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富训(1903~1995),字言川,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镇邵庄村人,自幼传承家教,酷爱书法,7岁起临池学书,终身不辍,尊为武安书坛泰斗、一代书豪,自民国时期,就是冀南及豫北一带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大家。上世纪三十年代,供职于武安旧县府教育局。抗战期间,因不甘为日伪效力,曾弃职做私塾先生。新中国成立后,在本县多所学校任教。1957年,因在“反右派斗争”中受株连,于1962年离职回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复出,在武安剧场负责宣传工作。曾任武安县第三、四届人大常委和第四、五届政协常委。
邵富训楷书作品
邵富训行书作品
我记忆中的邵富训(人们尊称其二先生,本文下称先生),是我入学至入伍前的十年间,也正是其离职回乡务农期间。
之前,自我记事起,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最深刻印记的,就是村里好多门楼上的砖雕门匾,其字大气、庄重、威严。后来大了点儿我才知道,这是我们村先生写的字,给人一种由衷的敬仰之感。
1962年秋,我入本村小学读书。先生已回到了村里,兼任学校课程,主要是高年级的习字课(书法课)。邵庄学校姓邵的老师有好几个,为便于区别,分称老邵老师、大邵老师和小邵老师等。其中老邵老师就是先生。中等身材,眼中含笑,稀疏、几近全白的头发,常着一身布衣,十分整洁,走起路来步履轻盈,给人以谦和、儒雅、博学、节俭的感觉。这是先生最初留在我记忆中的形象。
邵庄学校习字课程,从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两节。无论初学点画、部首的描红,还是高年级临摹,所有学生用的字帖,均由先生亲笔书写油印。
1966年5月“文革”运动开始后,学校一度停课,先生便到了本生产队——三队菜园种菜。
巧合的是,1968~1970年,每年学校放麦假、秋假后,我所属的一生产队,均派我到菜园帮着干活。一队菜园与先生负责的三队菜园,堰上堰下相邻,使我有了多方面了解先生的机会。
邵庄村五个生产队,各队的菜园都在东北路上较远的地里,距离村庄约三、四里路,上工、收工,常常能与先生同行。先生和蔼可亲,言行得体,举止翩翩。工间休息时,经常地作纸、枝作笔,坐在堰头边上,或树阴下,指导几个爱好书法的种菜同伴,学习字体结构特点规律。十二三岁的我,乖乖地站在一旁观看。此外,种菜间隙先生于“楚河汉界”旁,排兵布阵,相互对垒,也毫不逊色。
特别难忘的是,在我参军入伍第22年的1994年深秋,我出差路过家乡,顺便回家探亲,其间有幸拜访了在家离职修养、91岁高寿的先生。虽然那时他的双目已经失明,身体也显得虚弱些,却依然热情的接待了我,并且饶有兴趣地介绍了他的学书历程,滔滔不绝地谈到了自魏晋至明清,以及民国各朝代的书法成就、书风和书法理论。着重讲述了清代刘熙载的《书概》精要和赵之谦的碑体行书风格。使我大长见识并为之感叹。
清·刘熙载《书概》
清·赵之谦碑体行书作品
无论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时期;也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之中,先生始终如一,孜孜以求,努力探索,在教育、书法艺术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尤其在书法方面,对武安地域书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先生初学唐楷欧(阳询)体及柳(公权)体。后觉欧体作大字缺少了气势,随之专攻颜(真卿)体,继而揉进了清末、民国时期书法家华世奎(天津)的楷体。其行书主攻与华世奎同时期的北方著名书法家潘龄皋(保定)的代表作《胡大川幻想诗》帖,达到了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境界,晚年吸收了颜真卿行书的豪放与宽博的风格。先生以池洗砚,池水如墨,几十年如一日,自成一家,创立了楷书邵派颜体——邵氏书法。其行书也成为当地普遍学习、流行至今的书体。
唐·欧阳询《皇甫君碑》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
唐·颜真卿《多宝塔》帖
华世奎《双烈女庙碑》
潘龄皋行书册《胡大川幻想诗》
唐·颜真卿行书《争座位》帖
仔细研究先生的楷书,不难发现其架构开张,字形稳重,更多的像华世奎,而气势和筋骨却不离颜真卿。
先生的楷字写的再大,也一样精致。我拜访时他讲:在他重新复出后,有一次县政府某部门,请他书写三尺多的大字,担心他为难,而且过两天就要来取。他说,你要多大我就能写多大,到时候你尽管来取就是。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文革”时期,先生年过六旬,书法造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曾记得他用自制的“狼尾巴草”大笔,绑着长杆,蘸着“红胶土”配制的“墨汁”,在村头墙上书写七、八尺大的楷书标语,极为漂亮,人见人夸。
先生在为之钟爱的书法艺术不懈奋斗的一生中,取得了非凡成就,名垂青史。并培养了无数书法人才。在这些人才中,现在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就是邵庄书法协会会长、先生的关门弟子邵大增了。先生的一生,可谓桃李芬芳,弟子遍天下,对书法艺术在其家乡的推广、普及和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生弟子邵大增书法作品
正是由于先生家族几代人的影响,尤其是先生书法艺术的影响,使邵庄村形成了重教育、尚文化、爱书法的传统美德和优良民风。邵庄村文化村的美名远近闻名,并于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书法村。
现邵庄邵氏书社
我对先生的崇拜和敬仰,始于童年记事,且至今不移。尽管如此,但因我生不逢时、命中无缘,未能成为先生的弟子,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件遗憾的事。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