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应守寂寞之道
要成画家,需具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要甘于平凡、甘于寂寞;要专于一学、恒于勤奋。荀子《劝学篇》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古人爱用砥砺一词,“砥”和“砺”都是磨刀石。砥砺即是磨练、锻炼、淬砺之意,一个人要从无知到知识丰富,由不成熟到成熟,从有失误到改正过失并成就事业,都需有一个锻炼的过程,这就是砥砺!“砥砺名号”、“砥节砺行”、“勉勉循循,各相砥砺”,讲的是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规范做人必须磨练道德情操。
寂寞,也是一种磨练。对于书画家来说,独处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具备的。
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虽是老生常谈,却是真理。在当今浮躁而花样百出的时代,能甘于寂寞并使之成为生产力,这寂寞就有价值。一个人能安于一隅,专心致志读闲书,偶尔心血来潮撰写诗文,寂寞本身就成了诗意的土壤。当你已习惯于寂寞,拥有品味人生的美好时光,皆因你凭借寂寞而诱发出关于生命的深思考,并体验到一种创作契机,让人感到充实,皆因孤独的灵魂有了游荡的空间。
淡定读书,可致空灵虚静。耀质含章,行藏用舍;静观反思,知白守拙。微风散云汉,疏雨洗梧桐;含情而能达,会景而心生。行万里路为的是心师造化与立万象于胸,并非是为了“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的潮语。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独自一人面对苍茫的天涯时,才能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和谐接触与真诚沟通。姚最《续画品》说:“天挺命世幼禀生知,学穷性表,心师造化,非复景行,所能希涉。”胸中万象从造化中来,没有身之所历、眼之所见,就没有心象的产生,这实际上已把客观物象的摹仿转移到心灵对物象的提炼与综合,突出个人主观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若不是“杖策”、“坐忘”,若不是不甘寂寞,绝不至于能摈落蹄筌,手不释笔,俾昼作夜,未尝厌怠。
现在人人低头看手机、抬头看电视,注意力分散了,思维没有系统,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就会支离破碎,想象力也就大大降低。在知识泛滥年代,人变得浑浑噩噩、来去匆匆,不但执笔忘字,甚至由于缺少词汇的准确表达,也没有睿智的灵动应变而感到言语表达十分困难。勉强则难达,学养是由自然流露则易雅,有慈悲之心,出口、出手便是真实情感。当我们安于寂寞,专心读离愁、闺怨、念旧、别恨之类的诗词时,共鸣的和弦一触即响。这是一个共同命运所产生的心理现象。
最令艺术家着迷而最易拨动心弦的,不是艳月,而是凉秋;不是鲜花,而是衰草;不是闹市,而是荒野;不是群居,而是独处!中国画多写秋风寒林,寒江独钓;潇湘暮雨,西厢残荷;枯木竹石,茅屋霜雪……大自然的一丘一壑、一草一木,皆能激起文人士大夫画家的无限感慨!
儒家言:“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器就是个人修养,中华民族向来重视人品修养,忠厚勤劳,三省吾身;平易天真,中庸闲雅。侧身旷谷,无可话语,而能于寂寂中时得佳趣。
黄宾虹先生说过:“学乎其上得乎其次,递邅递退,弊习丛生。而后有聪明超越,才力勇锐之人出,或数十年而一遇,或数百年而一遇。其人必能穷究古今学艺之精深,而又有沉思毅力,其功超出于庸常之上,涵濡之以道德学问之大,参合之于造物变化之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功者往往是孤独的,当你随大流时常对身边闪光点失去觉察,感知其存在,需要有慧眼,借助文化激发睿目,可以洞见世态炎凉。
独处才能冷静思考。独处不要孤独,更不是苦闷的抑郁,更不是喝闷酒狂发泄的消遣,那只是内心空虚的表现。一本书、一幅画,足以面对大自然,开始与宇宙对话,以致产生独特的艺术感应,走进阴阳动静、万类生机的大自然深处。孤灯之下,不期而至,又泛起了丝丝古旧的心情,思绪飘逸得很远……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zuojia/2021-08-20/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