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又称宗谱、族谱、家传、家牒,是血亲群体内部传承的家族世系和祖先事迹的文化图籍。家谱不仅仅解释了我们从哪来的血缘谱系,还记载了家族的自治规范和各类重大事项。
无论是高居庙堂,还是伏身草野,人类都有寻根问祖的情结,很多家族甚至不惜重本,历时数代,上追下讨,力求谱系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
家谱从来都不是一个家族的微观叙事和独立书写,而是一个民族和时代的心灵律动和文化载体 。
第一,家谱是最权威的身份证明。
今天很多家谱开篇都会引用一句话:“谱谍,身之根本也。”对内而言,谱牒是关于一个人的身份证明,是解决个体存在及其与族群、社会关系的最重要凭证;对外而言,家谱是国家进行户籍管理、人口统计、迁徙移民的最重要依据。
在古代科举考试和人才选拔中,一般有两个程序:递交家状;填递亲供,其原始记录都载于家谱中并且不得与提交官府的文本冲突。
所谓家状,就是考生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如明代考中进士,官方就会搜集、保留“进士家状”,上列进士籍贯、字、年龄、生辰,曾祖、祖、父的名字及其官职,母亲的姓氏,封赠情况,祖父母、父母健在情况,兄弟名字及其官职,婚姻状况,某省乡试第几名,会试第几名等等。由于“进士家状”对进士本人及家庭状况均有详细记载,因而可以说是该科进士最原始的传记资料。
所谓“亲供”,是中榜的考生填写的身份证明。根据清代学者俞樾的记载,清代读书人一旦中举,就必须亲自填写自己的年龄、相貌以及祖宗三代的姓名情况递交学政官员并呈转礼部备案。人才选拔方面,魏明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方司格”,由地方官将当地大姓巨族按照门第进行排列选官,而证明门第的最重要凭证就是谱牒。后来魏收修史,故意贬低他人门第、功勋,被斥为“秽史”,引发众怒。皇帝只好下令,各家出具家族谱牒,魏收据此载入史籍,不得妄行删改。
第二,家谱是最重要的史志补充。
古人将家谱-方志-国史视为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是国家正史和地方志的最重要补充,在历史、人口、民俗、社会、经济等领域的独特功能无可替代。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论证三者的关系是:如果家谱信而有据,就可补充州县地方志的缺漏;如果地方志信而有据,就可补充国史的缺漏。文天祥直接将家谱与国史并列,认为家谱的编撰、修订、传承和国史具有一致性。有了家谱,才能辨明亲属尊卑,亲戚远近;有了国史,才能研究时代兴替,王朝盛衰。所以,国家必须要修国史,而家庭更不能没有家谱。
第三,家谱是最直观的人文情志。
家谱全方位记载了家族内部的世系嬗递和精神传承,对地方重大的历史事件亦多有详细叙录,对于先祖的优秀事迹更不乏深情赞述,是家族和地方社会人文情志的经典再现。
可以说,家谱修撰的规则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价值的体现。比如自古以来,中国有四大姓只能有一本宗谱,全天下子孙的所有字辈必须统一,这就是所谓的“通天谱”。这四大姓分别是孔、孟、曾、颜。这种行为既代表了对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的极度礼敬,也确保了家族血统的高度精准,更保障了家族世系的整齐划一。
正是基于上述三大原因,中古以来,各大家族高度重视家谱修纂事物,以至于出现三代不修谱即为不孝的道德判断。
家谱是家族志,也是民族史,更是一个时代发达昌盛、和谐稳定的象征;它沟通了后代子孙和祖先的心灵世界,也传承了民族优良的文化品性。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只要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家谱仍然不失为家族的传家宝和国家民族的瑰宝。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