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松沉落到脚底的感觉
日期:2021-04-11 10:37:44  点击:
来源:太极之境(公众号)  作者:

 

初学太极拳者,以沉到脚底为一个重要目标。我的网络学生由于得不到言传身教而提问:“如何体悟松沉落到脚底?”“松沉落到脚底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啊?”松沉落到脚底就是练对了太极拳功夫的方向,其实这也是一种感觉。对这种感觉,各人的文字表述、语言表达不一样,讲法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练拳的阶段层次不同,讲法亦不尽相同。

只要明白松沉的拳理就行了,何谓松沉啊?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按太极明师马国兴先生所写的《论双重》一文所说:在玻璃鱼缸中做个实验,将小粒石子轻轻放入水中,石子慢慢的落到水中,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石子落到鱼缸底部则不动,这个现象是。这个实例告诉我们:是不停运动的势态,乃从地沉实的法则;静止呆滞的现象,在太极拳属于失根之象,故不取为法。明拳理再加上晓拳法,就不难体悟到松沉落到脚底的实在了。

 

平时,由于人体机体各部分都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各自的重量都被分散了,就感觉不到有多大的重量,但是随着人体各个部分的放松和放松程度不同,人体的自身力量和各个部位承受的压力也就发生了改变。

举个例子,如果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都放松了,那么,牵引这三个部分的力量,因为由紧变松而暂时减弱了支撑和牵引的力量,这三个部分自身的重量,全部压到了肩膀上,此时,整个胳膊变得相当的沉重,这个时候整个胳膊的重量就是胳膊自身重量加上地球引力之和,这不是胳膊产生的力,而是,由于这三个部分放松后产生的松沉劲,其实就是这三个部分自身的重量

同样道理,肩胛背腰的一一放松,就把肩胛背腰的紧密连接程度松弛了,彼此间的牵引力也就暂时减弱了,这三个部分自身的重量也就完全落到了臀部和双腿上,感到特别地沉重。此时,进一步塌胯垂臀,落胯下沉,放松膝部,放松髁部、脚部。

这样,就把整个人体的自身重量放到了脚底地下。此时此刻,仅仅是由于人体的四肢,躯干接连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接一个的节节放松,由于每一个关节和部位都进行了由紧到松的拉伸,舒展的运作,松弛了这些部位的连接和牵引力,结果把这些部位的全部重量一一传送到脚地下。

此时此刻,既没有人体任何的运动,也没有产生任何的力,完全是因为一个接一个的由紧到松的不间断的反反复复的转换才引发的人体自身重量的下沉。所以讲整个过程中根本就不存在任何肢体骨骼的单一运动,也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拙力的产生。这就是从头到脚节节贯穿的一一放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把内气完全沉到了脚底下,也就是通常讲的脚底生根了。

当然,习拳多年有成的练者都知道,太极拳的是一种看着有摸着无,摸着有动着无的技艺。前辈说:练时有根,用时无根。一层功夫一层理,一层功夫一层技,先练落地生根,后练去除己根,从有根胜无根无根胜有根是不同阶段层次的体悟。

我师爷李雅轩对松沉落到脚底的感觉说:感觉踝骨以上,毫无力感。他以练架子的松沉又说:在练架子时,身势应如载重之船行于江河之中,是又有动荡之形势;又是非常的沉稳。起,不离水的托力,下沉,不能触到河底,船身始终是由水的浮力托着的,亦就是说人练拳的身体,是在脚腿上之弹动力托着的,既不能浮起,又不能生到硬根上。

如只说如轻舟走,怕是不懂悟解的入,把意思错解,将身体气势练浮起来,胯以下应以气使其下沉,腰以上、背项、顶部分应是以神往上提起的,往下去的是全身重量落于脚底,与地面过电打通。如这样子一沉一拔,将胯以上拉成一个整体,再与脚腿通,然后以神领动,并且以气鼓荡着、来使身体作拳势的一些动作,这叫作用神、用意不用力。

 

太极名家郑曼青说:周身轻灵,其根在脚。他谈起松沉落到脚底的要领时说:松沉为连贯性动作,松得几分,沉亦得几分,松沉绝非柔弱,而内含有弹性之劲。窃以为上身不松求改之在腰胯,大腿不松求改之在膝,小腿不松求改之在脚踝。脚跗松透则外形上浸浸入道矣。


 
修炼中松沉感觉过胯以后,腿部松透又是一大难关,尤其是踝部,全身重量都加在这个细小肉少的部位,踝部容易紧,不容易松,如果脚趾抓地更会使踝部紧上加紧,必然影响松沉劲的下沉。所以脚趾不仅不能抓地,而是要舒展放长的平铺在地面上,与大地吻合一体,这样才能自然地沉到脚下。

松要到脚下,真的能松下来,身体的重量一定会传到脚下去的,此时的松必然带来沉。腿部会承受很大的身体重量,腿的承重感受程度实际上就是松的程度。在练拳的初级阶段,真的松下来的时候,大腿会有酸胀或火烧一般的感觉,附在骨骼上的筋会被明显的抻拉,有一种难以承受的感觉。这种感觉会随着松的程度逐步变化,大腿——膝盖——小腿——脚下依次深入。

太极拳明师张志明在《腰腿间偏沉借地力引动拳势》中说:肢体放松.既可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松,也可顺着地面反作用力向上松,还能在这上下两力的综合作用下向周围各个方向松。在所有方向的放松之中,向下松是最基本的,第一重要的,是产生向其它方向松的母松。向下放松贵在一个字。
像把肩上、背上、手上、腰胯上的重物放到地下,是因减弱向上的支撑力,凭着自身重量,顺着地心引力向下放,把骨架放顺,让皮肉像晾在衣架上的湿衣服似的挂在骨架上自然垂坠。真正放松到脚下了,放下的部位就有沉甸甸的感觉,就能感受到自身的重量。向下放松,体内意气就像水中泥沙向下沉。因此也叫松沉,或简称

身体愈多部位放松,放到地面的身体重量就愈多,气也愈下沉于脚底。气愈沉脚底则重心也随之到脚底,反弹力亦随之增加,与地心吸引力更为相合。

松腰松胯则气自合沉,能使两足有力,下盘稳固。比如弓步要有沉势就得松腰下坠、气沉丹田、前实腿落胯、后虚腿塌胯垂臀。真的松沉到脚底贴地,会觉得有一种东西从脚底向上升腾起来,渐渐充盈全身,将人向上顶起,这是地面反座弹力作用的缘故。在初得内气后,除了手上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感觉到小腿发沉,再然后是脊椎骨发重,自己觉得走路旁若两人,感觉身体饱满。这也松沉落到脚底的感觉。

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膝盖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膝。不要把膝关节承载过多的身势重量,而是靠松腰松胯把身势重量下沉至脚底。如能松腰松胯,则膝盖松开自然受力。练者要做好松腰塌胯,首先要放松腰部和臀部的肌肉,大腿和小腿阴面的肌肉,肌肉松不了,又如何能松腰腿的筋骨?又如何能松沉入地呢?

有人用弯曲膝关节来降低下盘重心和身体高度的练法,一不是松沉,而是硬意坐低;二是膝关节僵紧,不利于虚实变化,又容易损伤膝关节。只有松腰、松胯、松尾闾的身势下沉,脚底受力(不是僵滞长时间的受力,而是地面反座力前短时间的受力),膝盖不受力,才是太极拳的松沉。如果拳势下盘松沉得太低,就会由沉势变成僵紧之重势,膝盖很受力,因此撑起较困难;只有沉到脚底能与地面相吸、顺着反座弹力撑起能与地面相斥才是松沉得恰到好处。

跟松沉有关的是人的重心,练拳者的重心大约有四种。第一是实际重心,也就是人体的真实重心。第二是意念重心。比如师爷李雅轩说打拳时要用腰脊带动,也说过用丹田带动全身打拳,这腰脊、丹田就是意念重心,意念重心是可变的。第三是感觉重心,打拳时你自己感觉到的你的重心在那里,如果你沉到脚底了,会感觉出来。快速松沉到脚底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前实腿咬胯和后实腿收尾闾。咬胯能使胯根内收的同时气沉丹田。

收尾闾能夠致使丹田向前向上凸起吊裆,内气自然而然沉于下丹田,内传的松腰沉提功法和根劲桩功就有收尾闾的技术要求。第四是功夫重心,功夫重心是前三种重心的结合。真正技击时,内家拳是以功夫重心取人。功夫重心在对比自己弱的对手时比较好感觉。有了从腰胯有向下松沉的感觉之后,逐渐感觉来劲在膝、小腿肚、脚踝之上,不久可以感到沉到脚底了。

太极推手中的发劲和化劲,其节节贯串的放松与松沉到脚底是相辅相成的,节节贯串的放松练得越到位,松沉到脚底的功效就越好。没有松沉到脚底的节节贯串放松,那是假松;没有节节贯串放松的松沉到脚底,则是假沉。比如化劲要把对方之劲力通过松沉卸到脚底地面,这样才能化之干净。松沉到脚底和松沉到地面是两种层次不同的功夫,松沉到脚底的练法还没完全到位,要松沉到脚底与地面紧固的粘在一起了,这样就是松沉到地面的练法,从上往下的松沉到位了。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