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日期:2021-12-22 14:50:20  点击: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闫孟牧宇

 

前井头村、后井头村

原永年县郝庄“郝姓者”居住于此,紧挨大槐树打了一口深水井,解决了全村的吃水问题,大家尝到井水甘甜,并按地理位置,最终定名为后井头。明朝时期有几户村民从山西洪洞县搬迁而来,因此地有一口井,井水甘甜故取名井头,从井头分出去几支至村东,后称东井头,现名前井头。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大乐堡、小乐堡、曹乐堡

 

相传战国时期的赵国大将乐毅死后葬于此处,后人为守护乐将军墓,逐渐形成村庄。取名乐堡村,分大乐堡、小乐堡、曹乐堡三个自然村组成。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邢胡庄、李胡庄

 

明朝之前这里就有胡姓居住,称胡家庄,明朝从山西迁民至此,扔仍沿用胡家庄之称。清朝同治年间,在胡家庄西北1公里处建一小胡庄,后民国初年小胡庄改称邢胡庄。因李姓村民在两胡庄之间建村,村名称李胡庄。

 

东大夫庄、西大夫庄

 

本村人在汉朝时期担任大夫(官称宰相),从此以后本村被称大夫庄,后来分为东西两个村,在西称西大夫庄,在东称东大夫庄。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高里堡村

 

明朝有高姓者在此居住,当时实行里制,该处的里长姓高,故命名为“高里”,后村民为防范匪患建立堡,改称高里堡。

赞,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有没有你们村子?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北堡王、北堡张、北堡高、北堡杨

 

战国时期在此处修建大量土堡,这一带有南、北、中三个堡,新中国成立后,大北堡分为四个村,以姓氏命名为北堡王、北堡张、北堡高、北堡杨。

 

崔曲村

 

崔曲村位于原邯郸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8公里处。明朝永乐年间,崔姓从山西迁来,定居古漳河的一个河湾内,故称崔曲,沿用至今。

 

北泊村

 

此处原为古漳河支流通过。有一片水泊,有过往船只在此停息。明朝初年,从山西迁民来此定居,起名泊子。清康熙年间,分成南北两个村。该村在北称北泊子。解放后简称北泊,沿用至今。

 

李南留、谢南留、王南留

 

相传在汉朝时,该村是城子(东城子、西城子)的附属村庄,后来城子被朝廷“清抄”,规定“抄城留庄”,该村因位于城子南,故称南留庄。清朝同治末年,分成三个村,以姓氏命名为李南留、谢南留、王南留。

 

东城子、西城子

 

相传在汉朝时,刘秀被王朗所迫,曾在此地小庙藏身,刘秀称帝后,小庙改建为“藏龙观”并在该处修建一个小城,称为“城子”后来分为东西两个村,在东为东城子,在西为西城子。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南二十里铺村

 

明朝万历年间,此处有朝廷的急递铺,名张庄铺。当时该铺距衙门二十里路远,故称二十里铺,清朝改称南廿里铺至今。

 

赵张策、常张策、宋张策

 

相传原为古代军事“仗策”之地,后错认为是张策。后又分为三个村子,分别以姓命名为赵张策村、常张策村、宋张策村。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姜三陵、陈三陵、张三陵、薛三陵、李三陵

 

此地有战国时期赵国的三王陵墓,称“赵王陵”,据《汉书》记载,“高祖十二年,闵悼襄无后,诏令民五家守其冢”。这一带有五个以“三陵”冠以姓氏命名的村,即姜三陵、陈三陵、张三陵、薛三陵、李三陵,后又从陈三陵分出一村,称中三陵。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西官庄、东官庄

 

西官庄是清朝初年从官庄(今东官庄)分出,时称下官庄,乾隆年间改称下官亭,同治末年叫西官庄,俗称小官庄,解放后根据两个村子相对位置,成为东官庄、西官庄。

 

寺西窑村

 

本地原有古塔寺,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迁来居民定居于寺西,初居窑洞,故名寺西窑。

 

北高峒村

 

此处原有一高山,名峒山,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迁民定居于峒山之北,故称北高峒。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工程村

 

相传,元朝时马姓在此定居,有一大将路过此地,看到这里地势平坦,四周山水环绕,为战略要地,准备在此兴建工程浩大的城市,遂取名工程,后向朝上上奏未准,但是工程村的名字得以保留。

 

前郭庄、后郭庄

 

明朝永乐年间,郭姓从山西迁居于此,取名郭家庄,简称郭庄,后因分居南、北两片,清光绪年间简称郭二庄,抗日战争时期分成两个村,在北称后郭庄,在南称前郭庄。

 

南吕固村

 

因道教吕洞宾墓位于村内而命名。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七方村

 

七方村位于南吕固乡中部,据传说,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争,这里只剩下一户姓董的。后来又迁来六户,住在一起,故名七方,沿用至今。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招贤村

 

明初燕王朱棣率大军南下时途径邯郸遇阻,北军大开杀戒却无济于事。最后广招社会贤达,集体出谋划策,最终打开一条通路,使大军顺利通过难关。因此北军首领责成邯郸知县衙门,务必将上述谋士集中地命名为“招贤村”,沿用至今。

 

东扶仁、西扶仁

 

东扶仁村位于南吕固乡东北边,与永年县界相邻。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争,该村人烟断绝,遂称“无人村”。明永乐年间,从山西迁民到此定居,借“无人”字音,改为“吴仁村”。清康熙年间,分为两个村,在西的称西吴仁,在东的称东吴仁。同治末年,改称西扶仁和东扶仁,有“扶仁助义”的含义,沿用至今。

 

汉霸庄村

 

此处虽为平原,村旁有一道沙岗,素称沙坝,相传是汉朝筑的大坝。该村建于坝上,故称汉坝庄,后来写作汉霸庄。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东军师堡、西军师堡

 

据传说汉朝时,该村曾出过一个军师,故称军师堡,后来形成了两个村,按方位称为东军师堡和西军师堡。

 

东耒马台、西耒马台

 

据光绪年间《广平府志》记载,唐朝卫国公李靖讨伐突厥统兵过此,秋毫无犯,村民为纪念他,修了李卫公祠,亦称靖保庙。后人把李靖勒马停留的土台称为“勒马台”临近村庄,也因此而得“勒马台”之村名。后演化为耒马台,再后又分东耒马台和西耒马台。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西高河、东高河

 

西高河村位于邯郸西部丘陵地带,根据本村窑神庙牌坊记载,本村在元朝时期以采煤矿为主,有高姓居住,形成居民点。因沁河上游两条支流在本村东南汇合,故得村名高二河,日伪时期高二河分成东西两村,即东高河、西高河。

 

南八特、北八特

 

据该村所存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重刻八特镇始初命名碑记》,村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赵国名相廉颇、蔺相如到此劝农,来到白莲池北这里坐落着西南庄、东小庄、西小寨、中台、庙台、椿树谷洞、常家谷洞‘耿家谷洞等八个小村。村中有“八位老人,言语出众,举动异常,仁让敦于儒行,礼教安于素习,彬彬然,有高贤遂士之风。”只因村小,常遭他乡强人欺凌,闻听智勇双全的蔺相如和威震列国的廉颇下乡“劝农”,八老跪地拜见。

 

当二大臣问起如何尽快发展农业增强国力时,八老各抒己见,谈吐非凡。“于事进退周旋之间,无不中礼。”二大臣甚是惊异问曰:“尔等学于何人?”八老答曰:“授业于曾子。”

 

当八老讲明并村之意,祈请二大臣赐村名永留后世时,二大臣手指八老笑日:“尔等学遇明师,帮特然异于人也。如是,命此村为八特以为何如?”八老叩首答日:“善。”

 

自此,八特村一直沿传至今。1961年6 月南北八特分村依弘济桥为界,桥南为南八特,桥北为北八特村。北八特村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据碑文记载村名为赵国丞相蔺相如所赐。于1961年行政区划分,八特村一分为二,分为南八特和北八特村。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北胡村、南胡村

 

解放前隶属河南省彰德府武安县管辖。据武安县志记载,当时胡姓最繁,魏姓次之,故名胡村。

 

在北齐之前,胡村村北有一潭竹寺,寺院僧侣数百,游客不断,香火旺盛,名声悠远。为方便游人商贩住、行,有一胡姓人在此开客栈,店名胡家店。明朝初时,从山西移民至此,形成较大村落,称胡家庄。

 

清朝时有魏姓官员年老回乡,过此地见此地环境优美,便在此安家,建造府舍,门前建有上马台、下马台,时有官员拜府,后渐败。当时姓氏形成,一栗、二房、五胡、四杨,由于胡姓人广,仍称胡家庄,后简称胡村,1960年分为南、北胡村两个行政村。

 

王一村、王二村、王三村

 

王一村位于义井镇西部,距离义井镇3公里。相传,隋末唐初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兵行至此,不知何地,当时在路两侧各有一个村庄,窦建德在马上向东一望、往西一看(时窦建德自称号“夏王”),后人为纪念此事,把路东村命名为“东望看”、路西村命名为“西望看”,后演变为东王看、西王看,1961年西王看村划为王一村、王二村、王三村。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南河马村

明初建村,据传原名为“南河洼”,后因讹音书写而成为今名。

 

孔仓堡村

 

宋代建村,初名“仓坊堡”,后简称“仓堡”,也称“前仓堡”。民国间,该村曾因名“孔家庄”,今称孔仓堡。

 

户部李村

 

明代,户部尚书张学颜之佃户李姓,在此处建房舍耕种而逐渐成村,故名户部李庄。

 

下坡村

 

据《广平府志》记载,该村村后有一山川坛,是历代官府祭祀天地的地方,该村处于山川坛下坡处,故名下坡村。

 

莲花口村

 

清康熙年间该村叫保定庄,因处于广府洼淀南沿,常年积水,遂迁至滏阳河北岸高阜处,原名南李家堤,1884年洪水泛滥,此为滏阳河决堤口,又因此处遍植莲花,遂名莲花口村。

 

上马头、下马头

 

上马头、下马头本来都位于滏阳河两岸,是故广平府水路交通要塞,泊船码头。

 

自元代始,天津、沧州等地商人、船工多在此定居聚落成村,在河堤高坡处居住的叫上码头,居住在堤下的称下码头。

 

清代以来,码头村的“码”字,简化为“马”字了。1957年建永年洼滞洪区,下马头搬迁于滏河以东现住址,仍称下马头。

 

前北廓(kuo)村

 

前北廓村位于永年城之北,是古永年城北部之屏障,有北部城廓之意。又因村中间有个二十亩大的坑,村民以坑如锅形而命村名北锅,也写作北郭或北戈。明代之后,定名为北廓,留传下来。村东村西还有两个小村就叫锅耳的,也写作廓耳的,其居民大多是明初从山西迁来定居的。

 

陈村

 

《县志》记载,明清以来,该村设有讯铺,称陈村铺,以陈姓最早在此定居而命名,随着讯铺的湮废,村名就改为陈村了。

 

后当头村

 

后当头村原名泊头,明嘉靖府志记载,该村叫大营头,明代以前曾在这里驻扎军队,保护城防。当地群众把大营头三字拼读成当头。1965年改为后当头。

 

三合村

 

三合村是1957年修建永年滞洪区时,由孙圈、李圈、杜圈自洼内迁此合为一村,所以命村名三合村。

 

相公庄

 

据查,自明代中期,永年士宦人家兴旺,他们多在永年城里居住,为了培养其子弟读书上进,在城外僻静处设馆建学,种花植草,逐渐形成村庄。因为人们都习惯尊称官宦子弟为相公,所以,此村名叫相公庄,沿袭下来。

 

马到固村

 

村西有地名曰跑马岗,是宋金交战时兵士训操,历练兵马的场所,马到固据旧志,明以前曰环溪村,小村周围有小溪环绕,可见旧时风景宜人,明以后改为“马到道村”后更名为“马到固村”。

 

北护驾、南护驾

 

村名由来:隋末,起义军以窦建德部最为驰名,其率部攻陷名州(今广府城)并建都于此。其部刘黑闼借突厥兵两克名州,两次建都。期间秦王李世民率部征讨,不料中计困于名州城西一村,李世民几次突围未果,当晚村民组织义勇队,协助尉迟敬德将军,奋力杀开一条血路,方得解围。李世民继帝位后,特赐村名为“护驾村”以彰其功,明代形成两个自然村,居南者称南护驾村,居北者称北护驾村。

 

三宗庙

 

据查,明人,陈姓、吕姓、何姓在村东头分别修建了三个宗庙,因此称三宗庙。后该村发展成为集市,明正德年为三宗庙集。清乾隆年至今为三宗庙。

 

羊羔屯村

 

东魏、北齐时这一带为牧羊场地,后形成村落。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羊毛屯,咸丰年以来皆为羊羔屯,

 

小郭村

 

此地原有两个村:郭家村、高家庄。据查,明初,郭姓、高姓从山西大槐树迁此建村。郭姓在东部,取名郭家村。高姓在西部,取名高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有郭家村、高家庄。后高家庄被漳水冲毁,村民搬到郭家村,两村合并。因村不大,称小郭村。

 

镇河村

 

据查,明代此地有三个村:郭家庄、东薛村、西薛村。清乾隆年间,漳河改道,迫使东薛村、西薛村搬迁,与郭家庄合并。村民意愿从此再不受漳河危害,故取名镇河村。

 

段汪

 

明嘉靖年间,漳河发大水,此地一片汪洋。村民在村西边打迎水坝,分段截流,制止了水灾,故定名段汪村。清咸丰年以来皆为段汪村。

 

东芦村、西芦村

 

北宋有卢村,明代仍之。清乾隆年为卢家村,咸丰年为东卢村和西卢村,光绪年至今为东芦村、西芦村。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四年,王还、王迁兄弟二人从山西大槐树迁居卢村。因村边池塘盛长芦苇,故得名芦村。后村分为二:东芦村、西芦村。

 

尚村

 

尚村历史悠久。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叫淳于。明正德年为唇于。清末,该村刘姓居官,认为高尚,改村名为尚家村。清乾隆年以来皆为尚家村,简称尚村。

 

大楼王

据查,明代此村有一位名叫王虎臣的人,家有土地千顷,有权有势。他盖了座楼房又高又大,在方圆村庄独一无二,故起村名大楼王村。清咸丰年至今皆为大楼王村,简称大楼王。

 

教书屯

 

北宋此村叫校书(宋代官名),明代仍之。清乾隆年以来皆为教书屯。相传,北宋有一校书在此定居,得名校书屯,后演变为教书屯。

 

李羊羔、郑羊羔、祝羊羔、张羊羔、梁羊羔、任羊羔

 

柳园镇北现有李、郑、祝、张、梁、任六个羊羔。据《临漳县志》记载,东魏、北齐时这里是牧羊区,逐步形成村落。北宁叫羊傲,后演变为羊羔。明初,李姓、郑姓、祝姓、张姓、梁姓、任姓先后迁此定居,以其姓氏取村名:李羊羔、郑羊羔、祝羊羔、张羊羔、梁羊羔、任羊羔。村名从清咸丰年沿用至今。

 

西辛庄

 

据《临漳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岗上李秦是朝中黄门大官,在村东、村西修建了两座庄园,雇人看管。人们逐渐在此定居,形成村落。此村在西,取名西新庄,后演变为西辛庄。清光绪年为西辛庄,村名沿用至今。

 

五龙庙

 

据查,明初,该村叫张家庄。村西北有一水坑,因连年旱灾,村民在此求雨有灵,就盖了一座五龙庙,从此村名改为王龙庙。清咸丰年为五龙庙,村名沿用至今。

 

吕小庄

 

据查,清代有个姓吕的当了提牌官,家盖了一个门楼,很出名,人称门楼小庄。后因吕姓居多,改为吕小庄。

 

刘光营

 

刘光营在明代以前叫花瓶洼村。明初,赵王坐彰德府时,殿前金牌第一校尉刘光将军在此扎营,改名刘光营。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刘光营,村名沿用至今。

 

申家海

 

明初,山西大槐树申姓迁此定居,因四周较低,经常积水,故称申家海。清咸丰年为申家海,村名沿用至今。

 

老田村

 

据查,明初该村叫任家庄。明末崇祯叔叔朱云安路过住此,改名朱云安庄。后田姓居多,改名老田村。清咸丰年为老田村,村名沿用至今。

 

后村

 

后村历史悠久。据王国良《长城考》记载,东汉初年为防御外族入侵,设十里一堠。堠为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在堠的遗址上定居,故名堠村。北宋此村叫堠村,清咸丰年有东堠村,后演变为后村

 

前野郭、后野郭

 

古时,外城叫郭。临漳旧县城(今杜村乡小庄)在野外建郭时,此村建于郭下,故称野郭。明正德年为野郭屯。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有陈家野郭、李家野郭、邢家野郭。清光绪年为陈家村(即北野郭)、邢家村(即邢家野郭)、李家村(即李家野郭),现为前、后二野郭。

 

三陶王村

 

三陶王村位于双庙村东、东申村村北。此村历史悠久,北宋即有此村,叫王村。据传,明初三户陶姓迁此定居,取名三陶王村。清咸丰年至民国时期为三陶王村。后因战乱陶姓外迁。王姓也陆续外迁他村。40年代末,最后一户王姓也迁居东申村,村庄逐废,现该村遗址犹存。

 

白龙庙村

 

据传,明代此处有东郭村、西郭村。后来漳河发大水,冲来一个木质白色龙头,两村人迷信是龙显灵,就合建一座白龙庙。从此两个村合并,改名白龙庙村。

西花佛堂

据明隆庆六年庙碑记载,元末干戈扰攘,此乡久虚无人。明初程、李二氏自山西大槐树迁居此乡,率众在古寺遗址上重建殿宇,内雕石质花佛,名曰“花佛堂”,村随庙得名。此村位于庙西,故名西花佛堂。

 

海岛寺

明初,这里修了一座寺院。寺院地势高凸,周围地洼,形似海岛,故取名海岛寺。村以寺得名。清咸丰年为海岛寺,村名沿用至今。

 

东明古寺、西明古寺、新明古寺

 

据查,这里原有一座寺院,叫“明古寺”。明初从山西大槐树迁来之民在寺院附近定居,村以寺得名,曰明古寺。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有明古寺,村名沿用至今。

 

东辛寨

据查,明代此村叫南舍村。村内分前后两排,前排为营,后排为寨,寨大于营,因在清朝辛亥年改名,故名辛寨。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zuojia/2021-12-22/5499.html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历史名城邯郸这100个村名原来是这么来的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