为‘九龙圣母’,封地就在这个高岗上。只因为这里还没有她的神位,只好暂在北牛叫村的小庙里存身。你们这次建盖庙宇时,要把庙宇盖大些,将九龙圣母的神像塑进去。塑好后,到北牛叫村的小庙内把她的神灵迎请过来。”

薛谦听罢,接过说道:“彦老兄,小弟昨晚上也做了一个梦,梦中的情景和老兄您说的一模一样。但不知老兄作此梦时是什么时候?”

“三更三点” ,张彦没加思索地说道,“我清清楚楚地听到敲打更时的绑、锣声。你呢,谦弟?”

“和老兄的一样” ,薛谦说道,“也是三更三点。只是这样一来,地方和材料就差得太远了。”

“地方尽可放心” ,张彦大包大揽地说道,“这周围的地块都是咱家的,想占用多少就占用多少,一个子儿也不用出。只是这材料……”

“咱只有再去恳请白善士了” ,薛谦说道,“求请人家再辛苦一下” 。

张彦说:“看来也只好如此了。”

两人找到善士白真成,把他们梦里的情景一说,白真成说自己也做了相同的梦,时间也是三更三点。最后说道:“两位施主放心,我就是磨穿了鞋、说破了嘴,也要把材料筹集到。你们放心地动工吧。”               建庙工作从壬子(1492)初冬开始,到癸丑(1493)仲夏落成。

原先的“龙神庙”已更名为“九龙圣母庙”,圣井龙神“禅位”给九龙圣母,返归自己的圣位圣井“水晶龙宫”。庙宇大殿的神位上供奉的已是 “九龙圣母”了。

庙宇盖好后,张彦、薛谦等人商定:半年节的六月初一日,作为开光暨迎请九龙圣母的神灵日。

为表示虔诚,这一日的前三天,要实行斋戒,戒葱、韭、蒜、芥等辛辣之物。

六月初一那天,整个圣井岗挤满了观光的人群。从圣井岗到北牛叫村十多里路上,围观的人们更是难以数计。

就在前几天,北牛叫村的许多人也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九龙圣母对他们说,自己要在六月初一这一天离开北牛叫村这个小庙,到十多里外的圣井岗去了,自己实在舍不得离开大家,但这是玉皇大帝的御旨,不能违拗。

北牛叫村的人们含着满眶的泪水,恋恋不舍地跪送九龙圣母的神灵移去。

后来,这一天便成了圣井岗的庙会日。有别于其它庙会日的,是这次庙会不仅仅是单纯的庙会日,更是一个醮会期。醮会期间的三天,周围六村---南高峝(早已不存)、中高峝(后来的南高峝)、薛庄、郭河、肖河、康河的村民们,实行斋戒,戒葱、韭、蒜、芥等辛辣之物。

               

四、九月初九  沈麒于圣井初次见蛇日

 

又是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到了嘉靖己亥(1539)年。

“垂四十有七载矣。垣宇萧然,君子以为惜。时长安沈公麒实令兹邑。是岁夏大旱,民告灾,公即瞿然自靖而祷雨于此,捧水未及归,中途雨下如注,佥喜曰:‘异哉!我公有以格神矣!’群起而颂之。既逾月又旱,公祷如初礼,雨亦如初。佥喜曰:‘我公三祷三应矣!’益颂之。是岁乃有秋,民不告病。公始令于众曰:‘所不能修此祠者有如此井!’众闻之受命如响。于是卜吉于九月之望。将鸠工焉,先日有大蛇见于井,恍若黄头绿尾,起伏如激越状。波涛腾沸,高于尺寻乃濳。明日,公偕县丞蔡汝臣、申恩,主薄王国卿,训导张元杰,典史鲍相躬诣祠所,蛇见亦如初。佥又喜曰:‘我公之格神益有验矣!’余闻而异之。”

沈麒,民国二十九年《邯郸县志》386页有解:“咸宁人。以举人令邯郸。有节操,临事不涉张惶,而百废具举。嘉靖十八年二月,上南巡,四日回銮,皆道经邯郸,扈跸中贵(注1)多所需索,麒力与之抗,地方赖之。夏五月大旱,麒步祷于城西之圣井,返及中途,大雨如注。是后三祷三应,民甚德(注2)之。”

(注1)扈跸中贵:随从并护卫帝王车驾的宦官。扈跸:随从并护卫帝王车驾。中贵:中贵人,帝王宠信的宦官。

(注2)德:感激。

至于沈县令“三祷三应”的事情,张公已有记载,本人不再妄加多语。笔者疑在“公始令于众曰:‘所不能修此祠者有如此井!’”这句话的前边,短缺了几句( 至少一句 )与此相关的内容。再就是具体的日子,先是“卜吉:于九月之望” ,望日,即是九月十五( 或十六日)。

沈麒对工作极端负责,全县的事情无论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他虽然日理万机,但修庙一事却一直挂在心里。神祠大殿里的具体情况到底怎样,沈麒心里没有一点儿底。他虽然曾经三次到过那里,但那都是在徒步二十多里后,又光着双膝跪拜三里去的。来到大殿时早已疲惫不堪,哪里还有闲暇去仔细观看大殿里的一切呢?对实际情况不了解,就不能制定出施工方案。于是,沈麒决定,再亲自到九龙圣母神祠大殿那里仔细地观察一次,回来后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出施工计划,安排人力、物资。

从“先日有大蛇见于井……明日” 等记载看,这决不可能是望日的前一天、前两天,应是前几天。究竟是前几天呢?大概是六、七天吧。依此推算,看来他们选择的应是九月初九日的重阳节这一天了。

这天,沈麒换上青衣小帽,只带着化了装的跟班,各自骑着一匹快马,直奔圣井岗而去。

沈麒祈告完毕,站起身来,和跟班来到圣井跟前,点蜡、燃香、摆供,再跪下祈告。

祈告完毕,他们站立起来,站在圣井井沿边,无意间转头向圣井里一望,顿吃一惊:只见一条大蛇正静静地卧伏在井水里。两人以为眼睛昏花了,忙用衣袖揩了揩双眼,再此向井里望去:不错,确是一条大蛇,一条黄头绿尾的大蛇,身子足有茶杯口般粗细,团团盘绕在水井里。他们忙睁大双眼,目不转睛地紧盯着那条奇异的大蛇,旋见那条大蛇在井水里慢慢地翻动起来,随着时间的延长,那条大蛇翻动的频率越来越多,一起一伏地摇晃着黄头,善意地冲着沈麒连点了三点。同时,摆动着那条灵活的绿色尾巴,一起一伏地上下蹿越,将井水掀起了八尺多高的波涛,旋即潜入水下。有许多水点溅射到沈县令身上。

沈县令觉得有些怪异,这才在第二天偕县丞蔡汝臣、申恩、主薄王国卿、训道张元杰、典史鲍相等“躬诣祠所,蛇复见如初”。

蛇,在民间称为“小龙”,房宝因产下九条蛇,才被人们尊称为“九龙圣母”。沈县令两次遇见“小龙”,这消息一传出,谁不为之震惊?捐助建庙之人士自是空前之多。因此,建庙工作九月之望开始动工,“十月工告讫,”时间之快,令人吃惊。

后人便将九月初九日县令沈麒在圣井里初次见到大蛇这一天作为圣井岗的一个庙会日。

2011年12月20日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zuojia/2022-03-11/5723.html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圣井岗每年的四个庙会

圣井岗每年的四个庙会

圣井岗每年的四个庙会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圣井岗每年的四个庙会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