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山顶
悬山顶
歇山式屋顶
歇山式屋顶简称歇山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其中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北京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保和殿、乾清门都是重檐歇山顶,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因为歇山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结合了直线和斜线,所以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
面,叫做山花。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
早期的歇山顶比较小,山墙侧透空,没有山花板,只有悬山式的博风板。明清时期,由于官式做法使用采步金和草架柱子,因此出现了大歇山,同时,山面开始不透空,明朝时多用砖头垒砌山花,到了清朝才常在博风板里加上山花板。而自明代以来,歇山式建筑日益高大,同时收山的尺度缩小、正脊的尺度加长,这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高峻凝重。
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现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
悬山式屋顶
屋顶的屋面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筑,称为悬山(亦称挑山)式建筑。悬山建筑稍间的檩木不是包砌在山墙之内,而是挑出山墙之外,挑出的部分称为“天翔”,
这是它区别于硬山的主要一点,是显示汉族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以建筑外形及屋面做法分,悬山建筑可分为大屋脊悬山和卷棚悬山两种。大屋脊悬山前后屋面相交处有一条正脊,将屋面截然分为两坡。常见者有五檩悬山、七檩悬山以及五檩中柱式、七檩中柱式悬山(后两种多用作门庑)。卷棚悬山脊部置双檩,屋面无正脊,前后两坡屋面在脊部形成过陇脊。常见者有四檩卷棚、六檩卷棚、八檩卷棚等。还有一种将两种悬山结合起来,勾连搭接,称为一殿一卷,这种形式常用于垂花门。
悬山屋顶的型制较为原始,因为早年制砖业不很发达,墙垣用土,为保护山墙免遭风雨浸蚀就需将屋顶挑出墙外,因此这种屋顶形式最大量的被用于普通的民间居室之上。从汉代画像石、明器、
魏晋石窟的壁画及后世绘画等间接的资料中,都没有见到悬山顶建筑用于较重要的建筑之中,可见其等级更次于庑殿、歇山。随着砖墙的普遍使用,悬山逐渐被硬山所取代。
园林之中悬山顶建筑并不太多,江南园林中则更少,一般北方建筑中的垂花门常用悬山顶,颐和园也有数幢悬山顶建筑。悬山顶一般也有正脊和四条垂脊,析条端头钉有宽大的博风板。还使用悬鱼、惹草、金钉等饰物,形象较为生动。
古建筑的建筑样式都是随着历史在变化,为的是更实用和美观。变化多样的精美建筑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中)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