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怎样英明决策统一台湾
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 (图源网络)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及隋唐时,大陆人民经常往来于台湾。元朝曾设澎湖巡检司,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十七世纪,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台湾,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了建立反清根据地,于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赶走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是,收复台湾后仅四个月,郑成功便病逝,台湾由其子郑经继续统治。这时的国内形势较之清初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相对缓和,而统一与分裂的矛盾却急待解决。郑经集团仍以南明王朝为正统,割据台湾,已经失去了原来抗清斗争的意义和作用,而成为国家走向统一的障碍。康熙朝时,康熙皇帝恩威并施,取得了政治与军事上的胜利,将台湾重新纳入了中国版图。清政府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凝聚了上自康熙皇帝,下至满汉军政大臣们的群体智慧和不懈努力,其中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都能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迪。
首先,是和平解决途径的政治策略寻求。力争通过谈判方式实现统一,是清政府统一台湾的基本策略之一。从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在台湾逝世、郑经继位,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就和平统一问题,与台湾郑氏集团先后进行了十次和谈。在一系列和谈中,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
郑氏集团在和谈中提出的首要条件,是所谓的“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就是要清政府承认台湾为中国藩属国的地位,其目的在于将台湾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为了达到分裂的目的,郑经还不断宣称台湾不是中国领土,为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制造舆论。在康熙六年(1667)的和谈中,郑经就声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在康熙八年(1669)的和谈中,郑经又强调郑氏占据台湾是“于版图疆域之外,别立乾坤”,又说台湾“远在海外,与版图渺不相涉”。郑经这些言论不但无视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的史实,而且也违背了其父郑成功的意志。郑成功当年率军东征收复台湾,在给荷兰殖民者头目揆一的信中,义正辞严地指出:“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领土也。”由此可见,郑经的言行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背叛,也是对其父辈事业的背叛。
郑氏集团的分裂立场,当然是清政府所不能答应的。康熙皇帝针对郑氏的分裂立场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表明了坚决反对台湾独立的鲜明态度,也代表了清政府和谈的基本立场。同时,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康熙皇帝为实现和平统一,也对台湾方面作出了重大让步,同意了郑氏集团“不登岸”的条件,允许其世代留驻台湾,不触动其在台湾的统治地位。清政府为和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显示了充分的诚意,也作出过重大让步,但前九次和谈都失败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最后一次,清政府使用了武力手段,大兵压境,以战逼和,使和谈取得成功。
其次,是“因剿寓抚”武力统一台湾的军事策略实施。清政府的和谈攻势频频失利,郑氏集团又乘“三藩之乱”侵扰大陆,对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威胁,这就促使清朝统治者逐步认识到,以纯粹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要实现统一,必须诉诸武力。康熙二十年(1681)四月,郑经在台死去,郑氏集团因争权夺利发生内乱。康熙皇帝认为武力统一台湾的时机已经到来,于当年六月果断作出了进军台湾、澎湖的战略策略。
早在康熙十六年(1677),清政府恢复了福建水师建制。要统一台湾,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部队,成为康熙帝和大臣们的共识。至康熙十八年年底,福建水师已有战船240艘,官兵2.8万名,成为一支精锐善战的水师劲旅。康熙十九年(1680),福建水师从海上发起进攻,对郑军侧背形成极大威胁,导致郑军陆上防线全线溃退。尔后,清军水陆合击,迅速将郑军逐出东南沿海地区及岛屿。福建水师在收复东南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显示出来的实力和作用,增强了清朝统治者实施海上军事行动和武力统一台湾的信心。此后,清政府改变了以往放弃沿海、守卫内陆的消极防御方针,将水师部队分别部署在金门、厦门、铜山、海坛(今福建龙海县),随时准备对台湾郑氏集团采取军事行动。此时,清政府已具备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
(上图)姚启圣、施琅画像(下图)清代台湾及澎湖列島全图
康熙二十年,康熙帝进行了重要将领调动,将主张统一台湾的姚启圣提拔为福建总督、施琅提拔为福建水师提督,命二人统辖福建全省兵马进取澎湖、台湾。康熙帝采纳了施琅提出的“因剿寓抚”战略方针。“因剿寓抚”的重点在于“剿”,军事进攻占主导地位,同时又努力寻找政治解决的可能性。二者的关系是先剿后抚、以剿促抚,也就是采取武力行动,以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台湾郑氏集团接受和谈条件,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
根据当时台湾的兵力,施琅主张:欲攻台湾,先取澎湖,“以扼其吭,则形势可见,声息可通”。清军经过一段时间的海上作战训练,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施琅率战船三百,水师二万,自福州出海攻澎湖。郑氏集团派善战的刘国轩于澎湖坚守,“缘岸筑短墙,置腰铳,环二十余里为壁垒”。由于施琅等准备充分,指挥得宜,清军士气旺盛,经过七天激烈战斗,夺取了澎湖,守将刘国轩乘小舟逃回台湾。
澎湖海战结束后,清军对台湾郑氏集团已形成大兵压境的有利态势。施琅为贯彻“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一面休整部队,补充弹药给养,作好进攻台湾的准备;一面采取措施,推动台湾问题向政治解决的方向发展。施琅的父亲和弟弟曾被郑氏集团杀害,但他摒弃家仇,以国事为重,郑重表示:“断不报仇!”“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这对消除台湾军民的“恐施”、“恐清”心理起了很大作用。康熙帝也及时向台湾郑氏集团颁布了赦罪诏书,严肃指出:郑氏集团割据台湾,人民深受其苦,这种局面应尽早结束。郑克塽等人若能真心归顺,不但以往罪过全部赦免,而且将得到清政府的优待。
在清政府武力威慑与政治招抚的压力下,台湾郑氏集团极为震恐,眼看大势已去,以郑克塽为首的郑氏集团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七月五日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当施琅率军登上宝岛时,“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旗号以迎王师”,当地高山族人民也纷纷出来迎接清军。从此,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康熙帝亲政之后,一直把统一大业放在第一位,台湾问题自然在他的全盘规划之中。就在平定“三藩”叛乱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康熙帝作为一个战略家便已设计了下一步的宏伟蓝图,再次提出了统一台湾的问题。由于康熙帝的精心筹画和不懈的努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终于又重新统一于清政府的管辖之下。康熙皇帝英明决策统一台湾的伟业,也将永为后人所称颂。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liuxiby/2022-01-19/5582.html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