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寺 古老的民俗文化村 (上)
日期:2021-03-02 14:07:30  点击:
来源:山水人文(公众号)  作者:阳 辛

 上焦寺 

古老的民俗文化村 (上)

/ 

 

             

 

 

上焦寺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据县志记裁,上焦寺村建于明代,其实这是再次建村,明代以前就有其村的。

民间传说,朱洪武统一了中国,赶走了鞑靼,他说在鞑靼统治区域混杂了大汉民种,要把原来的人统统杀掉,便下令洗民,派燕王扫北,从河南到河北,一直杀到山西洪洞县,才有人向朝廷进柬,如此这般地杀下去,把人都杀光了,谁还向朝廷纳粮进贡?洪武这才省悟,停止杀伐。传说燕王扫北杀人八百万。不过,说是洗民不一定全能洗净,如山里种山地的人家,隐藏在角落里便得以幸免,还有屠杀中死里逃生侥幸生存下来的。经过这场大浩劫后,有些地方一直断代四十年没有人烟,或者说人烟稀少。焦寺这一带就处于这种情况。四十年中这里已长成大森林,后来皇上发布迁民令后,由于山西未遭洗劫,加之逃去谋生者甚多,人口较稠密,官方便在山西洪洞县槐树庄设立了迁民临时总管处,把当地的百姓划分成片,指令往河南、河北搬迁。所以这里的人们从古就传下一句话:

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我们都是山西洪洞县老槐树底下过来的人。

最初迁到这里的是十三老股,就是十三姓氏。因当时的迁民政策,凡分开家的同族弟兄不准迁往一村。十三姓就是十三户。刚到这里时原来的村子已经荡然无存,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木,只有沟北边一口老井,(如今供销社后边的井),和村西的两座小石桥,尚知这里曾安过村子,在井北边有棵大槐树,(如今槐树老根尚在),人们便在槐树旁修房盖屋,井边的地就叫南园地,槐树街就是最初的十字街。据说康氏、王氏最先到此,杨、杜、李次之,最后是姚家。当杨、杜开发到沟南岸时,姚家只有往北开发,所以后坪地又叫姚家坪。

至于上焦寺村名的来历,至今无考,只能说是根据当时幸存下来之人,记得此地原来的村名,迁民重建村之后仍沿用其名。在清代村名便出现上焦寺三字,但也有用上蛟寺三字的。从字字意上究,蛟者为龙,乃兴风作浪,能发洪水之龙。那时这里水源充足,尤其夏日山洪暴发,泛滥成灾,故有腾蛟之意;寺字定与寺庙有关,可以想象,由于腾蛟发洪,而建寺庙得名蛟寺是有可能的,不过好像又与原有的响鼓寺无关。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蛟龙性野,曾改用字,还有用自造的土字边过来个交字的,直到建国初才逐步统一用焦寺二字的。所谓上焦寺、下焦寺,古时还有中焦寺,自然根据地理位置的上下而区别了。明代以前的村落大小,人口多少及发展状况,已无文字记载,还有山上的庙宇,四十年的断代,给人们留下了很多谜。

         

 上焦寺村自古就是一个较大的村落。说它大不仅是指人口、村域面积,还有相关的文化、经济发展状况,和村落在各个时期的社会影响力。

先从交通上来看。村落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太行山东侧边沿,这里自古就是中原通往山西的丝绸之路,西上潞安府(今山西长治),东下顺德府(今邢台、临洺关),过往的骆驼商队常年不断,他们自沙河的册井而来,经焦寺村,过继城、沙窝,西上十八盘而去。村西有西河古店,常留商客住宿,当街的买卖店铺也是鳞次栉比,十分繁华。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其他官道的开通,到建国初期这条古道逐渐荒废。

再从民间信仰上看,焦寺村又是儒释道较全的。自古就有响鼓寺、瑞云庵两大佛教道场。据说明以前的寺和庵均在大军垴山之东边,至今遗址仍叫寺沟、庵沟。明代重建村之后寺和庵也相续重建村里,寺建于村西(今五街村委会的北边),名曰响鼓寺,俗称西寺。庵建于村南(今二街村委会处),叫瑞云庵,故称南庵。道教活动场所更是遍布村内外,村中心的高家观就是道家的观所,龙王更是庄稼人倍受尊崇的神灵。还有大军垴上的庙宇群,村里各处的老爷庙,关帝庙、土地庙等活动道场很多。一般村落庵观寺三者皆不俱全,土地庙也只能供奉土地一神,而上焦寺却庵观寺俱全,土地庙供奉的是五尊神位,有土地、马王、药王、山神、水草,故又称五圣祠。由此可见村落的根基要比一般村镇雄厚。

从人口迁入与增长上看,明代迁民时,一般小村落只准迁入两姓(户),较大些的三至五姓(户),再大些的是五至十姓(户),而上焦寺一来就是十三姓(户),俗称十三老股,约60多口人,并且发展迅速,到明末仅200多年人口增长至约1500多人。发展较快的还是到清康熙盛世,这时村里已出现了韩、杨两大财主,各拥有土地近百顷。从康熙盛世到乾隆盛世可谓村庄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经济、文化、人口和土地的拥有均超过大集镇,是村落发展的一个高潮阶段。据说当时财主的土地已扩展到远达山西和顺一带。佛道教庙宇和村中大桥多在这一时期建成,这时还是文化较辉煌时期,出现过不少童生、贡生、秀才这些仕途文人。

最衰败的阶段就是到民国了。尤其是1920年,即民国九年,普天下闹灾荒,百姓饿死无数。焦寺人到外地逃荒无数。到1942年又遇特大旱灾,人们又一次大逃亡,到关外去谋生。据说当时十之八九离乡背井而去,村中仅百余人。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逃荒在外之人陆续返回,人口还不足千口。人口剧增的时代还是在建国后,到70年代已达3000多口,到新世记以来全村人口已达到5000多口了,姓氏也逐渐增多到三十姓。

从历史遗存的大型建筑上看,村中的西大桥、南大桥据说均系明代中叶所建,牌坊、阁在清代均已出现,佛道教的庵观寺以及山上的诸多庙宇在明之前虽有,但规模很小,直到清乾隆年间尚建齐全。除此村中最受信奉的庙神就是龙王爷了。龙王庙建在村中央河沟的三叉口(现今医院处),可见是很有讲究。而这里又是村中经济、文化最发达、最繁华地段,周围有南店房、北店房、包子房、拳房、典当铺、粮油局等铺面。龙王庙的对面有戏楼,均在明代开始兴起,清代逐步完善。

   

 

上焦寺村历史上一直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务农村庄。除此以外,还有两大行业养家糊口,其一是唱戏,焦寺村夙有落子故乡之称,后有文专述,此不多赘;其二就是烧盆业,这里自古就有烧制黑陶的手艺,旧时村民百分之七、八十者从事过此业,此项也有另述,且看后面。

另外,闯关东在武安历史上形成一大商帮,焦寺人历代均有,尤其是清代到民国,至今能数出姓名者不止有几十人。

其次还有各种小手工业,最普遍的如女工纺织,各家各户以妇为主,自古就形成纺花织布的习俗,与农业紧密结合,形成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再如各种加工业,制粉条、做豆腐,这些手艺也很普遍,各家各户或几家搭股均可随时制作,弹轧棉花叫开花房,轧油的叫开油房,这些非高难技术作业,历代均有数家。手工业中技术性较强的就数铁、木、石匠了。这些行业,手艺较高者全村也不下三、五人。在民国时期上焦寺已是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的福地。潞安府至顺德府的古官道就从村中通过,村中旅店商家就有多家,象西店房、北店房、前店房、后店房、南店房等。开店的老板有杜更印、王扁嘴、新河县王后、大丑的等。

那时候姚万富的银铺所发的帖子都可以在别的县城兑现,就象现今的支票。

商铺象西铺的(现供销社)姚更文,宋起山小铺、老所的小铺等;还有货朗担。

还有康老黑的粮店,杨运来的染坊,黑老虎的粉房糖房,杨振台的弹花房,杨大兴的轧花房,油房杨乃祥;酒房(烧锅)康二红。擀毡子王西来、郭西的;烧砖璇瓦老万、杜有戌、杜定卫等。

较有名的铁匠如杨新考,蹄炉匠,木匠杨林元、闫二河,木匠杨银的(册井土地庙设计人)石匠、泥水匠。漆匠、画匠杜红旦,还有银匠等。

有钜锅的杜财庆、王志付;掌罗的杜臣庆。

行医姚万会、杜银山;兽医等。围猎业韩志的,屠宰业王和吉。剃头康三的,磨剪的抢菜刀三献。

算命先生杨大富,阴阳先生杜保同,还有神婆、媒婆等。

当时习武之人也不在少数,有三班武少林,其中东场棍更是名振武安、沙河两县。

过世之名匠人、名艺人、商贾强人虽不能一一提及,也可见古焦寺的繁荣一角。

 (未完待续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