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极 机 缘
日期:2023-08-02 11:50:33  点击:
来源: 曲梁文化  作者: 张幸元

 太 极 机 缘

永年广府,因太极拳,赢得太极之乡美誉,而愈加驰名。广府太极拳,自一介平民杨露禅,“太和堂”偶识太极,到不管不顾的“三下陈家沟”求师,九曲回肠的“师傅领进门”学艺,历时十载风雨,及至“师成回乡”,“悟者天成”的精进修为,创建杨式太极,这其中,充斥了太多机缘。终究,广府城,成为中国太极拳中兴发祥地,杨、武式太极发源地,在两百余年的传承发展下,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不可僭越的贡献。

 

正像太极图所示,虚实转换中,完成了阴阳平衡。广府太极拳,历史的传承、发展、光大,跟历史渊源,机缘节点,有着可遇不可求的关联。

 

太极拳包罗万象,蕴含深奥。尤其,以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多种功能为一体。同时,结合易学,把阴阳五行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广府太极,除杨、武式太极外,门派很多。各派别,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基于对人类特殊贡献,2020年12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会议,将永年广府,杨、武太极拳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陈家沟学成归乡后,先期,杨露禅开设武场,教授乡邻太极拳。也只是习练拳架,器械。拳理奥秘,从不提及,不轻易演示,更不传授他人。即便是,好友武禹襄,也只是知其皮毛,不得奥妙。后来,杨露禅托人介绍,离开家乡,到河北蓟县,一家得胜镖局,作保镖。

 

俗话说,狸猫教老虎,留一手。但还是沾了乡邻武禹襄的光,其二兄,武汝清(官至刑部四川员外郎),在他的热心推举下,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有机会走进了,皇上居住的北京城,进京教拳。起先,在京西一户张姓富绅家教拳,之后,诸多官宦人家争相邀请,成为王孙公子们的太极拳师傅。这期间,有一位叫王兰亭的人,他的身份,是端王府总管,拜在杨露禅的门下。于是,在同治七年(1868年),便被引荐到端王府教拳,进一步,有了接触上层社会的机缘。

 

一次,“棚、捋、挤、按”的际遇,博得了,同治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的赏识。击节赞曰:“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随即,挥毫书联相赠:“手捧太极震寰宇,身怀绝技压群英。”由此,杨露禅声名大振。

 

 

在端王府教拳期间,杨露禅风餐露宿,“闪、转、腾、挪”,亲力亲为,倾其所学,有幸得其真传者有:王兰亭、夏国勋、富周、万春、凌山、全佑等,他们遵露禅师嘱,列班侯门下。为太极在京城的弘扬,打下坚实基础。

 

 

杨禄禅(1799—1872年),在北京传拳期间,为了适应不同层级的需求,因人施教,鼎固革新,在遵循太极灵魂的基础上,改编拳架套路。由小架子,经其三子健候(1839—1917年)改编为中架子,再由健候的三儿子澄甫(1883—1936年),已是一代有知识的新型青年的他,改编定型为大架子。成为动作舒展大方,巧妙运功,借劲发力,致人于无形的,流传最广的杨式太极奉。而杨式太极的中、小架子,由于其动作生僻,运劲拘谨,拳理深奥,不易理解,因此,作为精修研习,并没有流传与众。

 

这个时期的永年太极,已经注入了理论指导,某种意义讲,太极已经成为文化人的游戏。客观上,为太极拳的传承、发展、光大,注入了内生动力。

 

杨澄甫的《体用全书》,就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到一起,把杨家几代人,为太极辛苦付出的努力,拳理化,图文化,修练化。融健身与技击于一体,符合各阶层普遍能够接受。1934年,《太极拳体用全书》刊印发行之时,国民政府、国民党总裁蒋中正先生,予以充分肯定,为之挥毫题词:“澄甫太极专家体用全书,锻炼身心,蒋中正题”。于是,成为太极拳发展史上的典范。

 

政府倡导,国人参与,舆论助澜,必成大势。太极拳平民化的普及,市场化运作,法理化定位,传承化沿革,势必亦然。

 

武禹襄的武式太极,冥冥中也颇具戏剧性。虽不似有类同“偷拳”的学拳情结,但也是,在拜师碰壁,几欲绝望的情况下,剧情陡转:师傅为报恩,而倾其所能,亲传弟子。

 

武禹襄与杨露禅,两家沾亲带故,二人密为至交,常在一起切磋拳艺,但太极拳套路中,轻灵圆活,柔中见刚,四两拨千斤的神秘,一直是武禹襄心头之惑。1852年,出于偏爱,禹襄“离乡赴豫”,到陈家沟学拳,叩拜陈长兴为师,但陈师傅年事已高,无法授徒。于是,又拜赵堡镇陈清平为师,遭拒。原来,当时陈清平,正有官司缠身,根本没有心思教拳授艺。武禹襄知道后,找到在舞阳县任知县的大哥澄清,通过关系,帮陈清平了结清官司。陈清平感激涕零,为了报恩,便将自己的太极拳技精髓,悉数传给了武禹襄,一代太极大师。

 

一本《秘籍》的面世,助力武禹襄,心有所成。武澄清,在河南舞阳县盐店,得到一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短短不足五百字的《太极拳论》手抄本,是当时,仅有的太极拳理论文章。禹襄得之,喜出望外,比照参悟,结合实践,拳艺日渐精进。他在原来拳技的基础上,潜心研习,创新发展,形成了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轻灵的武式太极拳。

 

武禹襄著有许多书文传世:《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四字秘诀》、《身法八要》、《十三势说略》等。将自己习练太极拳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将中国武术修炼的目的,由传统的单纯格斗,上升为强身健体的境界,至今,仍为太极拳界的经典著作。

 

 

“详推用意今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19世纪20年代初,一大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人侠士,相继撰写、出版了一批,关于太极拳的文章和著作。代表人物有:陈微明、许禹生、孙禄堂、吴鉴泉、陈鑫等人的专著。后来,随着照相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太极拳套路、推手、刀、剑、杆等,动作单一拍照,连续制版印刷,集册成书,给后人留下珍贵的拳理记述,和拳照参验。突出的有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陈发科的拳势照片,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杨澄甫的《体用全书》,孙禄堂的《太极拳学》等,都是最为重要的著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武禹襄、李亦畲及王宗岳的拳论,虽未付诸印刷的“老三本”秘籍,在增加拳种神秘感的同时,留存了太极的精髓。是为经典之中的经典之作。对太极拳发展,理论的补充和定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浑然一体的太极拳,运劲上,阴阳相济,阴阳分清,阴阳合一,万变不离阴阳。技击上,运用“牵动四两拨千斤”。就是说,太极拳从不先予制人,彼用力愈烈,伤之逾重。假使对方不用千斤之力,那太极的四两,也就无从谈起。奥秘还在虚实转换,借力打力,粘随强敌,化而击之;彼不犯我,我不袭之,机缘因果,发于无形。

 

在广府,可以说,杨、武式太极,为太极拳的普及、发展和光大,起到了拳技的引领作用。延展出吴、李、孙等家,竞相出新,百花齐放,乃至陈式太极的中兴和兴盛。

 

吴鉴泉(1870-1942年),受其父全佑,小架子的影响,以及全佑师傅杨班候(1837—1892年)小架子的修润和研习,形成了动作小巧紧凑,速度均匀,不纵不跳,风格与杨式,同一趋向的新拳路,定型为吴式太极拳。

 

李亦畲(1832—1892年),师承武禹襄(1812—1880年),在武氏太极拳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拳架动作形态上,有了独到之处,“开合”功夫独到,定型李式太极拳。

 

孙禄堂(1861—1892 年)擅长形意、八卦,又向郝为真,学习武氏太极拳,参合三派之长,创造了架高、步活的太极拳,突出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开合相接的特点,定型为孙式太极拳。

 

 

陈发科(1887—1957年),陈长兴的曾孙, 于1928年,奔赴北京传拳。在京期间,他勇于创新,汲他家之长,丰自身之势,与时俱进,成为陈式太极拳的中兴者,并推动确立了,陈式太极拳的社会地位。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太极机缘,犹如太极图中,游动的阴阳鱼一般,便蕴含了,阴阳黏连,不离不弃,随缘顺势,制敌于无声且无形。刚柔相济,绵里藏针,成就了抽丝般完美。

 

创作于:2023年春

 

作者简介:

张幸元:邯郸市永年广府人。早年的文学作品多散见于全国的报刊杂志。其中创作的《伞下夫妻》曾荣获全国微型文学一等奖,收入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夏日的梦》。同时,《河北日报》、《邯郸日报》等予以刊发。著有散文集《湿地•湿地》。创作的《秋歌,古城见证着》、《秋歌,再次为你唱响》、《三唱秋歌》、《秋的回答》分别荣获中国农民丰收节创作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并分别荣获中国第四、五届中华情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其他著作一并丰收。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