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我这一生如履薄冰,经营邺城十几年竟被杨坚一把火烧了?
日期:2024-02-23 11:06:32  点击: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作者:刘凯

如果曹操和杨坚来一场时空对话,他们会说些什么?

很有可能是——曹操站在邺城城楼上,看着雄伟壮丽的邺城,得意洋洋地说:“哈哈,这邺城真是美不胜收啊!我曹孟德也算是有眼光的人,当年选择在这里建都,果然是正确的决定。”

突然,曹操发现城墙上出现了一些裂痕,整个城池开始瞬间变成一片废墟,他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景象,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我的邺城怎么没了?”

此时,杨坚终于登场,出现在曹操面前:“这不是魏王吗?你的邺城已经被我毁掉了!”

曹操难以置信地看着杨坚:“你是谁?为什么要毁了它?”

“我是在你身后四百年的杨坚,是我终结了四百年乱世,是我统一了天下,你未完成的功业,我完成了!”杨坚继续道,“邺城的历史很辉煌,六代王朝都以它为都城,但是它威胁到了我的统治,所以我必须毁了它!”

“岂有此理!”曹操怒道,“城市你占据了就是你的,何必呢?你真是心狠脑又残!”说着,便举起了手中的兵器……

“孟德稍等!”杨坚连忙拦下:“先来看看邺城这四百年都经历了什么吧!”

王业本基:汉末曹魏时代邺城的营建与兴盛



古邺城遗址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西临磁县,南接河南安阳。不过,这只是狭义的古邺城,广义的古邺城应地跨临漳、磁县和安阳三地。



邺城之名始于春秋初期。公元前658年,齐桓公为巩固齐国霸业(《管子》称“以卫诸夏之地”),在漳河边修筑了一座军用城堡,并为其取名为“邺”。齐桓公始筑邺城,邺城的历史自此而始。



进入战国,邺城成为魏国的属地,同时也是魏国阻击赵国南下的军事战略重镇。魏文侯曾任命西门豹为邺令,西门豹对邺治理有方,邺也由此发展成为魏国的北部重镇。公元前239年,赵国攻占邺城,三年后,秦国派大将王翦攻取邺地,从此归秦国邯郸郡统辖。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在此地设置魏郡,郡治在邺,一直延续到东汉。



邺城真正迎来繁盛,并成为国家都城的历史,要从东汉末年说起。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为了镇压起义,将监察区转变为地方一级行政区,于是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此举也间接造成了汉末诸侯割据的局面。



      黄巾起义插图。来源/《中国古代历史知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79年

当时天下被划分为十三州,邺城属于冀州辖下,而且是冀州的治所。州的长官叫州牧,拥有一州军政大权,最初领冀州牧的是韩馥,之后袁绍用计夺取冀州,领冀州牧,冀州和邺城从此也成为袁绍的大本营。

以邺城为治所的冀州,在当时的北方有着极高的军事战略地位,号称“带甲十万,谷支十年”,被认为是“天下之重资”所在。袁绍得到冀州和邺城后实力大增,这也是袁绍之后能占据河北、击败公孙瓒的重要原因所在,史称“袁氏得冀州,则瓒不能与之争”,袁绍也因此具备了“南向以争天下”的资本。

与此同时,袁绍开始了对冀州治所邺城的大力经营:设置官署,营建宫室,邺城初具规模。至兴平二年(195年),袁绍“州城粗定,兵强士附”,奋武将军沮授提议,“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这表明袁绍集团当时已经将邺城视作未来政权的都城之选。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曹操击败袁绍,随后袁绍在建安七年(202年)病逝,曹操于建安九年(204年)攻取邺城,自任丞相兼冀州牧。自此,邺城的统治权归属曹操。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受封魏公,以邺城为都,“复古置九州”,将原先并州、幽州和司州的一部分并入冀州,冀州也成为北方各州中地域最广、户数最多、经济最繁荣的州。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受封魏王,邺城也升级为王都。此时的邺城已经跃居长安、洛阳之上,成为当时北方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曹操本人是邺城营建的总设计师,《三国志》注引王沈《魏书》记载:

“(太祖)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

在此期间,邺城的配套工程也一直在建设中。建安十五年(210年)冬,作铜雀台(又称铜爵台,至建安十七年落成);十八年(213年),作金虎台,始建宗庙;十九年(214年),建冰井台;二十二年(217年),作泮宫。其中,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合称为“三台”,“三台”是曹魏邺城的标志性建筑。《魏都赋》记载:

“三台列峙以峥嵘,亢阳台于阴基,拟华山之削成,上累栋而重溜,下冰室而冱冥。”

总体而言,邺城的营建主要是以周、汉的都城构筑制度为底本,借鉴秦汉制度发展和创新而成,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比如,邺城的宫城在营建设计上深受郑玄《周礼》的影响,是历史上第一个按照《周礼》规划的宫城。再比如,邺城最早采用了中轴对称的规划设计,对后来北魏洛阳城和隋唐长安城的设计营建都产生深远影响。此外,邺城最早实行“一宫制”,摒弃了东汉都城洛阳的南、北宫制,并将宫城和一般民居隔绝开来,摒弃了以往都城内宫殿和民居混杂的布局。这些都是邺城的开创性之举,深刻影响到了北魏、隋唐以后的都城营建。可以说,曹魏邺城代表了当时中国北方城市建设的最高水准,在古代都城营建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邺城平面图。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 1949-1999,文物出版社 , 1999年

曹操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出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需要,曹操先后开凿了白沟、平虏渠、利漕渠等,打通了邺城和黄河的水路交通线。邺城西傍太行山,东邻河北平原,陆路运输本就非常发达,水路交通线开通后,邺城就成为黄淮平原上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这也进一步促进了邺城商贸的繁荣。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邺城还是建安文学(中国东汉末期建安年间及其前后撰写的各种文学作品,风格独特,在文学史上获得极高评价)的大本营。在建安九年(204年)之前,建安文学主要以许昌为阵地,但从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取、经营邺城开始,邺城进入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加之曹氏父子本身就是诗文领袖,大批文人开始聚集于邺城,并展开一系列大规模的文学活动,最终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三曹”)为中心的“邺下文人集团”。邺城也就逐渐成为建安文学的大本营,值得一提的是,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建安七子”因同居邺城而得名,其中四人还在死后葬于邺城,故而“建安七子”也被称作“邺中七子”。



曹操大宴铜雀台。来源/清刊本《三国志像》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定都于洛阳。曹魏时期实行五都制,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虽然都称为“都”,但这五都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地位并不等同。对于曹魏五都各自的职能,《水经注》做过简要概述:

“魏因汉祚,复都洛阳,以谯为先人本国,许昌为汉之所居,长安为西京之遗迹,邺为王业之本基,故号五都也。”


 

整体来说,五都中长安荒废日久,谯是曹氏故里,许昌是汉室旧都,皆易攻难守。定都洛阳主要是为了彰显继承汉祚正统,以便将来攻取吴蜀。邺城才是曹操统一北方过程中的根基,所以也被后人视作曹魏的“王业之本基”。同时,邺城也是曹魏王业和宗庙所在,曹操去世后所葬的高陵也在邺城。终曹魏一代,邺城的地位未有下降。因此,在曹魏时代,邺城的政治地位虽不及洛阳,但在曹氏眼中,邺城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是其他四都所不能比的。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此印为明代托名三国时魏国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元城王”本为曹魏政权封王,名曹礼,曹操之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政权,建元黄初。黄初六年(225年),曹礼被改封为元城王。来源/故宫博物院

 

民族熔炉:十六国时代邺城的政权迭兴

西晋建立后不久,就发生了“八王之乱”,随即引发北方少数民族大起义,大批胡族领袖起兵反叛。作为当时的北方重镇,邺城几经战乱,数易其手并遭到了严重破坏。最终,羯族人石勒占领邺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经营河北,邺城这才逐渐恢复了往昔的繁荣。(关于石勒可以参考国历君往期推送十六国出身最低的帝王,奴隶开局的石勒凭何一统北方?)

 

公元319年,石勒正式建国称帝,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虽然石勒建国之初定都襄国,但他却始终心系邺城的营建,并有意在将来迁都邺城。当时的邺城虽然不是后赵名义上的国都,但政治地位却很高,因为石勒称帝建国的法统依据之一就是“魏王在邺故事”,也就是说石勒是在仿照当年魏王曹操的建国模式,以邺城地区为政治核心区。石勒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强化自己的政权合法性,拉近自己与中原王朝的关联,同时也是为了反击前赵政权。335年,石虎继位后终于正式迁都邺城,襄国则降为陪都。

石虎在历史上以统治残暴而著称,不仅使得百姓怨声载道,也引发了石氏集团的内讧残杀,导致邺城再次陷入混乱之中。最终,石虎的养孙石闵用血腥镇压的方式稳定了邺城的局面,并于350年改国号为魏。石闵本姓冉,出身汉族,他夺取政权后不久就恢复了自己的本姓,尽灭石氏,改国号为魏,定都邺城,史称冉魏。

冉魏取代后赵,引发了中原动荡,很多势力垂涎于邺城,都想借机夺取。最终,冉闵被鲜卑慕容氏击败,历时两年的冉魏政权宣告覆灭,邺城也最终落入鲜卑慕容氏手中。



铜鎏金木芯马镫,是十六国时期中国北部鲜卑慕容氏的遗存。来源/纪录片《国宝发现》截图

不过,公元352年,鲜卑族首领慕容儁称帝即位时定都于蓟(今北京),史称前燕。357年才迁都邺城,邺城从此成为前燕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鲜卑慕容氏汉化程度很深,这是其族群能够壮大,并进而称霸中原的重要原因所在。因此,慕容儁在定都邺城后,一方面对邺城城池和宫室大加修缮,另一方面则积极学习中原先进汉文化,还在城内设立小学,供贵族子弟一并学习。慕容儁本人重视礼仪,崇尚简朴,在他的统治下,邺城一改后赵、冉魏时期的奢靡之风,他还时常亲自拜访城中孤寡老人,赏赐谷物匹帛,邺城的社会治安和风气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慕容儁统治下的邺城是难得的一片安宁祥和的乐土。

北朝鲜卑服武士,从着装上看,体现了汉族服饰与鲜卑族服饰的融合。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迁都邺城后的前燕政权盛极一时,与关中的前秦政权东西对峙。但是,这一局面没能维持太久。慕容儁驾崩后,新皇年幼,前燕开始陷入内部纷争,政治每况愈下。前燕慕容氏的内讧,让前秦苻坚看到了可乘之机,最终前秦于公元370年攻灭前燕,前燕宣告灭亡,邺城也就此失去了都城的地位。苻坚在邺城设冀州治,以王猛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冀州牧。此时邺城虽然不是都城,但作为关东战略重镇,仍然能对前秦政权在关东地区确立统治起到重要作用。

公元384年,也就是前秦在淝水之战大败后的第二年,慕容垂(慕容儁的弟弟)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建立后燕,与前秦正式决裂,随即发动近四十万兵力围攻邺城,而邺城的前秦守军仅三、四万人,双方兵力悬殊。然而这场看似没有悬念的战争却僵持了十个月,由此可见,历经两百年经营的邺城城防是何等之坚固(当时邺城已由土筑改为砖筑)。最终,邺城陷入饥荒,驻守邺城的苻丕率领邺中男女六万余口西迁晋阳,留下一座空城给后燕。

后赵政权以邺城为都的时间是14年,冉魏都邺2年,前燕都邺13年,前后共计29年。在战乱纷飞的十六国时代,作为关东战略重镇的邺城,不仅见证了北方各政权的更迭变乱,也见证了胡汉各民族之间的争斗与融合。

走向鼎盛:东魏北齐二元政治体制下的邺城

历经五胡十六国,邺城最终归入北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邺城十分重视,甚至有意迁都于此。《魏书·道武帝纪》记载:“帝至邺,巡登台榭,遍览宫城,将有定都之意……” 虽然拓跋焘最终并未定都邺城,而是定都在了平城(今山西大同),但他对邺城的这番考察,为后来营建平城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他还把邺城的很多旧物运至平城,装饰宫室。北魏非常看重邺城的战略价值,并在邺城设置行台,以邺城为根据地经营关东地区,这也是北魏在京畿之外设置的第一个行台。后来还在邺城置相州,历任相州长官都是北魏统治集团中的权要人物。此后的北魏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之前,也专门对邺城做了细致考察。事实上,由于邺城正好处于平城和洛阳之间,在孝文帝迁都洛阳的过程中,邺城充当了中转站的作用。一方面,孝文帝在邺城与汉族大臣王肃商讨迁都和改革大计,另一方面,迁都过程中很多物品的转运和物资供应都是通过邺城完成的。




拓跋鲜卑旧墟石室石刻。摄影/老山货,来源/图虫创意
 

可以说,终北魏一代,邺城都是国家统御中原和经营河北的战略重镇,并始终保持北方中心城市的地位。


到北魏末年,六镇起义爆发,葛荣领导的流民军活动于河北定州、冀州地区。公元528年,葛荣率义军围攻邺城,号称百万,当时已经掌控北魏朝政的尔朱荣率军迎击葛荣。最终,尔朱荣在邺城外大败葛荣,河北义军遭到镇压,邺城也从此落入尔朱荣之手。(此段历史可参考国历君之前推送《孝文帝没想到,迁都洛阳这一壮举,竟然推倒了北魏国运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当时六镇精骑都在晋阳,尔朱荣长期坐镇于此,同时还要遥控洛阳朝政,故而晋阳与洛阳之间的通道就显得极其重要,而邺城恰好就居于晋阳和洛阳之间,所以成功控制邺城对尔朱荣遥控洛阳朝政提供了很大便利。而且,尔朱荣还把很多心腹亲信都安插到河内诸州,其中就包括邺城,这实际上也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对洛阳的控制,史称“荣曾启北人为河内诸州,欲为掎角势”。尔朱荣对洛阳朝政的长期掌控引起了北魏孝庄帝元子攸的不满和抗拒,也激化了二者之间的矛盾,最终不堪压迫的元子攸联合几名近臣,在大殿之上将尔朱荣诛杀。


尔朱荣一死,北魏朝堂便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局面也再次混乱起来。公元531年六月,高欢起兵讨伐尔朱氏,经过数月围攻,于次年正月成功夺取邺城,河北一带闻风归附。当时掌控北魏朝政的是尔朱荣的堂侄尔朱兆,此人虽然继承了伯父尔朱荣的衣钵,可却没有其伯父的军事才能和威望,在与高欢的战争中,连连溃败,最终兵败自杀。就这样,北魏的朝政落入高欢手中。入主洛阳之后,高欢从民间农舍迎立元修为帝,也即北魏孝武帝。然而元修并不甘心做傀儡皇帝,最终率众西逃,投奔了关中的宇文泰。同年,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之后,宇文泰方杀孝武帝元修,另立元宝炬为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自此,北魏灭亡,历史进入了东西魏对峙的时代。



李秳造铜鎏金释迦多宝佛像,北魏太和十年(486年),高15厘米,宽7.2厘米。 来源/故宫博物院

这里有个问题非常值得思考,孝武帝元修西奔长安后,高欢为何要舍弃洛阳,迁都邺城呢?

这是基于军事和战略考量做出的决定:整体而言,邺城要比洛阳更为安全。在孝武帝西奔前,高欢因想防备南梁入侵而有过迁都邺城之议,只不过没有被采纳。而在宇文泰建立西魏后,洛阳不仅要面临南梁的威胁,还要面对西魏的入侵,成了“后三国”时代各国攻伐的战略重点。反观处在河北大族的势力范围中的邺城,有了河北大族的鼎力支持,自然要比洛阳更为安全。而高欢迁都邺城也直接促成了东魏北齐时代特有的二元政治体制。当时,东魏建都于邺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朝廷官僚系统所在地;与此同时,高欢又以晋阳为陪都,设置大丞相府,侨置六州的北镇劲旅,是高欢及其丞相府僚属的常驻地,是东魏的军事决策核心。这就是东魏北齐时代的二元政治体制。历史上,二京制、多京制是比较常见的设置,但东魏的二元政治体制很特别:晋阳名为陪都,实际历史作用要在首都邺城之上;而邺城名为首都,实与陪都无异,是以晋阳为核,邺城为辅。

但在高欢去世后,其子高澄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最高权力的平稳过渡。之后高澄遇刺,高洋篡魏建齐,史称北齐。无论高澄还是高洋实际都是由邺城发迹的,其执政班底多是邺城方面门第不高的汉人士族,且在晋阳军方无人脉根基,因此对晋阳方面的掌控力也并不强。这就导致在高欢去世后,邺城地位上升,形成了邺城、晋阳双核心的政治结构。

邺城也在这一时代迎来了它的鼎盛期,其规模相比前代有了极大扩展:从高欢时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对邺南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前代所建主要集中在邺北城)据考古实测,邺南城邺南城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越了前代所建的邺北城。在文化氛围上,东魏北齐时代的邺城相比曹魏时代有了很大不同。一方面,东魏北齐时代的邺城佛教兴盛,城内寺庙林立,佛窟造像不计其数,俨然成为北方佛教文化的中心。另一方面,东魏北齐时代的邺城有着浓厚的异域文化风情,许多北方和西域胡人聚居于此,商贸往来频繁;同时,在粟特文化的影响下,邺城十分崇尚奢华。这些文化特色其实也都是后来的隋唐文化所具有的,可以说,东魏北齐时代邺城的繁华预示了隋唐盛世的到来。

邺都凋零:杨坚毁弃邺城

577年,北周武帝入主邺城,北齐正式宣告灭亡,邺城作为都城的历史也就此画上句号。北周武帝崇尚简朴,而邺城以奢侈华丽著称;北周武帝力主废佛,邺城也以佛教盛行而著称,于是,繁华一时的邺城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许多宫殿园林和佛寺造像都被毁弃……而邺城被毁坏的命运没有就此结束,580年五月,北周宣帝宇文赟驾崩,杨坚矫诏自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专掌朝政。六月,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反叛(此时邺城是相州的州治),杨坚随即派出大将韦孝宽前往平叛,并最终在邺城之战中击败尉迟迥率领的关东叛军。平定叛乱后,作为主帅的韦孝宽随即对已经投降的尉迟迥的手下士兵展开屠杀。之后又在杨坚的授意下彻底摧毁了邺城,并把邺城百姓强制南迁到安阳,安阳成为新的相州治所。



邺城朱明门遗址。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 1949-1999,文物出版社 , 1999年

自此,历经四百年辉煌的六朝古都邺城彻底化为一片焦土,成为一片鲜为人知的废墟。


直到现代开展对邺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并在邺城遗址北侧建立邺城博物馆,这座古都才再一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以窥探其昔日的繁华景象。



邺城博物馆。摄影/炫点2012,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刘志玲:《纵论魏晋北朝邺城的中心地位》,《邯郸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邱海文:《曹魏邺都宫城营建理念新探》,《城市规划》,2021年第11期。

田冰:《论古代邺城的兴废与生态环境的变迁》,《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牛润珍:《古都邺城研究:中世纪东亚都城制度探源》,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朱玲玲:《曹魏邺城及其历史地位》,收录于中国古都学会编《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年。
王怡辰:《东魏北齐的统治集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张耐冬:《东魏北齐皇权政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