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李白及其大作《赠临洺县令晧弟.时被讼停官》
一、作品时代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来到京城长安。李隆基颁旨任命其为待诏翰林,职责是为宫廷创作诗文,陪侍唐玄宗和杨贵妃左右。李白有冲天之志,岂肯趋炎奉承?于是三年后挂印辞官,醉卧长安。他开始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和风景名胜,每到一处都纵情诗酒,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他族弟李皓时任临洺令(治在今临洺关),侄儿李聿任清漳(今广平、肥乡一带)令,都属于洺州(治在广府古城)管辖,于是他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来到洺州,大约在洺州住了半年,留下了《春日游罗敷潭》、《邯郸南亭观妓》、《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赠清漳明府侄聿》及《赠临洺县令皓弟》等诗作。他到洺州时,其弟李皓时任洺州临洺县令,惹上官司已被停职,李白写《赠临洺县令皓弟》劝慰其弟。
临洺令李皓,《旧唐书》、《新唐书》列传无载,因其为李白之弟而在府志、县志留名,他未被列为名宦,估计任临洺令时政绩一般!
二、意译:
赠临洺县令晧弟
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
终期龙伯国,与尔相招寻。
陶渊明曾辞去彭泽县令,保持一颗归隐田园之心。
大音无声自成天籁之曲,只管弹奏或许无需琴弦。
垂钓往事并非十分遥远,连捕六鳌意义何其深刻。
就期待龙伯古国巨人吧,与你结缘完成宏大夙愿。
三、有关词句解释:
1、临洺;唐县名,属洺州,治所在今永年县临洺关,北宋撤并入永年。
2、陶令;即晋代大诗人、辞赋家陶渊明。
3、彭泽:彭泽县,在今江西省九江市。陶渊明任彭泽令八十余天挂印而去,归隐田园。
4、“大音”二句:《晋书·陶潜传》:“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老子》:“大音希声。”
5、“钓水”四句;引用龙伯国巨人钓鳌的故事,劝李皓沉住气,静等机会来临。故事大意为,昆仑山北面有一个龙伯国,龙伯国的国民都是巨人,身高三十丈,能活一万八千岁。有一巨人几步跨过昆仑山,来到东海,一会儿功夫,连钓六只巨龟,回家美餐了一顿。(可以转载,谢绝引用)
四、府志有关记载
《康熙广平府志》载:李皓,(李)白之弟,临洺令。同页还有唐开元名相、南和人宋璟,时任洺州长史、后任贝州刺史;唐德宗贞元状元、范阳(今涿州市)人卢顼,时任洺州别驾,后任洺州刺史;洺州平恩(今曲周、邱县)人程名振,时任洺州刺史,唐初曾任永年县令;永年人宋庆礼,时任贝州刺史,后任御史中丞;隋唐名将罗士信,时任洺州总管,曾任幽州总管。山西闻喜人裴琰之时任永年令;河北清河人杨茂谦时任临洺令。
《乾隆广平府志》载:李皓,俱临洺。本页还有李聿,时任清漳县令,为李白本家侄儿。
链接:www.handanwenhua.net/mingren/2021-07-22/4595.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