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卞毓方,男,1944年生于江苏,祖籍阜宁,后移居射阳。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语专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系专业。社会活动家,教授,作家,中国文学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文学硕士。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5年以来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长歌当啸》、《妩媚得风流》、《历史是明天的心跳》、《寻找大师》等,传记有:《季羡林》三卷、《千手拂云 千眼观虹》、《金石为开》等。
他的作品或如天马行空、大气游虹,或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其风格如黄钟大吕,熔神奇、瑰丽、嶙峋于一炉,长歌当啸,独树一帜,颇受读者喜爱。其书法艺术 取甲骨文和金文之长,体现真正的文人心性艺术。
书剑啸长空
——素描卞毓方
5:00 : 起床,洗漱,写文章;
7:00:下楼打羽毛球;
8: 00:吃早饭。然后在书房看书写作;
12:00:午饭,休息30分钟;
24:00 就寝。
这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的作息表。
他说:“我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就3点起床学习,一个农村孩子考入北大。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
面前的老先生,高大、面白、长眉,微眯略弯的眼睛,偶尔睁大眼时精光外露。不开口则罢,开口三句话就控制全场。一口苏北口音,泄露了他的家乡——祖籍江苏盐城。5岁始读三年私塾,8岁上小学二年级。幼年有三个梦想——运动员、画家和文学家,前二者在季羡林纯情飘逸的散文面前败下阵来。16岁那年,他确定文学路;18岁,锁定北大散文大家季羡林。三更起五更眠,披星戴月的寒窗苦读,终于在1964年,这个懵懂少年一脚踏进北大学府,如愿进入季老担任系主任的东方语言文学系。初见季老,他觉得季老是清癯安静的,学识修养的魅力如满月冰轮。就这样,他与季老的机缘不移。
说到这里,我必须拐一个弯儿。《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这个能打虎的武松的原型,却是相传江苏盐城的卞元亨。据说,卞元亨武艺高强,曾经一脚踢死过猛虎。施耐庵就把这个传说嫁接到武松身上。卞元亨,历史记载实有其人。在盐城便仓的枯枝牡丹园,还有当年卞元亨的祖父卞侪随手栽下的两株牡丹,已有800年历史。古典小说《镜花缘》对此有过记载。
卞,是一个很少见的姓氏。这个只有四笔画的姓氏,却源远流长了四千多年,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泗水河畔的古卞国。宛若长龙蜿蜒在泰山脚下、泗水河边的就是卞山,也就是青龙山。2011年7月,一个卞姓老人,登临卞山,穿越时空,与祖先对话,感慨之余,写下“家山梦雨”四个字。他,就是文学大家卞毓方。
生活就是这样,缘分注定的,纵使别后经年,依旧会在某个时刻再度重逢。1996年春,他与季老前缘再续,在未名湖畔漫步对话。就有了之后关于季老的四部传记。从《清华其神,北大其魂》、《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到《季羡林图传》、《千手拂云,千眼观虹》。
一部《清华其神,北大其魂》个性激荡的文字,浓墨重彩绘制季老一生。脱稿之日,卞毓方交付季老过目。视力不明的季老请人代念,一个月后,季老只字未改,只删去四个字,说关于他孙儿季泓的大名写错了。是对卞毓方行文着字的肯定,也是季老的涵养。惺惺惜惺惺,英雄惜英雄,这份师生情谊,更似知己。因为卞毓方真正走进了季老的内心,他懂得季老,他理解季老的孤苦,高处不胜寒的寂寥。在《天意从来高难问》中,卞毓方设问:晚年季羡林,世人谁能解他的“孤独”?谁能?唯有卞毓方!世间事就是如此机缘巧合。季老御鹤飞升的第二天,该书面世。一语成谶,这书名似有玄机在。
面前的卞毓方,思路清晰,语意犀利,往往是一语中的,直指问题症结。很多见过他的人说,交谈不了两句就心里发怵,但是以我观来,文人的孤傲狷介的脾性是有的,否则是不能写出那风格独树一帜的散文和传记的。但生活中的卞毓方很很慈祥,并没有距离的威压感。提及当年的自己的一些“小恶作剧”,一脸得意,一派天真。
他让我看他那两个大书柜,一个盛满金庸的书,一个塞满考古书籍。想起季老在世时,曾经这样评价卞毓方:“毓方之所以肯下苦功夫,惨淡经营而又能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他腹笥充盈,对中国的诗文阅读极广,又兼浩气盈胸,见识卓荤;此外,他还有一个作家所必须具有的灵感。”中肯确切!卞毓方的散文,纵横捭阖,气势恢宏,笔下千军万马,腹中静慧二气。融历史、文化、人文、人性于一体,殷殷的人性关怀和历史反思隐藏在洒脱的文字背后,嶙嶙突兀,凛凛寒芒。
犹记得1999年年初,卞毓方在《十月》开了一个散文专栏《长歌当啸》,内容关乎二十世纪的思想、文化大家——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郭沫若、马寅初等均已发表或脱稿。接下来,他打算写金庸。他买了金庸所有的小说,为了比较,他同时也阅尽梁羽生和古龙的小说。通过比较和对照,发现他们的趋同和差异所在。读《南天试剑》,卞毓方不是文人,而是长铗在手的江湖侠客,一支如椽巨笔幻化成轻灵长剑,剑出鞘,龙吟声不绝,寒芒闪处,剑气如虹飞花摘叶,金庸、古龙、梁羽生,古人今人,剑随意走,指点江湖。读者醉了,但是清醒着,他不喝酒。他是清醒而冷静的剑客。
卞毓方有个习惯,也可以说是原则,对那些可能或即将成为笔下的人物或事物,他从来是未雨绸缪,事前做大量研究,遍读有关书籍文献资料,调查走访很多人,通过梳理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从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入手,文章立意高远和观点卓异,出其不意而又直达巅峰。更兼他的思维缜密,行文恢弘,语言辉煌。读他的文章,你会发现他在遣词造句功力了得,在对文字挖掘方面是一种贡献。在当今浮躁的文化氛围下,这样为文者可谓是屈指可数。而他一直就这样一路走来,心无旁骛。无论是先期的散文,还是近年来的人物传记。
一次在参加一个画展的路上,他疲惫地说,最近太累了。为了写一个人,就要读十几本甚至几十本书,而自己最后写出来的文章仅仅是三两五千字而已。然而也有很多时候,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之后而放弃不写的。他并不认为是浪费时间,他说,他们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思考对自己是大有裨益的。所谓开卷有益是也。他这种为文负责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然而大量的工作无疑耗费了他很多时间和精力。
2010年,卞毓方着手《千手拂云 千眼观虹》,为季羡林、钱学森、陈省身、侯仁之、杨绛、黄万里等大师立传。卞毓方认为这六人共同点有五:同庚(1911年诞生)、与清华大学有渊源、赴欧美留学、大家、长寿。值得横向比较,纵向思考。其中为了找到钱学森的一本英文版的书,他专程飞到美国,空手而归。后听说台湾有翻译本,又辗转托朋友买来,再费尽周折捎给他。
如果说大量购书读书尚且只是花个银子费点脑力的话,而要采访这些硕果仅存的大师级别的人物,则颇为艰难,辗转周折。幸而晤面是几世修来的缘分,也有无功而返的惆怅无奈。他有些萧瑟的低沉:“其实采访哪一个人都不容易。”
饶宗颐与季羡林同为国学大师,同为敦煌学的标志性人物。而季羡林驾鹤仙去,饶宗颐一峰独秀。卞毓方并不认识饶宗颐,但是他要把饶公变成自己笔下的人物。2010年8月,听说饶公7日从北京中转飞敦煌度95岁华诞,他马上买了飞机票。所幸与饶公同机飞赴敦煌,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饶宗颐:一座岛屿》得以出炉。卞毓方写道:“饶公在我眼里,分明是一座岛屿;尤其那额头,那人中,那下巴,那微笑,令我觉得还是一座山石嶙峋、古木参天、百鸟和鸣的岛屿。”人与岛,何如?卞毓方这样解释:“在地理位置上,饶公是生活在香港,生活在一座岛上;在中国学术界、文化界,饶公也是处于边缘,类似于岛屿的地位。但是,由于他的坚如磐石的存在,使他和整个文化大陆连为一体——饶公之于敦煌学,饶公之于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正是这样一种岛屿和大陆的态势。”
国学大师南怀瑾,晚年隐居太湖,不接见任何外人,尤其不愿见记者。2010年12月,卞毓方专程赴吴江,却无法得见。 最后在静思园园主 陈先生帮助下,与仙风道骨的南怀瑾同席谈笑。南怀瑾有两句诗:“拄杖横挑风月去,由来出入一身轻。”,在《大散关里的南怀瑾》中,南怀瑾说他在闭大散关。卞毓方理解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这种做事专注,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必然对自己的身体是一种戕害。很多时候,他行走在全国各地,脚步追随着一些文化的辙痕。一个年轻人尚且吃不消,何况一个年近古稀的老者。2011年6月6日,第二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宜昌开幕,邀请他为大会著文,并由央视陈铎先生朗诵。文章写出来他就病倒了。他后来对我说,太累,虽然只有两千字,但是需要写好,才能让文章流传下去。事后,他对我说,如果单单是为了应景,那不是散文所能承受的。但他最后决定对着三峡作文,是因为对三峡这样一个自然景观,为文者的责任就是让文字唤起人们的思考。于是他在文字最后这样写道:
与卞毓方成为亦师亦友的往年交,实属偶然。那是2010年深冬,老乡嘱我去拜访他。我刚发过去邮件,他就打来电话,约我次日面谈。第一次见他,他坐在书桌后,朴素、普通如邻家老翁。简单问我一点情况,然后开始语流很快地说话,苏北口音让我嗯嗯啊啊地连唬带蒙才能猜出他的意思。无意间扫见墙壁上挂着季羡林的书法,还有他们的合影。
临别,他拿出自己的书送我,签名的书体很狂放。归来翻阅,不知不觉就沉浸其中。文字如蛟龙在云海里翻滚升腾,行文汪洋恣肆,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散文的飘逸挥洒、历史的厚重端丽、哲思的冷凝刀刻、诗性的浪漫奇诡,文章中有一股气势在奔突燃烧,勾魂摄魄。而那些人物就在这潮起潮落的气势中变得立体而清晰。读完后有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不啻于琼浆玉液,穿肠而过,清冽无比。而细细回味,那笔锋隐藏在飞扬文字背后的道,锋利、寒凉,令你激灵灵打个冷战,犹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
一次闲聊时,他说了三点,1、要守住,经得起权、名、利的考验。2、文章要有思想有内容。3、要耐住寂寞,不要受任何人或事的干扰。他举杨绛为例,闭门谢客,纵故交如他,也只能偶尔通个电话,一小时足矣。因为时间、精力、生命有限,固守寂寞方能保证每一寸光阴的厚度。因为一个人一年下来也写不来几篇好文章,他说,不要苛求别人对自己的理解。生活中很多人或事要学会遗忘,不要为不值得的人或事去浪费自己的生命。人生就这么几十年,要自己活得清楚明白。寂寞才能有慧心慧眼冷静旁观,看穿世情。这些话我都牢牢记得,成为我坚守自己为文为人的最大支撑点。
一次在某大学教授画展上,他面批那个初次谋面的艺术家教授,如匕首投枪般锋利尖锐。他只跟对面一个很邋遢的老人说了两句话,就转过头对我说:“你去采访他,写他。”你不能不佩服他识人的独到和犀利,那个人果然是一个很有人生际遇传奇的人。
似乎一直以来卞毓方就是一个很敏感很有前瞻性的人。做事往往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他的人生似乎也跟别人不一样。1970年,毕业分配到湖南的他,不甘心文学梦灭,于1979年再度考研返京。在《经济日报》出版社的那一年间(1989-1990),他策划出版了三本书。这三本书代表着他的眼光、考量、明锐性和前瞻性。一,《20世纪的大趋势》,是他请驻美记者买回来然后翻译出版,遂成畅销书。二,《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厉以宁),当时对该书有避讳,卞毓方大方拿过来。当出版社提出去北大调查厉以宁时,卞毓方呵呵一乐:“他们不想想我就北大人啊,我就说调查了没问题。”厉以宁的书得以顺利出版。至今提及他当年的小“诡计”,脸上有着孩童的得意。三,《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是一本论文集,收录了厉以宁、孟晓苏、李源朝、李克强等人的论文。这是卞毓方在厉以宁办公室看到他的研究生的论文,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论文的价值。这三本书当年在图书评选中都获得一等奖,后一本书更成为中共中央的经典文献,很多举措都与这些论文作者的思路不谋而合。
类似这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一再发生在他身上,不,确切地说,应该是他不给自己留余地。1995年,他开始写散文。那时的他总觉得有话要说,散文成为一个载体,表述他的想法。他给自己定下期限——五年。他花半天时间学会在学习机上用拼音打字,并敲出了《文天祥千秋祭》。两年后发表在天津《散文海外版》,之后入选广东省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从报纸的千字文到散文专栏,时间跨度仅仅不到两年,散文界就有“南余北卞”之说,但他拒绝。他很客观地评价余秋雨,余秋雨当时的出现适逢文化空挡期,占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先机,“他开了一个好头,可惜没有守住自己”。
国内散文界影响力很大的《散文选刊》,每年都进行十大散文作家评选,卞毓方连续五年榜上有名,与沈从文、钱钟书、季羡林同列。就在他的散文声望日隆时,他放弃了散文。理由是,散文不能连写五年,否则越写越空。他闭门学习,学英语、看书充电,研究上古文字。为了记住那些上古文字,他开始手写,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练习书法。他的书法是以现代美感美化甲骨文。他书房墙上挂着一幅字,是甲骨文的“娶”字,风格独具。再后来就不断有人上门求字,这是后话。
几年浸淫上古陶文,著文《舜目“重瞳”考》,指出司马迁不懂上古文。之后他停止在考古路途的前行。作为学者,就修养而言很必要,对考古来说则是歧途。他非史家,无法深入第一线获取第一手资料。而对一个学者来说,修养足够,涉略够广深。
近年来,他转入写人物传记。同散文一样,他笔下点涂勾划的人物,须得够分量。他说,这是个大师大家充塞于道的年代,也是一个没有大师大家的时代,他要做的就是寻找大师。于是,每一个电话的内容、地点、人物都不同,他一直在路上,足迹在不同地点留下印痕。他在丈量华夏大地,他深化历史厚度,用双脚、用只笔、用思想。寂寞心冷静旁观,远离一切世俗活动。他说,说我清高孤傲,由它去。他说要关注自己认定的事情,文章只有在50年后依旧保留的才有价值。
由此,想起美术大师黄宾虹晚年的预言:“五十年后识真画。”同样,文字作为精神的载体,成为一种性格的见证,形成一种思维的轨迹,在岁月如潮中,披沙沥金,雕刻时光。以出世之心看入世之尘,喧嚣和浮尘都散尽,涅盘重生!(待续)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