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北源传略
日期:2021-08-21 14:34:28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中共大名七师党史资料征编组整理

 

赵北源传略 

邯郸文化网、名人名胜、沙疙塔、赵北源

赵北源原名赵凤琴,学名南福增,1917年出生于直隶(河北)省大名县西北沙疙塔乡一个贫苦的农民之家。因他父亲赵桂林长期在外,家中无人务农,生活十分贫困。北源姐弟较多,全靠随其母乞食为生。1920年大名一代旱灾严重,病疫流行,他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相继病、饿而死。母亲为此非常悲痛,哭的双目失明,精神失常。为能生存,北源随母亲四处乞讨,尽遭地主老财的白眼相待,过着非人生活,饱尝了旧社会的一切苦难。

到了1915年,父亲赵桂林在大名城内有了暂时栖身之处,北源和他母亲陆续迁往城内居住。又过二、三年,大约在北源十一岁时,因受邻家读书人的影响,北源要求父亲送他入学读书。因父亲吃过不识字苦处,入学花费也不多,于是就答应下来。当时父亲收入无几,又少外援,北源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坚持着到校学习。每年到麦秋季节,他都要随母亲返乡拾粮,再除去暑假、寒假,三、四年的小学学业只不过读书一年多。北源在学校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他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到了1931年他十四岁时,竞考入了直隶省省立第七师范附属高级小学校,由此在他学业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大名七师附小不同一般高级小学,它是革命教育家谢台臣创办七师这个革命教育阵地的组成部分。在教师方面,大都聘任在七师毕业的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任教,教课内容上也多选用一些带有革命性的教材,还有图书馆中的许多革命书刊也可以借阅,这给北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校期间,他除努力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还亲自聆听过共产党裴卜祥(裴志耕)、李平芝等同志的讲课,深受启发,开始有了阶级觉悟,逐渐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认识到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共产主义才有美好的未来。“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我国东三省的消息传来,北源和全校师生异常愤慨,对国民党蒋介石的退让政策极为不满,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

1932年暑期大名七师招收新生,当时北源小学未结业,他借用南福增的高小毕业文凭,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经过考试竞被录取。父母获知非常高兴,熟人也都为他纷纷祝贺。因为大名七师在河北南部是一所很有声望的中等学府,又是官费,一般人认为谁能进入七师读书,毕业后有生活出路,最起码能做个教书先生。但是,自北源进入七师以后,全国政局的变化使他不能很好读书。国民党政府对全国热血青年的抗日爱国热忱不仅不给予鼓励,反而百般压制和打击,再加上北平、天津、上海等处大学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消息不断载入报端,北源和许多在校学生极为不安,时刻为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出路而担心。

在北源思想陷入困窘之时,适有同班同桌任继宗(中共党员)同学,与之非常要好,常在一起交谈,使北源逐渐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不实行革命,国家没有前途,个人也是没有出路的。就这样,由于共产党员同学任继宗对他的影响,为寻找出路开始阅读马列主义书刊。为时不久,北源思想进步很快,终于在1933年春天经任继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七师学校领导权被反动分子郭鸣鹤所掌握,学校中原有的党团员大多被迫离开学校,七师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隐蔽在校的少数党团员,为了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以读书会的名誉组织进步同学阅读革命书刊,宣传我党的主张,并注意寻找发展党员对象。北源同志被推选为读书会会长,除在校内为我党积极开展工作,每逢假日还到城内进行地下活动。此后,由于我党在学校的活动被反动当局察觉,到1934年寒假时,赵北源、任继宗、刘锡章等10多个党员学生被开除学籍。他们不得己离开了自己的母校。

1935年春夭,北源同志经同学任继宗介绍到了肥乡县辛安镇小学,以教书为掩护,担任了中共肥乡中心县委发行部副部长职务,积极从事我党的地下工作。因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北源的活动引起敌人的注意,为了整个党组织的安全,他不得不离开肥乡返回大名。此后,因在当地找不到组织关系,心情非常苦闷,再加上家境十分贫困,为生活所迫只好到外地谋生,直到19373月他才返回故里。不久,又遇母亲病故,父亲失业,在异常艰难的困境中,经解蕴山同志的介绍,同年5月到北平通俗读物编刊社以卖书度日。“七·七”事变后,北源同志从北平逃回大名。11月日军侵占大名后,北源在城内一边谋取生路,一边寻找党的组织关系。1938年初,适逢由山西华北干校回大名的白映秋等同志给北源接上了党组织关系,他被指派打入敌人内部做敌伪军工作。其间,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除向伪军宣传我党抗日主张,还为我党传递情报,营救被捕同志,向城外输送印刷器材、纸张等,做了许多重要工作。

19397月,由于大名城内敌情变化,北源在城内无法存身,他冒着生命危险逃出虎口,毅然参加了我大名人民武装四区大队,初为民运干事,不久担任了四大队指导员。19407月,该部被编入冀南一分区第九旅二十六团,北源任该团第二营营长。他随军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到德石路之线同敌人苦战三个月,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出色的完成了各种战斗任务,受到上级表扬,个人荣获百团大战一等奖章。1940年冬季,由桂干生率领的九旅返回冀南一分区后,北源同志奉调担任魏县大队长。19411月赴驻太行的一二九师参训队学习,同年10月重返冀南一分区,而后相继担任二十六团参谋长,漳河县长和广(平)大(名)路南支队政委等职,他为开辟和巩固大名、魏县、成安一带的我抗日根据地英勇战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38月至11月北源在太行参加冀南后梯队党校整风期间,在“左”的路线下他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和肉体受到残酷折磨,他始终坚持了我党一贯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经受了考验,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贵品德,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

19455月北源同志由太行返回冀南三分区,仍先后担任路南支队政委、二十六团政委等职,为我军解放成安、临漳等县城英勇奋战,立下新功。此后,在平汉战役、安阳北部剿匪和保卫回隆等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抗敌,身上多处负伤仍不下火线,有七、八块弹片在他身上始终未能取出。

解放战争时期,北源同志先后被调任冀南军区独立第三旅十四团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八十六团团长等职。1947年随军南下大别山,为开辟山区根据地与敌军连续苦战七个月,胜利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一切光荣而艰巨的战斗任务。19487月率全团官兵渡过汉江,配合友军创建汉南根据地。1949年春天,为我南下大军顺利渡江,在王宏坤同志指挥下,北源带领一团官兵在花园战役中迅速歼灭江北守敌主力一个团,而我团无一伤亡,战果辉煌。随后,他奉命赴豫西剿匪,也都很好地完成任务,表现了我军一个指战员的坚强意志和军事指挥才能。由于他长期在对敌斗争中英勇善战,功绩卓著,于19495月升任第四野战军五十八军一七三师副师长的职务。

新中国建立后,他先后被调中南军区第一舰队司令员,海军青岛基地参谋长、北海舰队参谋长、旅顺基地副司令员等职,为创建和扩大我人民海军力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55年我军施行军衔制后,先为大校,后于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然而由于他在战争年代身体受损严重,又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与学习,积劳成疾,在他晋升少将军衔不久,不幸于同年823日病逝于北京,终年仅45岁。

(中共大名七师党史资料征编组整理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mingren/2021-08-21/5034.php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邯郸文化网、名人名胜、沙疙塔、赵北源

邯郸文化网、名人名胜、沙疙塔、赵北源

邯郸文化网、名人名胜、沙疙塔、赵北源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邯郸文化网、名人名胜、沙疙塔、赵北源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