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杨茂源
这两年在艺术界流行一种行走式的创作,艺术家们在荒野,自然中行走以获得创作灵感。
而早在90年代初,艺术家杨茂源就开始了这样的探索。
他先后两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罗布泊考察和拍摄纪录片。通过探寻已经神秘消亡的楼兰古城遗址,文明消逝后留下的遗迹激发出他瑰丽的想象力。
而后这段经历逐渐成为贯穿他艺术创作的线索。
杨茂源,木雕,作品永久安装在罗布泊荒漠腹地,1994年
“几次去新疆的经历对我很重要,我也想象不出当年我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热情。但那时候真是受益匪浅:一个人在自己干干净净的时候,突然面临这么大的空间:天地与星辰的变化原来是可见的,这在北京是想象不出来的。”
古城中融汇各种文明的遗迹,触发了杨茂源对于文明和文明之间的关系的兴趣,而因时间和风蚀形成的雅丹地貌也给杨茂源极大的震撼,之后他开始了“向里看”的系列创作,他的雕塑磨光了代表各种不同文化符号的表层,将自然和文明间的关系通过简洁的创作手法表现出来。
而这一极具代表性的雕塑创作之外,绘画、装置、摄影等也是杨茂源热衷于探索的创作方法。
创作中的杨茂源
杨茂源《向里看》雕塑作品
杨茂源,曼陀罗 骆驼 No.1,骆驼标本、牛皮、橡胶气囊等,2014年
杨茂源在第54界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作品《器》
青铜、大理石、陶、动物标本、草木灰、牛皮纸……构成了杨茂源的创作,他在创作中探索的空间和时间的广度,使这些作品与当下呈现出一种疏离感和寂静感,对于他来说,“往里看”也正是出走以后的重视人类文明。
对于这样一位始终在自我时间轴上行走的艺术家,近期与中欧商学院和贝壳集团的合作,则呈现出来他的另一面,对于城市和人的思考。
在中欧商学院的室外草坪,杨茂源的不锈钢巨型雕塑《向上看》矗立之上。
一反过往作品朴素的材质和色彩,《向上看》运用了光亮的不锈钢,以及饱和度较高的色彩。
通过各种不同濒临灭绝动物抬头向上的姿态,艺术家意在表达对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体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
杨茂源 ,向上看,2021,高450cm,树脂、不锈钢、彩色喷漆,图片致谢愿景艺术
杨茂源《向上看》局部,,图片致谢愿景艺术
作品在草坪和阳光中,展现出一股明亮的生命力。而观者近距离观看时,又能从不锈钢的镜面中反观到自我。
自然、人和动物在这一刻融合到一起,万物生命,终归一体。
而另一件与贝壳集团的合作,杨茂源也使用了相同的材料以及明亮的色彩。
杨茂源,无限生长,2021,150x90x260cm,不锈钢、真空喷镀,贝壳公司永久收藏,呈现于贝壳北京总部的一层大厅,图片致谢愿景艺术
贝壳集团联合愿景艺术邀请杨茂源为链家集团二十周年纪念日定制的雕塑作品《无限生长》,形似藏传佛教中的“玛尼堆”,由九层贝壳向上叠加而成。
“九”同汉字“久”同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至阳的虚数、极数,是最多、无限的代称。
而雕塑上的缤纷色彩,则是从珍珠贝里分离出来的,专属贝壳的颜色。
杨茂源《无限生长》(局部),图片致谢愿景艺术
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杨茂源在西域行走时的所见,藏族人认为石头是有灵性的,所以会在路口、湖边或者山上砌“玛尼堆”,来表达美好的心愿。
椭圆形贝壳,杨茂源用来替代石头,意在突出自然和时间运转天成,同样,不锈钢材质的贝壳内部呈现出的镜面炫彩,是作品与每一位观者的对话。
纵观杨茂源近期这一系列的公共艺术创作,最大的变化是从先前的疏离和宏大感变得更加温暖与对当下人的关照。
为了了解这样一位一直行走在自我时间轴上的艺术家,如何去与商业进行合作,如何考虑艺术与人的关系,ArtAlpha专访了艺术家杨茂源。
ArtAlpha X 杨茂源
Q
01
从疏离走向温暖
艺术阿尔法:您最近的一系列公共艺术作品,和过去的创作似乎有很大的不同,能说说创作的缘由吗?
杨茂源: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室外的这件《向上看》是我特别早的一个方案,当时做了一系列关于“灭绝动物”的作品,这件作品是一个延伸,是对生命和处境的思考。
杨茂源《向上看》(局部)
艺术阿尔法:您是如何选择材料和色彩的?
杨茂源:我的创作没有选择固定的材料,材料本身就是作品的一部分,根据每一件的创作的需要,有时候是材料主动跑出来的。
在这两件公共作品中,色彩会和人们产生难以描述的关系,尤其是小朋友更容易接近,不锈钢镜面会使人们在现场与自己相遇,镜面产生与观众的互动,是非常有趣的。
杨茂源《向上看》(局部)
艺术阿尔法:这样考虑与观者的互动,非常温暖,这是否与您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这个身份变化有关?
杨茂源呵呵有可能吧,小朋友总是能使我接近最温暖的东西。
02
艺术和商业在顶端是融合的
艺术阿尔法:相信在业内,很多人对于您的评价是艺术家中的艺术家,艺术创作更多的也被认为是非功能性,而是艺术家表达自我的方式,您如何来平衡和商业的合作?
杨茂源:艺术和商业在顶端是融合在一起的,难以区别开的。
所谓艺术在我看来是一个动词,它只是在工作室和艺术家产生,走出工作室和不同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产生另一种关系。
作品在不同的空间与不同的受众,产生出一种公共关系,不同的观者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是艺术品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功能。
艺术品的流动本身就是商业活动,它们既有相关性,又有其独立性。
中欧商学院永久收藏的杨茂源雕塑作品,雅典娜,2021,82x55x31cm,大理石
艺术阿尔法:最近这些商业合作中,彼此的界限又在哪里呢?
杨茂源:这是一个有趣的事情,是相互了解和交往的过程。
和贝壳集团的合作,是个惊喜,这个方案得到了共鸣和认同。
贝壳堆砌的方式源于我在戈壁行走时的一个习惯,我将石头堆砌起来,以留下自己的痕迹,是路标。怕走丢了别人找不到,这种行为是古老的游牧族群的习惯,我在戈壁深处见到过年代久远的堆石。
杨茂源《无限生长》(局部)
艺术阿尔法:大概的用长时间完成每件作品?
杨茂源:前期的沟通有一些时间了,方案确定,进行制作就比较快,一个多月就能完成。
杨茂源《无限生长》(创作草图)
艺术阿尔法:您如何平衡公共艺术中受众审美标准不一样的问题?
杨茂源:对艺术品的审美标准不同是正常的,在画廊和美术馆没有区别。
艺术品都具有公共性,不同的公共空间艺术品会相应的与此地产生关系。
公园广场和商业广场的艺术品因为场景诉求人群的差异,公共化的同时也就面临更广泛的差别化理解,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赋予了一件作品更丰富的生命力。
中欧商学院的杨茂源雕塑落成仪式
03
灵感不再是一场长途跋涉
艺术阿尔法:您早年行走西域荒野去找寻一种创作的灵感,如今这种行走还在继续吗?
杨茂源:我当初是想通过另外的行业获得一些对艺术工作有期望的经验,再回来支持我的工作。年轻的时候选择这种荒野的体验可能与身体有关,年轻人喜欢用身体作为媒介去做所谓的对抗,与习以为常的生活对抗,与大自然对抗。
而西域、边疆、无人区……这样宏大的空间尺度能与身体的极限产生一种对抗,这对于当时的我,正好在工作处于言不由衷的状况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在这个时候总是希望获得另一种经验来支撑继续走下去。
1993-94年,杨茂源在罗布泊考察的工作笔记
但因为工作习惯可能最后这些经验变成了一路的纪录和想法,不知不觉的出现在自己的创作中,这在现在依然脱离不掉。
到今天来说,我依然会随机的出门走走,但是目的地不一定非得去西部,我可能出门买菜的时候,也会处在这种状态,灵感和激情并不一定非得是从那种激烈的撞击中才能产生,就是一些日常都足够了。
而且现在的时代,不论你走多远,一条微信也是瞬间直达的,而93年在塔克拉玛沙漠中心往北京打一个电话,得租借石油基地的海事电话,打到纽约从纽约转到北京。
所以时空和距离感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
杨茂源《向上看》,图片致谢愿景艺术
艺术阿尔法:最后再问一个问题,近期还会有新的一些项目和展览,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杨茂源:明年春天会有一个的展览,包括一些近期的雕塑、绘画,以及素描,作品也在进行中。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zuojia/2022-01-07/5540.html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