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游记
记得在邯郸上古代汉语课时,有一首古诗词叫做《夜宿临洛拜》,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太行山势似蝌蚪。课间休息时,我对授课的教授说:“老师, 其实这个古人看见的太行山不是真正的太行山,只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脉,那里离真正的大行山还远着呢!”想不到教授是个刨根问底的人,竟驱车几十里亲自去考察了一番, 回来对我说:“还真是你说的那样,看见的那个山叫紫山。”
我的老家在紫山西北约二十华里的地方。在我的家乡看紫山,就像一幅画一样: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青青的紫山像一个巨大的扇子面立在东南方。每天早晨,太阳就从它的背后升起,当太阳还没有跃出山峰之前,山峰的顶部就先染上了金黄色,太阳一出便紫光闪烁,似有万道霞光。看着紫山顶上的霞光,使我想起老子“紫气东来”的典故,怨不得在我们老家的门楣上经常可以看到“东望紫峰”或“紫气东来”的门匾。后来到紫山游玩,才发现紫峰上有含紫石英的岩石,其岩石质地坚硬,石头表面呈黄色或紫色,在没有植被覆盖的山用峭壁上,岩石裸露,太阳光一照, 反射出黄色或紫色的光芒,远远看去,就变成了紫光也未可知。
紫山也叫马服山,这与春秋战国时代的名将赵奢有关。赵奢本来是赵国都城邯郸一名管理财政税收的官吏,因他正直刚强秉公执法,被赵王封为大将。公元前269年,秦军攻打赵地阏与( 今山西和顺)时,赵奢带领赵军从邯郸出发,偃旗息鼓,经过两天一夜的急行军,突然出现在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布兵列阵。秦军攻打阏与久攻不下,突闻赵军援兵到来,仓促分兵迎敌。赵奢率军反击,大败秦军,阏与之围解。阏与大战显示了赵奢智勇双全的军事才能,被赵王封为马服君,并把紫山封为他的封地。赵奢死后,葬于此山,遂把紫山改为马服山。唐时称此山为朱衣山,《元史》和《魏书·地理志》《大清一统志》都称此山为紫山。
紫山系太行山的余脉,面积二十多平方公里,山的最高处海拔约498米,山岗兀突并起,连绵数十里,独特的地理地貌和地理位置,形成了古国邯郸赵都的一道天然屏障。站在紫山的顶峰四望,西为武安市,东南为邯郸县,东北为永年区,真可为鸡鸣三县之地。源出与太行山的南北两条洺河,顺流东来,到紫山脚下时,由于紫山的阻挡,折向北流去,然后转向东奔腾入海。洺河夏日洪水暴发,波涛滚滚,大浪滔天,甚是壮观;平时河水波光粼粼,水平如镜,青山影入绿水,如诗如画,使人留恋忘返。
去年冬天的一天忙里偷闲,邀一好友驱车前往紫山游玩。紫山西面山坡太陡,不易攀登。因此我们乘车出武安市往东十数里到工程乡后,然后转向北奔永年的方向走,要从紫山的东面山坡较缓的地方登山。
进永年区界不到数里,远远就看见紫山的主峰了。因为是冬季,满山树木萧萧,遍地枯草败苇,山上游客甚少。沿着陡峭的山坡拾级而上,走不多远就来到了山洼中的赵奢墓。赵奢墓当时重新修葺,焕然一新。墓的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了起来,墓前冲天一块巨石,上面有几个行书大字:马服君之墓。在墓的左右各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赵奢的事迹。墓前有一口长六七尺、宽四尺、高约三尺的巨型铁制香炉,皆马姓人捐赠。顺墓前往下看还有一块空地,四围皆用料石筑起,空地上有赵奢的塑像一座,塑像用巨型石块雕刻而成,约有十米高。赵奢身着朝服,手持竹简,温文尔雅,决不像一介赳赳武夫。
越过赵奢墓,在半山腰的山路转角处,有一山洞,洞前的门楣上有一块长长的红布,红布上没有书写任何东西,所以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洞,洞旁也没有标志注明是什么洞。钻进洞中看了半天,发现洞是三角形的,洞中摆设非常简陋,除了摆放的贡品和袅袅升起的香烟再没有其他东西了。走出洞穴向管理人员询问了一下,才知道这洞乃是仙人王乔修仙的洞府。听了他的话,我突然想起三国时著名文学家赵丕曾做过的诗: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莫非就是用此仙人的典故?问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笑着摇摇头说:“其实我也不知道, 但是传说王乔去京师一趟,不用车骑,一天就能走个来回。后来王乔就在此洞潜心修炼,终于得道成仙了。”
这自然是一个神话故事了。可我急于寻访的不是这个神仙王乔,我要寻访的是在元代名噪一时的竹林寺。据史料记载,有个叫刘秉忠的人在此寺隐居数十年,并开办竹林书院。刘秉忠这个人才华出众,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无所不精,后来被元太祖忽必烈所用。就因为刘秉忠在此隐居的缘故,元朝多次拨巨款修缮竹林寺。紫山的竹林书院还走出了郭守敬、张文谦、王易、王洵等一代元朝的名臣和栋梁之材,都与刘秉忠的教导有关。郭守敬老家是河北邢台,离紫山只有几十里的路,因此从小就在紫山的竹林书院学习,后来终成著名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等,曾任元朝的都水监,兼提调通河漕运使。郭守敬还参与了编制《授时历》,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等,成为从紫山走出的文学泰斗和一代天文宗师。我们走天门、游玉皇宫等寺庙后直达峰顶,始终没有发现竹林寺的踪迹。经过询问,才知道竹林寺早就毁于天灾和战乱之中了,听之后非常遗憾。
紫山上原有两座砖石垒成的一高一矮的塔,这两座塔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毁于“文化大革命”了。登上峰顶,还可以看见当时毁掉双塔时留下的两堆残砖废瓦,被当地村民用铁链围住,意思是说这是非常神圣的东西,是不能随便动的。在这些残砖废瓦的后面又重新盖起了一座新塔,塔上有几个鎏金大字:紫峰塔。峰顶有数座寺庙,其中最大的那座庙的院子中放着许多石碑,有一块石碑上刻有“神游”两个草书大字,字写得龙飞凤舞,没有看清是谁人所书,更不知是谁人所刻。其他石刻也一一看过, 字写得都非常源亮,刻的也很精细,大概是当地的名人或书法家写的吧。奇怪的是每块石碑都有书写者之名而没有刻者的名字,想那刻字的人一凿凿地把字刻下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吧? 但为什么不把刻字人的名字也刻在上面呢?
转眼太阳就要落入西边远远的太行山了,随行的友人催我下山,怕天黑了下山危险。当我们沿着山中的台阶往回返时,竟然在砌石道的石块中发现了一块“年轮石”。这块年轮石直径有二尺左右,石上石纹犹如巨木断开,纹路清晰,一圈圈的年轮由小到大,历历在目,甚是奇观。由于是用水泥镶嵌在石壁上,只能看看,不能拿下,唉!这块石头做了筑路的材料真是可惜了。
回到紫山脚下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座马氏恳亲碑。读碑文才知,赵奢因战功被赵王封为“马服君”后,其后代赵兴崇敬祖辈功业,改赵姓为马姓。因此,赵奢为中华民族马姓的始祖。现在姓马的人除在中国大陆外,世界许多国家还有姓马的华侨。
2008年9月,世界马氏恳亲会第五次会议在邯郸召开,马英九的父亲曾带着台湾马氏宗亲来参加,并朝拜此山,寻根祭祖,此山无形中将大陆和台湾连到一起,沉寂多年的历史名山也要为祖国的统一做出新的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