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
日期:2021-08-20 09:42:38  点击:
来源:山水人文(公众号)  作者:山水人文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

山水人文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一、 武安砖瓦业的发祥地——三王村

石洞乡三王村,位于南洺河西岸,三面环山,一面傍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村。武安县志载“该村于明代建村,昔称‘三皇村’,后改‘三王村’”与实际不符。该村具体建村年代,依据村内现存龙王庙记载,在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该村即称三王村,并无三皇村一说,县志所记或为口误(音误)。

三王村王、李大族,并有孙、杨、张姓,现有居民1500口。不知从何年开始,该村就有“耍泥蛋子上砖窑”的手艺。在传统手工扣坯烧砖制瓦的年代里,每年春秋农闲之季,村里烧窑匠几十人,砖瓦匠数百人,便外出谋生。东至邯郸,西至长治、榆次、南至磁县,北至邢台。说起“耍泥蛋子上砖窑的”没有人不知道三王村的匠人,更别说在武安本土。这—手艺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不知传了多少代。不仅为民居建设做出了它应有的历史贡献,也是该村人民繁衍生息、谋生发展的主要手段。直到解放后,1954年武安县在南门外成立武安砖瓦社,以至后来迁址长远村南改称砖瓦厂,几乎都是从三王村招聘的工人及生产技术人员,甚至连厂长、书记及生产技术工程师都是该村人出任。如厂长王大合、李兴桂和总工程师孙广福等。三王村“耍泥蛋子上砖窑的”可谓武安砖瓦业的开山祖,三王村可谓武安砖瓦业的发祥地。

三王村的砖瓦手艺,代代相传不绝,其手艺之精,从业人员之多,是其它村难以比拟的。正由于此,在二十世纪50至60年代,我国选派砖瓦业工程技术人员赴蒙古国援助建材工业发展,传授砖瓦业生产技术时,三王村还有王保林、王玉成、李河旺三人,作为援外专家,赴蒙古国传授技术多年。成为三王村的骄傲。

三王村的“耍泥蛋子上砖窑的”手艺,随着武安制砖烧砖技术突破传统工艺,逐步向机制砖和轮窑烧制技术的发展转变,三王村人的传统扣坯烧砖手艺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相继退出市场,成为武安砖瓦业的一段历史。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成长起来的一批扣坯烧窑工匠,直到2018年前后才先后离开人世,成为三王村传统砖瓦业的最后一代传人。他们为王增明、李顺堂、王大合、王有林、王保林、王同山、王艮会、李河旺、李虎山、李才未、李小丑、李文贺、王才旺、楊守明、杨丑的、杨丙常、李入安等。

直至近些年才离开人世的几位窑匠,有李文林、王同山、李入安。他们是三王村砖瓦业窑匠生涯的亲历者和最后见证人。

李入安,1941年出生,一生从事传统砖瓦业,烧窑技术精湛。

李文林,1929年8月出生,一生从事传统砖瓦业,烧制技术精湛。

王同山,1922年出生,一生从事砖瓦业,烧制技术精湛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二、砖瓦制作工艺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贡献

我国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和艺术风格,堪称独树一帜。从插飞门楼到一进二进甚至三进四进的四合院,从墙壁门窗到屋顶脊檐,传统民居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住宅文化的灿烂光辉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就武安来说,不论淑村的朱家大院,或伯延的房家、徐家大院,以至一般百姓的普通院落,都体现着其建筑结构和艺术风格。

这些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形成,人们只注意从总体上观摩研究其建筑结构及艺术风格的创造,而忽略了构成这一建筑独特文化艺术的材料学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和认识。在现代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艺术形成前,四合院建筑艺术的构成,是离不开砖、瓦、木、石、灰这五种主要建筑材料的,尤其以青砖蓝瓦为主色调而著称的传统民居,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就是砖瓦。因此,研究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不能忽略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文化,传统砖瓦的制作及一些材料的雕刻等,其本身就是独特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四合院建筑艺术即是对这些建筑材料艺术的艺术组合。没有传统砖瓦工艺材料,就没有传统建筑。这些传统材料工艺技术,从它诞生起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随着机制砖瓦的诞生,而逐渐退出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舞台,被人们渐渐遗忘。曾经在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史上光耀二三千年之久的手工砖瓦制作工艺,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理应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给予一席之地,写上浓重的一笔。即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仿古建筑的兴起,和一些古建文物的修复,传统砖瓦在建筑上的艺术光辉仍然不可或缺。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三、砖瓦制作工艺的历史渊源

据查考史料,我国传统住宅的“砖墙瓦顶”的历史,是从上古时代的“土墙草顶”发展开始的,并且是先有瓦而后有砖,瓦的出现比砖早。从凤雏村附近周代遗址中发现的素面半瓦当,还有西安、北京等地发现过西周中晚期的筒瓦和板瓦。

从砖坯制作方式看,没有金属锯、刨刀的产生,便就无法制做脱砖的脱斗,更无法规范脱制大量的砖坯。只有在鲁班木匠技术问世后,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熟铁冶炼技术的应用,才能制造出整齐规范的砖坯脱斗用于砖坯生产,否则,是难以适应建筑所需的大规模生产的。武安作为我国历史上冶炼业较早发达的地方,木工制作规范托砖兜的时间应该不会太晚,武安砖瓦业的朝前成业也是顺理成章的。而作为武安传统砖瓦工艺技术发祥地的千年古村三王村,是何时开始砖瓦生产工艺技术传承的,作为一种民间谋生技艺,其具体时间已难以考证。然而,据三王村民间传说,足有数百年的历史应是言而不虚的。其传承问题虽难考究,但据我国砖瓦历史产品的式样及制作工艺看,其渊源是一脉相承的。

数百年来,砖瓦制作工艺在三王村代代相传,历久不衰,为方圆300里内的民居建筑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四、砖瓦匠人的艰苦劳作和生活习惯

砖瓦制作这种行业的艰辛苦累,在武安被戏称为“四大出力”活儿之一,所谓“和泥、拉锯、推小车子、托坯”。这“托坯”便是指制作砖瓦的活儿。耍这份手艺的,从时间上说,一般都在夜里3-4点钟就得起床干,一直干到l8-20点才能收拾停当。工作时间长达15-17个小时以上。一个人一天下来,约有4-5吨重的泥坯,从和泥、铲泥、挖泥、揉搓、装斗、铲斗、割切、扣斗、抽坯、端坯、拾坯、运坯、直至上架,需经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这等于将4—5吨的泥坯反复整治十几次,才能使泥土变成砖坯。相当于一个人搬运了40-50吨重量的泥坯,其体力之重,可想而知。勿说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仅这16-17个钟点长时间的耗磨也够人受的。可这种“耍泥蛋的” 行当就是这么干的,既不能偷懒,也不能耍滑,完全是一种硬功夫。干这行当的,一季下来,个个手上指掌崩裂,茧硬如石,若在嫩皮肤上搓一把便能擦你一层皮。干这行当的,一个人从年轻时起,最多干到40多岁,年龄再大就顶不住了。二十多年过来,大都要留下腰疼腿残、肢节粗大的毛病,完完整整的不多。所以业内人都说这行当是耍年轻不养老的营生。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耍泥蛋子”的繁重劳作,必然孕育出适应这种强体力劳动的生活习惯。这些人们,为能在体力上顶得住这么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不得不在饮食上用

强硬的食物埴肚充饥,不然便唱不下来这出戏。于是,便诞生了“抗晌”的“硬米饭”。一般在早饭,午饭都安排食用这种用小米掺和少量豆类蒸制半熟的硬食,称为“硬米捞饭”或“焖饭”。大海碗盛上就块儿咸菜干吃饱了,只喝少量的汤水,等干一阵子后渴了才能再喝些汤水。不然,吃饭时汤水喝多了,半熟的硬米饭膨胀起来有将肚皮撑破的危险,同时汤喝多了必然尿多,还会耽搁时间,影响劳作。因此,干这行当都得养成了吃硬米饭的习惯,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只有干完一天的活儿收工后,晚饭才可安排吃些馍、窝头和小米粥类的正常饭食。有段顺口溜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种行当的劳作艰辛和生活习惯:窟窿锹、硬米饭、肩挑行李四方干,两头见星星,泥土身上沾,不睡炕,不躺床,砖坯架后安家园,打个盹儿来接着干,老婆孩子扔一边。干这行当,只听说累垮累趴下的,没听说谁不服气的。再结实强壮的犟脾气小伙儿,一入这行当,个个都老老实实,一季下来,不降十几斤肉也要脱你一层皮,腰酸腿困背乏,喊苦叫累的十分平常。干了一阵子顶不住,想跑怕落草鸡只好坚持,实在不行了半途打退堂鼓的常有。这行当为师傅言传身教的粗艺,不用打不用骂,能坚持干的就能学会混碗饭吃,就是硬汉,打退堂鼓的打骂也没用,因为这活儿确实太苦了,落个草鸡熊货一走了之也不足为奇。这行当是一顶一的硬活儿.谁也替不了谁。还有的干起来不服气当场累得大口吐血的也不少见。这即砖瓦行当艰辛繁重的现实。在旧社会,除这行当的艰辛外,还要受压迫剥削,遭遇更是残酷。1975年在安微亳县发现的一座东汉贵族的砖墓中,发现有块砖上刻着:“人谓壁作乐,我说真是苦,累了稍休息,主人就发怒”的顺口溜。可谓是对砖瓦行业工匠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liuxiby/2021-08-20/5012.html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烧 砖 制 瓦 行(待续)——邯郸文化网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