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的历史真相
□韩鹏
当赵成侯赵种于前375年,在都城万雉、百里周回的赵王城,踌躇满志地登基时,他决计不会想到,邯郸会在22年后,于他手中沦陷。
公允地说,相对于其父赵敬侯的战略行事风格,赵成侯态度更为鲜明,出手更为果敢,战绩也更为耀眼:
前374年,他迅速平定国内公子胜之乱;前372年,攻魏,取其乡邑73,魏败赵于北蔺;前371年,与秦战于高安,败秦师;前370年,与韩攻魏,取葵。魏败韩、赵于平阳(磁县、临漳南)。魏攻赵,围浊阳。赵攻齐,取其甄邑(鄄城)。
不难看出,面对强大的魏国,赵成侯已不再像赵敬侯那样畏首畏尾,而是主动正面出击,并且在双方的频繁攻伐中互有胜负。
更让赵成侯自负并骄傲的是,前369年,魏惠王元年,乘着魏武侯去世,魏公子罃(即魏惠王)与公子缓争位的内乱之际,赵、韩出兵,与魏大战于浊泽(今陕西永济、运城之间),兵围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
最后在商讨如何处理战后魏国的问题上,赵成侯与韩懿侯产生严重分歧。赵成侯的意见是,杀掉魏罃,立魏缓,然后赵与韩分割魏地;韩懿侯的意见是,将魏国一分为二,魏罃与公子缓各居其一。意见不能统一,赵成侯与韩懿侯不欢而散,各自带兵离去。
司马迁为之感叹:“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家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分矣。”(《史记·魏世家》)其实,赵成侯与韩懿侯因赌气而各自甩袖离去的行为,不仅使几乎被肢解的魏国转危为安,而且还给此后16年的赵国,26年后的韩国,分别带来了几乎亡国的灾难。
前353年,魏国大军攻陷了赵都邯郸,史称“邯郸之难”。
被迫逃离邯郸的赵成侯,是带着怎样一种屈辱、愤慨、恐惧与绝望交织的心情?
1
赵成侯想不通,究竟哪里出了错,才导致了邯郸之难的发生。
在邯郸之难发生前,赵成侯一直是以一个杰出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形象,相当活跃地频频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继前369年,插手魏国内争后,前367年,赵成侯与韩懿侯再次联手,干预周天子的家事,以显诸侯尊周的担当与公义,他们将周一分为二,置东周。
当初,周考王定都成周(今洛阳东),封其弟揭于河南(即王城,今洛阳王城公园),以续周公之职,是为西周桓公。桓公死后,子威公立。此年,威公死,公子根与太子朝争立,赵、韩助公子根叛立于巩(今河南巩县),以奉周显王,是为东周惠公。自此,王畿七城有了“东周”“西周”之别。《战国策》中所谓“东、西周”,即是言此,与历史分期中的“东、西周”是两回事。
而且,魏、赵之间,除了前362年在浍水北岸打了一仗,魏国占据赵国皮牟(今山西翼城东北)、肥(今肥乡西)、列人(今肥乡东北)等城邑,此后双方一直处于相对和平共处时期。更温馨的是,前361年,魏迁都大梁(开封)后,赵、魏因各自战略所需,在公平、友好气氛中,赵、魏进行了易地。赵将泫氏(今山西高平)、中牟送给魏,魏则将榆次(今山西榆次)、阳邑(今山西太谷东北)、繁阳(今内黄西北)送与赵。
甚至,前358年、前357年,赵成侯与魏惠王又先后分别在葛孽(今肥乡西南)、鄗(高邑)进行了友好会晤。
前357年,赵成侯远赴临淄,与齐威王会见;前356年,与燕文公会于阿(今河北高阳北),又与齐威王、宋后废公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北)会谈。
与周边国家领导人频繁接触,无非是想通过积极的外交活动,搞好统一战线,让赵国在实施自己的战略主张时,能获得更多邻国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主要防范被身旁体型硕大的魏国碾压。
面对强邻魏国,非不得已,赵国决不主动去挑起战争。
在魏惠王的战略路线图中,仍然延续魏武侯时期的错误发展方向,持续坐看秦国变强,实施避秦东退策略,同时在中原地区向赵、齐、韩、楚、宋等国穷兵黩武,四处征战。
前354年,赵攻卫,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在今河南长垣),迫使卫国入朝赵国。
马蜂窝就此被捅!
因为自三家分晋以来,卫一直是魏的卫星国,骄傲放任的魏惠王,岂容自己多年的跟班转身去向赵国点头哈腰?于是魏决定讨伐卫、赵。
2
庞涓帅魏兵伐赵,很快围困邯郸。
赵国告急!
从赵国派出的两支请援小分队火速出发,分别向南、向东疾驰,前往楚国、齐国求救。
赵成侯将救星选择为齐、楚,是因为这两个国家与魏交界,长期有领土之争,互为宿敌。选择这两个佛脚来抱,合情合理。
楚宣王马上召开会议,围绕救赵与否展开讨论。《战国策·楚策》记载了这场讨论会:
大臣昭奚恤对楚宣王说:“不如不救赵,让魏国越深度割据赵国,那么赵国坚守的决心就越大,这样会对魏、赵形成两弊局面。”
大臣景舍说:“不是这样。魏攻赵,最担心的是楚攻其后。现在若不救赵,赵有亡国的危险,而魏却没有来自楚方面的忧虑。这样就是楚、魏共同对付赵国了,其害必深,怎么能形成赵、魏两弊的局面?而且魏深度割据赵,赵已经露出亡败局势,见到楚不施救,赵无路可走,必然被魏吞并,然后赵、魏共同对付楚。所以,不如出少量部队援赵。这样,感觉有强大楚国在支持,赵必然与魏死战到底。魏一方面恼怒于赵的不屈服,同时又见到楚的救援力量不足畏,它就必然不放过赵。如此,则形成赵、魏相弊,齐、秦应楚的局面,则魏国可破。”
前354年,楚国派景舍带领少量楚兵,前去救赵。在赵、魏战斗中相机行事,以削弱魏国,从中渔利。邯郸被魏国攻陷后,楚军才出手,顺道夺取了魏国的睢、秽之地。
齐国朝廷也就此话题召开了紧急会议。《战国策·齐策》记载了这场辩论:
齐威王召集大臣问:“救赵还是不救?”齐相邹忌说:“不如不救。”大臣段干纶说:“不救,则对我不利。”齐威王问:“为什么?”段干纶答:“让魏吞并了邯郸,于齐国有什么好处呢?”
齐威王于是同意出兵,说:“大军驻扎在邯郸城外。”段干纶说:“我所说的利与不利,不是指的这样。救援邯郸,驻军其城外,会使得赵都不被魏拔,而魏兵力无损的局面。所以说不如向南攻打魏国襄陵(应为平陵),使魏军疲敝。邯郸被魏攻下,而魏国疲敝,就会形成赵国国破、魏国国弱的结局。”齐威王说:“好。”于是派兵南下攻打襄陵(应为平陵)。
从齐、楚两个内部会议的讨论发言中不难看出,无论楚国还是齐国,虽然最后都出兵了,但均非出于公义,去真心救赵,而是各自怀着阴暗的心理,想做捕蝉的螳螂身后那只黄雀。他们从各自切身利益出发,权衡出兵数量、时机、方向,在魏、赵之战中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且,齐国以田忌为大将,中间也藏着素与田忌不和的邹忌个人阴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成侯驺忌与田忌不善,公孙阅谓成侯忌曰:‘公何不谋伐魏,田忌必将。战胜有功,则公之谋中也;战不胜,非前死则后北,而命在公矣。’于是,成侯言威王,使田忌南攻襄陵(当为平陵)。十月,邯郸拔,齐因起兵击魏,大败之桂陵。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
桂陵之战示意图
人们一直将围魏救赵的全部功劳安在了孙膑肩头,其实,齐国前期攻打魏国平陵的战略决策,是在齐威王与段干纶二人之间所形成。邯郸沦陷后的齐、魏桂陵之战,才是孙膑主谋。
围绕邯郸被围大动脑筋的,不光是齐和楚,甚至还有夹在其间的小国,宋国便是其中之一。
攻打邯郸前,魏惠王要求宋国派部队加入自己阵营,宋后废公犯了难。魏国的征召不敢不听,但赵国也是自己惹不起的角色,万一赵国没灭,秋后来算账怎么办?
生存在前狼后虎的丛林,弱者的生存智慧必须要比强者更多一些才行。于是,准备攻打赵国的宋国派出使者,提前来到赵国,向赵成侯小心翼翼地请教,我怎样出拳你才能够接受?
据《战国策·宋策》载,梁王伐邯郸,而征师于宋。宋后废公派出使者,前来向赵成侯请示:“魏国兵劲权重,现在征师于我,我若不答应,恐怕立刻会危及宋国社稷;如果答应魏国来害赵国,则我又不忍心。愿大王替我们拿个主意。”
赵成侯说:“是这样。宋国弱于魏国,我当然知道,但让宋国来助魏弱赵,也肯定对宋国不利,那么我能告诉你什么才好呢?”使者说:“在下请求攻打大王的一座边城来应付魏国,以缓和魏国攻下邯郸的时间,等待您的部下守城。”赵成侯说:“好。”于是,宋国举兵入赵境,包围了一座城邑,如事先约定好的套路行事。
老虎和狼为此都很开心。魏惠王高兴地说:“宋人助我攻赵。”赵成侯也高兴地说:“宋人只不过攻这一城,做做样子罢了。”因而,邯郸之难结束后,魏与赵都不怪罪宋。
在被阴谋和策略充斥的邯郸之围中,宋国的狡黠,也不失为一种充满喜感的幽默。
3
为什么齐、楚两国在考虑出兵时机时,不约而同都首先考虑“乘魏之弊”?
因为,魏国实在太强大了。
能在世界上两个不同区域,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这样的国家被称为超级强国。自二战之后,美国一直占据着这个地位。
战国中期的魏国,也是一个超级强悍的军事强国。来看看《史记·魏世家》中所记录的实况:
前354年,邯郸被围前,魏国“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西线正与秦作战的魏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派庞涓率领8万大军围困了邯郸;
前353年,“诸侯围我襄陵”,齐、宋、卫联军在魏国东部城市襄陵(应为平陵,见下文)攻打,但围攻邯郸的8万魏军,依然在邯郸城下坚壁合围。同年10月,邯郸沦陷于魏后,齐国田忌、孙膑在桂陵设伏,大败魏军。楚国景舍则乘势在南线襄陵(今河南睢县)攻打魏国。即便如此,魏军依然牢固占领着邯郸;
前352年,秦攻魏安邑,魏“筑长城,塞固阳”;
前351年,魏与秦战,“魏取泫氏、濩泽”(《竹书纪年》)。在秦军兵围魏国固阳的情况下,魏与赵相盟于漳水之上,把邯郸归还赵国,邯郸之难始告结束。
从邯郸被围,到邯郸沦陷,再到归还邯郸,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魏国在东、西、南、中四个方位,持续与齐、秦、楚、赵等多国开战。即便庞涓率8万大兵回救大梁,在桂陵之战大败后,魏国依然占领邯郸,赵都没有被赵军夺回,且魏国也没有停止在西线与秦作战。
魏国军事实力之强大,难以想象!
这有赖于魏文侯、魏武侯时期,吴起在魏国进行军事改革,训练出的一支名闻天下的“魏武卒”部队。
《荀子·议兵》中记:“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士兵必须披上三属甲(重甲),操12石强弩,背负50个长箭,同时执戈,佩剑,携带3天的军粮,能在半天内急行军100里,才有资格成为武卒。
强健的士兵体魄,精良的武器装备,刻严的选拔制度,优厚的福利待遇,加上吴起高超的阵法训练、爱兵如子的情怀,使得魏武卒成为魏国独霸中原的基石,是吴起所向披靡的神器,是战国时期最精锐、最骠悍军队的代名词。
就是这支部队,在前389年的阴晋之战中,吴起率5万步卒,破秦50万大军,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从此让魏武卒名动天下。虽然前387年,吴起因被谗而离开魏,并于前381年死于楚,但他训练并指挥的军队根底还在。
面对这样一支铁军,田忌、孙膑怎么能不谨慎从事?更何况,此时率领魏军的,是与孙膑一同学习兵法,因嫉贤妒能而使孙膑致残的庞涓。
4
有关围魏救赵的全部历史实录,就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与《战国策·齐策》中。
对比上述三处记载,可以得知,在前353年,齐国开展的围魏救赵军事行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此年10月邯郸沦陷前,由田忌率领齐、宋、卫联军,围攻魏国襄陵(应为平陵),意图一边牵制魏军力量,一边等待邯郸被魏攻下;第二阶段,是在10月邯郸沦陷后,由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成功实施桂陵之战。
按照《史记》记载,田忌一开始想直接率兵奔赴赵国,与魏军正面交锋。孙膑却认为:“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旻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于是,田忌按照孙膑的谋略,佯攻大梁,致使踞邯魏军离开邯郸,最后与齐军战于桂陵。
但,其中有许多疑问和抵牾之处。
一、齐对魏第二阶段军事行动开始时,邯郸已经沦陷,已不存在“被围”与“解围”的问题,孙膑说“一举解赵之围”,不合逻辑。
二、襄陵位于大梁东南,齐军从东北方向的临淄而来,欲佯攻大梁,不必绕到此处。
三、从围攻襄陵到设伏桂陵,中间的战略环节是什么?佯攻大梁,诱庞涓率兵而来的真实细节又是哪些,不得而知。
四、关于庞涓结局,《史记》说在马陵之战中“乃自刭”,《战国策》说在马陵之战中“禽(擒)庞涓”,没有确说。
这些谜团,随着一次惊世的考古发现而豁然开解。
1974年6月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对银雀山汉简进行报道。
苍天有性,大地有灵,在光阴不息的流转中,大地终有一天会将封存数千年的秘密大白于天下。
1972年4月,在蒙山沂水环抱的临沂故城南的银雀山,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汉代竹简,其中就有被认定是孙膑及其弟子所写的《孙膑兵法》(也叫《齐孙子》)。经考证,此竹简书写于西汉文景时期至武帝早期,早于《史记》及《战国策》,更为可信。200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中的《孙子兵法》被评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自东汉时就已失传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同时面世,不仅彻底解决了孙武、孙膑是否为一人,《孙子兵法》究竟存在与否等重大历史悬案。而且从整理后的银雀山汉代竹简中,获得的《孙膑兵法·擒庞涓》,让人们得以一睽历史上桂陵之战的原貌。
兹录《孙膑兵法·擒庞涓》全文如下(竹简中残缺部分以“……”标注,脱落不辨的文字以“□”代替):
昔者,梁君将攻邯郸,使将军庞涓,带甲八万至于茬丘。齐君闻之,使将军忌子,带甲八万至……竞。庞子攻卫□□□。将军忌……卫□□,救与……曰:“若不救卫,将何为?”孙子曰:“请南攻平陵。平陵,其城小而县大,人众甲兵盛,东阳战邑,难攻也。吾将示之疑。吾攻平陵,南有宋,北有卫,当途有市丘,是吾粮途绝也,吾将示之不知事。”于是徙舍而走平陵。……陵,忌子召孙子而问曰:“事将何为?”孙子曰:“都大夫孰为不识事?”曰:“齐城、高唐。”孙子曰:“请取所……二大夫□以□□□臧□□□都横卷四达环涂□横卷所□阵也。环涂甲之所处也。吾未甲劲,本甲不断。环涂击柀其后,二大夫可杀也。”于是,段齐城、高唐为两,直将蚁附平陵。夹、环涂夹击其后,齐城、高唐当术而大败。将军忌子召孙子问曰:“吾攻平陵不得,而亡齐城、高唐,当术而厥。事将何为?”孙子曰:“请遣轻车西驰梁郊,以怒其气。分卒而从之,示之寡。”于是为之。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故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
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擒庞涓》
解读上述汉竹简文字,可以得知桂陵之战的真实经过如下。
魏惠王准备攻打邯郸之初,起先派庞涓统领8万大军到达卫国茬丘(今山东茌平)。齐威王得知后,派大将田忌带领8万齐军,开到齐国和卫国边境。庞涓攻打卫国,田忌想救卫,孙膑却说不能直接救卫,而要佯攻魏国平陵(今山东菏泽定陶区东北)。
因为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魏国首都大梁以东的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齐军进军途中要经过市丘,很容易被切断粮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军,让庞涓产生齐军主将无能的错觉。
齐军接近平陵时,孙膑又故意选择能力低下、不谙战法的齐城、高唐两位都大夫,分别率领两支小部队,直接向平陵发动攻击,以这两支部队被消灭为代价,来吸引魏军主力。
果然,攻打平陵的两路齐军大败。然后,孙膑让田忌一面派出轻装战车,直奔魏都大梁城郊,以激怒庞涓,迫使其率军回援;一面又让田忌派出少数部队与庞涓交战,再次示弱,使其轻敌。
田忌按孙膑的策略一一照办,庞涓果然丢掉辎重,以轻装急行军,昼夜兼程回救大梁。孙膑则带领齐军主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南)设伏,一举擒获庞涓。
如此,中间的战略环节陡然明白,《史记》中所说的襄陵,实则是平陵;庞涓被擒是在桂陵之战,也非马陵之战。
而且最重要的是,整篇《擒庞涓》中没有出现一处“救赵”字眼,这不仅吻合了《史记》《战国策》中记载的齐威王出兵初衷,而且也和历史事实完全一致——桂陵之战后,魏国虽然大败,但并没因此而退出邯郸,齐军“围魏”是实,“败魏”也是实,但没有“救赵”的初衷与结果。
“围魏救赵”这条妇孺皆知的成语,于历史事实有悖。
5
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1972年的一篇著名演讲,后人总结为“蝴蝶效应”。
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玄虚。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微弱气流产生,进而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系统产生异变,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天气宏观系统发生巨大变化。
邯郸被围,就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最初搅动水面并形成第一圈涟漪的,是一个人:魏相公叔痤。
使微澜翻成巨浪的,是原本效力魏国,后来分别奔楚、秦、齐,进而搅动整个战国格局的三个重要人物:吴起、商鞅、孙膑。
在公叔痤谗害下,魏武侯对吴起产生猜忌之心,迫使吴起在前387年,离魏奔楚。魏国自毁长城后,秦国迅速夺回西河之地。而吴起到了楚国,“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公叔痤临死前,向魏惠王推荐了公孙鞅(即商鞅)。他告诫魏惠王:“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境。”(《战国策·魏策》)魏惠王却既不能重用商鞅,也不阻止其出境,乃至商鞅投奔秦国,“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司马迁为此意味深长地说:“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言下之意是,公叔痤担心商鞅取代自己职位,所以直到临终时刻,才向魏惠王荐举,以博取荐贤的虚名。终致魏国流失了这个宝贵人才。
而孙膑的出现也因为公叔痤。庞涓受公叔痤赏识,担任魏国将军后,将同学孙膑叫到了魏国。嫉贤妒能的庞涓,转而又“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最后,是出访到魏的齐国使者,偷偷将孙膑拉回齐国,遂成为齐国军师。
因为公叔痤,吴起跑到了楚国,使楚国迅速强大;商鞅跑到了秦国,使秦国实力大增;孙膑回到了齐国,由他通过桂陵、马陵前后两次大战,对魏国实施了去军事化目标,使得魏武卒消灭殆尽,魏国从此彻底沦为了二流小国。
从这层意义上说,邯郸被围的最大失败者,不是被围的赵国,恰恰是围者魏国。
前350年,魏国将邯郸归还赵国的第二年,赵成侯遽然长逝。至死都不能放下邯郸被陷这一心结的他,其实最该有的姿态是,在苍松翠柏中含笑而眠。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