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最初的都城是晋阳,为何最终迁都邯郸?一文说清楚来龙去脉
日期:2023-08-27 16:16:57  点击:
来源:一国之君历史  作者:一国之君历史

晋阳和邯郸是赵国最重要的两个城池,都曾是赵国的都城,故事得从赵氏宗族第六位宗主赵鞅开始说起。

 

 

晋阳就是如今的山西太原,在三家分晋之前,这里就是赵氏宗族的都城,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赵鞅指派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北端的晋水北岸修建晋阳城,赵鞅为了让赵氏宗族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修建了晋阳城作为保障。

 

 

 

当时的邯郸城是赵氏家族一支小宗的领地,领主是赵午,也称邯郸午(因封地而改名),赵鞅攻打卫国,卫国献上500户人口,暂居在邯郸城,晋阳城修建好后,赵鞅想把这500户人口迁到晋阳,赵午答应了,但赵午的族人不同意,赵午请求延缓几天迁移,赵鞅认为赵午不愿意,就把他杀了,由此引发了邯郸城的赵氏小宗联合中行氏和范氏对赵氏的战争。

赵国最初的都城是晋阳,为何最终迁都邯郸?一文说清楚来龙去脉

赵鞅

 

此战中,赵鞅退守晋阳,晋阳城墙坚固,中行氏和范氏没能攻下晋阳城,此举引发了晋国智氏、韩氏、魏氏三家联手攻打中行氏和范氏,中行氏和范氏战败逃走,赵鞅之围而解,仍以晋阳为领地。

 

赵鞅去世后,其子赵毋恤承袭赵氏宗主之职,史称赵襄子,此时晋国的智氏强大起来,智氏宗主智伯向韩氏、赵氏、魏氏各自索取一个万户之邑,韩氏、魏氏惧怕智氏,如愿交上,只有赵氏不同意,于是智伯联合韩氏、魏氏攻打赵氏,赵襄子退守晋阳,坚守一年有余。

 

智伯太过狂妄,准备引汾河之水淹没晋阳城,韩氏与魏氏担心赵氏被灭族之后轮到自己,私下有些不情愿,赵襄子派家臣张孟暗中联系韩氏与魏氏,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动了对方,三方约定结盟,并趁智伯没有防备之际,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智伯,并灭亡智氏家族。

赵国最初的都城是晋阳,为何最终迁都邯郸?一文说清楚来龙去脉

智伯

 

晋阳之战奠定了三家分晋,智氏家族在晋国灭亡之后,晋国六卿只剩下韩、赵、魏三家,赵襄子去世后,其侄孙赵浣被立为宗主,是为赵献子,同时把都城从晋阳迁到了中牟(今河南鹤壁)。

 

赵襄子的儿子赵嘉不服气,把赵献子赶走了,在代地自立为宗主,史称赵桓子,赵桓子在位一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继位,赵人杀死了其子,迎立赵献子为宗主,赵献子在位15年,去世后其子赵烈侯继位为宗主,公元前403年,赵烈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赵国正式成为诸侯国,这也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

 

赵国成立诸侯国时的都城是在中牟(今河南鹤壁),一直到公元前386年,赵敬侯才迁都邯郸,赵敬侯是赵烈侯之子,那么问题来了,赵敬侯为什么要迁都邯郸呢?

赵国最初的都城是晋阳,为何最终迁都邯郸?一文说清楚来龙去脉

三家分晋

 

1、历史原因。

 

赵国的继承制度总体来说是父死子继,但也存在兄终弟及,赵家第六任宗主赵鞅让自己的庶子赵毋恤担任宗主,这违反了嫡长子继承制,赵毋恤(赵襄子)是赵鞅的庶子,虽然其很有才能,但还是埋下一个叛乱的隐患。

 

赵襄子去世之后,把宗主之位传给自己的侄孙赵献子而不是儿子,很快赵襄子的儿子赵嘉就发动叛乱,赶走了赵献子,自己担任宗主,这直接导致了赵氏内部的分裂,赵嘉仅仅在位一年就去世了,赵人杀死了他的儿子,仍然拥立赵献子为宗主。

 

赵氏宗主之位又回到了嫡系一脉,但是赵献子在位期间把都城迁到了中牟,这里远离晋阳,中牟是今河南鹤壁,在邯郸以南,赵献子的迁都明显就是远离晋阳,其中的原因就是晋阳离代地很近,而代地就是赵嘉的封地,赵嘉的父亲又是赵氏大宗第七位宗主,势力根深蒂固。

 

赵国最初的都城是晋阳,为何最终迁都邯郸?一文说清楚来龙去脉

赵氏内部叛乱

 

为了自己政权的稳定,赵献子迁都中牟,远离赵嘉这一庶系,这是历史的原因,迁都中牟之后,赵氏统治核心离中原很近,中牟在漳水以南,这里离魏国非常近,赵敬侯继位后,赵国又发生了内乱,赵敬侯的堂兄弟赵朝发动叛乱,争夺赵国君主一位。

 

赵朝是赵武公的儿子,赵武公是赵烈侯的弟弟,赵烈侯去世后,他的儿子赵章年幼,大臣们拥立赵烈侯的弟弟赵武公继位,赵武公在位13年去世了,大臣又拥立赵烈侯的儿子赵章继位,结果赵武公的儿子不愿意,发动叛乱,失败后逃到了魏国。

 

赵朝联合魏国一起攻打赵国,看看地图就知道了,中牟离魏国边境很近,比邯郸还要近得多,魏国一出兵就打到赵国都城,虽然魏国没能攻克中牟,但这已经让赵敬侯感觉中牟不安全了,在平定赵朝叛乱之后,赵敬侯就把都城从中牟迁到了邯郸。

 

对于赵敬侯来说,晋阳太远,不适合做都城,中牟离敌国太近,也不适合当都城,只有邯郸最适合做都城。

 

赵国最初的都城是晋阳,为何最终迁都邯郸?一文说清楚来龙去脉

晋阳太远,邯郸靠近中原

 

2、晋阳远离中原,邯郸离中原近。

 

赵国是三晋之一,三家分晋之后,赵国的地盘最大,但并非实力最强,赵国与魏国、中山国、燕国接壤,威胁最大的其实还是中山国。

 

中山国全境被赵国包围,对于赵国来说,无异于如鲠在喉,中山国的势力范围在今河北中部的太行山东部一带,也就是如今的河北定州市、灵寿县、平山县、晋州市一带,这里离晋阳(太原)很近,一翻过太行山就是晋阳。

 

如果赵国定都晋阳,很容易受到中山国的威胁,中山国本来就靠近太行山,一个俯冲,中山国骑兵就会冲到晋阳城,所以晋阳不适合定都。

 

除了中山国之外,游牧民族对晋阳也有威胁,晋阳的北边400多公里就是如今的内蒙古,这里也是古代游牧民族南下的一条通道,经雁门关南下,直捣太原,渡过黄河,攻打中原,赵国长期在边境地区驻扎了一支边军,用来防备游牧民族的突袭,晋阳离边境太近,不适合当都城,相对来说,邯郸离中原很近。

 

赵国最初的都城是晋阳,为何最终迁都邯郸?一文说清楚来龙去脉

战国初年地图

 

3、经济原因

 

晋阳(太原)三面环山,北靠舟山、云中山,东临太行山,西边是吕梁山,只有南边是晋中平原,位于山西省的中间,虽然地势险要,但是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

 

邯郸地处太行山东面的华北平原上,除了西边是太行山之外,三面通透,位于河北省的最南端,北上可至邢台,南下可达中原,东进可到齐国,方便非常方便,经济发达。

 

三家分晋后,赵国总体战略是向中原发展的,不仅是赵国,战国时期的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是向中原腹地发展,包括地处边陲之地的楚国和秦国,同样是向中原发展,作为曾经的三晋之一,在战国初期,赵国的实力不如魏国,它的发展方向一是向北边的中山和燕国发展,二是向东边的齐国发展。

 

不管难度有多大,都城位于中原起码比晋阳要强得多,当时的诸侯经常会盟,如果赵国都城在晋阳,光是来回一趟都要个把月,就很不方便,定都邯郸就很近,邯郸离天下中心的洛阳也比较近,这里是华夏的核心,中原的腹地,比晋阳要方便得多,所以才会定都邯郸。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