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的宋词有很多,现存最早的宋词有什么?
前言
问题:保存的宋词有很多,现存最早的宋词有什么?
最早的宋词,很难界定,早期的词人跨越了五代十国和北宋,他们在入宋前就填词,入宋后也有作品,如何能够界定哪一首是最早的词人呢?
我们可以看一看,这些北宋建立之时的词人,以及他们的作品。这些人的作品,勉强算是早期的宋词了。
一、南唐·李煜
北宋 960年建国,当时李煜(937年-978)已经23岁了。北宋建国第二年(961年),24岁的李煜继位,那么他的作品可以算是早期的宋词了吧。
李煜的作品,在王国前后分为两种风格。早期的词风是这样的,
如《采桑子》: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又如《谢新恩》: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亡国后,李煜被押往北方,渡长江时作诗《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北渡以后,李煜的词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家国情怀,因此王国维对于李煜的评价极高: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此话》
例如《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又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闽·徐昌图
徐昌图大约生活在约公元965年前后,具体的生卒年不详。
五代十国时期,在今天的福建地区,有一个闽国。907年后梁代唐,梁朝重开科举,第一个状元就是徐昌图的曾祖父徐寅,徐寅得罪梁太祖朱温以后,东归依附闽王审知。
徐昌图在闽国明经及第,进入了仕途。
闽国在945年被南唐李璟派兵灭亡。但是946年,闽国旧将留从效驱逐南唐在泉、漳二州之驻军,占据该地,但仍向南唐称臣。
北宋灭南汉、南唐(975年)后,割据泉、漳二州的陈洪进(接替留从效)知道无力抗拒,于是委派使者奉《纳地表》入宋进贡。
这个使者就是徐昌图,他去了汴京之后,受到宋太祖欣赏,于是留了下来,命为国子博士,迁殿中丞。
徐昌图喜欢作词,开启北宋一代词风。可惜只留下了几首词,其中《临江仙》云: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另有《木兰花》:
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箭霜风吹绣户。汉宫花面学梅妆,谢女雪诗栽柳絮。
长垂夹幕孤鸾舞,旋炙银笙双凤语。红窗酒病嚼寒冰,冰损相思无梦处。
三、南平·孙光宪
南平也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都城在湖北的荆州。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南平国主纳地归降北宋,南平的一位叫做孙光宪的大臣起了重要的作用。
孙光宪是四川人,30岁以前生活在前蜀。公元925年(同光三年),王衍降唐,前蜀灭亡。后唐时(约926年左右),孙光宪避难到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梁震推荐他到南平国武信王处任书记。
梁震退隐以后,南平王把政事都委托给了孙光宪。
作为南平的股肱之臣,孙光宪(901-968)仕南平三世。 经历了五代以后,孙光宪看出宋太祖赵匡胤有雄才大略,是可以统一天下的真命天子,于是劝南平国主降了宋朝。
但是大多数人知道孙光宪,并不是因为他的官衔,而是他的另一个身份:花间派词人。
925年,前蜀被后唐灭亡,后唐不久发生兵变,平蜀主将郭崇韬亦因此事变身亡。于是孟知祥在成都建国称帝,史称后蜀。 维持了30多年的安宁和平。
在这期间,后蜀人赵崇祚编了一部词集叫做《花间集》,其中大部分作者都是蜀人,虽然孙光宪再也没有回到蜀地,但是他的作品还是被收录了进去。
其代表作如《菩萨蛮》:
小庭花落无人扫,疏香满地东风老。春晚信沉沉,天涯何处寻。
晓堂屏六扇,眉共湘山远。争奈别离心,近来尤不禁。
又《临江仙》:
霜拍井梧干叶堕,翠帏雕槛初寒。薄铅残黛称花冠。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
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不堪心绪正多端。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
据《宋史·孙光宪传》记载:
慕容延钊等救朗州之乱,假道荆南,继冲开门纳延钊,光宪乃劝继冲献三州之地。太祖闻之甚悦,授光宪黄州刺史,赐赍加等。在郡亦有治声。乾德六年,卒。时宰相有荐光宪为学士者,未及召,会卒。
乾德六年(968年),即北宋建国第六年。
结束语
李煜、徐昌图、孙光宪、欧阳炯等人,生活在北宋建国前后,而且都在北宋担任过官职。不过,除了李煜风格变化很大,容易分辨外,其他人的词作很难看出写于宋前还是宋后,
如果说早期的宋词,这几位词人的作品,应该算其中的一部分吧。
链接:www.handanwenhua.net/liuxiby/2021-08-05/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