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雕塑
“学步桥”四周4组雕塑:
(1) “邯郸学步”花岗岩群雕。建于2001年4月,高度3、5米,座落在学步桥广场西南侧花圃中,是邯郸人都知道并引以为豪的成语典故,出自《庄子。秋水篇》据记载:燕国寿陵一公子,听说邯郸人走路姿态很美,就来邯郸学步,当看到男人、妇女、老人、小孩走路姿势各有不同,他就跟在后面学、模仿,学了不到半个月,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姿态,连自己走路的步法也忘掉,只好爬着回去。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寿陵失本步,笑邯郸人”诗句。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把自己的优点和本质也丢掉了。
“邯郸学步”花岗岩群雕。高度3.5米,2001年4月建成。作者:李秀洋 采用传统艺术手法,夸张地表现了“邯郸学步”这一典故。
(2)“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花岗岩雕塑。建于2001年4月,高度为1.8米,位于学步桥南端东侧。(作者李一民)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此成语典故出自《战国策。燕策二》:战国时,燕国谋士苏代去赵国游说赵惠王说,臣来时经过易水,看见一个河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连忙将壳合住,紧紧钳住鹬鸟的嘴,两个互不相让僵持在那儿,打渔的人看了,轻松地把它俩一起捉去。接着又说,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两国相持日久,双方力量必然消耗很大,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鹬蚌相争渔翁的角色。赵惠文王听后,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该成语典故,比喻敌对双方争持不下,结果是两败俱伤,第三者获得好处。告诫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锡真正的敌人。
邯郸是成语典故之都,许多的成语典故脍人口,耳熟能详,2004年国家邮政局开始了成语典故系列邮票的发行,4月2日套4枚《成语典故(一)》邮票中有“邯郸学步”和“鹬蚌相争”两条成语出自邯郸,这充分说明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邯郸成语的社会影响和地位。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花岗岩雕塑
(3)“前倨后卑”仕女花岗岩雕塑。建于2001年4月,高度为 2.2米,位于学步桥南端西侧。“前倨后恭”仕女像是苏秦的嫂子两种截然不同的姿态。
“前倨后恭”仕女石雕像。上图正面是苏秦的嫂子对苏秦前倨傲慢的神态。下图:背面是苏秦嫂子后来对苏秦恭敬、顺从、谦卑的姿态。
成语故事“前倨后卑”,前倨:傲慢,卑:谦卑,恭顺。先傲慢后恭顺亦称作“前倨后恭”或“后恭前倨”,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起初,他曾游说六国联合抗秦,受挫失败。回家后受到冷落,父母不理,嫂子慢待,说他不务正业。苏秦没有灰心,发奋读书,认真研究游说学问,后来周游列国,联合抗秦终于成功,功成名就后,衣锦还乡,父母远迎,妻子羞愧难当,嫂子伏地跪拜,苏秦笑问嫂子日:“何前倨后恭也?”意思是说为何先前那么做慢,而现在又如此谦卑呢,嫂子答曰:现在你变得尊贵而有钱。“前倨后恭”由此而来,指一个人前后态度大不一样。
(4)“曹冲称象”花岗岩雕塑。建于2001年4月,高度为1.6米,位于学步桥广场东北角。该故事讲述了曹操之子曹冲,聪明过人,五六岁时,他的知识和判断能力就比得上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一头人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谁都说不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船边水面达到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再让船装载其它物品,达到记号处为止,再称一下物品,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此办法去做。
历史故事“曹冲称象”花岗岩雕塑。作者刘杰
(5)、巨型景观石:竖立在学步桥广场西北花圃中,巨石上刻有40条邯郸成语典故名称:
一枕黄粱 一言九鼎 奉公守法 路不拾遗 胡服骑射
邯郸学步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毛遂自荐 三寸之舌
脱颖而出 纸上谈兵 固步自封 利令智昏 铸成大错
怒发冲冠 盛气凌人 完璧归赵 贫贱之交 围魏救赵
背水一战 顶天立地 舍本求源 价值连城 开源节流
奇货可居 不遗余力 不翼而飞 七步成章 煮豆燃萁
指鹿为马 鹬蚌相争 破釜沉舟 攻难守易 七尺之躯
旷日持久 义不帝秦 难至节见 危不能安 一字千金
辛已年春由邯郸市书法名家封俊虎、汲建朝、韩家勇、王洋、刘小微、李松涛书,这些成语几乎完整地描绘出邯郸的古代历史,蕴含了古代邯郸很多寓言、轶事。
刻有40条成语典故名称的巨型石两个侧面
学步桥北端小广场上2001年4月建有6个自然象形石,上面刻有邯郸地域朝代更迭、国都变迁的历史,见下图
赵园(公元前403-222年)的变迁。
赵国,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自立。赵始建都晋阳(晋卿赵简子),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公元前384年,徙都邯郸。赵国历十代君王,181年。都邯郸164年。公元前221年被秦所灭。
后赵,公元319年羯族石勒,自称赵王大单于,定都襄国(河北邢台)史称后赵,334年石虎自称摄赵天王,迁都邺城。共历六主,以邺为都16年。
后赵(公元319—350年)的变迁
冉魏,公元350年,后赵权臣冉闵,废杀石鉴,夺取后赵政权,改国号大魏,自称天王,史称冉魏,都邺城。历一主,二年。公元352年被前燕所灭。
冉魏(公元350—352年)的变迁
前燕,鲜卑族慕容廆在汉末魏初,自陡河迁大棘城,称鲜卑大单于;其子慕容皝称王,史称前燕。公元352年灭冉魏,公元357年迁都邺城。前燕共历三主,以邺为都14年。
前燕(公元352—371年)的变迁
东魏,公元532年,高欢支撑北魏实权。公元534年,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改元天年,次年迁都邺城,史称东魏。都邺历16年,公元550年,高欢次子高洋废孝静帝,东魏灭亡。
东魏(公元534—550年)的变迁
北齐,公元550年,东魏灭亡,高洋自称帝,仍以邺城为都,改元天保,国号齐,史称北齐。天保七年扩建三台,开凿鼓山石窟。公元577年北齐被周所灭。共历七主,27年
北齐(公元550—557年)的变迁
体育广场:2010年在体育场北门广场靠近陵园路一侧建有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四大运动项目的板刻造型,彰显了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的勃勃生机。更为独特的是在板刻造型周围装饰了发光管,每到夜晚灯管亮起,运动员那矫健的身姿就若隐若现,别有风趣,也点缀了城市亮化工程。
打羽毛球
打乒乓球
踢足球
打篮球
12、通达广场:丛台路与滏河大街路口东南角大广场花园。通达广场主体部分呈圆形,广场中央绿色花坛中点缀着大型自然景观石,广场地面铺设以浅红色水磨石为基调,均匀地镶嵌着24条黑色水磨石块,把园形地面间隔区分开来,每一条黑色水磨石地面上刻有一个节气的名称和含意,共24个节气,人们在休闲游乐中即可增长知识,熟悉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及与农业的关系。圆形广场的周围还装饰了四组青少年天真烂漫的艺术雕塑,有“童年的记忆”“飞翔的梦”“聆听”“编花篮”,充满青春活力,散发着青春气息。这4组雕塑2006年12月建成。通达广场宽敞豁亮,视野开阔,人与白鸽和谐共处,十分惬意。见下面6幅图片:
通达广场概貌及中央大型自然景观石。
广场黑色地面上刻有24节气以“立夏”为例,如“立夏”意为夏天始立。每年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此时夏季开始,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农作物生长渐旺,田间管理日益繁忙,农谚“立夏三朝遍地锄”。
广场西南角铜铸雕塑“童年的记忆”
广场东南角铜铸雕塑“飞翔的梦”
广场北侧铜铸雕塑“聆听”
广场南侧铜铸雕塑“编花篮”边跳边旋转(摄影 撰写 冯秀珍)摘自《赏雕塑 看邯郸》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zuojia/2021-07-14/4423.html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