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邯郸大名县有一位历史名人,他既不是像潘美那样的名将,也不是像邓丽君那样的名流,而是以孝而闻名天下,流芳百世的,他就是李茂。
一、迁徙
相传,元朝的时候,北京大名府作为陪都的辉煌已经不再,但漳河卫河和老黄河的水依然威胁着大名故城,还是时常发生水灾,城边老百姓生活十分的艰难。
为此,出生在今邯郸大名的李茂,从小就随父亲李兴寿举家迁徙到了千里之外的扬州。
二、受命
在扬州,李茂幼小时就热爱读书、吃苦耐劳,成年后更是知书达理、懂事孝顺。
这日,父亲李兴寿因病就要亡故了,临死前,就告诉李茂:“我病且死,尔善事汝母。”意思是我就要生病死了,你一定要善待孝顺你的母亲。
李茂听了,低声地哭泣着,点头接受父亲的命令嘱托。
从此以后,他更加小心谨慎侍奉着自己的母亲。
三、孝顺母亲二事
然而,突然有一天母亲因病双目失明了。
李茂伤心不已,请遍了扬州城中所有名医,为此还变卖了半个家产,但母亲的眼睛仍不见好转。
这日,他遇到一道人,道人从口中吐一石,曰:“此石,乃泰山石也,心诚则灵,可以一试,但价值不菲!”
李茂听了此言,为了自己的母亲能够重见光明,不放弃一丝希望,变卖了剩下的家产,换下了这块泰山石,每天对着泰山石祷告,愿母亲的视力早日恢复。
如此这般,坚持每天真心祷告,三年后,其行动感动了上天,母亲的眼睛竟然好了!而且经过自己的艰辛奋斗,家里又开始富裕起来。
李茂欣喜若狂,又开始有了新的祈祷。每天傍晚对着泰山石,真心祝愿母亲长寿,愿上天以减少自己的寿命,换来延长母亲的寿命。
母亲果然长寿至极,八十四岁而逝。逝世时,李茂是哀恸大哭,听者都感到悲伤。
四、以孝闻名天下
元朝大德九年,李茂的母亲去世不久,扬州城发生大火。沿着街道,借着风势,大火烧了成百上千间房子,噼里啪啦,唉声遍地,死伤无数,却又一时无法有效救火,人们只得四处逃窜。
这时,大火烧到了李茂的房子旁,要烧李茂的房子了,突然,大风转向了,往回刮起来,紧接着大火就莫名其妙地自己灭掉了。
人们纷纷称奇,都说李茂是个大孝子,他的行为感动了上天,连他家的房子也受到了上天的庇护。
于是,大家就一起以李茂为榜样,真心实意地孝顺起自己的父母起来。
很快,李茂的孝顺父母的事迹也传到了朝廷里,朝廷便把李茂的事迹编成表率,要全国人民学习。
这些事,明初宋濂主编的《元史》之列传第八十四孝友有记载,清朝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之江南通志中亦有记载。
五、归来
父母都去世后,李茂就开始时常想念自己的家乡大名。
他认为自己应该为受苦受难的家乡人做点什么,家乡的水患就是自己年幼时对老家的记忆。
如何治理家乡的水患,成了他心中的痛点,于是他就经常研究扬州周围治水的方法。
终于有一天,他变卖了扬州的家产,携带着妻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今邯郸大名。
家乡的官员也早已知晓李茂的为人,便让李茂带领乡亲们筑堤治理本地的水患。
当时本地的原京杭大运河(今卫河)和老黄河道两岸,已经有了许堤、邱堤、木堤、逻堤、老堤头、范堤、黄金堤等等大堤,但是收效有限。
李茂仔细考察,最后在大名府故城南,修建了一道新的重要的并且结实的堤坝,对于本地防水患,起了很大作用,近百年不见水患,人民受益很大。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段大堤叫做李茂堤。
再后来,有人定居李茂堤上,屋宇鳞次,形成村落,名叫李茂堤村。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如今在长达十多里的李茂堤村,自西向东分成九个村庄,分别是李茂堤一排到李茂堤九排,简称李一排到李九排。这些内容又可以在《大名县志》中找到。
总之,李茂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今邯郸大名人。他以孝为先,以回报家乡为己任,是我们努力学习的榜样。我们不能忘记这样的人。
链接:www.handanwenhua.net/mingren/2021-07-21/4577.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