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桥
正如国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深厚悠远的情怀,诞生于两千多年前、在历史星河中熠熠生辉的古赵文化,也是邯郸人心中擦不去的记忆和骄傲。因“邯郸学步”故事而闻名的学步桥,就成为这一情怀的最好寄托之一。因此,这座小桥虽饱经岁月的侵袭,几经修缮和重建,却始终在邯郸人的心中屹立不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追溯学步桥的前世今生。
学步桥牌坊匾额
明清邯郸城,号称“三辅锁钥”,城内中街贯通古城南北,行走在串城街,从南头行进到出北门(今丛台路),往北前行,沁河从西蜿蜒而来,转弯东去,学步桥在此横跨沁河。学步桥桥不甚大,却非常有名。凡是到邯郸来旅游的人,几乎都会慕名到此桥上,寻找“邯郸学步”的感觉。
60年代学步桥
70年代学步桥
学步桥处在古代邯郸县城通往北京的要道上。这个地方,在县城的北门外。宋金时期,这里是著名的丛台官渡,那时要到对岸,必须经过丛台渡。沁河虽然只是一条季节河,但当年的水量也不小,每逢秋水暴涨时,浮桥往往被冲毁,官民交通往来不便。从实际考察看,那时北门一带,人烟荒芜,除了宽宽的水面,附近几乎还全是泥潭水洼。邯郸县的北城墙,还在观音阁口一线。金代由于农业的发展和对河流的整治,这里逐渐干涸,为明代城墙的北扩创造了条件。到了明成化年间,北门里一带已经成为居民聚集区,修建一座坚固耐用的桥势在必行。
学步桥碑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八月,知县王曰善来掌管邯郸县。他拿出俸银倡捐,前后费时八个月,在沁河上建成石拱桥一座,并根据庄子《秋水》篇的寓言故事,取名为“学步桥”。
这座桥,确实坚牢无比。在古代,由于处在南北交通要道上,这里每天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每每有行商游子达官国戚从此经过。到了20世纪中期,也不乏汽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从上面“隆隆”驶过。甚至在战争期间,还经受了兵旅凶凶、铁刺钢炮的考验。直到20世纪80年代拆修以前,沿用近400年时间里,没有修缮的文献记载。
石狮子
据现代人的测量,明代学步桥全长33米,面宽8.3米,通高7.8米(桥墩以上高4米)。桥为三孔拱券式石板桥,每孔跨度6.2米,高2.4米,拱券顶部外各雕有一只俯视河水的吞水兽。桥下设有三大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拱券,每孔跨度为1.5米,高2米;桥面两侧各有19块栏板和18根望柱,栏板长1.7米,宽0.8米,上雕人物走兽。柱头上分别雕有石狮、石猴等神兽,栩栩如生。
学步石桥
就在学步桥修建后不久,也就是明天启六年,邯郸遭遇大水,平地行舟,漂没田庐无算。同年八月丙午夜,地震者再,屋宇若倾,四境皆同。到崇祯三年,邯郸再次天降大雨,冰雹伤禾殆尽……而学步桥,每一次都化险为夷。进入清代,康熙年间邯郸也不乏大水的记载。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夏,又是大雨水。那年沁河泛涨堤决,水从河坡直注城壕入城,丛台下水深数尺,连城街几成泽国。惊恐不安的邯郸人,只好关闭北门,把原来废弃的故北门拱极门重新打开供人们出入行走。也就在那一年,设置在丛台上的给皇上祝福的万寿宫,也被迫转移,安放到南门里的关帝庙里。在一次次大水浸城的城市记忆里,却没有一次学步桥重修、重建的消息。它坚强地抵御了一次次的洪水,稳稳地跨在沁河上,走完了从明到清,又从清到民国的历史。直到解放后的八十年代,它仍是来往沁河两岸的主要桥梁。
柳映桥景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