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成语典故盛多成因初探
栗泽甫
成语典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内涵丰富、意义深远、语言高度凝练等特点,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与整饬优美。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是中国唯一三千年未更名、未迁建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成语典故之多被称为“中国成语的故乡”、“中国智慧的主要原产地”,2005年被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唯一的“成语典故之都”。
据不完全统计,由邯郸历史和相关史书中所滋生、蕴积、提炼出的具有邯郸地方特色,或与邯郸有密切关系、有据可考的成语典故达1760多条(更广义上讲有4800余条),其中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成语典故就有500余条,不少成语一直被人们广泛传诵,沿用至今。
一个地区历史上产生了如此众多的成语典故,在全国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那么,为什么邯郸这块土地上会产生如此多的成语典故?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成因。
其一是邯郸城的历史地位重要
中华文明延绵五千年,邯郸一带是重要的发祥地,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就是其代表之一。中华先祖炎帝和黄帝争霸的阪泉之战和对垒蚩尤的涿鹿之战都发生在包括邯郸在内的华北平原。神话故事女娲补天相传就发生在邯郸境内的中皇山。这里在史前时代就是极其适宜人类居住的好地方,引来诸部落争夺。先秦时期华夏被分九州,九州之首就是拥有华北平原的冀州。
邯郸建城史很早。在先秦竹简《竹书记年》中,邯郸一词最早出现在商末。魏人张晏曾在《汉书·地理志》中解释邯郸的东城有座邯山,而“单”有山脉尽头的意思,故命名为邯郸。邯郸北邻邢台曾是商人的国都,在商末邯郸是京辅之地。西周时期,邯郸一带属邢国。后邢国被卫国所灭,邯郸最终成为新兴诸侯晋国的领地。之后,邯郸在世代担任邯郸大夫的晋国赵氏分支赵穿的经营下,成为了太行山东麓的重镇。公元前493年,赵氏家主赵简子赵鞅经历八年战争将邯郸归为己有。公元前386年,赵国将都城迁到邯郸,此后158年间,作为战国七雄赵国的都城,邯郸一直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可见邯郸从商末到春秋战国,一直是华北平原南部重要的畿辅和都城。尤其在战国时期,历经158年都城、9位王侯,邯郸发生了太多的故事,赵武灵王、秦始皇等众多风云人物就在其中。由此上溯至春秋到战国初期赵氏一族的故事就更多。著名成语典故诸如胡服骑射,奉公守法,乐而忘归,德广贤至,奇货可居,智勇双全,铤而走险,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本末倒置,三人成虎,盛气凌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惊弓之鸟,不识大体等。
更重要的是邯郸因其3100多年未更名、未迁建,使其成为了赵国历史与文化遗产当然的承继者。这在战国七雄都城中是绝无仅有的。
其二赵国及都城邯郸的地理和战略位置特殊
据史料记载,赵国一开始的都城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公元前425年,赵国迁都到中牟(今河南省鹤壁市一带),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将赵国都城迁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自此之后,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经历了赵国的崛起、衰落以及灭亡。考古资料证实,在商末到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赵国都城邯郸正好处在沁河冲积扇的中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从而为邯郸城市聚落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战国七雄赵国疆域大体上相当于今河北省中南部、山西大部、内蒙古中南部等,东北与燕国接壤,西与秦国隔黄河相望,西南与韩国、魏国交错,南与魏国交界,东与齐国为邻,在七雄中基本处于中心略偏北位置。而都城邯郸因其处于赵国疆域最南部,从地理位置上更接近于七雄中心。因此,战国时期七国之间的几乎所有政治、外交、军事等事件都绕不开赵国和其都城邯郸。
在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则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非常频繁。后期,因秦国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于是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则是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秦国的连横活动,目的是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便孤立各国,各个击破。因此,赵国前期处在齐国与秦国中间,后期处于六国抗秦的最前线,其参与的政治、外交、军事交往大大多于其它六国。
所以我们发现,很多看似产生于赵国邻国的故事,其实基本都与赵国密切相关。这一时期著名成语有完璧归赵、价值连城、毛遂自荐、脱颖而出,南辕北辙、纸上谈兵、利令智昏、不可同日而语、长平坑赵、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窃符救赵、围魏救赵、因人成事、渑池之功、不遗余力等。
秦末,关东各地掀起反秦起义风暴,邯郸成为了赵人反秦的根据地。直至两汉过渡期,邯郸一带都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
两汉时,邯郸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城之一,真正的四通八达之地,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并称五都。汉廷为了凝聚民心,重建了邯郸城,并把它作为历届赵王的封地。
这一时期的著名成语包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反侧自安,壁上观,丛台置酒,大功必成,愤愤不平,富贵无常,纲纪废弛,膏明自销,功标青史,歌功颂德,疾风劲草,民不聊生,权宜之计,人心难测,殊途同归,推心置腹,无可厚非,乌合之众,无以复加,心满意足,义愤填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
其三邯郸的历史名人多有建树
战国时期,赵国出了诸如思想家荀子、谋略家鬼谷子、逻辑学鼻祖公孙龙、注《礼记》学问家大小戴等几个大师级的历史名人。这一批名家著述颇丰,妙语如珠,往往能把具象提炼成抽象,把抽象融入具象,从而概括为思想和哲理,文笔多彩,义理清晰,成为邯郸成语典故的重要来源之一。
如出于荀子的著名成语:锲而不舍,青出于蓝,积土为山,积厚流广,载舟覆舟,公生明偏生暗,锱铢必较,约定俗成,以卵击石,言行不一,一日千里,叶落归根,前车可鉴,欺世盗名,背信弃义,节用裕民,祸与福邻,后发制人,大智若愚等;出于鬼谷子的著名成语:知己知彼,纵横捭阖,土崩瓦解,言多必失,救亡图存,事无常师;出于大小戴注《礼记》的著名成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礼尚往来,孤陋寡闻,瑕不掩瑜,一张一弛,半途而废,博学多闻,不共戴天,不苟言笑,草菅人命,特立独行,反躬自省,谨言慎行,发号施令,身体力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等。
其四是邯郸辖区内的邺城曾是六朝古都
邯郸在东汉中后期开始没落,其南北交通枢纽的作用逐渐被南边四十余公里处的邺城所替代。邺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后属魏,著名的西门豹投巫即在此地。东汉末年的黄巾聚义之地就在邺城。其后雄踞幽并青冀四州的袁绍也将治所选在邺城。
曹操击败袁绍后占据邺城,营建魏武王都。此时邺城聚集了包括建安七子在内的大量名流学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留下的诗歌反映社会动乱与民生疾苦,悲天悯人,表现乱世英雄建功立业、收拾金瓯的使命感,史称“建安风骨”。同时邺下文人集团也留下了许多故事。
曹丕代汉后邺城为其陪都。其后又有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先后定都邺城,故谓之“魏晋、南北朝六朝古都”。
从东汉末年邺城兴起至隋初以火焚城止,邺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留下了诸多故事和成语。著名的如:下笔成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八斗之才,兵不厌诈,兵贵神速,伯仲之间,不修边幅,不足为虑,才略过人,操翰成章乘虚而入,乘胜追击,持满戒盈,冲锋陷阵,出言不逊,除患兴利,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显身手,大有裨益,淡泊寡欲,道远知骥,道合志同,对酒当歌,返朴还淳,飞扬跋扈,废寝忘食,锋芒毕露,甘冒虎口,各有所好,狗尾续貂,顾影自怜,光明磊落,国富民康,怀文抱质,回天之力,积德兼仁,激浊扬清,斩草除根,经国大业,惊涛骇浪,精贯白日,举世闻名,举无遗策,快刀斩乱麻,刻骨铭心,鹿死谁手,名副其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疲于奔命,七步之才,潜移默化,人各有志,食为民天,手不释卷思若泉涌,陶冶性灵,恬淡寡欲,同胞共气,王者之师,望梅止渴,为民请命,为人师表,物是人非,小巫见大巫,幸灾乐祸,休戚与共,言行相顾,一览无遗,张牙舞爪。
综上所述,邯郸一带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历史名人居多,长期为中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所以在成语典故方面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者为河北省国学学会成语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邯郸市国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铜雀台诗社社长,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研究会筹备组成员)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