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 老宅
据《武安县志》记载,武安县原隶属于河南省彰德府,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西依太行山脉,东望华北平原,北据洺水、南凭鼓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元末明初,因战祸连年,加之旱灾、水涝频繁,武安县境内饿
北方人自古就有在庭院周围种植槐树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还有一种说法,相传东汉年间,中兴皇帝刘秀在起兵初期,突遇敌兵来袭,因寡不敌众仓皇奔逃,正当走投无路之时,一棵大槐树从中裂开,连人带马隐入其中,把刘秀救下。刘秀登基后,为感念救命之恩,封赏槐树为:‘国槐’。在武安当地还流传着‘椿树爹、槐树娘’之乡间俚语,有井必有槐之风俗,在城乡普遍盛行。因此,几乎村村有槐树,槐树旁大多有水井供居民饮用。北安庄村内现存有两棵古槐,村东的那一棵,在建村伊始便已存在,距今少说也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由于年代过于久长,树干中间早已蛀空,但树头依旧枝叶茂盛绿树成荫。数十年前,终因不堪重负,树干被茂密的枝叶压弯。不过,顽强的生命力,使它非但没有枯萎,反而
村西的那棵古槐,生长在连家大院内。据村中老人介绍说,洪武初年,连姓弟兄二人自山西迁到武安,老大落户在城北的西寨子村,老二落户到城南的安庄村。若干年后,安庄村的连家,子孙繁衍、人丁兴旺,遂又分成南北两院。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凭借勤俭的家风,励精图治渐成望族,到清朝中后期,连家人还担任了西社社首,其后人更是代有贤才、耕读传家。连家大院坐落在村西头,坐北朝南一进三的宅院,屋套屋、院连院颇具规模。西边是几个相对独立的小院儿,有便门相通,住的都是连家的同族;东边是一个狭长的跨院,大约有七八米宽、数十米长,原先是长工的住处,前院喂着骡马牲口。院子中间有一棵老槐树,约有两搂粗细,大概也有四五百年的树龄,古槐历经数百年沧桑巨变,依然枝繁叶茂状如伞盖,遮住整个小院儿。每年一到春夏季节,绿茵泼洒、槐花盛开,一派
安庄村一东一西两棵古槐遥遥相对,耸立在星罗棋布的房舍间,犹如两位饱经风霜的老先生,向后人叙述着安庄村曾经有过的辉煌和沧桑。在本地人的内心深处,它们更像是两尊通灵显圣的守护神,用千百年吸取的日月精华,护佑着一代又一代的安庄人,平安健康繁荣昌盛!
说起安庄村的老宅,赵、王、杜、李、翟几家庭院,都保存的相对完整,其建筑规模和样式也各有千秋。其中建造的最为豪华、装饰最为考究的,当属赵举人家的‘四知堂’无疑。特别是建筑的格局、用料的讲究,以及做工的精细,在武安城南实属罕见。
在从前,安庄村地处穷乡僻壤,村民大都目不识丁,家里能出一位举人,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头等大事。再做上几年官老爷,那就更了不得了!没听说过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赵家鼎盛时,有良田百顷骡马成群,是安庄村乃至十里八乡的首富。赵家大院建在村子的东北角,也就是人字街道的那一捺上。坐北朝南并排一溜三座宅院,一进三的宅子,后面是个偌大的后花园。中间的正院儿,当然是赵家老小的住处;东边则是长工、奴仆住的下处,里边还养着骡马,大马车可以直接进到院里;西边是库房,东西两排十数间房内,存满了粮食和物件儿。三座宅院的外面是东西通长的大院,朝街有两座门楼,中间是正门,东边的门是走马车的。让人遗憾的是,由于特殊的原因,在‘破四旧’时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外墙和门楼都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块块长方形大青石,整齐地排列着,依稀能看出赵家昔日的强盛。正宅是传统的出厦门楼,砖雕的斗拱飞檐做工精细,檐角的镇宅神兽栩栩如生肃穆庄严。三层石阶俱是打磨光滑的长石板铺就。拾阶而上,两旁是一对石狮子蹲伏在半米高的石墩上,如今只留下石墩杵在那里,石狮子早在‘破四旧’的时候损毁。听现在的房主武老先生介绍说,原先的两座石狮子雕的活灵活现,嘴里还各自含着一颗小石球,用手轻轻一拨,哗啦啦转动自如。走进门,迎面又是一个月亮门,月亮门的两侧是砖雕的影壁墙,左面是一只仙鹤立在松树下;右面是一只梅花鹿,梅花鹿的上方盘旋着几只蝙蝠,喻示着:松鹤延年、福禄同寿。东西两边是厢房,木制的窗扇雕绘着精美的图案,房檐边是一排砖雕的寿桃。穿过月亮门,依然是东西两边厢房,所不同的是,窗户上雕绘的图案有了些变化,当然也是些吉祥富贵的意思。正面堂屋要高出配房许多,三层石阶上是宽阔的廊檐,鼓形的柱石上是两根笔直的廊柱,上面的红漆早已脱落。顶上是木雕的斗拱飞檐,椽头扣着一排清灰色的圆形瓦当。堂屋的前墙不见一块砖石,整个是木制门窗。推开屋门,偌大的木质屏风迎面耸立,上方的‘四知堂’匾额,也在运动中损毁。现如今,用三块三合板钉在空白处,像极了三块儿补丁,煞是扎眼。绕过屏风是中堂,两侧是套间,一通到顶的木质隔扇,上边是通透的窗棂,镶着明亮的玻璃,下面是精致的彩绘图案,画的是梅兰竹菊。隔扇门儿的上面是两面小匾额,东边是‘左图’,西边是‘右史’。正面墙壁的左下角是一处暗道,可直通后花园。
李家的宅院在村西头,大门朝东,门楼高耸巍峨壮观。进门是一个不大的院落。左拐拾阶而上便是正院,绕过隔扇,正面是五间北屋两甩袖,两边是上三下四的东西厢房,院子里全部是青砖铺地。整个建筑布局紧凑,房高墙厚、通风聚气,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格局。最让人乐于称道的是,在那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竟然全部用条石铺基,青砖砌墙、白灰勾缝儿,无论是质量还是材料,都是上乘之作。正宅往里,还有一个狭长的偏院儿,只有五间上房,原来是下人的住处,东西两边是喂牲口的窝棚。
由于篇幅有限,关于别的老宅就不再一一复述,在以后的文章中,会根据情节的需要,再做进一步介绍。总之,安庄村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浓厚,淳朴善良的村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个奇迹,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视觉享受。
(未完待续)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