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建业南北雄峙的千年古镇邺城
日期:2022-11-25 15:13:43  点击:
来源:赵都文化(公众号)  作者:黄津

 

曾与建业南北雄峙的千年古镇邺城

 

曾与建业南北雄峙的 

千年古镇邺城

 

□黄津

 

巍巍太行的腹心之地,一条河蜿蜒流淌,隔开了今天的河北、河南两省,这便是漳河。千年古镇邺城,即位于漳河畔的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与独特建筑的古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之都,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多世纪之久,曾对神州大地产生过深远影响,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销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大唐“诗豪”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一诗中提到的金陵,即今天的南京、古时的建业,魏晋南北朝时期曾与邺城遥相呼应,似一对名称相近、命运牵连的兄弟,形成了南北对峙的两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南北双璧遥相呼应

 

滔滔漳水润泽邺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古邺儿女。早在2600多年前,“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始建城池,“筑五鹿、中牟、邺、盖、牧丘,以卫诸夏之地”(《管子》)。从此,“邺”作为一个古老的城邑,第一次出现在中原大地上。之后,从公元前五世纪(前439年前后)至北齐承光元年(577年)的一千多年间,这里创造了辉煌无数,是当之无愧的“天子之都”、“帝王居所”。

 

     

古邺城遗址主体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境内,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的香菜营乡邺镇村、习文乡一带,南距安阳市中心18公里,北距邯郸市区40余公里。邺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磁县大部和河南省安阳市北部等。

 

     

据文献记载,战国时魏文侯曾一度都邺,邺令西门豹投巫于漳河,除“河伯娶妇”之害。西门豹还开凿了十二条大渠,引漳水以溉田,“泽留后世,千古流芳”。他破除迷信、兴利除弊的壮举,名闻于天下,并为历代所传颂,可谓“贤令”矣。

 

     

东汉后期,邺城为袁绍统治北方的中心。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打败袁氏,进占邺城。经过重新营建后,邺都作为曹氏政权争夺天下、扫灭群雄的大本营,也就成了当时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曹操在营建邺都时,重新作了规划,使其中轴对称,布局合理,近似于棋盘格状。修筑的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寓战略防御和休闲娱乐于一体。这种建筑格局,前承秦汉,后启隋唐,明清的北京城建筑格局也大略如是。其影响远及日本,是城建史上的杰作。

 

     

曹操在用人上很有远见卓识。他打破当时的门阀观念,不论地位尊卑,名誉好坏,唯才是举,在他周围聚集了众多能征善战的骁将和杰出的谋士文人。曹操思想解放,打破禁锢,提倡“清峻”“通脱”,给“建安文学”的兴起开拓了道路。汉末虽然战乱频仍,但曹操凭借自己的势力,在以邺城为中心的华北一带,开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而几乎同一时期,千里以外的长江之畔,亦有王气纵横。那是东汉末年,豪强割据,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逐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曹操据邺地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之后,刘备以益州为中心建立了根据地,孙权则占有了长江下游的江东六郡。要冲虎踞龙盘,必是帝王之地。为了更好地联刘抗曹,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其政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到秣陵(今南京)。这时孙权才20多岁,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心想建立帝王之业,于是在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将秣陵改名为“建业”(也是“建功立业”之意)。他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名为石头城,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为吴国的确立和巩固创造了条件,并最终在229年夏称帝。

 

     

彼时,邺城与建业遥相呼应,形成双雄对峙的南北两大政治核心。

 

 

衣冠南渡民族融合

 

 

266年,司马炎篡魏,定国号为晋,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发兵六路大举伐吴,暴戾淫侈的孙皓面对顺江而下的王浚水师束手无策,只好“面缚舆榇”投降。司马炎将建业改称为秣陵,以削弱其政治地位,不久又将秣陵分割成几块,秦淮河以北称建邺,秦淮河以南称秣陵。

 

     

西晋末年,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南下抢掠,黄河流域陷入一片大混乱之中,大量北方人集体向长江以南出逃,历史上称为衣冠南渡。307年,以王、谢为首的世家豪族,簇拥着西晋皇室琅琊王司马睿,仓促南渡至建邺。313年,为避愍帝司马邺之讳,又因北方混战,民不聊生,这里却是一片升平景象,军民康乐,遂改建邺为建康,定都于此。之后,建康作为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的京师,成为南方政权的政治核心。

 

     

东晋统治者不以恢复中原为意,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南,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下的北方农民和土著农民一起辛勤劳作,开辟南方广大的山泽荒野,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使中国经济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与此同时,中国北方陷入分裂,西晋后期之前的中原人总体是汉民族,而西晋后期北方少数民族于混乱中建立了十数个政权,历史上称为东晋十六国。

 

     

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居住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占领了中原地区,一直发展到长江一带,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少数民族由于生活环境和习惯的影响,锻铸了粗犷、勇武、剽悍、能征善战的性格。他们把畜牧业生产技术带到中原,促进了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他们学习汉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使其文化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在这个阶段,先后有5个政权在邺城建都,其中有4个是少数民族政权。邺城的主要宫殿毁于西晋末年,公元334年,后赵石虎迁都邺城时,沿用曹魏时的布局重建。公元6世纪,东魏在城南增建新城,史称邺南城,比邺北城更大更奢华。

 

     

邺城中轴对称的建筑特点,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一个优秀结果,对上衔接历史,对下影响未来。这一点,也可以从以后的许多建筑上看出来。例如唐代长安城的明德门、洛阳宫城的应天门,都是受邺城朱明门的规模和形制影响的直接结果,这已成为中国建筑学界的共识。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邺城几度浮沉,几度兴衰,在毁灭与重生的交织中,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体系,写下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辉煌篇章。

 

     

邺城作为都城,在民族大融合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发展和盛行起来,后赵的大和尚佛图澄,对佛教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的弟子道安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高僧。北齐时仅邺下就有大寺四千所、僧尼近八万,邺城是当时佛教活动的中心。

 

 

名都蒙尘毁于一人

 

 

整个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朝代更迭,南朝的宋、齐、梁、陈你方唱罢我登场,是个长达三百余年的纷扰乱世,动荡不堪。建邺(建康)作为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的京师,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之都,都是几经沉浮,始终处于历史风云的深处、政治旋涡的中心,直到一个人的出现。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杨坚在篡夺北周政权的一场战争中占领了邺城,将全城居民南迁45里,然后一把大火烧毁了邺城,这把火足足烧了三个月,六朝古都毁于一旦。之后,杨坚代周建隋,是为隋文帝。隋朝在邺地设相州,治安阳。从此,历史上声名显赫的邺城名存实亡,即使是地方性的中心也由临漳一带,移到今天的安阳附近。至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宋神宗下诏,废邺而建邺镇。自此,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邺城,寿终正寝。随着历史的发展,在邺发生的众多事件,特别是少数民族政权兴衰更替的史实,逐渐淡去,鲜为人知。正如唐人孟郊诗中所云“微月东南明,双牛耕古城。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了。

 

     

而建邺(建康)从三国时期的吴国,到东晋,再到后来的南朝,经过多年的发展,商贾云集,文化兴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焚毁邺城之后,隋文帝杨坚毁掉的第二座城,就是这里。

 

     

隋文帝灭掉南陈后,下诏“建康城邑并平荡耕垦,于石头城置蒋州”,也就是将城内地面上所有建筑拆毁,夷为平地,开垦成田,供农民栽菜耕种,并废“建康”之名,恢复了秦始皇起的讥辱名称“秣陵”,于石头城置蒋州,让这里从国都级别的城市直接变成了小县城。这一次的破坏,可谓彻底,建邺(建康)元气大伤,以至于此后近三百年时间依然是废墟一片。盛唐时,李白到此游玩,破败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写下了“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直到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南唐始主李昪定都金陵(建邺),才逐渐一点点恢复发展,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于此,改名为应天府,这里又一次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此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发展高峰。

 

 

文化传承古镇焕新

 

星转斗移,寒来暑往,随着历史的变迁,尤其是经过战火的摧残、风雨的剥蚀,昔日金碧辉煌、威武雄峙的邺城早已“黄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遗存无数,默默诉说千年沧桑。

 

     

1957年,考古工作者对邺城遗址进行了首次勘察。1979年,邺城遗址被公布为临漳县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1月,邺城考古队在临漳县北吴庄发现佛造像埋葬坑,挖掘出土2895件东魏、北齐石造像及残件,是目前所知建国以来出土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201831日,邺城遗址所在地临漳县香菜营乡正式挂牌设立邺城镇,标志着邺城文化旅游产业化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近年来,临漳县成立了邺城遗址保护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邺城遗址保护规划》和《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方案,构建了四级网格化保护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加快综合开发及文化传承的步伐,全力推进遗址保护和利用。

 

     

20128月,邺城博物馆开馆;201512月,临漳佛造像博物馆(现更名为邺城考古博物馆)开馆;201712月,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国家立项,正式启动建设……临漳县以邺城遗址为基础,先后打造了一批文化旅游景点,复原遗迹部分原貌,让邺城历史能生动、形象、真实地展现出来,有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临漳县近三年游客接待量达6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70亿元。

 

     

2021年末,邺城遗址入选了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这意味着邺城遗址将再次搭上政策红利的“快车”,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邺城遗址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不仅有利于邺城遗址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而且为打造城市人文地标提供了更多可能。

 

     

那曾经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永载史册,千古难泯。一代名臣西门豹投巫治邺,魏武帝曹操据邺为都统一北方,“建安风骨”开一代文学先河,文姬归汉铜雀抒怀等为世人咏叹,巍峨耸峙的铜雀三台遗址、独具一格的南北邺城遗址、魏元帝曹奂墓等众多古迹,都是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千古名镇邺城,如今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和对外展示窗口。

 

曾与建业南北雄峙的千年古镇邺城

邺城博物馆中古邺城沙盘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