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义社”兄弟韩重贇
韩重贇(?-974),武安挂金峪(今武安南沟村)人,与韩令坤同乡。早年在后周郭威帐下从军,是郭威手下一员勇将,打了不少硬仗。郭威死后,跟随世宗柴荣,也是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特别是在后周与北汉之间的高平战役中,表现出色,升任铁骑指挥使。后来跟随世宗参加了征讨淮南的战斗,在战斗中勇猛异常,冲锋陷阵,攻城时,不顾流箭,率先登上城楼,结果中箭负伤。战后,因有功转任都虞侯,继而升任控鹤军都指挥使兼虔州刺史。控鹤军都指挥使是皇家的亲兵部队指挥员,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近身效力,地位十分重要,从中也可看到世宗对他的信任。此时他与同在世宗手下为将的赵匡胤十分交好,是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义社”大概相当于今日的结拜兄弟组织吧,其旨意是有难同帮,有福同享,肝胆相照,誓同生死。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驾崩。次年正月,赵匡胤就是依靠了他的“义社”兄弟,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由后周改朝换代为宋朝,改年号为建隆,当年为建隆元年。陈桥兵变后,赵匡胤迅速安定局势,笼络民心,奖赏功臣。韩重贇在此次兵变中,辅助赵匡胤,起到了重要作用,因“翊戴”有功,被升任侍卫亲军司马军主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五月,统辖泽、潞、邢、洺、磁五州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起兵反叛,不料赵匡胤早有准备,派遣大将石守信和慕容延钊分兵合击李筠。而后赵匡胤御驾亲征,对李筠进行征讨,韩重贇随军参战。在泽州大败李筠,最后李筠兵败自焚而死。因在战斗中有功,韩重赟又升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节度使。九月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起兵反叛。韩重贇又随赵匡胤征讨李重进,不久攻破李重进盘据的扬州,李重进举家自焚。韩重贇升任淮南马步军都虞侯。自此,宋朝的江山基本稳定。
建隆二年(961年)7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掌握重兵的大将纷纷离职。此时,韩重贇却被任命接替王审琦的殿前都指挥使兼义成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是禁军的头领,赵匡胤就是凭借这一职务的便利发动兵变而上位的,此时由韩重贇接任这一职务,说明赵匡胤对韩重贇还是比较信任的,但在军事上对他进行了掣肘,命他率领民工督建皇城。经过三年的努力,皇城终于建好,太祖很是满意。乾德三年(965年),黄河在滑县决口,赵匡胤命韩重贇指挥数十万将士,堵塞决口。接着带领军民,修筑堤坝,防御洪水。在这些非军事的行动中,韩重贇也显露了非常的才干,指挥有方,应付有余,也立了功。
到了此时,在赵匡胤身边原来的兄弟们大多已辞职或调离,或者解甲归田纵情享乐去了,唯有韩重贇等少数几个还在赵的身边任职。乾德四年(966年),太祖到郊外祭祀天地,命韩重贇为仪仗总管。这时有人向太祖进言,说韩重贇勾结皇家亲兵,恐有异志。太祖闻言大怒,下令处斩韩重贇。这时宰相赵普急忙拉住太祖劝道:亲兵,陛下必定不能自己亲自率领,终归要选可靠之人付之以将并之权。如果韩重赟因人进谗而被诛杀,那就会人人惧怕获罪,那么谁还再肯为陛下带领亲兵呢?太祖听从了赵普的劝谏,韩重贇幸免于难。太祖虽然这次放过了韩重贇,但引起了警惕,仍不放心,于是在乾德五年(967年),解除了韩重贇的军职,外放到彰德任彰德军节度使,韩重贇是开国武将中最后一个离开京城而任地方官的。
五代时期,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的时期之一。短短几十年,天下更易五代十四帝。城头不断变幻大王旗,军阀混战,强将逼主退位。当时有一个军阀安重荣曾赤裸裸的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连年征战,人民流离失所。真可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武将乱政是其最大的特点,一介武夫,当他的势力到达顶点时,便野心毕露,大胆问鼎。赵匡胤也是如此。但他看透了这个循环规律,因此,当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使出了罕见的“杯酒释兵权”的一招,接着把有实力的将军们一个个削夺权力,发配外放,或者置死。随之,强力推行中央集权,逐渐把大宋政权稳固了下来。经过一系列历代帝王政治制度的改革,使国运延续了三百多年。
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不过是赵聚集力量,以图霸业的手段而已。当其坐上帝王之位后,“义社”兄弟便星流云散,往日的情义都成了虚幻,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对这些手握重权的兄弟们严加防范,并一一加以剪除。这些兄弟们也逐渐吸取了教训,明白了道理,纷纷想办法自保。甚而有的一改初衷,自我污名,做出了许多令人切齿之事。例如石守信,大肆贪污抢掠,搜刮民脂民膏,成了巨富。王审琦本不能饮酒,却被逼暴饮而亡。韩重贇更是改弦易张最明显的一个,前次因指挥亲兵险些被杀,便从中似乎领悟到了什么。当他被派到彰德府后一改前状,改信佛教,大伐树木,建设庙宇,横征暴敛,对于这些违法之事,太祖却放任自流,不管不顾,老百姓怨声载道,遂使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这在韩重贇的履历中是个严重的污点。过去治史者,大约是出于为尊者讳的用意,总是讳言这点。太祖及各位“义社”兄弟后来的所作所为,也许是各自为了自己的基业和性命,不得以而为之,是非曲直不好加以明辨。这些变化,更能体现出在封建皇权社会里为官的那种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心态,更符合人物为求自保而一改前状的心理轨迹。读史至此,总让人心情沉痛,咳然无语,后世为君为臣者,当以鉴之。
开宝七年(974年),韩重贇去世,太祖追念其功,加赠侍中。韩重贇是五代末期和宋初的一位良将,其能征惯战,纵横疆场,为大宋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社会历史的前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正是:
将军马上日驰行,蹈火赴汤神鬼惊。
才挣城头旗变色,又闻疆野战传声。
三江扫荡妖狐尽,四海清平走狗烹。
大业参天随逝水,是非成败任君评。
作者简介
王世忠,神钲书院副院长。河北师大本科毕业。原邯郸学院武安分院副院长,现东方诗风网站站长,《东方诗风》杂志社社长。爱好诗歌创作,先后在《中华诗词》《重庆诗词》等各级报刊上发表了数百首诗作。出版有《秋水潋滟》《雪落声声》《林下听雨》三部格律体新诗集,《秋水诗存》一部古体诗集。参与了神钲书院的各项活动。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