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雕塑
文化广场凹池四周浮雕墙之一——响堂山石窟雕塑:
响堂山石窟位于峰峰矿区鼓山。分南北响堂寺,响堂石窟凿于北齐年间(公元550-577年),隋、唐、宋、元、明均有续凿。现存石窟16座,大小佛像4300余尊,并有大量的石刻经文、图案遍布石壁,规模宏伟,雕刻精致,佛的容相庄严肃穆慈祥,体型刚挺俊拔,服装多为右袒或通肩式。头面手足的刻划颇为细腻,服饰的变换和艺术造型成为北齐时期石窟雕塑艺术典型,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的宝库,为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名胜风景区,旅游胜地。
选录响堂山石窟浮雕8幅图片列下供欣赏
文化广场凹池四周浮雕墙之二——邯郸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故事浮雕,选录8幅图片列下:
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
渑池相会
完璧归赵
蔺相如与廉颇相遇回车避让
“负荆请罪”
邯郸学步
一字千金
文化广场凹池四周浮雕墙之三魏征箴言浮雕2幅:
魏征,字玄成,邯郸馆陶人,唐朝大臣,政治家、著作家。魏征在隋末曾参加瓦岗寨和窦建德起义,后为唐朝重臣。唐太宗即位后重其才干,参与朝政,进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品行刚正,敢于直谏,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等哲理明言,为世人所传颂。见下图所示:
5、古城广场:位于丛台路西段南侧、大乘寺西隣,于2000年9月建成。
古城广场北入口标志
古城广场南入口标志
花岗岩石刻:古钱货布
花岗岩石刻:古钱币
6、明珠广场:陵园路与滏东大街交叉路口西南角,于2000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广场主体雕塑是不锈钢制成的,底部是一个数字2,将数字1包在中间,高高耸立的1的标上面有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寓意邯郸县进入21世纪,必将经济腾飞,政治和谐,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冀南大地上,明珠广场也由此而得名。
明珠广场标示碑
主体雕塑寓意邯郸县21世纪经济腾飞,政治和谐,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冀南大地上
7、邯山广场:于2000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位于中华南大街西侧,主题雕塑是象征“邯山”和赵王城“龙台”的标志性建筑物,基础部分取意赵王城“龙台”,上面球心山峰象征“邯山”.不锈钢球形雕塑下面四周镶嵌了三幅花岗岩浮雕:胡服骑射、将相和、完璧归赵,寓意邯郸贤哲改革、团结与智慧。整体造型交融古今文明,预示辉煌未来。广场四周配置了供人休憩娱乐的“花架长廊”“叠石山峦”“蘑菇琴心亭”“童叟对弈”等生动活的雕塑,令游人赏心悦目。
广场标志性建筑物主题雕塑全貌:基础部分取意赵王城“龙台”,上面球形山峰象征“邯山”
球心下方南面浮雕:胡服骑射
球心下方南面浮雕:完璧归赵
球心下方北面浮雕:将相和
“琴心亭”上听琴声
“童叟对弈”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巨型叠石景观:嶙山秀水
8、复兴广场:位于人民西路南侧,建设大街与前进大街之间中段,2000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雕塑寓意“福星高照”。
“复兴广场”巨型景观石
广场中央喷水池
主体雕塑“福星高照”
9、原丛台广场:于2000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位于联纺路滏阳桥西南角,广场中心位置是铜铸的“赵鼎”,四周分布着儿童喜欢的“钢琴”“小象”“小海豚”等雕塑艺术品。
铜铸“赵鼎”
赵鼎:此原鼎于1989年在山西金胜村古墓中出土,铜质,口径104米,腹深67厘米,通耳高100厘米,经考古专家认定为公元前475——425年之间铸造,由此推断应是春秋战国之交时期晋卿大夫赵简子或赵襄子之物,故以“赵鼎”名之,乃地位及权力之象征。为弘扬赵文化,丛台区政府仿制此鼎,由中央美院建筑雕塑公司制型,上海船厂铸造。为便于观瞻广场落成后置此。
白水泥制品“钢琴”,可供孩童憧憬音乐之梦
白水泥石雕塑:可爱的小海豚
白水泥雕塑:孩子们喜欢的小象
10、学步桥广场:以学步桥为中心,周围有成语典故石雕和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邯郸地域历史变迁的石刻。
学步桥横跨市内北关沁河之上,是古城南北交通要道。因燕国寿陵公子来邯学步而得名。原是木架结构,明万历45年重修改建为石拱桥。桥长32米,宽9米,高8米,两旁各有19块拦板和18根望柱,上有历史人物和神兽的精美雕刻,栩栩如生。桥下有大券三孔,小券四孔,中心桥孔雕有向下方俯视的龙头。因年久风化残损不复原貌,1987年政府拨款修缮此桥,保留了原主体与风貌。邯郸市人民政府于1995年10月6日公布,“学步桥”为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纪念。
“学步桥”纪念碑1987年十月立,背面刻有修缮记,由陈光唐撰文,李守成书法
邯郸市人民政府1995年10月3日公布“学步桥”为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立碑纪念
学步桥侧影 (摄影 撰写 冯秀珍)摘自——《赏雕塑 看邯郸》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zuojia/2021-07-13/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