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朝采蓝
—— 张琴与蓝夹缬的风花雪月
风
三月推窗,天盈盈的蓝,早春的风带着青青的气息扑面而来,密匝的花儿开满了篱笆。一阕《采绿》,虚虚实实的手法,写尽缱绻情味,白描般淡淡的语言,更加春色春晓。三月的风一吹,人就醉了。醉眼迷离中闻到青草的气息,看见一个蓝衣蓝裙蓝头巾的女子,在青青的原野上采摘蓼蓝草。终朝采蓝,青青子衿,采摘的何止是悠悠我心。
2013年的早春,在叶芽初露的森林公园,吹面而来的风,带着最质朴最自然的蓝色,从远古的先秦幽幽吹来。就这样在琵琶错落中,听闻一场蓝夹缬的前世今生,采撷一抹最最朴质的蓝,身心沦陷在历史的色彩里。
蓝,有着不染红尘的清净与雅致,又含着淡淡的清愁与落寞。同时,蓝色,又是最最朴素而温暖的。尤其在靛蓝经过岁月的打磨,那种安静的气质流淌的更加纯粹。而作为染料的蓼蓝,却是一种开红花的植物。茎紫红,叶长圆形,花成穗状。风中摇曳的样子风神别致,恍惚间觉得花株就是一个从诗经里走来的采蓝女子。
就这样与张琴不期而遇,这个对蓝夹缬情有独钟的女子,带着温州口音的普通话,平平仄仄着,自有一种古朴的韵味。四壁的蓝色,沉淀着时光和历史,不经意间思古的情愫暗生。榻几上一抹蓝色,赫然印着“采蓝”,那是她开发的蓝夹缬的衍生品。只觉得这个词是如此适合她。
一场蓝夹缬的行旅,怎一个情字销魂。一巾采蓝,写满寻微。寻微溯源,期间自有采薇之乐与采蓝之喜。寻的是一抹渐行渐远的史册颜色,寻的是一掬平白踏实的人情况味,寻的是一点逐渐尘封的市井生活,寻的是一曲逶迤款曲的丝竹管弦。而张琴,就这样,以一人之力,把遥远的往事情缘一页页翻开,灰尘清掸,那一泓蓝就汪汪地朗润隽永起来,端的是千古明月流泄到现世清辉,泼洒一袭小桥流水,更添一份久违的亲切、温婉和感动,
花
2012年12月7日,北京,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老戏楼正乙祠,正在上演一场流动的丝巾秀——织染绣文化衍生品,118款丝巾,如花儿绽放在模特的颈边肩侧,色彩亮丽,图案典雅。而丝巾上的图案与设计元素却源自蓝夹缬的纹样,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步进行的还有“采蓝、采蓝——民间染绣戏曲图像展”,102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染绣实物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场主题丝巾秀和主题展,不仅让这门历史典籍里的时代传承证物的传统工艺,重新活生生地点缀着人们的生活。而且带给人们最最中国的文化体验和视觉冲击。 这些创意均出自“采蓝文化”的设计理念和实物。而采蓝文化的背后那个采蓝女子,就是张琴。
张琴者,何人也?
百度一下:张琴,浙江温州人, 蓝夹缬的命名人,她对蓝夹缬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国际相关研究的空白。在她推动下,蓝夹缬——这个几近失传的民间工艺,在张琴十年寻访中,进入中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历很简单,但背后的山水民间10年的跋涉寻访的艰辛与背水一战的决绝无奈,竟令张琴欲语还休,颇有天凉好个秋的况味。她的资料库,仅蓝夹缬纹样就有19800多片。2001年9月至2005年2月,她遍访温州、丽水、台州及闽北宁德地区、闽南泉州地区的雕版艺人、染坊师傅及民间戏班老艺人等,对蓝夹缬的原料、印染、版刻设计等一整套流程作了前所未有的详尽记录,对蓝夹缬流行地区的民间文化圈作了社会及人文的历史分析,澄清了作为“四缬”之一的蓝夹缬由盛渐衰,及至湮没的历史之谜。并对蓝夹缬发展各个阶段及纹样分析释义和命名,填补了国内国际本领域的研究空白,对中国印染史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而作为中国文化品牌的“采蓝文化”的形成和衍生品的开发,却无疑使人们心中成为历史静物的蓝夹缬变得灵动鲜活起来。颈上腕间的一巾风情,静静诉说着蓝夹缬的前世今生。作为蓝夹缬学术研究人,张琴比任何人都更明白蓝夹缬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的传承,她说:“收藏的目的是研究,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这是文化工作者的必然取向”。于是她开始了学术研究与衍生品开发并重之路,她要把“采蓝文化”做成中国的文化品牌。这无疑是对蓝夹缬这一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同时也是为中国自己的丝巾品牌填补了一项空白。
蓝夹缬的染料来自植物山蓝,根部就是板蓝根,其草叶沤制成靛蓝。在水中靛蓝与织物相遇,渗透浸染,然后在空气中氧化成靛蓝色,长久不褪色。
“五月,启灌蓼蓝”( 古书《夏小正》)到 “终朝采蓝,不盈一詹”, (《诗经·小雅·采蓝》),再到《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张琴,这个纤纤细足丈量蓝夹缬历史的女子,以其职业的敏感和灵悟,以及对文化保护挖掘的智慧和前瞻性,令蓝夹缬在她手中笔端重获新生,绽放永不褪色的蓝色幽香。而她,何尝不是一个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采蓝女子呢。
总有瞬间的恍惚,打开历史一重重大门,一层层故事里,是不是都在与前尘的自己重逢。采蓝,采摘的是自己人生,一抹神秘之外,似乎也只能用冥冥中缘之一字来解读吧。
雪
上世纪七十年代温州,青青的阡陌,欢歌的塘河,几只鹭鸶飞过麦田,一个小女孩出神地凝望蓝天白云,忘记了手中的书页。那个小女孩背着药篓跟外公在田野里挖草药。那个枕着平仄的诗歌辞赋做着文学梦的小女孩。那个阳光下在母亲蓝夹缬布面上跳跃戏耍的小女孩……
几度午夜梦回的张琴,总是看到自己回到童年,阳光依旧明丽,蓝白的蓝夹缬被面暖暖如花盛开在她身侧。也许是温州的山水早已在爱做文学梦的小张琴定格成蓝夹缬的背景和纹路,更成为她生命的肌理,最最重要的内容。
很多时候,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童年的某个印记沉淀尘封在生命深处。前行中,蓦然回首,突然发现自己有一天重新站在童年的那个起点上。而童年的记忆豁然洞明。我如是问张琴,她点头认同。
十三年前的张琴在《温州人》杂志做文化记者,她策划的专题《温州地理》,对古村落的调查做足了人文文章。引得浙江卫视、央视参考她的专题来温州拍摄,更是很多记者奢望不可及的。而这成功的背后是一个小女子摸索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焦灼并刺痛着。
她从费孝通先生的田野调查集《费孝通全集》分析,并对照验证自己所调查的几个村落,她得出一个结论:“但凡有特色、曾经富裕的古村落,除却交通因素外,很多是以某种技艺为立村之本的。”(《寻找夹缬》张琴)。为了进一步论证这个结论,张琴对选题继续推进。
如果说,这只属于一个记者的敏感天性的话,那么闯入雁荡山的黄檀硐却改写了她的人生轨迹,激发出她骨子里潜在的执着,从而让张琴华丽转身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学者。就这样,张琴与蓝夹缬迎头撞个满怀,从此沦陷,笃笃穷年。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那个每年坚持打一次靛的黄宣法师傅,那一池宝蓝色靛花花,陶醉了张琴。
就这样,张琴踏上了田间调查求证的不归路,一走就是十余年。由最初的自发到后来的自觉,直至后来作为一个文化学者的内省、担当和使命感,她义不容辞地扛起了拯救民间技艺的大旗。她说‘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工艺史上空前绝后的分水岭, 传承了数千年的手工艺被工业文明的流水线冲垮,自给自足的村落经济被连根拔起,阵痛中淡出的首当其冲的便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工技艺。’她庆幸是因为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沐浴了村落社会的余晖。
于是,一个小女子,单枪匹马,从五年多时间的跋山涉水夜以继日,她的足迹遍布江浙的角角落落,到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只身进京,以自己的执着个性,坚持做学术探索,直至成功。期间面临一次次重大折点时的彷徨煎熬与生活几近弹尽粮绝时候的心酸,总是蓝夹缬温暖的蓝花花抚慰她的心,纵无声也动容。就这样,一介弱女子,用全部心血泼洒着靛蓝,用生命丈量着蓝夹缬的历史。就这样,蓝夹缬从濒临灭绝境地,走进世界的视镜,并进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科院研究员华觉明先生这样评价张琴,“我国的夹缬在古代是彩色的,材质多为丝织物。棉布推广后,夹缬从彩色改为蓝色,并多以戏曲作纹样流传于东南地区。张琴从工艺的角度出发,在五年田野调查和数千件实物的基础上,将夹缬划分为古典和传统两个阶段,最早提出蓝夹缬概念,为学术界公认。这是她对中国印染史研究的重要贡献”。张琴=蓝夹缬,无容置疑,当之无愧!
月
一个非专业出身的记者,一个非专业出身的学者,却做出了很多专业人士都做不到的事情,一个人让一段历史清晰,一个人让一种工艺鲜活。何以?盖文化使然!
张琴,从一个文艺青年到敏锐记者,到一个研究学者,再到一个社会公共文化传播者。而年届30余岁的她,集田野调查、著述、收藏和鉴定于一身。而读张琴的书,并不觉得乏味,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更兼言辞优美,与图片辉映,宛若铺展开去的蓝夹缬被面,花色纷呈,寓意丰裕。张琴骨子里还是一个婀娜温婉的小女子,不善言辞与社交,平日相伴最多的京剧昆曲。而一部《蓝花布上的昆曲》写尽昆曲种种,从流派、曲目、艺人到剧情与出处,娓娓道来,不啻于昆曲在耳边欸乃流转。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张琴的解读是对昆曲在民间生活的演绎史的记载,这也是张琴的一大贡献。
在考证过程中,在各地调查中,不仅夯实了基础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也更加开阔了文化视野,这对她的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无疑互为提升和深进。而作为一个文化传播者,张琴更是不遗余力地传授传统织染绣知识,让手工艺得以传承和发扬。时至今日,蓝夹缬逐步引起全社会乃至国际的关注和重视,张琴绝对值得大书特书。而她只是淡淡一句:“收藏的目的是研究,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这是文化工作者的必然取向”。如此胸襟、如此境界、如此见地,当空明月而!
坐在榻上,背对夕阳,细小的灰尘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芒。四壁装裱起来的蓝夹缬抬眼就看到了。一段漫长的民族记忆就如昆曲一样,丝竹管弦,千回百转的韵味醉了你、醉了我、醉了她,暖了心,暖了情……
而坐在我对面的张琴,一件朴素的民族风的小红棉袄,安安静静地叙说着蓝花花错错落落的韵致。吴侬软语一如她的著作,不崎岖乖张尖刻章句,亦不哗众取宠别出心裁,只是简素一支笔,辗转于文献、实物与图像中,而内质一股气,索隐发微,用心用力,有绚烂之极后的那种平淡天然。
想起一句清透远尘的诗句:“山月吟诗在,池花觉后香”。
你,闻到蓼蓝花的香气了吗?
你,看到采蓝花的女子了吗?
你,听到采蓝曲的天籁了吗?
补记:
她,站在罗马教堂高高的台阶上,一条小小的丝帕轻轻系在颈边,世界刹那便是春天。相信每一个看过《罗马假日》的人,都不会忘记奥黛莉·赫本的微笑。
丝巾,由一块布开始的时尚,断断续续是飘动了三千余年的时间,从最早御寒发展到今日不可或缺的配饰。那蝉翼般舞动的风情,行云般流转的心事,总是在随风扬起的刹那,如风过清丽的睡莲,牵绊着人的目光与心意。而丝巾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只有艺术品位和文化价值做支撑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而凝聚这民族文化情结的采蓝丝巾,恰恰契合了这些元素。丝巾的图案设计,取自蓝夹缬的纹样,并加以手绘和刺绣,既古典又时尚,既现代又优雅。张琴对采蓝丝巾的定位是,儒雅、典雅、低调。
那缠缠绕绕层层叠叠中情怀和心境,就在丝巾这方寸丝缕间满目春山。采蓝,采蓝,采一巾文化,幽一身雅韵。当丝巾成为一种风尚,丝巾已经抽离了字面的意义,而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魅力的文化!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