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些定居邯郸的外地老年人,一起聊天时,不断有人问:“邯郸城到底在哪里?是西南庄呀,还是新华街?”这一问题,不但外地人不清楚,就连本地的年轻人也不太清楚。我从小生长在西门外,小时候不断在城墙上玩儿,在护城河洗澡,所以对邯郸城并不陌生。下面我就简单说一下邯郸城的概况:
邯郸的大人、小孩儿都知道丛台。实际上,丛台就在邯郸城东北角的城墙上。丛台上回澜亭往南有一段城墙。原先,这段城墙一直往南到彩印厂南门。那里是城的东门。再往南到和平澡堂往西拐,到回车巷的南面是南门,南门往西到陵西路东道沿儿往北,直到陵西路与人民路交叉口的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巷,那里就是西门。西门往北到丛台路口往东,第一中学西边是北门。再往东便是丛台了。原先城外有护河城,现在没有了,只剩下丛台下东边冲着丛台南门,种有荷花的一小段,这段河往北绕过丛台到七贤祠东便就没有了。这就是邯郸城的轮廓。这座邯郸城,既不是唐宋时的邯郸城,更不是战国时的趙之都城和汉时全国五大都市之一的邯郸城,而是明清时的邯郸城。
据《邯郸简史》介绍,邯郸城池宋金皆有,至于元代,虽史书缺载,但估计是应该有的。关于明代的邯郸城是“建自洪武之世”。当时的邯郸城,南不过斜街口,北不过观音阁,南北不及二里,东西宽不及半里。到宪宗成化二年(1466)进行了扩建,拓城三里许,周围五里四十六步,城墙高二丈,阔一丈五尺。武宗正德六年(1511)又有一次加修。到了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因邯郸城墙大坏,知县董威觉得“邯郸邑要燕趙之道,实乃京师锁钥之地也”。故出郡帑金三百,募他邑壮卒三千人以资之,从乙巳秋动工,到丙午三月竣工。这次加筑,扩大了邯郸城的规模,城周八里、城墙基厚三丈,收顶一丈五尺,筑敌台二十有五,台立铺舍三楹,以甓甃女墙千五百八十有九,四隅各构危橹,四城门各券层城,东曰瞻岱;西曰环沁;南曰带河;北曰拱极。环城有池,池有堰,河池宽七丈,深一丈五尺,堤阔四丈。远而望之;飞楼翼赫,粉堞炳璜,金椎石壁,壮气襄武。从此,护城河与城墙圈定了邯郸城的规模。后来,到隆庆六年(1572),知县张第又对邯郸城进行了一次修缮,并将北门改名为“迎祥门”
当时,邯郸城并不规整,南、北门对称,一条大道相连(现在的串城街),而东、西门并不对称,东门偏南,有瓮城,翁城门南向;西门偏北,瓮城门南向。县衙在城东北隅(现地委礼堂)的丛台之西南。县衙西有文庙(孔庙),明伦堂。衙后东北有丛台,丛台在明嘉靖以前在城墙外,独立成台。嘉靖三十年(1534),兵备副使杨彝下令,由邯郸县丞王景负责营建起一条甬道与城墙连结起来,使之成为城墙的一个组成部分。嘉靖二十四年知县董威又借拓城之机,扩建甬道。“使其阔遂与台相等。”
到了清代,邯郸城与明代无大的变化。直到康熙七年(1668),因受近百年的滛雨淋漓,城垛大坏,新任知县张慎发捐银五百八十金,组织修复。修复后的邯郸城,其广其厚,皆不如前。此后,因乾隆南巡路过邯郸,知县怀荫布又进行了修整。到同治初年(1862—1874)知县英棨、侯国钧又重建城墙、筑炮台三十、垛口二千一百有奇。光绪十四年(1888),知县阚絅又补修北门,并改其东向为西北向。
明清时,邯郸城内划分为五个区,即:东北区、西北区、东南区、正南区和西南区。东北区最大,是官府机关所在地,有县衙、东、西察院、养济院、文庙、明伦堂、行太仆寺。递运所等。同时还有丛台、三忠祠。四贤祠(后合为七贤祠),观音阁与马神庙。西北区有丛台驿、公馆。城隍庙在正南区。光绪二十七年(1901),光绪帝、慈禧由陕返京、道经邯郸,知县龚彦师于县衙之南建行宫一座。在西南区有回车巷和关帝庙。西门里之北有邯郸书院。据有关资料所载,城内还有不少历史名人的故地。如秦始皇出生地,荀子故里、相如府、廉将军府、张国彦家庙、王琴堂故居等。除此之外,城内还有许多古代石坊表(牌坊);如县衙前的《地官上卿坊》,南门里的《宫保尚书坊》,斜街口的《节制四省坊》,北门里的《父子进士坊》、(张国彦父子)、衙巷口的《鸣凤腾蛟坊》、庙道口的《谏议坊》、城内还有《天官大夫坊》、《大司马坊》、《都宪坊》、《千山耸翠坊》、《彰善坊》、《桂史坊》《孝文世家坊》等等近二十座石牌坊,分布于城内,甚是壮观。邯郸城内的商号也不少,如南门里的明盛粮店。回车巷北面的二和协酱菜园、西门里的万春堂药店。东门里桢元增酒坊,桢元亨钱庄、怡元亨商行和桢记煤油庄,以及南门里的若瑟医院、宝记烟草公司等等。同时,城内的古街古巷,古民居很富有邯郸的地方特色。
总之,邯郸城里的历史文化遗迹甚多,我们这些老邯郸人,在回忆和闲谈中,都有发自内心对“乡愁”的留恋,都希望若能恢复一些有重点的,体现邯郸地方历史原始风貌的古建筑,彰显古城历史底蕴,让我们这些还健在的老邯郸人,再看一眼老邯郸城内的风貌,那该多好!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mingren/2021-10-20/5312.php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