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谁慧眼识紫山
邯郸,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建成史的文明古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以农业、手工业、冶铁业、商业等领域的发达和城邑的富丽堂皇、锦绣繁华而著称于世。
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邯郸演绎了无数风云激荡的故事,也孕育出一片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形成了邯郸独特的文化特色,彰显了名称邯郸的无穷魅力。
用一句俗话来说,谁不说俺邯郸好?
倩谁慧眼识紫山
紫山,又名紫金山、马服山,位于邯郸县三陵乡陈窑村北100米处,距邯郸市15公里。紫山系太行山余脉,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98.4米,是邯郸县的至高点,亦称邯郸第一山。在邯郸人的心目中,紫山是邯郸的发祥地,同时又是中华马氏的祖源地。
在历史上,紫金山的名气很大,史书多有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抗击秦军入侵,功绩卓著,赐号为马服君。其死后葬于紫金山,故此山又名为马服山。
山的北面,座座山包似“群岫堆螺”;山的南面,丘岗起伏绵延数十里。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地位位置,造就紫山三大奇观。
紫山 :邯郸古都第一山
紫山,又叫紫金山,是雄踞于邯郸市区西北十五公里的太行山余脉,其主峰海拔498.4米,有“邯郸第一山”之称。这里是邯郸、武安和永年三县的交界之处,有“鸡鸣三县,登望三城”之奇观。山南向北岗峦起伏,绵延数十里,群岫堆螺,岭麓回复,“长与古都佳紫气”,是邯郸人民心中的一座圣洁的神山。
1、是邯郸发祥的摇篮
根据史载和学者考证:紫山是邯郸的发祥地。
2、汉族马姓的祖根
紫山,在战国后期又称马服山。赵国的大将赵奢因功封马服君,紫山正是赵奢的封地。
3、王乔修仙的洞府
紫山的半腰有一个山洞, 当地人称“神仙洞”洞里有王乔,
传说他有神术,后隐居于紫山洞中潜心修炼,终于得道成仙,驾鹤升天,不知所终。
4、“顺德学派”的学宮
史志记载:元朝中书令刘秉忠幼有大志,来到紫金山修建隐室,茹苦耕读,潜心治学,并在此培养出一批俊秀名士。为缔造大元帝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佛道两教的圣地
紫山还是颇具盛名的佛道两教的洞天福地。两寺一观晨钟暮鼓、香火鼎盛,每逢佳节庙会,善男信女登山朝拜络绎不绝。竹林寺最繁盛时有耕地三百多亩,僧众达上百人。
紫山诸名考
名山之名,多有易名、多名。紫山是一座古老的名山,历史上曾有六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缘由、故事,值得考究。
紫山之名,由来已久。历史文献最早出现在西晋张华为《史记》作注,称“邯郸西山,本名紫山”,算来至少有一千五百多年了。
那么,在此之前紫山还叫什么名字?
据《博物志》记载,赵奢死后葬于“邯郸界西山上,谓之马服山”。那时的紫山叫西山。
《太平环宇记》记载:“唐天宝六年(747),紫山改名为朱衣山。”
后到宋代,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忙于军国大事,无暇再来紫山。赵匡胤死后多年,宋仁宗赵祯继位,才颁旨将紫山改名为八宝紫金山。
紫金山的名字是从什么时间叫起来的呢?经查史料,应始于元朝。
到了清朝,在《大清一统志》里,又改记为紫山。
紫金山五杰
万历本《邯郸县志》记载:“紫金山。在城西三十里。……世传山上有王乔洞、元太保刘秉忠隐室。按《元史》:秉忠,邢台人,与其乡人郭守敬、张文谦、王易、王恂同学于此。今山上故迹已失所在,但有两塔攒空耳。”
刘秉忠、郭守敬、张文谦、张易、王恂五人在紫金山的学习和活动为以后他们在忽必烈建立元朝的事业中充当智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其中,刘秉忠是老师,也是为首的人物,张易、张文谦是他的同学,而郭守敬、王询则是他的学生。如果说刘秉忠是帮助忽必烈进行汉法治国的设计师,那么,张文谦、张易、郭守敬、王恂则主要是实施这一方案的执行者,刘、张主要是政治、军事上的谋略,郭、王则是在经济和科技上发挥了作用,他们共同为元朝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摘自“邯郸文化旅游丛书之《邯郸名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