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于1993年实行市管县,原邯郸地区行政公署与邯郸市政府合并,统称邯郸市人民政府。近20年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带来了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欣慰之余,抚今追昔,深切地感受到,邯郸行署的演变过程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解放后进城之初,专署机关的工作与干部生活,充分凸显了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历史事实证明,没有过去的艰苦奋斗,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演进历程:四十多年六次变革
修缮后的邯郸专署大楼
地区行政公署最初称“专署”。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在原大行政区中开始设立分区 (专署),各分区 (专署) 按番号冠名。冀南三专署(三分区) 首脑机关驻肥乡,专员温光中;管辖肥乡、大名、魏县、成安、临漳、广平、曲周、鸡泽、永年、邯郸等县和邯郸市。当时冀南一专署驻临清,西辖现邯郸市的邱县、馆陶;太行五专署驻河南林县,北辖现邯郸市的磁县、武安、涉县。战时的行政区划是为军事需要服务的,专署的主要任务是支“前”固“后”。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中心工作转向恢复生产,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同年8月华北政府通令:撤销冀东、冀中、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太原行政区,划分为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省,新建平原省。在这次调整中建立邯郸区,成立了“河北省邯郸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孙森甫。区辖以原三专署的全部县、市为基础,将东邻冀南一专署的临清县、邱县、馆陶县修缮后的邯郸专署大楼峥嵘岁月和临清市,西邻太行五专署的磁县、武安、涉县并入邯郸区。原邯郸市、临清市改为县级镇,归专署领导。时辖16个县、两个镇、5668个村,350万人口。之后于1952年11月,国务院从地理、行政角度考量,将临清县、临清镇、馆陶县划归山东省管辖。1964年10月又将馆陶划归邯郸。冀鲁以卫河为界。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发动“大跃进”运动。1958年4月,邯郸、邢台两区合并为邯郸专署,专员刘琦。邯郸市归专署领导,邢台专区的宁晋、新河县划归石家庄。合并后的邯郸专署区辖包括邢台、沙河、临城、内丘、柏乡、隆尧、任县、南和、南宫、巨鹿、广宗、平乡、威县、清河、大名、武安、涉县、磁县、成安、肥乡、广平、鸡泽、邱县、曲周、永年、临漳共 26 县,邯郸、邢台两市辖区范围为历史最大。 邯、邢专区合并后推行过市管县,实行大县制。1960年5月,专、市合并为邯郸市政府,市长刘琦,专署退位。 当时,市管县的客观条件并不成熟,在管理上鞭长莫及,出现许多疏漏和薄弱环节。在“三年困难”时期,为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邯郸市于1961年5月又“一分为三”,恢复了1958年前的区划建制,专署复位,专员逄志明 ( 兼 )、周吉福。 在十年“文革”中,于1968年1月成立了“邯郸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徐士信,专署被取消。 “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1978年7月撤销地区革命委员会,恢复地区行署。首任专员刘俊孝。行署与专署名称虽有不同,实质都是省级派出机构,行使一级政府的权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逐步从农村转向城市。为了充分发挥城市优势,扩大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逐步实现城镇化,1993年7月邯郸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新的邯郸市管辖武安市,峰峰、邯山、丛台、复兴 4 个区,磁县、涉县、大名、魏县、永年、曲周、邱县、鸡泽、广平、肥乡、成安、临漳、邯郸、馆陶14个县,人口800多万。从最初的“专署”最后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市管县”,历时43年。每次区划变动,机构改革,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和众多社会评说。深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进城选址:地委住“旧衙” 专署住“破庙”
1949年3月,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京。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进京前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出号召:“必须警惕党内的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主席号召有雷霆万钧之力,邯郸地委书记王发武、专员孙森甫约法三章:进城不兴土木、不占民房、不挤商业。当时邯郸市区很小,南关外和平路是商业街,自然不能占用。因此,选址城内,地委机关驻旧衙门,专署机关驻城隍庙,既不扰民,又不离民,体现了艰苦奋斗的作风。 古老的城隍庙位于城内中街东侧,北至现人民路,南至北斜街,东至城东街。其中还有慈禧行宫、伪军留下的仓库和早期没收地主、官僚的宅院。破庙北殿堂日伪时期建成了平房,解放后,边区政府领导人曾在此小住。专署进市后,专员、副专员、秘书主任住庙院北屋,秘书室、民政科、教育科分住东西两廊,机关大门朝南开,从北斜街进出。财政、建设、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分住庙院周围的仓库、宅院和行宫。后来,机关大门朝西开,从城中街出入,时称“专署大院”。税务局、法院、招待所、直属库 ( 即后来的粮食局 )、干部业余学校等都在外围。食堂在大院内,吃井水,烧锅炉,供开水。 多个部门住进这块小地方格外拥挤。科长住两间,宿办合一,科员集体办公、集体住宿,大办公室内加张床。家属来了住招待所或借住民房。不过,大家在农村过惯了也不觉咋的,反而觉得方便。机关开会一广播都来了,与市民为邻互相认识,进出自由,相互关照,有些事情机关不好办,群众就帮助解决了,如同一家人。历任专员信守“官不修衙”,也不愿离开这里,守望了20多年。期间对破屋危房有所翻新,但原始格局无大变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才迁至城外。 邯郸专署旧址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建议今后无论如何改建,都应留个标志,以昭示后人不忘过去。 办事机构:人员少 精神好 效率高 1949年12月,省里为专署定编,专员2人,8个职能科室68人,其中秘书室包括服务人员就占24人,另7个科共计44人,平均每科 6.3人。卫生科人最少,只有3人;财政科人最多,12人(行政业务部门定编较多,如税务局20人,粮库30人)。全机关配自行车14辆,电话机6部。人员、装备受省里控制,只许出缺,不准超过,超过了不发供给。随着形势的发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有所扩大,职能科室虽有分设,但增人很少。8年后,1957年省编委下达《行政机构编制方修缮前的邯郸专署大楼峥嵘岁月案》,仍限定邯郸专区级人数515人。精干的行政部门,对应偌大的区辖范围,真称得上是“小政府”管大社会。 革命战争时期,专署的主要政务是征兵、征粮、支援前线。建国后,百废待兴,情况就不同了,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兴工办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办学扫盲,修路建桥,城镇建设等等都上了台面。上有部署,下有期待,不办不行,办不好也不行,“逼上梁山”,怎么办?专员抓中心推新政,对日常政务切块管理,分解到科。民政科包括民政、人事,教育科包括教育、文化,工商科包括工商、劳动,卫生科长兼医院院长。授权科长全权负责,独立工作,开会部署、调度指导、解决问题,说话算数,有需要跟专员通气的问题吃饭 ( 同吃中灶 )时说,科长成了“专员助理”。科长给科员放权,凡是符合制度规定的事儿自主办理,“先斩后奏”,拿不准的问题请示科长。在那特定的条件下,专员给科长授权,科长给科员放权,是对干部的充分信任和紧紧依靠,干事多的受尊重,埋头苦干被举荐,说话办事不实在的遭冷落,从上到下,有股“争”劲,干部精神焕发,效率以一当十。民政科长周更一是“老资格”,他带7名干部管民主建政、拥军优抚、兵站服务、退伍安置、社会救济、收容遣返、工资福利、人事等十几项工作,都干得很好。专员夸他“老当益壮,老将出马,一个顶仨”。供给制的财政体制,全区吃“大锅饭”,财政科尤其繁忙,粮、款、物要编造预算,代省下拨;开支经过审计,向省报帐;还管农业税收、财政监察、清理“小公家物”。科长王玮让大家“办事当家”,效率很高,受到省厅嘉奖。 “临战姿态”是当时的作风特色,急事急办不讲条件。有一次,专员刘琦去馆陶,副专员刘晓波去肥乡,一部美制“吉普”因病待修,事又不宜迟,专员只好骑摩托牵引着副专员的自行车一同前往。由于车速太快,栽到沟里,他俩浑身沾满泥巴进的县政府,回到邯郸才换衣服。这件事当时在机关传为佳话,影响很大。副专员常直管水利,哪里出险情哪里有“老常”。领导带头是无声的命令。1953年6月5日凌晨1时50分,人们正在沉睡,机关广播“花纱布公司东仓库突发特大火灾” (烧毁皮棉800多万斤 ),大家闻声而起,急行4公里投入灭火战斗,不顾身处险境,奋力抢救,成了救火的模范单位。搞好农业生产是中心任务,干部经常下乡帮助抗旱春播、抢收小麦、排水除涝,领导有动员干部就请缨。下去的同志背着行李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从大处立意,从帮扶着手,群众满意。有此经历的老干部经常回忆说,“好作风是领导带出来的,领导离群众近,干部就跟群众亲。” 干部生活:待遇微薄 生活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