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大桥下曾经有2个村,为何现在看不到了?
日期:2023-11-23 13:45:24  点击:
来源:大运河时空  作者:文剑

作者:文剑 

 

河北省馆陶县城东部就是河北、山东两省的省界——卫运河,因此是一个典型的“省界县城”。在县城的东南角,有一座连接到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的“七一”大桥。在这座大桥上,106、309两条国道交汇通过,在我国国道交通网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七一”大桥下曾经有2个村,为何现在看不到了?

“七一”大桥下空旷的田地

 

今天的七一大桥下只是河道和农田,在卫运河两岸的河堤内,显得有些空旷,使本来紧紧相邻的两省,却让人感觉到一种距离感。这座长975.08米的大桥,其西端约有200米跨越卫运河西侧岸坡及主河道,而东侧700多米长的桥梁之下,则是大片的农田,在卫星图上看显得苍翠欲滴、生机盎然。但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片农田里,曾经存在着2个村庄。

 

“七一”大桥下曾经有2个村,为何现在看不到了?

民国时期绘制的地图,可见南馆陶与孝子村、太平街

 

“七一”大桥下曾经有2个村,为何现在看不到了?

另外一幅地图上的这一带

 

这两个村庄名为孝子村和太平街,孝子村在西、太平街在东,两村在一起称为东馆陶,和卫运河西岸的南馆陶一起,夹河而立,中间有桥梁连接,因此也被认为是南馆陶镇的一部分,这一带的总人口在民国时期有510户(其中,南馆陶镇339户、太平街91户、孝子村80户),而那时的县城北馆陶城关的人口也就是580户(其中东关219户、南关133户、西关123户、北关105户)。

 

“七一”大桥下曾经有2个村,为何现在看不到了?

《馆陶乡土志》中对南馆陶及孝子村、太平街位置的记载

 

民国《馆陶县志》中有关县城和南馆陶人口的记载

 

清朝和民国时期,南馆陶和孝子村、太平街之间因有连接南北的卫河和沟通东西的大路,成为远近闻名的水陆码头和商业重镇。

 

民国版《馆陶县志》记载:

 

本境迨清季交通便利、轮轨四达,舶来之品日新月异、而岁不同。本邑僻在西偏,而卫河纵贯,商船无阻,近复汽车通行,津济各货克期输入境内,糖茶丝织诸品、衣帽鞋袜等物行销全境、不胫而走。

 

其商业繁荣程度可见一斑。

 

民国老地图中显示南馆陶与东馆陶之间有桥梁连接

 

南馆陶与孝子村之间的桥梁,是1915年由时任湖北督军的王占元捐洋1.5万元,四乡募捐洋数千元,用18只木船建成的浮桥。1949年7月初,在原址改建为木排柱墩贝雷式钢梁桥,始称“七一”大桥。1963年8月,大桥被洪水冲毁,经抢修建为钢缆吊桥。1964年9月至1965年7月间,在原桥以北修建了钢筋混凝土T梁式桥,共16孔,长296.01米。

 

按照“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总体要求和规划,1972年冬开始了对漳卫河第二次治理,在这次治理中,要求奋战5个冬春,开展包括整治河道、加固堤防、裁弯顺直、重建和改建桥闸涵以及扬水站等工程。

 

“七一”大桥下曾经有2个村,为何现在看不到了?

1970年左右的卫星图,此时七一大桥没有接长,两村还未搬迁

 

“七一”大桥以及东馆陶的孝子村和太平街2个村庄,在这次治理中也受到了影响:1973年,山东省“根治海河”指挥部决定将卫运河东侧大堤外移,东馆陶村整体迁出堤外,由山东省聊城地区根治海河指挥部建筑物领导小组组织对“七一”大桥进行加长,加长部分桥面净宽与主桥同,长度为638.369米。1974年3月开工,同年7月1日竣工通车,“七一”大桥此时共有62孔,总长946.8米。

 

“七一”大桥下曾经有2个村,为何现在看不到了?

“七一”大桥老照片,此片可能是全国首次披露

 

由于1963年冀鲁两省重新调整划分省界时以卫运河为界,河流东侧的东馆陶已属山东省,在搬迁时只能迁往山东境内,这样一来,原本和南馆陶为一体的村庄,却一下子搬到了1公里他省境内,虽然距离仍不算远,但由于分属两省,在人们的感觉上却已遥远。同时,由于卫运河断航,曾经跨越卫河两岸、商铺林立的水陆码头已不见了踪影。老的“七一”大桥也在2013年被北侧新桥所取代,2014年8月被拆除。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