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现代中国画艺术大师 王雪涛先生
日期:2022-07-29 14:08:51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马志丰


怀念恩师现代中国画艺术大师 王雪涛先生

马志丰

 

王雪涛先生是河北成安县籍人,是我国现代负有盛名的画家。他的画迹遍及海内外,是一位驰名中外的中国画艺术大师。他于一九零三年生于原籍;一九八二年病逝于北京,终年八十岁。生前任北京画院院长,北京市人民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等职。他致力于中国画事业六十余年来,桃李遍及全国;他在艺术上博采众长,食古而化,自辟蹊径,形成了鲜明的自家面貌,自立于民族绘画艺术之林。

 

先生原名王廷钧,字雪涛,后以字行;又号迟园、瓦壶斋主等,一九零三年出生于河北成安县城关镇,他的家庭是个半农半商并不富足的家庭。其兄王廷佐,字辅臣,善书画,其书法当时在当地颇有名声,县城内有很多碑铭及匾额皆出自于他的手笔;画则擅工笔法,尤工人物肖像写真,曾为当地名人造像,用生丝粘贴于画面为须髯,在微风中有飘动势,几欲复活,观者对其画技无不叹服。雪涛自幼受其兄影响,稚爱丹青。其隔壁邻居史桂,年龄稍长于他,专习民间绘画,后为本县著名民间画师,幼时与雪涛共研绘事,互相濡染。又听成安县教育界前辈、雪涛幼时的同学王达三先生说,雪涛少时嗜画,常作盈尺小幅,自裱加轴,玩味无穷,足见先生少年时爱画之童心稚意。又听雪涛胞妹王廷花老人谈及雪涛幼时就年少老诚,常闭门伏案习画,绝不与市井泼皮浪子来往。先生自幼在本县读书,以致后来出外读书,归家时还经常从事家务劳动,如磨面等活计,从小就以劳动者的姿态展现于世。

 

先生十六岁时考取当时唯一的省立官费学校,即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学校,入图画手工科习画。已故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森然先生就是雪涛斯时的同窗好友,之后二人友谊日深,终为莫逆。两年毕业后,由当地社会名人陈小溪先生举荐到河北定县县立师范和省立十三中学任图画教师,任教两年后,为进一步深造、扩大视野,又考取当时全国最高艺术学府一一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在此期间,先后就教于著名画家陈师曾、王梦白、陈半丁等。斯时齐白后已蜚声于北京画坛,当时他同西画班的同学李苦禅,在强烈的求知欲的催促下,两个少年后生商议一起去拜见齐白石,他们在无人引见的情况下;以诚恐诚惶的心情贸然地敲开了齐白石的门首;磕头拜了师,在齐白石那里得到了良好的教益,他们这两个同学终于成为了中国画苑中并驾齐驱的艺术大师。在国立艺专学习时期,在诸前辈教导下,画技大进,获益非浅,为他一生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国立艺专学习四年毕业后,曾居香山一年馀,此时认真观察生活,潜心绘事。先生在二十六岁时与其同学徐兰贞女士结婚,后兰贞拜齐白石为师,白石赐名“佩遐"。

 

徐佩遐,山东人,幼居济南,与雪涛同庚,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班毕业。曾留校任西画助教,后辞职家居,又拜齐自石为师,齐白石曾为其刻有“影絮楼"斋馆印,早年,夫妻曾辗转东北四平、沈阳、大连等地开办夫妻中西画联合画展。徐佩遐现年已八十七岁,现任中央文史馆员。

 

雪涛先生于国立艺专毕业后,先后应北京几个中学、师范之聘,教授图画,后又到国立艺专任教。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先生为祖国山河沉沦,心情忧愤郁闷,佯称肺疾拒不做伪事,愤而辞职,在家鬻画为生。由此可见先生民族气节之高迈。此时,先生常不辞劳苦,往返于京郊园林花苑中写生,以造化为师,向自然探察生活,为其后的花鸟画创作奠定了深厚的生活根基。同时又临习古今,使传统技法与写生结合起来,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面目。在这期间,先生曾多次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来今雨轩和天津惠中饭店等地开办个人画展,其名声已大振北方。

 

解放前,先生生活清苦,笔墨收入不足于生计,曾携家小六口,五迁其居,尽受颠沛之苦。新中国成立后,使其艺术生命获得新生,于一九五四年应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之聘任该所研究员,又与画友一道组织“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并任委员兼服务部长。先生自此稳定了生活,作画情绪高涨。先总理周恩来对文艺界事无大小均表关切,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文化部组织领导成立各美术团体。雪涛先生当时年富力强,热心公益,日日周旋,不辞辛劳,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当时成立北京国画界联谊会,他被公推为负责人。当时任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长、前任中央美院党委书记、已故的朱丹同志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日月如驶,岁月不居,雪涛勤奋从公,为国宣劳,不计绘事荒疏,而赢得世界之威望,其大率如此。”又称颂其“艺术高尚、志虑真诚”。他还积极参预中国画院的筹建工作,一九五六年中国画院成立时,他被选为首届院务委员;后来画院下放北京市所辖后,改名为北京画院,市方任他为首任画院院长。一九五六年,先生奉派参加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赵法国巴黎及瑞士、意大利等四国,途经十一个国家,沿途即席挥毫表演,在国际间提高了中国画的声誉。主要是访问考察西方艺术之发展,一方面调查并联系旅欧中国画坛故旧。在巴黎邂逅留法老画家张大千先生,雪涛先生积极向老友张大千宣扬祖国文化艺术,并有意动员张氏回国观光及回国参加祖国文化艺术工作,并电告朱丹同志请示文化部长,复电同意,但终因张氏对新中国了解不够或其它原因未能成行多这次出国还会见了毕加索。于一九五六年先生还与何香凝、齐白石、陈半丁、于非暗等十四位画家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合作《和平颂》巨帧,并由郭沫若题词。此时,先生正值年富力强、胸次豁达,笔法娴熟,已到炉火纯青地步,可谓鼎盛时期。

 

在抗美援朝时期,先生还参加了为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捐赠慰问品的活动多并于一九六三年,还为福建前线将士捐赠绘画作品。在一九五七年,先生在政治上遭受冷迂,但他仍抱着对党信任的赤诚态度,以昭昭者终不为所污的心理坦然处之。此时他多作小品,精廉为内行购藏。他情绪上受到打击,而不计荣辱,忍受着巨大压力,对艺术矢志不移,仍然集中精力继续探索,去四川、广西、山东完成大量写生,创作了许多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之花。在十年浩劫中,先生也未免厄运,党的三中全会后纠正了“错划”之误,为之恢复了一切待迂,一九七八年被任命为北京画院院长。先生晚年患膀胱癌,曾几番住“三零一”医院治疗,医生为安慰他的情绪,对他谎称患老年性前列炎。先生此时虽疾病缠身,但因粉碎“四人邦"后,换来的文艺繁荣的春天,心情舒畅,创作情绪高涨,倘离病塌必奋然挥毫,常见先生从早饭后开始作画一直到吃午饭时方才罢笔,当时先生已年逾古稀,非病不休;非老不息,笔不暂暇。即使在临终的最后几天还在审阅最近一期的《中国画》杂志稿件。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他目睹祖国空前稳定,极想在建设精神文明事业中贡献灯烛之光,遂于沉疾缠身之际奋然接受赴香港举办画展之邀请,力疾前往,老冀伏枥,志在千里,颇获好评,震动南国。先生晚年患病时轻时重,最后一次发病后住北京友谊医院高干病房,于一九八二年初冬时节,我到北京看望先生,曾骑自行车从西单家中去医院送饭;当时看到先生已骨瘦如柴,肌体殆尽,且说话声音微弱又带沙哑,腹中插入管道排尿,先生看到我,微露笑容并示意让我吃香蕉,当时我看到先生这般光景,一阵凄楚悲怆之情紧锁心头。后来又做了一次大手术,但终因体质太差,力不可支,手术五日后,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与世长辞。

 

王雪涛先生擅长意笔花鸟画,但对于民族绘画有着广泛的教养和涉腊;他时而兼工带写,时而工笔致细,又时而泼墨,举凡人物、花卉、翎毛、蔬菜,鱼虫、静物、山水,无所不能,又从艺驾轻就熟。在学习和继承优良的民族绘画传统方面,付出了长期的艰辛的劳动。他跟近代艺术大师王梦白、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等人学画,尤得梦白之菁萃,而又上追宋元、近及明清诸家,都做了一番深刻的研究。如对明代林良、吕纪、白阳、青藤及周之冕的钩花点叶派和清代的华喦、虚谷、任伯年及吴昌硕诸辈,就其流派之形成,风格之演革都做了认真的比较袖系统的分析。在向古人学习的过程中,其中最得新罗之真旨。他很崇尚新罗作品中的“空灵”和善于“虚”的处理等优点。在画法上,新罗的痕迹在其作品中依稀可见。他能兼收诸家之长,熔百家于一炉,出自己之面目。如白阳之韵味,青藤之酣畅,新罗之天趣,任颐之清秀,老缶之雄建,梦白之洒脱,白石之老辣,在王氏绘画中,都有所体现,而绝不酷似师辈。又善于独立思考,领略损益;能够敏感地审度时代的要求,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决不株守一家,削足适履,徒具师承之模式。故尔先生的作品生面别开,使人耳目一新,以鲜明的自家面目卓然展示于世。

 

在雪涛先生的师辈当中,尤与王梦白过从甚密;情同手足,雪涛先生一生的艺术成就与这位导师是分不开的。王梦白、姓王名云,字梦白,号乡道士,生于一八九一年,长雪涛十二岁,江西丰城人,早年在上海就受到吴昌硕的重视并得以指导,后到北京又经陈师曾点拨,朝夕临习古今,刻苦钻研常废寝忘食,其后画法大变,一九二零年在北京举办画展,轰动京华,又到国立艺专任教。梦白愤世疾俗,藐视权贵,社会之弊症使他精神抑郁,性情急燥,骄傲而不自讦,常坐骂不休。一九三八年他患痔疾在天津治疗,为庸医所误,逝世于天津,年仅四十七岁。雪涛先生从师期间谦逊好学,且处事精明通达,深受老师喜爱,梦白平时注重写生并爱看有野兽的电影,常约雪涛一同看电影,又一次看到一群猴子排成长串沿树下来喝水,激动不已,用力捏雪涛的手,示意雪涛注意看。又经常与雪涛合作并赠画多幅,所画墨猴及墨石榴等幅至今珍藏于雪涛家中。梦在天津医病,即有雪涛朝夕相伴,梦白病及垂危,神志恍惚见窗户玻璃水渍处似唐人画,遂奋起执笔直追所见,旋疾在一信笺上简笔画出一仕女形象,形简意赅,神完气足,可见梦白临终还终于自己事业的赤诚之心,雪涛在旁深有感触,梦白逝后,雪涛经过梦白的两位太太同意收藏起来,又将此画精裱装框,悬于塌前,永做纪念。现在此画收藏在济南《王雪涛纪念馆》。

 

雪涛先生在其老师齐白石那里也受益良深,自从在国立艺专学习时同李苦禅一同拜师,其后雪涛经常登门求教,直到白百晚年,据雪涛先生本人说每星期去两次。他曾潜心研究过齐白石的艺术,并反复临摹齐的作品。从雪涛先生的艺术风貌上看,与白石之风绝不类同,悬殊很大;这正说明了雪涛先生吸收了齐的营养,健壮了自己的艺术肌体,而不是学其皮毛,貌似而神移,这正是雪涛先生之高明处。雪涛先生未及中年就展示了自己卓越的艺术才华,齐白石老人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曾亲题“天壤王郎“四个大字赠于雪涛先生,还在雪涛先生自作手卷上题有“兰已青矣”,这既是白石老人对雪涛先生的艺术及人格的赞誉,又表现了老人对晚辈的爱护勉励之情。此外齐白石在雪涛先生的画幅中题了很多跋语,师生之谊,溢于翰墨文辞间。雪涛先生常用的图章中,诸多出自白石之手刀。

    

雪涛先生在治学上具有独特见地,学古人不循其迹而悟其理法。他经常教导学生在反复艺术实践中,要把真旨“悟”出来,悟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消化了的营养,从而滋补自己的肌体。先生既虚心向前辈学习,又能领略损益,比如对虚谷的作品,在给予多方面的前提下,又指出其作品空间感略逊,似植物标本拓片之缺点,既吸取任伯年诸多有益的东西,又指出其流于甜俗之弊病多又指出明代花乌画看来很结实,但缺乏气氛,是笔墨强调得太过分了,脱离了生活内容的缘故。由此可见先生高深的艺术修养和超卓的见地。正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所说:“一个演员,不管他的本事大小,首先一个问题,应当是‘眼光’,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一个演员基本功很好,但没有眼光,就演不好戏。”故尔先生在艺术上独有建树,敢于标新立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敢地进行创新与变革,在原有的绘艺术领域中开拓出新的疆土,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雪涛先生在向前辈学习传统的同时,注重观察生活,尤重视写生,常教导我们绝不能画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在其早年和中年时期,常不辞劳苦,往返于园林花苑中,以造化为师,手追心记,得自然之天趣,领造化之神奇,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曾在六十年代初深入广西、四川山区等地,跋山涉水,画了很多前所未画过的山野花卉。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创作题材。还在住宅周围植花养鸟,朝夕观察,时时揣磨,遂使其作品生机勃发,巧夺天工,为观者赏心悦目。先生笔下的花鸟形象,之所以能尽花草万变之态,能穷虫鸟飞鸣宿食之姿,是与其扎实的写生功力分不开的。

 

 

雪涛先生的花鸟画,取材广泛。翎毛花卉;蝉蝶鱼虫,静物蔬果,无不入画;尤爱画牡丹、鸡、八哥等。牡丹是历代画家常画的题材,他却一扫前人之陈规、独出机抒,以西画明暗法又借助于色与粉的晕化,又巧弄“水分”之枢扭,将牡丹花头画得娇艳飘逸,玲珑可爱,深受世人喜爱,早在三十年代,就有“牡丹王”之美誉。先生在意境的开拓,笔、墨、色的运用,以及章法和造型诸方面都具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意境的开拓方面,先生常着眼于高阔明朗,清新幽雅、繁荣昌盛的立意。尽扫旧时代文人的那种冷峻澹泊、萧条疏落之意,而给人一种生机蓬勃,引人向上的感觉。每逢展卷聆赏其作品,遂觉一股春意盎然之气迎面扑来,沁人心脾,惬人心意,而又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从其作品可以看出先生宽旷的胸怀和蓬勃的朝气及其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厚意。先生的作品重格调讲气机,常以作品是否“气韵生动"做为首要标准。先生还善于运用民族绘画中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物言志,缘物寄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一草一木,一鸟一虫来抒情壮怀,揭示生活之奥秘。如在一幅《牵牛双鸣图》中,在牵牛花下,雄鸣咕咕相呼,母鸡相随其后,情真意切,缠绵无穷,不仅形象逼真,而又挖掘出内在的感情。还有一幅赠我本人的《梅花八哥图》,几枝梅花从右上方凌空斜出,穿插有致,下部大面空白给人以高远旷阔的境界;两只八哥栖枝腑视,下部空间有一八哥则展翅振羽,眸瞩远方,且飞且鸣,冲向画外。飞鸟的惊鸣引起上部两只栖鸟的反响,三只鸟呼应顾盼,通过可视形象,从气势上无形地连成一条线由飞鸟牵引画外,展示了画外不尽之意,表达了“扑剌剌宿鸟飞腾颤巍巍花稍弄影”的美妙境界。画面上虽未题诗,而诗意尽在其中了。在先生的笔下,牡丹之妩媚娇艳,荷塘之幽静清爽,禽鸟的依偎喋唼,蜂蝶之翩翩相逐,草木之葱郁,雨意之清新都给人一种丰富的遐想和美好的憧憬,如身临其境,悠然为之神往。

 

在笔、墨、色的运用方面,先生则巧妙地运用艺术形式法则,附予笔墨以生活内容,其笔情墨趣都是感情流露的痕迹,所以先生的作品气氛沛然,生活气息浓厚,给人以隽永的感染力。

 

先生用笔主要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中锋与侧锋并用又兼有多种笔法多其二,用笔往往注重内在意识的活动,则下意识的用笔。他总结了古人用笔的特点,指出,历史上宋元多中锋,明代徐青藤则中侧锋兼用,周之冕画竹多用中锋,优点是有力量,不足之处乃少变化,缺乏气氛。他领悟得失,则采取了中侧锋兼用的笔法,又融有顺、逆、戳,点、推、拉、拖、滞之笔多故尔先生用笔运转自如,回旋畅达。常见先生纵笔驰聘,或握笔直上,或因势下趋,或由外往里打,或由内向外展,笔势变化无穷而气脉贯通。所谓下意识用笔,就是在行笔过程中强调感受,要注重内在意识,不但表面上组织严紧,而要气势相随,使之浑然。先生用墨,参以古法,以“含浑”、“虚灵”见长,尤善掌握水分之枢扭,常常浓淡相间,干湿并用,翁淡相宜,浓墨不滞,淡墨不薄,含浑而不刻露,虚灵而不滞塞。尤善于处理墨与色的关系,遂使墨色相晖,掩映有致,故将物象处在晨雾烟波中的空气感表现得颇有韵致。先生还善用泼墨法,如画墨笔白菜和墨笔牡丹,或以淡泼浓,巧弄水分机关,使水墨浑化,玲珑剔透,虽着笔无多,则形神备致。先生用色多浓艳强烈而又明洁幽雅,善于在复杂的自然色象中寻找鲜明的倾向,将锁碎纷乱的色彩归纳在整体中,故尔能华而不浮,妍而不艳,而又具有强烈的阳光感。他的作品常给人一种晴空艳阳,空气清新的感觉,即出自用色的妙得。作画时往往一笔下去,几色俱出,然而并不倾规,其根本原因是其在善于统一大调子的基础上,又求之微妙的变化,故能既变化又不失其大体。

 

    

在章法布局方面,雪涛先生则善于处理若干方面的对立与统一,故使构图新颖,不落陈套,多变化,少雷同。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安排处理上,常惨淡经营,沥尽心血。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先生独具匠心,在章法上总结了“三种线"和“五字诀",精辟地论述了构图中的形式法则。“三种线"则主线,副线和破线,简言之,主线则决定大局,副线则与主线相辅相承,破线则破其平庸。“五字诀”则引矽、伸、堵、泻、回。引者则将气无形的牵引,伸者则使物象实在地展出去,堵者则拢气,泻者则使气散开,回者则将气收回不泻。先生灵活机动地运用此构图法则,创造了很多新奇的构图。往往欲扬先抑,含而不露,张弛起伏,适可而止。常见先生作画时开始大笔挥挥,定其间架,后悬于粉壁,凝视良久才复又动笔,又见先生作巨帧,把画卷置于案上,为观其全貌,登高俯视,以手比划开合之势,看好后又下来执笔复画,足见先生经营之苦心。他还常在构画上先造险而后破险,先在一犄角处画一鸟等物,这样容易扼塞气势,观者为之担心,以为陷入险境,他这样自己给自己出难题,然后自出机抒,力挽险境,化险为夷,遂出现一幅奇特的构图来。先生的册页小品,尤为精湛绝伦,为广大群众崇尚。在咫尺之幅中,写一花半叶,寥寥数笔,以一当十,妙趣横生,可谓有限笔墨无限意境多此乃先生之独到处。

 

在造型特点上,更显活泼天趣,生动感人,广为人们称颂。他主张形神兼备,而睥弃那种托名写:惑刀而全然不顾形体的欺人之谈。先生善于抓住物象最感人的外形特征,大胆夸张变形,破其平稳,增强动势、形象俊俏飘逸,倍见精神,往往以方代园,曲中求直。如画牡丹、荷花的花头,忌园、画花瓣也常以方笔为之,追求某种动态趋势,极尽花头反转折合之姿。画枝叶则风势讽讽,摇曳欲动。先生画禽鸟,经夸张处理后,尽去臃肿愚笨之态而显得活泼机灵。大小胫细而趾入;眼睛往上点,嘴缝加长,尤其是强调鸟的各部位关节处,是其画鸟之堂奥处。如头胫之间,尾背之间,肘胸之间等,用笔虚灵,留有空间,夸大关节以表示关节处运转灵活。又增大鸟的动势如京剧演员亮像一样,捕捉一刹那中最生动的神态。故尔他笔下的禽鸟、飞鸣宿食,栖止攫跃,无不天然机趣。

 

先生作品中的款式也独具风采。他题款偶尔稍题,但多用单款,不题诗而诗意尽寓画中,更觉含蓄,发人深思,令人嚼味。有的画家多题咏,与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单款则又是一种风采,此乃弦外之音,画外之意了。先生题款之书体是其早年临摹明人手扎中演革而来的,体式飘洒俊逸,与其画也颇得体。先生钤印除用姓名章外,常用“迟园”和““瓦壶斋”。“迟园”,是在日伪时期,先生坚信抗日胜利,立志迟早要建立一个园子,从事艺术教育,以艺术振兴民族,包涵了桃李芬芳之秀意。“瓦壶斋”则是白石老人为其起的斋号,并作“铁砚瓦壶”一画馈赠雪涛先生。

 

王雪涛先生从事民族绘画事业六十余年来,“心织笔耕”为中国画的继往开来,随着时代的进程锐意变革,求精求新,创作了难以数计的大、小佳品、珍品。为我国艺坛增辉添彩,难能可贵,殊堪敬仰效法。同时,先生在传道授业方面,一直兢兢业业,勤孜以赴,为祖国培养了不少人材。因为先生本人对在旧社会艺途坎坷中求师难有着切身体会,所以他对意驾志诚的学生晚辈向来是循循善诱,诚心授艺,而且谦逊礼让,绝不以师尊者自居。如他对其早年入室弟子萧朗总是尊称为肖先生。雪涛先生平生处事,也许受其先师王梦白之影响,从不慕权贵,权贵向其求画,常为其拒绝,但学生求教,常不辞劳苦执笔示范,记得有一次我已买了返归的车票,时间紧促,要求老师画几张示范画,他欣然一口气作了六幅墨笔小品送我。其艺术精湛,品德高尚,堪称一代师表,每逢怀老念师,常使我感动不已。先生的艺术,自成一家风,在国内画坛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和继承其画派的人众多,桃李遍及全国,先生在早年的学生主要有:萧印玺、任瑞轩、郭半云、何剑平、张重梅,其后又有刘继英、萧焕如、金默如、陈佳麟、李承毅、赵鸿月、殷龙、陈葆茄、马志丰等,除此还有很多私淑弟子,这些传人、学生将继承和发展王派绘画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做出可喜的成绩。

   

 一九八七年一月,山东省政府、济南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王雪涛纪念馆》。纪念馆座落在济南市趵突泉公园沧园内,门外石桥、流水,环以樱花、垂柳。园内有东、南、北三座大厅,大厅外的外廊与环院一周的游廊衔接贯通。厅、廊建筑为青砖黑瓦,素柱白墙,饶存古色古香,与北侧的《李清照纪念堂》相并为邻,千秋词宗,画苑巨画,胜迹流传,垂范后人。《王雪涛纪念馆》分为“无陋山庄”、“藕华楼”、“梦月堂”、“瓦壶斋”等四个展厅,总建筑面积为755.6平方米,陈列王雪涛先生遗作和收藏品及生前绘画用具等200余件。

 

    

王雪涛先生的艺术业迹将为中国绘画史写下光辉的一页,大凡载入史册的画家,都有其独创性,开宗立派,为一支艺术流派的缔造者。雪涛画风既不同于前辈任何一个画派,又区别于其任何一位老师,可谓前无古人,今无同者,其可贵处正在于他的独特性和自家面目的鲜明性。他的艺术为祖国的艺术宝库增添了新品种和艺术瑰宝,他一生辛勤劳作的成果将永远留于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上。他不亏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卓越的艺术创作者和伟大的劳动者。王雪涛先生的原籍一一成安县已成立了《王雪涛绘画艺术研究会》,将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他的早年遗作和生平事迹,他的大量遗作不仅是我们学习的范本,他的学艺道路、治学思想以及艺术思想和理论仍将启迪后之来者,裨益于民族绘画事业的发展。雪涛先生其人其艺亦当令人思慕,传之久远。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liuxiby/2022-07-29/6111.html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