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文化村——双庙村
宋启明 张守志 张艮山 杨清潮
大名县城东二十多华里有个人称古文化村的村庄,这就是现在大名县龙王庙镇双庙村。明朝时,双庙村的张如宗是贡生,明朝正统时任四川参议,巡视真定诸府县。张崇功,公元1565年进士,官居辽东按察使(正二品)。张铨,1604年进士,为官广宁兵备副使。总之双庙村明、清时期就有进士六人,举人十几人,贡生六人,秀才众多。大都为官,最小的是知县,高者是二品、三品官,还有西台御史和宰相。无论是几品官,他们多数爱民如子,任武官者奋力杀敌,镇守边疆,不仅得到皇上的封赏,而且还得到老百姓拥戴。皇上下旨出资,老百姓自愿捐资,在双庙村修建成艺术精湛的青石雕龙、石马、石人群、雕羊、雕狮子、雕猴等石雕群,人称石雕林,建有石牌坊三座,还建有两庙,一张氏祠堂,艺术水平很高。引得慕名来游览、考古的游客络绎不绝。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毁去大半,但还有不少尚存,还有长了四百多年的柏树、古槐等。双庙村古石刻林等文物古迹在未毁前的原面貌是:
石狮子、石羊、石猴、石龙、石牌坊等大都是高质量的青石精雕细刻的艺术品,既多且奇。距村西300米,设由北向南牌坊等物,牌坊前东西各有石狮子十多个,狮子身高1.8米,面向南,腰粗一尺余,头大斗半,眼暴突出似铃、嘴大如盆,貌相威武。碑坊高6米,宽4米,上有两层,立柱两侧离地一米多,有石鼓两面,鼓上各有石猴两个,活灵活现。
牌坊北有石马东西各6个,马高1.7米,身长两米多,马鞍、马镫紧紧伏在马上,两耳竖立、两眼尽睁,精神抖擞,长势惊人。还有石人十四个,形象逼真。实属精品。
马北侧有石猴东西各10个,猴高1.5米,一般头颅,两腿抱头,舌头伸缩不凡,急坐地上,紧靠猴有羊东西各6只,羊高1米,身长1.5米,面孔和善,羊头之两角似月盘在头上,稳稳的坐着。靠羊北有绞龙碑东西各两个,碑高3米,宽1米多,最北端有大坟一个,坟前设有石碑楼。
村西路南张氏祖坟南有四个绞龙碑,高4米多,宽1.3米,厚30多公分,碑帽有两条龙,麻花式的绞织在一起,盘卧在碑顶上,碑下有方圆1.6米的大石龟伸着脖子,吐着舌头,平稳的驮着。石碑的北面有马4匹,左右各两匹,马高1.8米,身长2米多,马鞍、马镫、马靼质优样式新颖,马旁有石人8个,皆武士。右马西侧有羊4只,羊高1.2米,身长1.7米。羊的西边有猴4个,猴高1.7米,貌相奇特坐在地上,张氏祖坟位居东北,子孙坟墓朝西南方向排列秩序井然,坟坟有碑,碑碑字写的好,书法作品水平高。
往村东北游览:有面积3亩祠堂,堂前设井一眼,有青石饮马槽两个,槽长1.7米,宽1.3米,高60公分。大门内设石人2个。祠堂门外左右两侧有虎各一个,高1.6米,长象喜人,稳如艘石而坐。祠堂门左有小石碑一个,专载双庙简历,虎后门前有两个大青条石,长1.7米,高80公分,宽50公分。祠堂外门是面向南的广亮大门,门楼高6米,东西宽4.5米,南北长6米,北边东西两侧有青石立柱两个,上盖是碧绿色的瓦房,瓦房脊两端有麒麟兽两个,门上有东西横匾一块,上写“张氏家祠”四个大字。从门楼往里有砖砌影路直通祠堂。
祠堂3大间,东西长11米,宽7米,高7米,门前走廊1.3米,有棕色大明柱两个,前墙尽是木制雕刻的多种花样的窗棂,祠堂门为旗杆门,门上挂有一块匾,上写“水源木本”四个大字。上盖为天蓝色的琉璃瓦,屋脊上有麒麟兽各一个。祠堂内正中央有始祖相,始祖两侧,东西两山有影相8身,按明清两代官服整洁穿戴,官帽、朝靴、玉带身身有之,有笏板的官员就有8名。内有大石供桌5个,供桌前有青石香炉5个,香炉前设有棕色木制兰杆围绕,供桌上陈列着数十个灵牌。祠堂走廊东西两侧有石碑各一个,主要记载明、清两代官员的履历。东屋瓦房7间,这些明、清时代建筑,都是雕梁画柱,飞檐琉璃瓦,艺术水平很高。院内有松柏树数株,现尚存3棵,至今已400余年的历史了。
村西路北南顶老爷庙,面积8分,庙前西侧有砖井一眼,庙门向南、兰瓦屋门楼,院内有石亭子一个,正房庙门向南,瓦屋三间,高4米,东西长11米,宽5米,有走廊明柱两个,屋内正中是南顶老爷神像,另有关公、大刀刘廷等神像,一进屋门上有1米多长的4条龙,设有活窍窍,龙能上能下,上下时摇头摇尾,甚是令人赏悦。院内西屋瓦房两间,内有许多神像,姿势、穿戴各有讲究。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考古价值。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