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笼 张 罗 业(终)
六、 笼罗业生产工艺流程
(一)做 笼
1、制作笼屉:
搠闶阆——展圈、拈圆丈、缉圈、套圈。
上 箍——下箍料、缀箍、平箍内口、上箍。
上笼把——平口、备笼把、掏(剜)把眼、上笼把。
扳托子——下托子料、扳托子。
上笼掌——备笼掌、剜掌眼、上掌。
缀篾子——铺笼篾、缀篾子。
上子口——下子口料、缀子口、套子口、滚子口、上子口、缀圆线、平(扫)口(完成)。
2、制作笼头(帽、盖):
搠闶阆——展圈、拈圆丈、缉圈、套圈。
上 箍——下箍料、缀箍、平箍内口、上箍。
上盘头——下盘头料、上盘头。
踩 席——平口、下压席料、缀压席、套压席、铺席片、踩席、割边角、下沉。
上撑席——截上撑席、缀顶花。
缀圆线、钉竹销、平(扫)口(完成)。
3、工艺流程随产品结构不同的要求多样有所不同。
(1)搠闶阆还可为:
搠闶阆——拈圆丈、缉缀圆、套圈、缉二道线。
(2)接圈制作和做双圈笼不加外箍时(笼头上口必须加箍),工艺流程中便增加接圈和减去上箍(工序)等。
(3)其它产品:帽盒、食摞、小笼等。(略)
(4)较大的加箍笼,箍间须加顶柱。(略)
(5)较(或特)大号笼还有三层圈结构的。
(二)张 罗
选圈、缉圈、截头平、切口、下簧料、平簧口、截簧、选底、张底、正丝紧底、截上二道簧、割角、打平、沉限、钉竹梢(完成)。
1、以上为全木簧制作工艺流程,还有全竹簧制作的。(略)
2、有少数在圈外加箍或在最后加磨簧的。(略)
(三)拴 活:
1、拴笸罗:
泡皮线、湿沿、选竹、破竹篾、定位钻孔、拴把线、钻孔编结盖头、备抬把、钻孔、缀抬把、钻孔缀磨垫(完成)。
2、拴簸箕:
泡皮线、湿沿、选竹、破竹篾、定位钻孔、拴把线、钻孔缀舌头、钻孔锁箕角、钻孔缀磨垫(完成)。
拴活还有拴栲栳、柳盆、筐、筛等。(略)
七、 笼罗业零部件种类成品结构和制作
罗簧有木簧(圈料)、竹簧两种。
笼掌有出头掌,不出头掌和子里揢印掌三种。
笼把有方笼把和圆笼把(横截面实为近似圆形)两种。
笼的底节为半节屉(指屉高、实为多半节)。制作大号笼,整圈不够用时可接圈(正接或偏接)制作,如用6尺半圈(正对)接圈制作4尺2寸笼。
双把笼为骑接(指接口圈的两端头叠压部分)上把。2尺6寸笼把间无中掌;2尺8尺寸笼以上的笼把间有中掌。
单把笼上把有穿接上把和扔接上把两种。
结构最坚固耐用的笼,是“五梁三出头”结构的2尺4寸蒸笼。
“上三底二腰束线”拴把,是拴活的上等拴把。
从业人还有一绝活;用滕线或竹蔑编束箍,有单、双两种编法(结构)。束小件物品可用滕线等材料编制,如剜刀把上的箍;束大件物品可用竹篾等材料编制,如束陶缸、陶盆等。
作者简介:
柳成锁,男,1945年生于河北省武安市西寺庄乡北梁庄村。本人爱好较广,如琴、书、画、手工小制作等。
1963年至1979年先后在北梁庄中心小学、贺赵联办初中、贺赵高中任教。任教期间曾参加武安县先进教师代表会,制作的教学用多功能幻灯机,微量电流计参加了省展,并在邯郸地区巡展。
1979年底到山西省太原市家具实验工厂(即太原市笼罗社)上班,做技术工作(设计家具并绘制图纸),兼搞家具装饰烙画、木雕等。中级工程师职称。会议桌组图获太原市家具公司赛三等奖。
退休后回村。近年来多次参加武安市、邯郸市等举办的书画大赛,入展或获奖。部分作品在《邯郸晚报》、《快乐老人报》等刊登。2012年9月,北梁庄中心小学聘其为校书法班辅导老师。
现为武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武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附、行业文化
1、谜 语
(1) 兄妹七八个,常从大街过。因为没有钱,一个打一个。
(2) 独腿光棍不会走,既有文来又有武。春夏秋冬不吃饭,干起活来全身扭。
(3) 我家有只虎,不推不会走。一走就抢食,前吃后边吐。
(4)—件怪物两头翘,所带东西两端吊。主人干活它休息,主人一走就奔跳。
(5)头尖身子弯,屁股用线穿。拴也逮不住,见孔它就钻。
(6)尾部钝秃头刃尖,弟兄掉头一块拴。干起活来围圈跑,让跑几圈跑几圈。
(7)铁面无私黑汉,捆缚拴绑他干。束时脚勾嘴咬,拴绑不好不散。
(8)大嘴小孩吃不饱,喂他多少吃多少。生来有口无肠胃,上边吃吐下边跑。
注:1--7各打一笼罗业用具,8打一笼罗业产品。谜底:(1)响板,(2)手拉钻,(3)手刨子,(4) 掫担,(5)罗针,(6)蠡刀,(7)手钳子,(8)罗。
2、江湖诗联
祖师传得手艺佳,肩挑江山走天涯。诗书礼仪通大道,仁义道德安天下。
高下三等俱是友,三教九流为一家。五湖四海结同道,万国九州献艺花。
旧时学徒授业对联
公输规矩定方圆
师旷六律正五音
横批:旱墨走天下
3、张罗匠响板的传说
据说全国的锢漏锅、张罗行业多是武安人引发出去的,武安有着二行业发源地和始祖之称。这种说法虽无考究,但从其招揽生意用的响板来说,就很有些说道。
响板是由7块半宽3寸,长约6寸的铁板,用皮条串起来,7块依次排列,半块做为手柄的拍击响器,招揽生意时,手握把柄前后摆动,铁页便发出“达啦啦!达啦啦”的响声。说起它的来历还沾着仙气呢!
相传八洞神仙中的曹国舅有24块云洋板流落江湖,其中3块化为360行遍及海内,剩下的21块被民间的艺人收起。流传于世间的有张罗匠7块半,做了招揽生意的响板;剃头匠半块,做了钢刀布的挂头;行船的1块,做了乘船的搭板;做豆腐的2块,做了压豆腐的压板;戏班子3块,做了檀板;算命的2块,做了响具梆子;裁缝纫1块,做了镇尺;还有拍南关的3块,道士1块,也都分别派上用场。
当初武安有兄弟二人,兄长锢漏锅,兄弟张罗,经常一块走江湖做生意,他俩得了9块云洋板,便决定把它做成响具来招揽生意。就在这时,常和他俩一起走江湖的剃头匠也来了,见了云洋板羡慕不已,也想沾点仙光,便向他俩说钢刀布缺块板往起挂。锢漏锅和张罗的便截下半节送给了剃头匠,这样剃头匠也就得了半块云洋板。锢漏锅和张罗的把剩下的8块半做成了响板,因为有了仙家之物,后来他俩也就成为这二行业的祖师爷了。那么后来他们用的响板咋又成了7块半呢?说来还有一段故事。
一次张罗的祖师爷挑着家什去江南做生意,那天乘船渡江,可巧船到江心船底破了个洞,那水哗哗直往船仓里冒,一船人的性命全在船上,这下可吓坏了摆渡的船家,赶忙用布塞、用板档,就是堵不住。张罗的看了急中生智,刷的一下从响板上抽出一块,双手往漏洞上一摁,船就不漏水了。船家忙拿出钉子锤子把板子钉住。这下一船人性命保住了,张罗的响板从此却少了一块,由八块半成为七块半了。当时摆渡的也是位祖师爷,为了答谢张罗匠的功德,当下便在摆渡行里立下规矩,凡遇拿响板的张罗匠乘船,一律不收费。
不过锢漏锅,张罗毕竟不是一个行当,为了有所区别,兄长就把响板让给了二弟,武安锢漏锅的一般不用,或很少用,到后来,响板也就成为张罗的独家响器了。
4、孙子丢手爷收场
说是万安有一户世代做张罗生意的人家,父传子,子传孙,一代接一代手艺相传不辍。到后来也不知是第几辈了,父亲教儿子学手艺,儿子看不上张罗,很不专心,父亲一动火,就训儿子。儿子不服气地说:“张个罗有啥了不起,我闭着眼也能干好。”说着挑起家伙,就出了门。爷爷看他父子俩闹翻了,生恐孙子丢了手,便在后悄悄跟去。
果然,孙子挑着家什转到阳邑,正巧有家妇女要张罗,说好了价钱,年轻人就干了起来。可是在上罗底时,一块正方形的罗底怎么也弄不到罗圈上。两只手顾了拽罗底儿,顾不上套竹圈。无耐,就对妇女说:“你来给帮一下忙。”但正方形的罗底有四个角,妇女拽了两个角,张罗的年轻人去拽另外两个角,还是没有多余的手去固定竹圈。于是又让农妇从家里叫人,农妇只好把孩子叫出来帮忙。就这样,俩人拽住四个角,年轻人去固定竹圈。但毕竟学艺不精,一不小心,锤子下去把罗底儿夯了个大窟窿。
农妇看他做不好活儿,一股劲儿问:“你张过罗没有?跟谁学的?”闹得年轻人满头冒汗没法交差。就在这个时候,忽然爷爷来了,一看他这架式,就说:“我去串了个门,你就自己干起来了,快闪开,让我来。”说着往凳子上一坐,抓起家伙劈劈叭叭,没几下一张新罗张成了。
农妇也笑了,夸说:“还是老手艺高。”
孙子在一旁红着脸,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打那儿以后学艺专心吃苦,特别认真。
5、江湖九佬十八匠
九 佬 : 剔、剃、阉、补、錾、摆、屠、渔、猎。
1剔为割脚 祖师清风明月 2剃为剃头 祖师为罗太祖
3阉为阉猪 祖师为华佗 4补为补锅 祖师为李老君
5錾为洗磨 祖师为连太祖 6摆为摆渡 祖师为孙超
7屠为杀猪 祖师为桓侯帝 8渔为打鱼 祖师为张晚
9猎为狩猎 祖师为张勇
十八匠 : 金银铜铁锡,木瓦窑石漆,弹篾染画雕,酒箍加一皮。
金匠祖师吕洞宾 银匠祖师吕洞宾
铜匠祖师李老君 铁匠祖师李老君
锡匠祖师李老君 木匠祖师鲁班
瓦匠祖师蒋太真人 窑匠祖师李老君
石匠祖师连太祖 漆匠祖师黄龙真人
弹匠祖师轩辕氏 篾匠祖师李光明
染匠祖师国公真人 画匠祖师杨武
雕匠祖师杨武 酒匠祖师杜康
箍匠祖师氏夫人 皮匠祖师孙膑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liuxiby/2021-08-04/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