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国内大循环战略新动能在乡村
日期:2021-03-31 15:02:26  点击: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

温铁军:国内大循环战略新动能在乡村 

“应抓住城乡融合的时间窗口,持续释放“三农”领域具有的生态资源价值化的巨大增值空间。”

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之际,中央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则要把乡村振兴作为应对全球危机挑战的压舱石,进一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脱贫攻坚这两大历史任务创造条件。

在相对趋紧的内外环境下,中央确立重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战略的核心,在于区域性、在地性经济能成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新动能,在生态文明战略转型中形成空间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可操作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这是生态化扶贫可持续的新动能。

 

据此,应抓住城乡融合的时间窗口,持续释放“三农”领域具有的生态资源价值化的巨大增值空间。

生态化空间资源开发的新路径

 

生态化发展既要当期效果又要战略视野,空间维度上既要经济收益又要生态效益,为此,特别要重视生态资源的价值贮藏功能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避免“粗放数量型增长”再次造成生态不平衡和深度致贫。

基于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的空间生态资源,如土地、阳光、水域、空气、山林、物种、文化 ……等,属于既可以满足美好生活需求,并且具有效用价值的生态资源。

 

可以将其进一步开发成休闲旅游、生态康养、教育服务、金融服务、生态产品、养生养老等内涵生态经济所需要的消费服务产品和投资标的物。

并且,这些空间生态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的开发只有结合生态理性和在地多元主体的权益体现,才能实现生态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中央进一步明确指出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探索“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盘活农村沉睡资源资产,意即通过村集体的内部定价,形成资金和资源的对价关系。

 

比如:农民闲置的房产比较老旧需要重整,房产就等于抵押给村集体了,这形成了“对价关系”。

这些资源在村内部通过资金变股金以后,使得资金活化融通,把农村过去的非标资源包括农村过去的物业资源价值化了,形成村集体内部市场,与股票一级市场通过对价形成股票价格的道理相似。

 

通过重构新兴集体经济,把大量资源型资源从过去不能交易变成可交易。

首先,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的一级市场。

 

在村域的一级资源性资产交易平台建设中,首先应该建立具有市场法人资格的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空间生态资源资产化的收储单位。

为此,要先以财政投入村域的建设资金以PPP方式作为杠杆纳入村级集体资产,然后集体对村民做股来吸纳村民以土地使用权、劳务及自有资金入股组建村级联合社,借此完成对生态资源资产的归集整合。

应该利用重构新型集体经济的机会推行股权多元化,可增设集体股、土地或林地股、房屋股、资金股、人才股、贡献股、生态股 …… 等,通过内部抵押借贷对价或内部成员之间约定俗成的议价等方式来发现本土生态资源的初始价格,坐实村社内部基于成员、资源和财产等多重权益的股权结构和相对应的收益分配制度。

 

一方面是将集体资产做股量化给全体具有资格的成员,体现集体收益对成员的分配;

另一方面则是农户将分散占有的资源资产使用权作价折股投入到集体,据此享有基于财产使用权的收益分配。

只有当村内成员回归到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中,以股权方式占有收益分配,才能进一步保障农户长期持续的财产性权益。

以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实现的一级市场定价,将农户之间或外部主体与农户的分散交易做了内部化整合;村集体是统一对外做规模交易的经济主体,减少了外部主体与分散农户的交易费用,才能使契约关系有维护和执行的制度基础。

其次,构建资源开发合股联营的二级市场。

 

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发包方可以根据生态开发的需求对接不同经营主体,形成相当于股票二级市场的社会融资,优先考虑村社内部的专业合作社或良性投资的国有资产运营主体。

在二级平台的交易中,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和外部主体对生态资源资产做不同内容的产业开发,参照第二三产业的均衡要素价格实现空间生态资源二次定价机制。

 

一是因财政投入和集体资产集合做大了一级平台资产总价值,使得集体经济组织因全域资源市场垄断地位而提高交易地位;

二是通过现代市场的结构性合约与外部多元主体对等谈判,能够平稳而持续地引入外来资本,撬动资源开发形成增值;

三是可将有规模的增量收益按内部双重股权的占有比例再做分配,实现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双赢。

总之,是在一二级两级平台中构建起活化农村生态资源资产的要素市场和定价机制,实现农村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有机衔接,达到广义的生态致富。

最后,搭建活化资产交易的县域三级市场。

 

应加快金融供给侧改革,融入生态化转型实现“生态资本深化”。

据此,要在县域搭建生态化资产交易平台:

一是以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通过PPP模式创新,将转移支付变成杠杆资金与国企为主的农旅或乡村振兴公司、县乡或村的新型集体经济直接结合,形成混合所有制的股权投资于符合“两化”转型的产业并给予配套政策支持。

以此激活政府三农投资在基层形成的“沉没成本(沉淀下来的基础设施资产)”转化为“可经营资产”。

二是引入县域金融部门,配套保险公司、财政担保基金等,形成以集体经济为股东的县域平台公司对基层做嵌套的金融服务,辅之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县级支行开办批发为主的综合窗口业务,使县域平台公司可通过开发权、经营权抵押、农业担保等方式获得融资。

此外,还可以村域范围生态资源为依据,以集体资产价值量为基础形成绿色债券,由县级平台公司审核代发,同时由中国人民银行对绿色债券增发货币,实现主权货币的增发主要锚定在绿色债券即生态实体资产上。

这样做,也就把乡村振兴、扶贫攻坚融合起来,纳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战略整合之中了。

城乡融合的社会化新动能

 

在世界经济下行和风险叠加的时期,中央强调必须强化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风险挑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而其中首要是“稳就业、保就业”。

疫情期间人们的反思和行动,形成了城市资本和人才回流农村的“避险于乡野”的客观趋势;在生态文明理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部署下,对应集体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应推进城乡深度融合的社会化动员,只有市民和农民结合的业态创新,才有危机条件下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安身就业。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化转型阶段,空间生态资源是包含了经济社会生态多样性功能、并且能够创造“六产融合收益”的结构化要素体系。

 

只有实现“六产融合”新业态的创新,才能既实现生态文明对“两型经济”的转型要求,又能在全球化危机之下完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性调整。

从产业分布而言:

 

贫困地区的一产化农业要率先完成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实现生态功能和食品安全功能相结合的绿色生产方式;

二产化农业要靠网络来延伸产业价值,轻资产、重题材,依托业态创新及传统工艺等形成定制化加工及细分服务的收益,努力实现生态化的百业兴旺;

三产化要立足在地化资源条件下的“三生合一”,来使农文旅运四业态集成创新,运用个性化和多元化相结合的新型创业方式,带动社会流量进入乡村;

四产化重点是向教育文化升级,主要结合农事体验DIY和古民居古村落的活化,开掘本地知识资源及用于本地化教育,据此容纳城市中小学发展乡村自然教育和劳动教育;

五产化是生命产业,要形成生态农业为基础的养生、养老及中医药养病……等“三养”创新,不断丰富以人与自然生命多样性为核心的生命产业;

六产化则是在以上多元文化综合创新条件下的乡村复兴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历史传承。

因此,新时代生态转型时期的生态化扶贫与全面小康新的动力,内在于城乡融合的社会化创新方式。

 

操作重点是通过拓展数字乡村建设与城市各类消费者大数据对接,真正将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乡村生态资源资产做精准化的大数据整合,实现空间生态资源的“六产化”业态升级,在可持续立体循环的生态经济的最终目标的持续努力中,奠定生态化长效扶贫的基础。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