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学艺
鲁地自古多才子。
刘曦林,生于山东临邑。史上临邑名人邢侗为官十二载,清正廉明,民称“邢父”。诗书画俱佳,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邢”之说。其妹邢慈静,为著名女画家,诗文书法发自肺腑感人至深。当今,临邑人称刘曦林为当代邢侗,为当地“文史名人”。
刘曦林,曾祖父纯儒公在乡里颇有声望,乡邻送横匾“望重闾里”。父亲德瑞公是1929年毕业于曲阜省立师范后期,之后在济南从教经年。父亲的小楷和毛笔书写的课堂笔记很精彩,仅抄录《书谱》一事足见他对艺术的爱好。父亲年轻时有过一房子书,想做些历史研究,可惜毁于战乱,仅剩一柳条包,“文革破四旧”时也主动上交,依旧难以避免高帽子游街。1942年,刘曦林出生于鲁北平原三十里堡,儿时在雨后天晴后遥望东岳,泰山只是一点淡远的青色的背影,这抹淡淡的山影如水墨画深深刻在他年少纯净的心里,再难抹去。以至于后来堂弟为新屋索对联,刘曦林撰联“卧牛城南三十里,泰山以北八百步”。
艺术除了天赋,后天潜移默化的熏陶不容忽视。刘曦林母亲剪的一手好剪纸,信手拈来却生动活灵。小时候在书坊读书四年,大字课是必修的。1953年,刘曦林到父亲执教的济南市岳庙后小学读书,得遍读学校藏书。一个小学教师铅笔速写风景很好,让他心生亲近。在济南市第一中学学习期间,张茂材先生教图画。张先生的桃李天下,大学问家季羡林、政治家宋平、画家黑伯龙都是他的弟子。第一堂课,张先生勾魂摄魄的演讲才能和精美的诗书画的魅力彻底征服了刘曦林。于是他成了张家常客。张家满园灿烂的黄菊花,刘曦林常常摇辘轳汲井水浇花边听老师讲解艺术的奥妙。张老师的艺术见地语出惊人,独到犀利。对刘曦林影响颇深。
1958-1963年,刘曦林就读于山东艺专(山东艺术学院前身),深得关友声、黑白龙、于希宁等老一辈画家的指教。他们重视全面艺术修养,尤其是画外学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多为记录老师的艺术观点和心得,竟成日后研究老师的珍贵资料。张茂材先生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初在济南做过一个题为“民族艺术的写实与写意”的学术报告,刘曦林全文抄下,然后整理发表在《美术史论》,免毁于“文革”。刘曦林牢记张茂材先生叮咛:“三日不动笔,则卑吝萌芽,宁肯断了画画,也不能断了写字”。于是他坚持每日写大字。这些都为刘曦林以后重拾画笔自如驾驭毛笔不无关系。
当时学校创办有学术园地《艺术学徒》,刘曦林是最热心的编辑。《艺术学徒》锻炼了刘曦林,但是也为他招惹过是非。让他明白为文须严肃。
在学期间,刘曦林更多的受张茂材、关友声先生文人画观念熏陶,时常陶醉于文人画的笔墨趣味。刘曦林写过一篇洋洋万言的艺术概论作业,从解析身边的老师入手,试图将革命文艺思想和文人画的笔墨意识统一起来。于希宁先生就是从这思路确立的新的花鸟画观。刘曦林在60年代初还为于先生写过评论文章。毕业创作两幅画,一幅是带有革命主题的肖像画《踏遍青山人未老》,发表在《大众日报》;另一幅是花鸟画,把一品红、《红旗》杂志和老花镜组合在一起。虽然这些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年代的印痕,但依旧是独具味道。
中年历练
1963年泉城艺专甫毕业,张茂材先生给刘曦林题字:“苦学”。成事多靠用功。1963年秋,毕业后的刘曦林自愿去新疆支边。临行那天大雨倾盆,与大哥和老师依依惜别,抱着“青山何处不埋骨”的豪情西出阳关。在新疆喀什日报社一做就是十五年。
新疆为少数民族地区,喀什又是维吾尔族聚居中心。喀什日报分汉文版和维文版两套,编辑部也是两个,美术摄影组共有。刘曦林与陈牛和前辈和维族名画家买买提.艾依提共事。从美术、摄影、到文字编辑记者通讯,也在通讯刊物上发表过有关美术、摄影的短评,堪称全才。他办过通讯员学习班,从新闻学、新闻写作到摄影采访一人包揽。边城岁月里,虽无多少创作机会,刘曦林从未抛弃过绘画。积累了许多速写。几乎每个周末都邀集画友一同写生。下乡时,有聚拢当地画家画画。南疆乡下的人物形象特色鲜明,让刘曦林明白生活体验深入的重要性。他的画也从花卉为主完全转入人物画。后来“三忠于”热潮泼及边城。报纸成了新华社喉舌。于是刘曦林写毛体诗词、画毛主席像、为《红色娘子军》画背景、学吹箫、弹热瓦普……但骨子里传统文人画情结使刘曦林也曾悄悄的临摹古画。这些锻炼为他以后在中国美术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维族人共同生活的岁月,使刘曦林了解了一些民族宗教习俗。从而认识到审美与生活的冲突,宗教对艺术的制约以及审美对宗教的超越,也体会到美术评论同样需要深入生活实践。这使他明白为何黄胄的作品被维族人欣赏却不能悬挂的原因。这为刘曦林以后顺利书写《黄胄与新疆》和《司徒乔与新疆》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1978年,刘曦林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王琦先生的研究生。已是两个儿子的刘曦林,且长子患肾病综合症已四年,可想而知,其艰难境况。但是刘曦林求知求真的欲望从未稍离。读研期间,刘曦林系统的研究了中国现代美术史,系统地梳理了从库尔贝到马克思,从苏联到中国关于现实主义的理论脉络,梳理了中国古代绘画历史的起伏和传神论等古代画论的基本观点。那时,刘曦林积极参与学院举办的各种讲座,从不放过各种演出和内部电影,他努力弥补多年边疆文化与到艺术的氛围和学术层面的断层。他也清晰的认识到美学的合理内核,坚定了以实践去检验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观点。
读研期间,刘曦林在在学报上发表了《写真·传神·写心——肖像艺术散论》。这为毕业论文《试论蒋兆和的艺术》做好了辅垫。他认为如果把美术史看做一根链条,那么每一个艺术家都是其中一环。只有把他置于他所处的文化时空,才能宏观、历史、理论地去把控艺术轨迹。但蒋兆和先生以及他的《流民图》在当时颇具争议,刘曦林敏锐的意识到蒋兆和在中国现代人物画史上的分量,他义无反顾的坚定了这个选题。这在美院引起不小的震动,但是骨子里的倔强和勇气使刘曦林不懂转圜和回避,但昭示了他的学术远见和胆识。虽然毕业成绩得到导师的护佑,但是毕业留校显然不可能了,于是分到了中国美术馆,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在这个艺术殿堂里,刘曦林成就了自己,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初到中国美术馆的日子里,两地分居的生活,要工作要照顾生病的长子,刘曦林是既当爹又当妈,生活捉襟见肘颇为狼狈。1986年一家人终于团圆,四口人挤在一间八平米的小屋里,夏天雨夜常常是“半夜呼儿起,指看屋漏痕。”但刘曦林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的寓所外有一个两三平米的小外间就是他的书房,门口有一棵枣树,他取名“一枣居”。书房里有一张借来的小学生课桌,之后两年的很多文章都在这小屋这小桌子上诞生。何为厚积薄发,在刘曦林身上,深为验证。
爬格子春秋
何为爬格子?概刘曦林小学伊始就喜欢爬格子写作,幻想将来当个作家或记者。经年如一日的坚持写大字和日记。也曾为了改善爬格子的条件,刘曦林购置一台电脑,并练习拼音打字,但由于天生的器械障碍和拼音的不确而败下阵来,至今还坚持手写。于刘曦林,不经意间浸淫爬格子已数十年。每每面对条格纸就文思泉涌,一吐而后快。
刘曦林是一个敏于思、善于学、力于行的学者。当年研究生毕业时刘曦林研究蒋兆和,分配到美术馆后他继续研究蒋兆和,并1984年出版《艺海春秋——蒋兆和传》。后来中国美术馆将《流民图》视为镇馆之宝,刘曦林心中倍感慰藉。通过对蒋兆和及其《流民图》的研究刘曦林确立了几点认识:1.辩证的判断造型艺术作品的倾向性;2.重大艺术品的产生是艺术家的艺术倾向的升华;3.简单庸俗的社会学公式会扼杀复杂的艺术现象;4.真诚伟大的艺术经受得起历史考验;5.对关键性个案的考证和深入剖析是通向美术史论大门的钥匙。
刘曦林如此认识,也是如此身体力行。在中国美术馆,刘曦林开始研究近现代美术史,以及对我国美术馆事业的历史与现状的思考。1986年,发表了关于美术博物馆学的第一篇论文——《人类历史文明建设和永久课题——我国美术馆事业的回顾与随想》,并受命起草《美术馆工作暂行条例》。1988年,刘曦林发起编撰《中国美术年鉴》,适逢1989六四事件,他自己主笔的《1949-1989中国当代美术概述》被撤销,以及《中国美术史》现代卷中国画部分也是一波三折。
刘曦林认为艺术史是一部变化史。古与今,新与旧,变革与继承成为百多年来争论不休的课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有其本身的运动规律。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刘曦林倾向于变革,以创造为主导,以继承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基础,构成了继承与变革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十余年来, 刘曦林笔耕不辍,可谓著作等身,但仍然觉得自己学有不逮,常常为自己不能单纯的深入一个研究领域而遗憾不已。也常常为自己未走出中国画的界域而无奈之极。他认为学术研究本应该如绘画一般是由博及约的过程。他曾经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由中国画入手,渐渐旁涉其他,最后汇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20年来,刘曦林重视史料,依旧保持着对原作真迹做卡片著录的方法,坚信自己对原作的审美和判断。他重点研究了足以影响20世纪中国画走向的一批人物,又从这些点出发带出一大片相关人物来。通过对人物画的研究、比较、和综合分析,以客观的学术态度,把这些人物还原到他所处的时代、地域、流派之中,又尽量避免学术偏见的排他性等人为因素,不因徐悲鸿而遮蔽了刘海粟,不因二高一陈而忘却广东传统派画家群,遂成巨著《中国画的现代史》。
对美学和美术理论精于思考的刘曦林,注重艺术规律的阐发,在史的陈述和个案评论中注意史论相参,以史为经线,以论为纬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视觉和理论立场。总揽刘曦林的评论文章和著述,大家风范恢弘开阔,并不是囿于美术、中国画或笔墨,也不是小范围的就事论事,而是从整个社会、文化甚至政治背景上去考察,去研究,高屋建瓴、纵横捭阖。美术馆职业使刘曦林处于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上,对历史明晰的了解,保持对当代思潮清醒的头脑,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立足现实,历史辩证的看待艺术现象。站在美术评论的潮头,刘曦林呼唤人文关怀,呼唤真、善、美,主张“和而不同”。常常对一些美术现象有感而发,夜以继日地写作,虽不眠不休亦感痛快酣畅。
经年耕耘,刘曦林著作丰厚等身,《艺海春秋--蒋兆和传》、《诗画论》、《20世纪中国著名画家踪影》、《中国画与现代中国》、《郭味蕖传》等,主编有《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李苦蝉纪念文集》、《蒋兆和论艺术》、《周思聪纪念文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20世纪中国美术-中国美术馆藏品选》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美术》(1900-1930)、《北京美术志》和《中国新文艺大系·文革美术卷》。 等等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近年来,刘曦林发表大量美术评论文章,影响颇大,奠定了他在美术评论界的地位。时下市场经济主宰一切,各种展览鳞次栉比,名目繁多的奖项令人目不暇给,名画家如过江之鲫。当艺术和艺术研讨会淡化为炒作惯例之后,刘曦林不免为学术之腐败而忧心忡忡。面对很多人的急功近利之求他文字者,刘曦林从不妄加许可,也不轻易褒贬,而是提出中肯建议。多年的创作和笔墨实践,使刘曦林理解艺术通晓艺术。至此,不得不提及一个小插曲。某年一川籍青年来访,刘曦林建议其注重笔墨练习。该人竟然对刘曦林大吼“你们批评家不懂笔墨!”一向性情温和的刘曦林下了逐客令。
爬格子是精神的苦役,刘曦林却乐此不疲。他治学严谨,遵循传统研究方法和话语去试图得出自己的结论,同时有注意接受新学术、新观念。然而劳动不得人尊重尚在其次,最令文人郁闷的是书稿合同被肆意践踏,却苦于无措施保护,只有打碎牙和血吞,忍而不甘。是文人的悲哀和无奈。更令人忧心的是一旦美术批评沧落为臣妾或奴婢时,也就是它死亡的一天。刘曦林为此焦虑不已。至今依旧在爬格子苦度春秋的刘曦林,坚持着自己一支笔写尽艺术天下的信念。
书画自娱
曾有人问先生何以为业,刘曦林答日:“周一到周五糟蹋稿纸,周六周日糟蹋宣纸。仅此而已。”一笑间,风轻云淡。在艺术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刘曦林,不仅是一位评论家,还是一位书画家。幼年的艺术熏陶,多年的艺术坚持,遇到极品会速写般地勾摹下来,分享画家行笔落墨的愉悦。爬格子之余不时以行草书和简笔花卉画自娱。画意寓于书法之中,行草脱骨于画,或古拙、或秀挺、或苍劲、或朴润,信笔游龙,天然飘逸。画以花卉、竹、石见长,一派古典气派。刘曦林诗文兼修,功力深厚,每每一幅画就,会题词为文,文人风雅蕴藉其中,往往收到画龙点睛之功效。比如他在《水仙》中如此题“南窗才见三两瓣,心头已觉春满堂”;“凌波仙子最知心,岁岁年年共迎春。两袖清风君与我,一缕香魂我与君”。恰如其分的描绘了刘曦林的境况和为人为文之境界。他的画意趣高雅、逸兴横飞,被誉为当代学者画。
刘曦林的画作多为爬格子之余的养心怡性之作。因其没有功利意图,故而作品更多时候是思想纵深心灵升华的卓然之相。无论是自娱还是有感而作,均修为底蕴了得。他认为“艺术有内美与外美。内美与内容的区别在于更多一些人文精神的妙思巧构;外美是形式美,它与技法的区别在于已经化入了思想、情感、意味、品格。内美发自于修养和艺术的思维,外美虽属形式规律,炉火纯青时亦妙不可言。”因而他的画注重内美表现和构思巧妙,因其学养丰厚、因其世事洞明、因其博采众长,故而笔下清癯骨劲,意境高雅深远,风采独具。早年画人物,近年画花鸟,无论构图、章法、笔意还是品味、格调、书法均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而又一派自然天真。上世纪90年代,刘曦林两度两度近水楼台订展厅又两度退厅,反转片也已拍照八九年,画册仍未发稿聊以安慰的是,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美术馆对其作品均有收藏。
骨子里传统文人画的意识,使得刘曦林对中国画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画面临世界文化的挑战、社会需求的挑战、我们自身挑战和艺术市场的挑战。对于中国古典传统艺术的出路,他认为艺术从心,中国画是心画,需要综合性的艺术修养。修养是艺术格调的关键。因而他主张要重视根性培育,教育要从小抓起,让孩子们从小知道民族艺术是怎么回事,从小要学写毛笔字,从小要玩一点笔墨,从小要吹吹笛子,摸摸古琴、古筝,让中国古典艺术代代传承。每一个民族的艺术需要自尊、自爱、和忧患意识。针对目前艺术、画家和市场之间的微妙尴尬现状,刘曦林指出市场应该就艺术,而不是艺术就市场。对当前画家的“快餐文化”现象,他深为忧虑。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能否出精品要看艺术家本人修为和定力。
1997年刘曦林应邀到济南举办书画展览,并回母校——山东艺术学院讲课。他的条件只有一个——不要讲课费!彼时盛况空前,最令刘曦林感的是,五六个小时的讲演,艺校的恩师于希宁老先生以年愈八旬的高龄一直听课到终场,重之爱之之心令刘曦林感慨不已。而今恩师仙逝,其情犹忆。而刘曦林同样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子。王广才与刘曦林中学同为张茂才先生弟子,又是大学同班同学。1985年,王广才因病到京落脚刘曦林“一枣居”,确诊为误诊后,二人畅饮作画:王广才画竹,刘曦林画石,命名为“落石图”,意为病因终于落实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刘曦林先生撰文在《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上不遗余力向世人推介王广才的山水画作。2004年6月,王广才先生在中国美术馆办山水画展,刘曦林帮助他挑选展出作品,亲为画展作序,邀请嘉宾,并主持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