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邯郸境内的滏阳河在明代曾经进行过大范围的引水导流和疏浚拓宽,这为滏阳河进行大规模航运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河流沿线货运码头和商品交易集市的迅速聚集。滏阳河上众多的古石桥也大多兴建于那个时期,马头镇普济桥就是其中一座。
马头镇在历史上曾被叫做琉璃镇。据说“琉璃”这个名字源于这里早期因集市交易而形成村镇,镇人善于经商、精于算计、聪明圆滑。也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这里交易的商品大多是来自“磁州窑”的瓷器,这些瓷器光洁易碎,状如琉璃,因此被称为“琉璃”,以至于上游不远的磁州东闸,史书上也记做了琉璃闸。清代的《滏阳河图序》记载了滏阳河沿岸所有盐政运输码头,其中对琉璃闸有个特别的注明:“磁州盐场大码头,船只至此不能上行”。这说明琉璃镇就是滏阳河航运直抵天津的通商起点。
作为滏阳河上重要的贸易码头,琉璃镇外运的商品主要是来自磁州西部的煤炭、陶瓷以及花椒山货等等,其中最主要、最大宗的商品就是来自彭城一带的磁州窑陶瓷。大量的瓷器从彭城运到琉璃码头需要走几十公里的路程,这种大规模的运输需求,带动了当地运输业的发展。史书资料记载:彭城以北80多个村庄的村民多以推运陶瓷为生,沿路的村庄则是家家运陶瓷,户户有脚夫,运送瓷器的小车曾多达数千辆。古磁州志记载滏阳河航运景象时曾有“磁桥积陶冶,万舸达幽燕”的诗句,由此可见当年漕运通商的贸易繁华程度。
到了近代,由于铁路、公路运输的迅速兴起,尤其是平汉铁路通车时在这里设立了火车站,磁州西部的煤厂也向这里连接了铁路运输专线,这个时期的琉璃镇已经成为集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为一体的重要商品集散码头,“琉璃”这个名字也逐渐演变为码头,并最终简化为马头。
滏阳河繁华通商的重要见证者就是普济桥。普济桥位于马头镇东部,连接下湾和桥东两个村庄。桥梁由块石砌筑,全长30米,宽7米,两侧设有扶栏望柱,柱头上大多雕刻有寿桃,中间的一块栏板上可以看到题写桥名的位置,但其中的字迹已经湮灭全无。桥下三大两小五个拱券,大小拱券错落相连,呈现出韵律之美。三个大拱券两侧分别雕有吸水兽和简单的纹饰。
关于普济桥的来历,据说是明崇祯年间,下湾村商人刘德衡因漕运经商致富,为了积德行善,回馈乡里,捐资修建了此桥。取名普济,意为“普渡众生、济世为怀”。当地居民还有另外一种传说。据说古时候河边有一户大户人家,为了迎娶桥对岸的新娘子,花费巨资修建了此桥。初听起来以上两种传说好像有些矛盾,但如果研究一下桥的建造史,两种说法也许都有道理。
普济桥东岸树立着一大一小两通古石碑。大石碑是功德碑,因为年代久远字迹早已模糊不清,小石碑则依稀可辨。碑文记载,此地原来立有“创桥碑”,创桥碑记载此桥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在桥梁基础建好以后,因为闯王李自成战乱波及此地而停工,直到清乾隆年间才建设完成了这座桥。这段记载也许可以把以上两种传说联系起来——富商刘德衡修建了桥基,娶亲的大户人家接续完成了桥梁建设。
小石碑上还有记载说,“创桥碑”在清道光年间被马车撞倒了,这一倒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后,村民们为了延续铭记建桥功德,立了这块小碑。小碑只是抄录了创桥碑的原文大意,对其中记载的“通商利济”的颂扬、“出资出力”的功德进行了省略。这块小石碑立碑的时间为咸丰五年,也就是1856年。
如今,村民为了保护这两块石碑,把它们镶嵌在了岸边的砖墙里。依稀可辨的小石碑还在转述着历史,传承着记忆,而大石碑则像一位哑然失语的老人,默默地陪伴普济桥在风雨中矗立。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mingren/2021-07-16/4503.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