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固镇:太行脚下的战国古城
陈晶
在今武安市西南25公里的丘陵地区,于洺河北岸有一座千年古城——固镇。固镇亦名故镇,是一座行政和军事并存的古城,为春秋至战汉时代古遗址。如今遗址残存着部分夯土城墙,城内出土有鼎、鬲、罐、盆、豆等陶器。
武安固镇于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
武安固镇的出现始于商周时期,那时已有先民在固镇这一方土地上繁衍生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固镇城池已初具规模,是赵国西部一座攻防兼备的军事要塞。
隋唐以前,固镇古城也为武安治所。这一说法在旧志中多有记载,如唐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写武安古城所在地:“故城在路州武安县西南五十里”;又如清朝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载:“故城在西南五十里”。
在建筑格局上,固镇古城依自然地势而筑,由4座大小不等、相互套叠的城址组成。外围有一座大城,平面呈南北长方形或西侧内曲的侧“凹”字形,大体上西北角起自峰山垴根部,东北角在双道沟与后河沟交汇处,西南角和东南角分别在固镇村北的断崖边,南北长约1350米,东西宽约800米。其内还有3座各自独立或前后相连的城址。
固镇古城遗址
一座位于大城西北角即峰山垴根部,平面呈刀把形,有簸箕城墙,东西长约230米,南北最宽处约140米,西墙北延至城外山坡上,夯土上有碎石堆积,原有石墙一直通向山顶,城西为跑马场,是一座用于驻兵防守的城堡。
另两座位于城内东南部,南北以界墙相隔,平面呈不规则“曰”字形,南城是县治的行政区域,北城则是集进攻防御为一体的军事要塞,两城相距约200米。北城位于遗址的西北角,从上世纪60年代和2005年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29400平方米。如今城墙残存部分仅剩西墙一段,长约110多米,高5.5米,宽为8米,为夯土筑砌,土层明显,厚度为0.1-0.12米。
从出土文物的数量上来看,北城出土文物较少。南城与北城一样,平面也呈长方形,但占地面积比北城大得多。南北长720米,东西宽600米,占地面积432000平方米。残存城墙有两部分,一是西城墙长约280米,宽8米,残墙高约4米;另一部分是东南角残段,长约10米,高约9米,同为夯土筑砌。城内出土文物丰富,除有宫殿遗址建筑外,还有灰坑、文化层和墓葬群等。灰坑大小不一,呈椭圆形,直径3米,深5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出土文物丰富,有铁器、铜器、陶器等。铁器有釜、犁等;铜器有鬲、豆、壶、盘等;陶器最多,主要有鼎、鬲、罐、盆、豆、瓦等。
从古城遗址的规模以及出土的文物可以推断出,固镇古城是一座经济上比较繁华和先进的城镇。
二
固镇的兴盛与繁华,除了其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里闻名遐迩的冶铁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这里勤劳智慧的先民,开始了冶铁业的发展,到汉代达到鼎盛。冶铁的兴起,使固镇这一北方小镇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的最前沿。
战国时期,邯郸成为中国北方享有盛名的冶铁中心,与宛(今河南南阳)、棠溪(今河南四平)、临淄(今山东临淄北)和燕下都(今河北易县)等冶铁城市同享盛名。
武安固镇的冶铁业在邯郸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汉时期,全国设铁官49所,武安便是其一;隋、唐、宋时期,除设置管理冶铁的官员外,固镇的冶铁工艺已有现代炼铁业的雏形;在元代时,武安固镇曾设有“铁冶提领”,管理邯郸一带的冶铁业,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武安一带的冶铁业已成为邯郸一带的冶铁中心。
到了明朝,虽然这里民间的冶铁业未曾间断,但固镇的整体冶铁业发展已经日渐式微。根据1940年版《武安县志》记载,在明代时武安还设有“三冶使”等管理冶铁的政府机构,到了清代则基本已经中断。
固镇冶铁遗址文化园内一块未冶炼成铁的矿石烧结块。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考古学家在武安固镇发现了元代炼铁遗址,得以让世人重新领略当时的冶铁真容。
该处遗址位于固镇古城以西300米处,发掘时有炼铁炉12座,现仅残存5座,其中一座保存较好,残高2.1米,壁厚0.9米,呈鼓形,最大直径1.7米,最小直径1.3米,炉内壁为红砂岩砌成,内磨耐火土,壁上凝结有氧化铁和炼渣(多为褐绿色),炉址周围均有陶片,多为碗,形大、粗糙,有的碗底有字,为元代遗物。炼铁高炉,经测定为元代产物。
1962年,固镇铁矿投产开采时,曾发现古代采矿的工具和坑口,主要为露天开采,遗憾的是当时没能保护下来。1979年,邯郸地区文物管理所对固镇汉代冶铁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位于固镇村北,固镇古城东侧当地俗称“药葫芦地”的台地上。此次发掘共开挖探沟4条,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铁器,包括犁、铲、镰、马衔、钩、铧、炉条、裁刀等物件,以及一部分熟铁半成品。在遗址内发现冶铁炉残基、残炉壁和数量较多的炉渣、碎矿石层、耐火砖、红烧土以及白灰、木炭、炉塞等,此外,还发现有灰坑、工作场地、窖穴等遗迹。由此可见,武安固镇的冶铁业在当时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除此之外,2005年河北省文物局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汉代冶铁遗址。汉代炼铁遗址位于古城遗址的西部,面积15000平方米,炉渣的积厚很深,且随处可见。残炉嵌镶于土崖上,底径1米有余,并发现有约l米厚的木炭灰烬和碎矿石层,还有重约20公斤的未冶炼成铁的矿石烧结块。据考古专家们分析,当时炼铁所用燃料均为木炭或木柴。
千年炉火映沧桑。固镇这一长达千年的冶铁文化,不仅是固镇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后人与这一段历史对话的媒介,使我们震撼,让我们铭记。
三
自元代至明清,战乱频仍,另有各类天灾,但即便是在这样的艰苦社会环境下,固镇人民依然创造出了元代冶铁重镇、明代商业重镇、清代经济重镇的繁华与荣耀。
勤劳富有创造力的固镇人民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带有极其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比如“固义傩戏”。
固义傩戏是河北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自明代初期创立,是从古代傩祭、傩乐、傩舞和驱邪习俗发展而来,是远古、中古、近古傩文化的精髓,种类繁多,特色各异。通常来说,固义傩戏的演出剧目有《捉黄鬼》《岑彭马武夺状元》《吊黑虎》《点鬼兵》和《打十棒鼓》等。
《捉黄鬼》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哑剧,其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拿的对象黄鬼。黄鬼既是洪涝、虫害、疫病等灾异的人格形象,又是人间忤逆不孝、欺负弱小等邪恶势力的代表。通过对黄鬼的极刑处置和一系列仪式,表现了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宁的美好愿望,同时对人们进行尊老爱幼等伦理道德宣传教化。
在进行傩戏演出时,配合其演出的还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花车、旱船、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以及迎神、祭祀、送神等仪式。元宵节演出时,参加演出及相关人员,有上千村民,几乎是全村动员。
固义傩戏的发现打破了人们所说的“黄河以北无傩戏”的说法,它不仅是固义人的骄傲,同时也是我国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的固镇,在历尽沧桑,饱经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后已面目全非,但其文化价值经久不衰。如何保护固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其在科技进步的时代,仍能保持历史个性及风貌,并富有创造性地留传给后代,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千百年风雨的冲刷,并没有使固镇的光芒褪色半分,反而历久弥新。
固镇故城遗址
故城遗址城墙上版筑时留下的层层夯筑痕迹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