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跤术与太极推手》浅议之一
日期:2021-10-06 10:43:51  点击:
来源:中联国术馆   作者:胡贯涛

 

《中国跤术与太极推手》浅议之一

胡贯涛

   自中联国术馆建馆以来,陆续推出太极内功、桩功、太极养生推手等太极功夫,同时胡贯涛馆长特邀自己的发小、挚友——人称“跤王”的三哥,率领团队入驻中联国术馆!

胡贯涛老师自幼习练摔跤,有很深的“摔跤情结” ,在2014年写过系列文章《中国跤术与太极推手》,后以“吾本太极”的名义发表在新浪博客上。

现特转载此系列文章,与广大喜爱中国跤与太极推手的朋友共同交流学习!

在太极网上写“中国式摔跤”,可能有网友看了会以为笔者跑了题,实话实说,提笔写“中国式摔跤”,笔者自己也哑然失笑。已离开跤坛多年,怎么突然回到了中国式摔跤。

跤术、太极、推手、古城邯郸、杨、武、太极拳

 

古城邯郸是杨、武两大太极拳的发祥地,笔者生于邯郸,长于邯郸,自少年习武初涉武林,是拳均好奇。先后学过长拳、通臂拳、八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期间有幸师从杨振基大师习杨式太极。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别的拳种偶尔有早年教过的徒弟重新登门求教时作辅导性示范,自己平时只练杨式太极。至于中国跤是年轻时挚爱,随着年龄增长至今多年不摔跤,把摔跤和太极拳写在一起确有其中原委。数月前在丛台公园偶遇“王五一”、“王启英”兄妹,他们是邯郸形意拳名家“王尚礼”先生后人。笔者青年时曾受到过王先生拳理上的指导,并和“五一”是儿时同班学友,且私交甚好。故人相见,除了问候,多是谈拳。“五一”忽然提起目前邯郸太极推手的擂台是摔跤者占主流,话语间多见对太极推手的抑郁。邯郸是太极拳故乡,太极拳发展到今天好像除了健身,在公开场合给人感观上技击作用连摔跤也抵不过了。当年的“杨无敌”练得不是太极拳么?“五一”的忧虑是当前古城练太极拳多人提问的问题。好友武式太极名家“王中朝”认为笔者年轻时曾痴迷摔跤,后期沉醉太极,现又在网上以“吾本太极”发表太极练功文章,建议能否把摔跤和太极推手结合起来写一下,两者是否有共同发展点,是否有强弱之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可细思之,虽两者都习练过,真写出来也很难写好,既然摔跤已走上太极推手的擂台,也肯定有人在做深一步研究,我且抛砖引玉,暂做浅议吧。

跤术、太极、推手、古城邯郸、杨、武、太极拳

笔者所习“中国式摔跤”简称“中国跤”,是笔者青年时所练之术,除此之外还有“自由跤”、“国际跤”,均是奥运会项目,笔者没入其门不妄议其术。中国跤历史悠久,从有关史料和文物考证,其起源于两千年以前,清乾隆年间曾发现古书,以“调露子”笔名所著“角力记”。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记载摔跤技术、摔跤历史的系统文字材料。从“角力记”所述内容能看到:中国自春秋战国到唐宋均有摔跤专业习练组织和完整摔跤技术和裁判规则。

跤术、太极、推手、古城邯郸、杨、武、太极拳

中国是个五千年文明历史古国,中国人在长期文明发展史中处处贯入文化,摔跤作为冷兵器时代的徒手技击术,更是离不开文化。“角力记”摔跤总论,“人生之气犹大泽焉,大风鼓之巨浪起若人之忿,小风吹之细文生若人通悦。若角力之气,中等风作波浪摇也,非适非小,大近于怒,小存于嬉,竞力既角技,非喜非怒,此角力是两徒搏也。”

跤术、太极、推手、古城邯郸、杨、武、太极拳

以上总论用现代话解:人恼怒了要打架,好比海上刮台风,巨浪滔天,人高兴了打闹着玩游戏,就像微风扑面给人以愉悦。而摔跤比赛既不是台风也不是小微风,不能像打架,也不像闲着玩游戏,而是很严肃很规则的比技术比技巧比力气。能把对方摔倒,来决定胜负的运动。此总论今天读起来仍可做全人类对抗性运动、技击性运动的总则。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可是在友谊的基础上,一定要决出胜负。据考证,“角力记”作者“调露子”是唐五代人。在唐代,中国人在对抗性运动摔跤规则中即赋予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对以后历代摔跤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正能量,以后历代关于摔跤运动的发展,文物史料和文字记载当数不胜数,略加考证可单独成书。

跤术、太极、推手、古城邯郸、杨、武、太极拳

正统摔跤拜师择徒之严肃性绝不低于太极拳,中国所有技击性运动,其文化均强调强健人体,遵守文化之道和修炼旺盛的精神精力。摔跤属于有杀伤力的对抗性技击运动,师傅更是要求徒弟文明、礼貌、遵守公共道德,并有着严格的武林守则、师徒守则。作为一个好的跤手,除了学习摔跤技术,更重要的是师傅对徒弟培养的是做人的正气、毅力和意志。一个好的跤手赛场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而脱了跤衣,却是个讲文明、有礼貌、尊老爱幼的彬彬学者,一介莽夫像梁山好汉李逵绝对成不了好跤手。

跤术、太极、推手、古城邯郸、杨、武、太极拳

让我们再回到太极拳上,太极拳谱“授秘歌”《四言八句》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水清河静。翻江倒海,尽性立命。此拳谱传自清末太极名家宋书铭,据宋讲此谱是远祖“宋远桥”从明代“俞莲舟”处所传,而作者系唐代“李道子”。前辈大师考证,“李道子”和摔跤专著“角力记”作者“调露子”为同代人。现在读“角力记”总论和太极拳“授秘歌”颇有相似之处。

笔者曾著文“太极拳静功浅议”之“五传”、“八不传”,其内容和摔跤师徒传承守则更是接近。总之,同时能用文字考证,而均起源于中国的“太极拳”和“中国跤”几乎是同时代并肩发展的两大技击健身术,且同是华夏文化之瑰宝,故多有相通之处。

(待续……)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taiji/2021-10-06/5256.html

跤术、太极、推手、古城邯郸、杨、武、太极拳

跤术、太极、推手、古城邯郸、杨、武、太极拳

跤术、太极、推手、古城邯郸、杨、武、太极拳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跤术、太极、推手、古城邯郸、杨、武、太极拳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