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安 补 锅 匠(待续)
日期:2021-07-23 14:51:34  点击:
来源:山水人文(公众号)  作者:山水人文

 

诗曰:

师祖相传习技佳,肩抗生计走天涯。

寒窗儿女灯前泪,客路风霜梦里家。

锅碗锢成工艺赞,罗笼掌就匠心夸。

故园日暮知何处?迢递关河映晚霞。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锅 与 补 锅 业

锅本烹煮之器,古时曰鼎,又曰釜。作为鼎者,又为国之重器。“钟鸣鼎食”固然豪华,一旦“折鼎覆觫”,则大失“陈鼎击钟” “列鼎而食”之气概;作为釜者,“釜底游鱼”虽具佳肴,倘若“釜底抽薪”,续而“破釜沉舟”游鱼得水,美味即成泡影。

即今作为锅者,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砸锅之石”,即使砸得支离破碎,权作“砸锅卖铁”也就罢了,若只是“打破沙锅纹到底”,小有纰漏,用之无宜,弃之可惜,况弃旧换新兼有奢侈浪费、喜新厌旧之嫌。人尚无完,何况锅乎?大可补苴罅漏,给它一次“治病救锅”之机会,衣是新的好,锅还是旧的光,经过“手术”重新上阵之锅,其忠实效应不亚于先,“水深火热”之中仍可与尔同“粥”共济,“负”汤蹈火,在所不辞。于是乎,你就想起了他——补锅匠。

补锅匠又称小炉匠,在武安叫箍漏锅①,吆喝起来:锔缸锔盆箍漏锅——。其声调悠悠长耐人寻味。旧时称补锅匠为九老十八匠的江湖丐帮行当,挑着行李家什,千乡百里走四方,有人烟处就有他们的足迹。一首《江湖》歌,以其乐观的手法,将补锅匠的流浪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

走江湖,浪悠悠,五湖四海任我游。

南京淹了我不怕,北京旱干我不愁。

他有金银堆北斗,我有手艺度春秋。

白昼不惜君子借,夜晚无妨小人偷。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其实,那时的手艺人是很难度春秋的,不仅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背如罗锅”,而行业低微,受人歧枧,往往蒙怨受屈“背黑锅”,说他们是:“抬头望撅的,低头铲黑的”的窃贼,即使手艺做得“铁勺碰铁锅,响当当”,也只会落得个“小炉匠补锅——凑合”。他们住的是锅伙店,吃的是“剩锅巴”,喝的是“涮锅汤”,表面看他们“敲锅打碗穷高兴”,而肚子里满是熬黄连的汤,一锅苦水。然而,尽管补锅业世代都不曾登过大雅之堂,从未创下过辉煌业绩;也从未留下过丰厚的资产,却积累下其独特而丰富的精神财富,即江湖行话,又叫春点子。这些春点子以比喻和夸张手法,风趣幽默地表现客观事物,神秘隐晦地进行语言交流,成为其流浪生涯中的精神力量和情感寄托,也形成其特殊行业中独特的文化。他们说:“太阳是亮子”,天阴叫“插棚”,下雨曰“摆丁”,每当异乡逢知己时,便“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地交流着各自内心的感受。

曾有一位补锅师傅对我说,其先祖在某地为一家财主补了锅,给他讨钱他不但不给,还打了人,把补锅的家什也给扔掉。幸好遇上一位正直的清官,让财主包赔损失,最后清官问补锅匠还缺什么,他说还缺图片大笔一支。众人闻后莫明其妙,从未见补锅匠还用什么大笔呀?当补锅匠说明白后,又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大笔原来是一支磨得既秃又小,补完锅后用来在补顶上刷防漏的石灰膏的笤帚头。

不过,细想并不夸张,古往今来大手笔书法家,在书写大字时使用的不往往也是笤帚头吗?在文人手里叫笔,在补锅匠手里焉何不能称之为笔?文人用它书写绘画,为人类创造出美的享受,而补锅匠用它走进千家万户,默默无闻地为多少家生活中的破洞,填补上厚实的圆,描绘出完整的美,同样是为人们的温馨幸福加色添彩。

历史推移到今天,人类的进步更新了许多,弃遗了许多,展现在人们面前是新的生活格调,补锅、锔缸业的今天也渐渐被各种小型修配行业所代替,甚至消失,即便还有走街串户的,也是车来车往,再不见他们挑着破铜烂铁到处流浪,不用说他们的生活也改成了吃“开锅面”,喝“二锅头”,偶尔也会下馆子热乎乎地去享受什锦火锅。

世间的革故鼎新变化之速,补锅业的偶然出现,犹如从遥远的传说中走来,似乎和当今的生活节奏不协调,然而,人们对修旧利废的节俭观念没有变,一日三餐的吃饭没有变,锅依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漏了仍需要补。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锢  戮  锅             

 一、锢戮锅及黑脖子名称由来

锢戮锅,也叫补锅。补锅分两种,一叫锢,二叫戮。锢,即把金属化开,堵塞破锅的窟窿。戮,即把有裂纹或成两半数半的破锅,用锔子巴住。二者通称锢戮锅。但康熙字典上称“锢漏锅”或“锢露锅”,尚不能涵盖锢戮锅的两层含义,固有此说。  

黑脖的:由于锢戮锅人长年在外,风吹日晒,烟熏火燎,脖子油黑,故人称从事锢戮锅工作的人为黑脖的。以后,经过延伸,把外人叫“旁脖的”,小女人为“猴脖的”,坏人称为“不紫脖的”,低个子为“丘脖的”等。黑脖的话:锢戮锅人同行之间用来交流的话叫黑脖的话或黑脖的语言。

二、锢戮锅的工具与工序

1、工具

风箱:煽火用的工具。

锤子:有大五锤(打大铁时用),二五锤(打锔子时用),小铆锤(打钉子或铆时用)。敲锅锤(补锅前敲掉窟窿周围的腐铁用)。

钳子:分大钳子(大板嘴)、二钳子(二板嘴)、小板嘴(按夹东西大小,同大五锤、二五锤、小铆锤、敲锅锤配套选用)。

锔子:用铜或铁打成的扁平的两脚钉,用来连接破裂的铁锅陶瓷或器物。  

砧子:敲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铁砧(砸钢铁材料用),石砧(捶衣物时用)、木砧(即砧板)。

冲子:从圆马(圆铁片)中穿透一个小眼,用来铆铁钉或拧螺丝用。  

截子:切割铁条所用的工具。

纥擦:用来擦腻的布卷。用此布卷沾上油灰挽合的膏打腻缝也叫纥擦。

衬手:容放铁水的鞋帮子。

锔锅:就是锅上有了纹用锔子从两边巴住。

补锅:就是把锅上的小孔用炼的铁水给堵住。

大笔:名词动用,把像大笔一样的苕帚头沾上黄泥往补好的锅外抹,便于经火后变硬。

按火:布卷剪齐,用来顶住伸进破锅窟窿内的铁水所用的工具。

抽屉:放工具用即工具箱。

压杠:用来固定锅然后钻眼的工具。

拐钻:锔锅时钻眼用的工具。

桶炉:容放煤炭和化铁锅的工具。

化铁锅(坩锅):由三分之一的坩土,三分之二的焦炭和泥捏成小锅烧结制成。耐火,可经1530余度的高温。

舀子:同化铁锅用料一样烧结成的舀铁水的用具(一只舀子一般可用12次)。

2、工序

(1)准备工作:a、先打好锔子。b、把化铁锅和舀子捏好。c、准备好所有工具。

(2) 工作:补窟窿:a、把桶炉放置好(要稳), 周围用湿泥糊往,防止漏气。b、生火、放炭。在桶炉里放炭,将化铁锅放桶炉中间炭上。c、生铁砸碎,去泥土后放在坩锅之内。d、用碎炭块把化铁锅蒙住。e、煽风箱(不能停一直煽,将要化成铁水时轻拉调火续炭)。f、用舀子往外舀铁水,倒入衬手之内,窝成小窝。用后再把舀子放回化铁锅内。g、铁水伸进窟窿内后用布卷按平。l、纥擦,用灰油膏打腻。m、大笔,用黄泥糊抹。

(3) 工作:锔锅:a、先用压杠固定好锅,再用拐钻在坏锅处钻眼。b、先从锅里钻,将钻透时停,再从外往里钻,使钻眼中间细,两头宽,便于铆锅。c、从外上锔子,用铆锅锤从锅里铆平。d、纥擦(从里抹灰膏)大笔(从外抹泥)。

(4) 泥干的试水不漏锢戮锅工序全部完成。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三、锢戮锅行业的产生

由康熙字典查出“锢漏锅”一词解释为据,说明锢戮锅在清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清之前什么时侯,我想应该和铁的产生和铸造连在一起。有铁就有锅,有锅就坏锅,坏锅就补锅,这条生活链是不会相隔很久的。据《武安县志》载:武安冶炼始于战国时期,中断有清一代。西汉时设铁官49处,武安为一处,元代时武安镇有“铁冶提领”,明代时武安苑城设有“三冶”处。由此看来,锢戮锅历史久远,可追溯到春秋战国之时,冶铁的产生也必然是锅的产生(生活必需品),因此,锢戮锅的手艺人也就应运而生了。

四、正宗与盖头之争

锢戮锅的公认有两股流派,一为河北武安,二为山西晋城。追根寻源,谁是正宗(最早锢戮锅的),谁是盖头(跟别人学的),历来成为山西河北锢戮锅人争论的焦点。据笔者调查,解放前后,武安锢戮锅的遍布大半个中国,除东南沿海之外,凡是有冒烟的地方就有武安锢戮锅的。解放后不久,在山西侯马专门有武安崇义锢戮锅一条街。据解放后一些武安外出锢戮锅人说,山西天镇有锢戮锅的,不会说黑脖子话;山西大同锢戮锅的不会打锯子,用粗铁丝代替;山西晋城锢戮锅的经不住盘道;山东锢戮锅的把锢戮锅说成整治锅的等,均可说明,锢戮锅的正宗很可能是河北武安。但这仅仅是近百年来的情况,再将历史上溯到明初,就不敢断定了。因为许多武安人都是山西洪洞县老槐树下的移民,你移到武安就能说你不是山西人吗?武安团城西庄李元所锢戮锅传了二十一代,到明朝。总之,锢戮锅是我国古代一种手工业,是中华民族的一门行当,正宗与盖头之争,大可不必。

五、锢戮锅的信仰

中国的手工行当,都有相应的信仰,如同木匠供奉鲁班—样,锢戮锅属铁匠分支,因此,首供太上老君。锢戮锅人的家里多有老君牌位。出门锢戮锅时,首先给太上老君烧几柱香,然后燃放爆竹,让老君保佑他们一路平安。据说月黑头天,怕野鬼扰事,手搓头发,念动:

南斗六星,北斗七星,

指剑迟凌,太上老君。

便可相安无事。睡觉时头枕拐钻,大板嘴可以避邪不做恶梦。最灵验的是枕钻头匣子,有邪气时钻头放射出万道金光,万邪不入。其次,还供奉关爷、城隍爷等。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补锅工具

六、锢戮锅的行规

1、见面分半的原则

锢戮锅人外出盘乡,多为一条担子2—3人。正干着活时,如果碰到同行,就要一块干。只要补过的锅还没有大笔,即没有抹黄泥(表示活已扫尾),都应算做新的活计,一块干的活来平分拨账(按比例分钱)。以后愿意一块干就一块干,不愿一块干就分开,走碰了就合干。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避免了争活抢活的弊病,体现了有活同做有饭同吃的原则。

2、分锅吃饭的原则

但逢本村会或什么节日,锢戮锅人都要分锅吃面。怎么个分法呢?如果三个人就称三斤面。就这一锅一盆。吃饭的顺序则排大。第一锅面由小煽火吃,第二锅面由二煽火吃,第三锅面再由师傅吃。但有一点,就是第二锅面煮熟时,无论第一锅的人是否吃完都要交盆,一般下一锅面煮熟后,前边的人吃不完,也只有剩给后边的人。这样就数师父沾光了。因此,锢戮锅人也养了个吃饭快的习惯。

3、严父打徒原则

一般地说,师父打徒弟是家常便饭。学活不操心,干活不长眼,好吃懒做,都在可打之列,这叫严师出高徒。就算徒弟是你的亲儿子,也照打不误,有的师父手狠、有的师父手轻……有的用拐钻打,有的用火钳打,实在悟性差记不住的,有时用火红钳子烫你个黄疤,让你十来八天受罪,有的扇耳光,有的拳打脚踢等。按锢戮锅人说这叫“鞭打出孝子,严师出高徒”,锢戮锅就这行当。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zuojia/2021-07-23/4621.html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武 安 补 锅 匠——邯郸文化网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