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宫有怎样的迎新习俗
清朝皇宫过年画 (图源网络)
清朝皇宫为迎接新年,每年进入腊月,皇宫上下就纷纷忙碌起来,充满节日气氛。清代宫廷里辞旧迎新从十二月初一开始,到正月二十左右,持续五十多天。过年礼仪盛大,节俗也更加丰富和讲究。为做好新年准备事务,清宫制定了许多则例,体现了满汉迎新习俗。
其一,张挂灯笼。据《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在年节前,各宫殿前都要张挂灯笼,以烘托气氛。灯笼是源自西汉的一种古老传统工艺品,春节悬挂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成为中国人喜庆的象征。乾清宫一些重要宫殿要赐挂万寿灯,一般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到一月十八日出灯日,内务府具体负责此项事宜。
其二,开禁爆竹。据故宫博物院所藏历史档案文献编纂的《清宫述闻》记载,“每岁禁中十二月十七日开爆竹”,平时宫中限放的烟花爆竹,这时解禁。另据乾隆时著名学者赵翼的《檐曝杂记》记载,过了“小年”,“自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上自寝宫出,每过一门,必鸣爆竹一声,余辈在直舍遥闻爆竹声,自远而近,则知圣驾已至乾清宫”。皇帝出寝宫是经常之事,过年了以爆竹声引路,可以想象清宫内定是爆竹声声不绝于耳。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清宫燃放鞭炮,也有驱逐瘟神习俗,反映了皇帝们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其三,小年祭灶。“小年”即腊月二十三日,清宫称此夜为小除夕。这天,坤宁宫要举行祭灶仪式。据《清宫述闻》记载:“每岁例于喜平二十三日祀神于坤宁宫。”祭灶神乃民间风俗,可上溯汉代,而清代坤宁宫祭灶神则是开宫廷之风。
据嘉庆年间大学士庆桂奉旨主持编纂的《国朝宫史续编》载:“皇考乃定嘉平二十三祭灶日,与坤宁宫祭神。”皇考指雍正,嘉平指腊月。“至祭灶古无明文,不见典谟,虽载祀记,但汉晋以后,所传七祀之一,非天子应行大典,故皇祖未尝举行。”此记载说,康熙六十一年间从未祭灶,是雍正时定坤宁宫才祀灶神,并规定:“西南敬设天地神位行九拜礼,以迓新年福喜。至于东厨神位前亦至三叩。”规定祭祀时备香烛,设供32种,供黄羊1只;另供有由奉天内务府进贡的专用供品麦芽糖。祭神时,帝、后亲自参加,为的是“普祈年穀暮顺成,民物康和”。
其四,悬挂春联门神。据乾隆年间内廷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奉敕编纂的《国朝宫史》记载:“每岁年节,宫殿等处悬挂吉祥对联、门神,年年更换。”宫中春联、门神均为绢质,采取挂的方式,按惯例十二月二十六日“由工部内务府官员督阁匠役人等张挂”。“次年二月初三日,传营造司太监等收下,交门神库太监领回收贮”。门联用白绢锦阑墨书,色彩艳丽挂在门扉两侧交相辉映。《清宫述闻》记载,联语是事先拟好的,到乾隆朝时,由“词臣撰拟,稿本存清秘堂”,由“翰林书语者书之”。
春联,起源周代的桃符。宋代时,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这一习俗在明代开始盛行,到清代时,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满族尚白,清宫廷的春联起初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满人入关久远,深受汉文化影响,流传至今已改用红纸黑书,以图大吉大利。书法最初用满文,清中叶后用汉字。张贴门神也是满族融入汉族节日文化的一种习俗,清宫中将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
清朝皇宫过年画选
其五,画椒屏岁祝。画椒屏、岁祝,是清宫进入岁暮要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清宫独有的迎新习俗。“椒屏”,是结椒攒采制成的屏条,用于祝岁。据乾嘉年间沈初的《西清笔记•纪职志》记载:“每岁腊月制椒屏。岁祝椒屏,攒彩结椒,施於素绢,为人物器具花草。”清代宫中有制椒屏之习俗,屏以素绢为料,先由内廷词臣拟吉语四字为标题,并拟所画景物与四字音义相协者,于每年十二月初一日开单呈进御览。然后交内务府绘画人物器饰,并缀以椒。每帧署原拟之吉语,复制颂一章题于其上,亦由内廷词臣书写。
画写书屏是由南书房翰林和如意馆匠人共同完成的,“乃每届岁除,南书房翰林、循例为之。”一般每幅纵一尺多,横二尺多,每年十二月先由翰林题写吉祥用语,之后如意馆匠人再依所题吉祥语作画,要求是画与语相符。如题“化日舒长”四字,就依所题字意先粘椒于绸。复剪五色绸绫,作四婴儿状。一持画、一持旗,旗上画日形。一捧书,一手题长字,别无点缀,装成锦边挂屏,约20余幅,这时四婴儿所提的物品就寓意所题四字吉语,以此类推。
“岁祝”,是用长4尺、阔1尺的五色绢对,设色祥花、宝穗及博古等物,在其上画“岁朝画”。“岁朝画”最初是在宋代宫廷中兴起的,“岁朝”指农历正月初一,岁朝画一是描绘辞旧迎新的庆贺祝拜场景;二是以蔬果、文房等入画,赋予其吉祥寓意与文化内涵,多以“岁朝清供图”命名。通过前者可以一窥古人的迎春习俗,后者则反映出文人墨客的古雅情调。清宫的岁朝画上并题五字,要求上下联属对工整。据《清宫述闻》记载,岁祝之制“每岁更换届期用黄折片缮拟,先呈御览,然后发馆装潢”。每年交如意馆约20余对,装成软屏均于掖庭处分挂。
农历新年是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千百年来,人们始终把“过年”视作最重大节日,每每进入岁末,便拉开过年的序幕。历史上各朝代都有自己的过年方式,处于不同地域的各族人民又有着本民族的特色。满族春节习俗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汉族的节日文化因素。同时,满族在进入腊月所做的一些迎新活动,在很多方面又独具特色,保留了满族节日文化遗风,这在宫廷节日文化中表现最为明显。如小除夕坤宁宫祭灶,把灶神正式请入宫廷,画椒屏岁祝之制独为满族宫廷习俗。
过年是人们尽情欢乐的日子,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的无限憧憬。追求幸福是人民生活的永恒主题,即使是清代皇帝也不例外。探寻清朝皇宫春节习俗,可以看出清朝满族过年习俗也是中国文化的延续。满汉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揭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liuxiby/2022-02-06/5612.html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