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太极拳能塑造个人气质
□王奎生
一个人的气质,是其内在心灵状态的自然流露。内在富有智慧,心态平和,外在的显现上就比较有亲和力,举止大方自然。习练太极拳,要借着勤练拳架的过程,将拙力、蛮力去除殆尽,达到身心的彻底松柔。
虽曰习武,文在其中矣。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先贤们为我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外不顺则内不合,神无形则不存。太极拳奉行“身心合一、形神兼养”的原则,要求做到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处处都要有精气神的展现,归根结底,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气质。
气质是什么?巴甫洛夫根据对动物和人的研究,认为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动物和人行为中的表现。中国古代文人学士写文章时都重视气质,所谓“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气盖世”就是气质非凡、气吞山河、英雄盖世的意思。田汉先生赠盖叫天一首七言诗,开首两句“争看江南活武松,眉须如雪气如龙”,说的还是这个气质问题。
有人认为气质是天生的,与生俱来,这是片面的。《辞海》注释中提到,气质是“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认为“气质的特点一般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显示出来”。我们承认有天资,但不赞成唯天资论。先天之后还有后天,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之不足,或可赶上和超过所谓先天。发明家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京剧大师梅兰芳也说过:“我是个笨拙的艺术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气质”这个东西,有人认为不易琢磨,难以表达,其实也没有那么玄奥。王宗岳《太极拳论》讲得很清楚:“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历来多少太极拳名家和理论家,一方面继承前人的经验,一方面凭自己几十年的练功体会和毕生精力,总结出一些很好的理论,大都涉及到气质的修炼问题,对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如王宗岳、武禹襄、杨澄甫等。
武术大家们的理论和著作,真是洋洋洒洒,点拨教化,引人入胜,回味无穷。只要我们认真研读,默识揣摩,努力实践,锲而不舍,不仅对“形”的修炼大为有益,对精气神的提升也会得到要领,明确修习方向,从而使气质神韵渐至炉火纯青。
如同舞蹈能提升人的气质一样,太极拳运动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只是,太极拳不同于舞蹈的高强度,是较为温和适中的运动。
太极拳这种动静结合、老少皆宜的传统运动也可以塑形瘦身。一般来说,人体肥胖的主要原因在于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方面。如果每天坚持1-2个小时的持续的太极拳锻炼,则有助于消耗多余脂肪,加速血液循环,排出身体毒素,促进人体内分泌平衡和经络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塑形瘦身的目的。
习练太极拳日久,会逐渐形成优雅、轻灵的气质,令人望之仰慕。源远流长的太极拳历史上,各位太极宗师都有独特的气质,自身的修炼与感悟达到一定高度时,内心调柔,外在的优雅也就自发地呈现出来了。很多有成就的宗师,虽然衣着简朴,很少靠奢华和繁复装点自己,但人们就是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那种自然流露出来的静谧与灵性。
从身口意三个方面下工夫,提升自己内在的心境与智慧,才是培养气质的终极途径。太极修炼让人懂得阴与阳、动与静、虚与实、曲与直、大与小、长与短、快与慢、劲与力,从而有所体悟,明心见性,遇见不一样的自己。一个懂得太极的人,能够拥有与天地互通的气质,或者说是气场。在太极的世界里,所构建的是一个人内心中最真实最纯净的哲学。修习太极,其实是在修习一种与天地同生的气质。太极修炼,岁月磨砺,人的气质才能真正得以淬炼和升华。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