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2009年末,邓平祥又提出当代雕塑艺术“现代性”三题——当然的现代性、公共性和庙堂性、个人性和民族性。在我看来,他要阐述的其实一言以蔽之就是——艺术在于真诚!
一遍遍深品细读邓平祥的油画和文章,我更多看到的是一个艺术思者对历史的宏观把控、当下的深深忧虑、对未来的殚精思考,对完美的追求。他的语言和思维古典而现代、现实而深沉,他的思路和心境清晰而执着、自觉而坚守,那是对一种文化精神的坚守和守望。
生于斯、长于斯。对于历史符号的态度是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精神文化健康的大问题,尼采如是说。那么对邓平祥本人而言,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艺术而言,无论是对邓平祥的油画和批评而言,他是在个人历史上已清晰的篆刻下自己的符号,心安而从容。准此,他无愧于心!
邓平祥简介:
邓平祥,1947年7月出生,湖南省宁乡人。油画家,艺术批评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湖南油画学会名誉主席、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作品:
《历史的鞭策》1980年入选全国二届青展,1987年《老桥》参加美国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风暴之碑》参加日本东京地九城市的中国现代油画展,《古河道》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小桥春月》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展。1995年《论第三代画家》;1998年《邓平祥油画》;文化随笔《符号的欧洲》2003年。
20世纪以来,在中国油画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艺术家,他们为推动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三代油画家在新中国的社会环境下走上艺术道路,他们从学习苏联油画创作方法起步,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五六十年代他们创作了一批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革命历史题材及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油画作品,从而奠定了他们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八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形势下,他们开阔艺术视野,一方面追溯油画艺术的渊源,钻研欧洲古典油画传统,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创作观念及表现方法;另一方面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精神,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及审美意蕴融入油画艺术创作中,引领了中国油画艺术的新风气,在推动油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及在探索中国特色和气派方面,他们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以第三代油画家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艺术成就及创作特色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在梳理中国油画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阐述第三代油画家共同的社会理 (本文共165页) 本文目录 |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中央美术学院 博士论文 2012年
中国图书评论《第三代中国油画家研究》略读笔记
最先给20世纪中国刨家划分年龄代的是美术批评家邓平祥。他在1985年第1期《美术思潮》,卜发表一篇文章《论第三代画家》,文章将1976年脱颖出画坛、又出生于50年代的青年画家划定为中国画家的第三代,如罗中立、何多苓、陈丹青、程丛林、杨匕云等;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走上画坛的则为第二代,如靳尚谊、詹建俊、蔡亮、侯一民、全LU石等;1949年以前业已成名的统归为第一代,如李铁夫、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 这篇文章发表后影响很大,“第三代”在美术界随即成为一个时髦的概念。但是也应该指出,这个划分有笼统的地方,也有顾及不到的地方。一是对1949年以前统称第一代,混淆了上个世纪初留学国外与30年代以后陆续毕业并进入画坛的这两代人的界限;二是尚未算入后来90年代登上画坛的一大批新锐们。于是在90年代,便有人对此进行了修正。 首先是闻立鹏为《第二届中国油画展作品集•1994》所写的序文中,提出了“四代油画家”的概念,即在邓平祥的基础上增加了9
原文链接:http://www.zhuoluzhongyuan.com/xiaotujia/2021-04-14/526.html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