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三调训练浅述
日期:2021-03-11 10:32:42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高献国

 太极拳三调训练浅述

高献

太极拳的学习提高是一个有序递进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学习太极拳的切入点和顺序是至为重要的。学习太极拳要有恒心能坚持抱有敬畏求真探索的精神。不可急功近利,朝秦暮楚,见异思迁。

太极拳是一个以阴阳转换为核心发展而来的拳种。学习掌握拳理、拳法、心法是修炼太极拳的必修课。太极拳“三调”训练是学习掌握、提高太极拳艺的核心基础和必备条件。下面就太极拳三调训练的基本要素和规范要求以及自己在三调训练中的一些心得体悟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拳友们借鉴参考。

一、调心

调心是太极拳综合训练的核心。以拳入道,入道以养心定性。树正念、灭妄心、守元神、法自然。通过调心训练突显自身机体的内在平衡。心理环境由静而达明澈空透进而与天合、与地合、与人合得以净化。心静如无敬池水,寂廖咸宜、无思无念、空空荡荡皆纯净。内养其心大道控制自我的目的。

太极三调,心理调节为万法归心。阴阳即到,道即太极,太极即心。道家的“修身炼性”,佛家的“明心见性”,儒家的“养德尽性”其内在文化根基一百相承。心外无道,道外无心,心意固守,脑念显空。似与不似,流水随意即为心性合于太极。参于中、行于外、达四维,此为太极拳大乘之法,亦为太极拳必修之功。

 

调心训练式三调训练的基础和调身、调息训练的必备条件。只有正确掌握了调心训练的内功要法并有所收获的之后,调身、调息的功法训练才能顺利有效的进行。拳论曰:“先在心,后在身”,“心为令,身为旗”。心主意似水,脑主意似波。强调了调心训练的重要性和彼此的内在联系。调心训练是三调训练中首要节点和必备之径。我们要进行正确有效的调心功法训练盘根筑基方能为下一步调身、调息功法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心训练就是心意脑念的训练。心静调好了意念及在其中。调心训练一般采用太极桩法来配合进行。无极桩、浑元桩、矛盾桩等。通过各种太极桩法来调整调理,训练自身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和大脑意念思维的反应波动。调心训练包含了体内心意神经中枢气血脉络等多方面的互相作用和内在关系。

“人调身心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极也”调心训练以静为妙。身为心之用,劲为身之用。

欲修身先调心。由心及意及神而贯之。调心训练中,我们通过采用太极桩功的间架媒介平台并灌入一定的心里思维活动通过意念假借和特定的景物联想,慢慢地调整自身肌体和意识进入独立守静、守神之态。守静去燥、守静去浮、守静忘形、守静养气。使自身的内在神意缓缓进入“海阔天空涤万虑,那管日月星球移”的无我的境界。

调心训练以静入手,以静求之。只有我们心静体松,意气方可随之下沉。骨健筋柔,意念腾然。使自身的心意、神气和谐有机的融入为体,到达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三合状态是调心训练追求的境界。在调心训练中,我们通过自身心态意念的调节异引,有效的利用本身的大脑形象思维活动和意念假借联想而营造出特定的物像景观和气氛来强化训练和调动自身的心理情绪和形象思维。从而达到“眼前无水波涛涌,空山无物鸟声绝,风光万里骏马嘶,渔翁独钓寒江雪”的特定场景和物象,适时有机的通过借用大自然的一景一物为我所用从而产生不同的风格迥异的思维联想和心境转换达到以心入情、以心调意,情意互相交融浑然天成的训练效果。

调心训练,贵在静,静为主,动为辅。静调为本、为母、为基石。静训练的怎样直接关系到调心训练的成效。从自身的平静、寂静、空静等逐步的训练提高,为以后的调身、调息奠定坚实的基础。又静如松只有真正进入了静的状态,心神意气方能进入到恬淡虚无,松静空灵的境界。

调心训练的过程是一个依次递进的过程。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空气通畅的地方作为练习的场地。要摒弃杂念潜心体悟,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假以时日定有收获进步。

二.调身

调身训练自身形体之松为首要,要慢慢做到自身形体不挂丝毫血气之力。没有丁点僵硬紧绷之处。专求松静持修。使自己周身各个部位,关节彻底松开,保持调身间架清静舒适放松自然。清心寡欲一尘不染。先调松心境,再放松躯体,待自己深吸状态俱松静性定方可进入调身训练之佳境。

调身训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下一步的调息训练。调心调身训练的扎实有效为调息训练提供了有力的先决条件和保障。调心主内,调心主外,调身重点调整训练周身肢体关节、经络、血脉等多方面的调理和修正。要把调心和调身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互相训练探求验证,才能体现太极拳心身兼顾内外相合的特点和魅力。

“心为令,身为旗”以自身心意统领。调度指挥周身躯体的各个部位的活动间架和体量程度运行符合拳术要求及规范。逐渐加量,反复体验,逐步提高以达到我们自己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调身训练也多采取太极桩法和单式动作进行。到后期

到后期和增加动势和活桩的训练。像无极桩的训练我们面南而立,摆正身形,心静体松,神舒意专。心意及周身躯体尽最大程度的入静放松进入调理训练状态。由头部的虚领项劲之意开始,依次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腹活腰等,全身各主要部位,关节注意按规范要领进行由致入微的训练调整。

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进行训练,不可贪多贪快。训练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质制定切实有效的训练目标和方法。要有耐心、有毅力、不怕枯燥。一个部位、一个阶段的去认真训练体悟。在训练中要悉心体悟总结求证身体各个部位在训练中出现的条件反应和细微变化,可适时调整自身的肢体形态和方位保证自己的身体始终处于心静体舒、神安意专的最佳状态。

调身训练重在调松周身能否真正的松下来是调身训练的关键。身体调松重在意调,不可用力。在训练中始终意当先,强化意念,心理对肢体的导引作用。全身的各个重点穴位百会、眉中、曲池、劳宫、丹田、命门、涌泉等部位一定要进行重点意念灌输训练,重复进行调节活动,敏锐不做训练当中出现的不同感触和条件反应,通过量的积累产生质的提升。真正做到训有所得、得有所用、勇有所效。要抱着科学的态度,用于学习训练勤于总结提高,勤于探索求证只有如此才有有所收获。

调身的训练,要正确把握松紧适度,既要松不可懈,又要做到身体的纵松横散。放松并不是一味的向下松去。而要在向下的同时、横向的往四周散放出去。做到松中有沉、松中有散、即松即沉、即散即灵,避免周身腿足僵滞不灵。

 

在调身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合理把握调节周身部位的局部和整体关系,做轻重缓急和强弱的合理安排。训练中要有计划,有目标的把太极拳当中的动静、开合、刚柔、对拉、松紧等诸多要求和理念。通过意念传导核心力活动有意识的灌注于我们的训练当中从而提高我们的训练质量和功效。通过调身训练使我们自身能够送的开、沉得下、提得起、合的住、周身之劲练成一家便是我们训练追求的目的。

三.调息

调息训练遵循“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原则和要求。要保持心境的恬淡虚无,身体的松净自然,呼吸自然平静,深沉悠长。周身间架无极桩或浑元桩均可。封聪闭目、中正安舒、意守丹田,不可强行憋气意念过重。心神俱松呼吸平缓自然。适度调理自己的心理,意念和周身肢体关节到最佳状态利于气息的运行畅达。意念过重则气滞,又有已有无意,有意无意之间是真意。就像国画画家一样(写意画)。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调息训练用意不用理用意导气则气通,但注意把我强弱适度,过度则意气受阻不通。要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缓缓地、深沉地、平淡虚无、不急不躁的进行呼吸的调理训练。

调息训练包含调息、养气、运气三个方面的训练。调息训练和调心、调身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紧密相连的。三位一体又不可分离。调息训练师由内及外复归于内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心境意念的调整是调息训练的基础,心意调节为万法之源,气息调节为筑根之基。自身心里的思维活动和情绪的起伏转折直接关系调息训练的进行。所以在寻训练中,我们要保持正确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力戒急躁情绪,潜心真诚求之。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和学习体悟,慢慢的将自己的呼吸方式变得深沉、悠长、平缓。强化自身之气而在体内运行通畅达到养气、培气、行气的目标。拳论曰:“以心行气,务令沉着,才能敛气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方能便利从心,”通过我们自身较长时间的调理训练使自身体内之气渐涨,变得充盈,元气自生。呼吸意气融会贯通,周身之气自然由内及外向四周疏散。形于外而达于内,气递周身不消滞。当然这是一个较长时间的修炼过程。不可拔苗助长,一蹴而就。

调息训练中要“致虚极,守静鸣。”清心清意,心平气和、凝神调息。心平则气和、气和则调息,以清静方法调息炼神。神抱住气,意示住息,使体内脏腑之气缓慢深沉婉转悠长呼出于天地日月之灵气相融相合,似涓涓秞流江注丹田,聚而不散经于周身百脉达于肢体之梢。神气相息、息相依,日充月盈,功长筑基。

调息训练中,我们要合理适度运用意念假借之法来帮助我们进入训练状态。可借宇宙日月、浩瀚星辰、山间水溪等大自然丰富的景观物象来导引充盈我们想象思维强化意念意识引导气血的运行和调理。把握意念强弱和呼吸的节奏协调促进我们自身呼吸的潜移默化转换升级。通过调息调气的训练达到养天地之气、养浩然正气、养浑圆之气。当我们经过不懈努力体悟修炼我们自身气血经过逐年累月的培养和积累沉淀便可转化为较大的能量和生物电滋润肌肤,强壮筋骨,延年益寿。

综之,太极拳三调训练是太极拳综合训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练好太极拳的基础条件之一。我们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要相互促进、互相提高。在太极拳法理论的指导下练拳研拳更加扎实有效。太极拳三调训练掌握的好,根基牢固能有效的帮助我们提高太极拳的整体水平,为今后太极拳艺的深造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高献国  邯郸《太极风》报   主编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