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凌虚”之四(中国画) 李冬
传统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经历了转型和当代形态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继承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和审美精神,还结合当代文化语境以及审美观念多元化的需求,开拓了许多新的表现领域和题材。加上不同画家艺术个性的表达,以及为更好地表现新题材而创新、吸取新的表现手法,使当代中国画在表现内容和表达语言上广泛而多元,当代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观念更鲜明而强烈,因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成为当代艺术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国画在当代的这种转型和演变,使许多当代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地开拓创新,并形成自己的艺术面貌,使当代中国画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李冬的中国画作品,给人第一印象是作品新异的艺术面貌。这种富有艺术个性的面貌体现在表现题材和艺术语言的独特,以及画家对自己思想、艺术观念的表达方式。他多年来关注和表现的题材主要有三大类:海洋、古建筑、主题性人物画。
以中国画画海洋,在古代也有画家表现,但多以线条淡墨表现,少有以墨色交融纵情写意。李冬画的海洋,墨色淋漓而用笔酣畅,肆笔纵墨写出来的海浪澎湃激荡,给人一种激情万丈的感受。李冬画海,是受他的父亲、中国海洋画派重要奠基人李海涛的影响。李海涛是我国当代以中国画表现海洋题材的具有开创性的代表画家,他吸取西画的表现技法,强调色彩的运用和具象表现,同时发扬中国画的笔墨特性,在表现海洋题材的创作上开拓了新的领域。李冬在传承父辈艺术品格和技法的同时,集众家之长,结合自己对大海的情怀,在创作中强化由大海引发的对生命的思考,在表现语言上更写意抒情,并且以此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碧海推雪》《鹭涛图》 《情愫系列》 《势与天通》等作品,除了表现大海的景象,还糅进了自己的情感,使作品增添了许多人文情怀,动人心扉。在“海底·凌虚”系列作品中,他把对海洋与生命的思考,通过海水、女人体与鱼的关系表现出来,一种象征表现的艺术语言,使作品有了超越自然景象的观念表达,因而具有了鲜明的当代性。正是这当代性的呈现,使李冬的中国画有一种新颖的审美品格,这正是他对中国画创新探索的成果,也是他艺术面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碧海推雪(中国画) 李冬
传统中国画注重作品的写意性,所谓“写意” ,除了指笔墨语言在随情表达中体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更重要的是强调通过对景物的表现抒发出画家的精神观念和审美追求——写“胸中之意象” 。作品的“意象”产生“气象”和由此形成的“意境” ,是作品的品格和灵魂。在他的古建筑系列作品中,可深切地感受到他由古建筑引发的对历史、时光、建筑与人的观照和反思。在《乾坤一戏》中,他用现代艺术的视觉错位方式,把戏台的面与底画在同一个空间里,营造出历史时空的转换,加上舞台上下剪纸般的白色演员,以及画里的文字“古今来许多角色,天地间……大戏台,千古帝王……似戏” ,表达了他对历史演变、历史大舞台上角色的轮换、史事如烟的思考,和由此衍生的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百年一眸》则通过回廊、空椅、在回廊中穿梭的猫,以及线描刻画的回廊重影,把古宅的往事定格在一个静止的时空,而这种定格的时空又被延伸的重影和猫激活,引起观者无限遐思。作品沿用了“舞台”的手法,通过不同空间的同置把观念植入画中,多维的时空使特定的物像产生了多层次的寓意,增加了作品的精神厚度。 《天街》 《天井》也是表现了他对王权和历史回眸的沉思。在古建筑系列作品中,李冬运用了以点成线技法,这是他从李可染先生的技法中学习发展过来的,并成为了自己的个性语言。“点线”是由浓淡变化的点、短线连接而成,点线拙而厚重,用点线表现古建筑,增强了历史感和沧桑感,与作品的构思和审美追求相对应,使作品获得了新异的审美效果。李冬在创作中根据题材的需要,在继承传统中国画审美精神的同时,创新表现语言,这是他对中国画在当代发展的探索和文化自觉,也是其作品文化和艺术价值所在。
主题性表现是李冬创作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国公安美协主席,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体验公安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带着对人民卫士的深厚情感,他用作品来表现对他们的敬意。作品《姊妹花》描绘的是充满青春活力和阳光的女特警,在打靶训练结束后欢快的场景,展现了新一代公安战士的风采; 《刹那之间》表现了武警战士处理突发事件时的英姿; 《我们从铁路来》则是对铁路公安前辈的致敬。作为在新中国成长的公安战士,他血液里流淌着先辈的爱国热血,他用自己手上的画笔,继承和弘扬爱国家、爱人民的精神,为祖国和人民的安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笔墨当随时代”,李冬的中国画艺术,体现了当代的文化和审美精神,记录了时代的脉动。他以自己的文化自觉,探索中国画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他的艺术实践和成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当代美术家的情怀和文化担当。正如他画的大海,因依托博大深沉而获得了澎湃的激情与力量,以及无穷的生命力。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