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笛韵一管,泛舟艺海澜涛——范迪安小记
日期:2021-04-16 14:08:17  点击:
来源:网络作家数字图书馆  作者:贺疆

 安得笛韵一管,泛舟艺海澜涛
 

第一次见范迪安先生,是在201011月上海双年展的新闻发表会上。那时的我并不知道他是中国美术馆馆长。本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勇气,在主持人请记者提问的话音刚落,我就贸贸然举起手。记得好像我问的问题是:“都说民族的即世界的。但是随着艺术地球村时代的来临,那么是否我们要舍弃自己民族的一部分来迎合这种趋势呢?”问题完全没有经过大脑,就硬邦邦的扔给了范迪安先生。范先生这一回答,竟然用去了整个新闻发布会的时间,以至于其他记者都没有了发问的机会。至于先生回答的内容,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范先生一头茂密花白的头发,灰灰的、重重的。讲话时,既有艺术家的激情、美术史家的逻辑、策展人的高屋建瓴,又有批评家的纵横捭阖,用妙语如珠舌灿兰花来形容他的口才一点也不为过。 

 

浪遏飞舟从容渡


   
记得2010年初秋开始着手写一批批评家小记,开列名单时,记起彭德教授对我说“范迪安官职做的最高。”彼时,孤陋寡闻的我才知道他的职务和身份。但在我搜集资料时,看到的铺天盖地都是他的负面新闻,不禁叹息:身陷“剽窃门”是名人的一种悲哀,也是国人的悲哀。想来他心情不好,于是放在最后写他。

   
于我本心而言,自从网络媒体的发达是利弊并存的。不论是炒作或伸张正义,身为局外人我始终奉行一句话:“流言止于智者。”沉默就是最好的武器。而且我见过很多名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做不到淡定。所幸我看到一些媒体或记者旁敲侧击提及官司时,范迪安先生表现的从容不迫,笑容淡然。这种雍容气度还是令人竖大拇指的。但是于他淡然的笑容中依旧能看出一丝无奈和尴尬。他一方面对原告的维权行为表示理解。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的普及和媒体的推波助澜,随着网络大众和双方的粉丝的参与,竟然逐渐升级甚而流为互相的攻讦和谩骂,曾经充满人情味道的解释和澄清已失去其原本的初衷和效力。面对这种失控的局势,范迪安颇感无力和挫败,不得不仰天哀叹“人身攻击和谩骂是文化圈的软暴力”。这种信息时代名人特有的现象,想来真是令人摇头苦笑不已。

   
不由得想起批评家刘曦林曾经这样对我说:“谁剽窃了我的文章,我从来不追究,因为我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再看看看文学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哪个大文豪为了一字归谁而对簿公堂,争得耳红面赤的。引经据典能做到出神入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是高手。“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很多时候对一些名人似乎并不适用,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名声。至于事情的是非黑白以及结果如何,我不予关心。我只相信公道自在民心,时间会给出最公正的解释。况且,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无谓的口水官司上,劳神伤身,何苦来?我只不知范迪安做何感想?

   
轰轰烈烈喧嚣了两年的官司,中心围绕的依旧是一篇评论文章。矛头所指的范迪安先生的批评家身份也昭然若揭。于是我翻阅了大量他之前写的评论文章。他的文章无论是篇章布局还是遣词造句,可谓篇篇精彩。现摘录其中一段以飨读者——

   
“艺术批评中常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面对一件艺术作品,往往难以在同一领域中找到恰当的评语,然而隔山有知音,在相邻的领域中可能掂出更能说明问题的参照对象。……在中国画家这里,只要学养和性情达到一定高度,就会有一双扰乱世界的慧眼。”——《悟道与机缘》。

   
是的,慧眼!没有慧眼,没有慧心,怎会有今日的范迪安?没有慧眼,没有慧心,怎会一篇评论文章就成就一位艺术家?没有慧眼,没有慧心,怎会策划一个展览,就成功一个展览?似乎这不是仅仅靠官职所能做到的。因为很多真正的艺术家并不流俗。

   
再回头梳理,曾任中央美院副院长,教授,一枝笔杆子写过的评论文章上千篇。一本《当代文化情境中的水墨本色》,水墨氤氲,水韵流动,艺术风情别致,走笔独特。其主编的《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大型画册,四卷分别为中国画卷、油画卷(上、下册)、版画·水彩卷、雕塑·陶艺·壁画卷,收入了19791999年间1250余位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各类优秀艺术作品1300件,佐以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家的多篇专题研究论文,是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美术发展的一部美术史册性质的历史长卷。这本书是范迪安任中央美院副院长时的作品。尤其在油画卷中,他指出当今画坛的话题涉及文化、图像、观念、操作等,唯独对写生涉及很少。似乎在一部分人意思中,写生等同于习作,似乎难登当代艺术的大雅之堂的。其实,历史证明,优秀的写生作品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它是画家面对自然的最本能的表现和表达,是画家即兴生发的情感的存照,最能体现画家灵感迸发的艺术才华。写生作品的生动性和生命力具有非凡的创作的意义。

   
浸淫艺坛经年,美术史专业出身,酷爱书法的范迪安,其扎实的艺术功底、系统缜密的理论思维、睿智的艺术慧心慧眼和一手文辞优美的文章,这一切的一切其实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算来,上世纪八十年代范迪安、易英、殷双喜这京城批评界的“铁三角”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原文链接:http://www.zhuoluzhongyuan.com/xiaotujia/2021-04-15/538.html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