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平调《斩杨景》
涵养文化百代功·安秋生
武安第一代商人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他们中有的人没条件读书,有的有条件读书但对青灯黄卷缺乏兴趣。例如大贺庄胡璧光,拥有八品顶戴的父亲很希望他读书仕进,无奈他“唯喜商业”,后来果然在家族商业上获得成功。伯延房五成(房锦云之父)与此大同小异,其父去世后,其兄房三成为他安排的方向也是求取功名,无奈房五成读书的资质只在中等以下,甚至略显愚钝,但他放下书本去经商,却表现出不凡的才华,房家在彰德创设祥顺公,在开封创设德茂恒,都是在他手上。
自己靠商业发家,发家后却让子女去读书,这是许多商业家庭的选择。武安商人之家绝大多数注重投资于子女教育,送他们读中学,上大学,甚至到国外去留学,耗资巨大。比如伯延的房氏家族,大洺远的尹氏家族、大贺庄的胡氏家族、常氏家族等,在清末和民国期间都有许多子女率先走进大学,这些人后来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材。
大贺庄胡璧光之孙胡应元,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中留学生,赴日本明治大学攻读,同批前往的有小贺庄的李梦弼,武安城关的司华五。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归国,并考取了文官,等待分配上任时,辛亥革命爆发,他决意弃政从商,走上实业报国之路。他思想开放,胆魄非凡,胡氏商业在他这一代呈现腾飞之势。
房锦云之子房德三,在国内南开中学(与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有同学之谊)毕业后,又远涉重洋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学成回国后担任北京文化大学校长等职,与冯友兰等人过从甚密。
武伦佩
武安历史上的著名民族英雄武伦佩,是龙泉村武氏(德泰兴)的嫡系传人。他凭着先辈积下的家资,先后就读于北京成达中学和北京大学,后来投笔从戎,进入奉军讲武学堂学习,毕业后供职奉军。七七事变后,他回到家乡操练民团,用自家的钱财购买枪支弹药武装乡民,联合伯延周围20多个村庄,成立抗敌自卫大队,人枪300有余,抗击日寇及汉奸队伍。1938年,他毅然率队参加了八路军,任“八路军冀豫边游击大队”大队长,1938年在攻打武安县城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以身殉国,为龙泉武氏家族增添了光荣。武安是著名的“戏曲之乡”,拥有两个地方剧种:武安平调、武安落子(一个县域拥有两个剧种,在全国绝无仅有),它们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外,另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固义傩戏被有关专家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
考察武安戏剧艺术的兴起和发育过程,武安商人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据说武安平调最初是在外地经商的武安人带回来的“舶来品”,时间大约为清代中叶,距今约有200多年历史,由豫北一带流传的梆子戏加以演变创造,逐渐形成了一个行当齐全、深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商人们在把赚取的银子带回家乡的同时,又把苏杭一带大量的戏曲剧本带回来,移植到地方戏中,极大丰富了平调落子的剧目。
毫无疑问,没水养不了鱼,文化艺术的长期发展需要经济来支撑,正如俗话所说“没有君子不养艺人”。而商业家族中当年某些“不务正业’的人,客观上也为文化艺术的存活提供了土壤。
例如龙泉村武伦佩的二哥武伦杰,小名黑留成,是被后人当作纨绔提起的人物。武伦杰既不愿管家事,也不想做生意,只对看戏有兴趣。他自当箱主,即出资办剧团,把戏班养在自己家里。剧团出外演出,武伦杰就骑上一头毛驴,走到哪跟到哪,走到哪看到哪。那时兵荒马乱,唱得起戏的很少,所以戏班更多是靠老武家供养,武家花园每日里锣鼓喧天。当时略有名气的平调落子演员,就都养在武家。现在看,武伦杰算是保存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功之人了。换句话说,假如没有商家源源不断的银钱来养活,武安这两个剧种是很难长成大树的。
伯延房锦云家族送子女去大地方读书,却也培养出几个爱好京剧的票友。尤其是四子房续璟,在北京求学期间与许多旧家子弟一样迷上了京戏,在戏剧界结交了许多朋友。他喜欢演黑头,有机会便粉末登台,过上一把戏瘾。房续璟肄业后回到老家,把京戏带到了伯延,在族人和亲友间,聚集了一些和他同样痴迷京剧的人,常常在房家小花园拉开架势唱练一番。父亲房锦云似乎并不强力反对儿子玩票,病重之际还对子侄们交待说,既然你们都喜欢,就好好玩,花点钱置买置买,弄点行头。按照房锦云的遗嘱,新的当家人房续元和房续璟一行乘车搭船赶赴苏州,花了好几万大洋选购服装道具,服装通通买的是有名的苏绣,运回伯延,房家人正式成立一家剧社,名曰振民剧社,《空城计》《锁麟囊》《群英会》等剧目演得像模像样。振民剧社是武安民间第一个京剧社,坚持排练演出十几年。土改后这些服装道具成为村办剧团的财产,村办剧团被县剧团收编,服装道具自然也跟了过去,以后又成为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的一部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安秋生,又名安隆,字季三,号神钲散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协会副会长,邯郸市散文学会主席,神钲书院院长。有散文、诗歌、纪实文学、传记等著作多种。研究武安商帮20年,著有《药鬼子记事》《武安商帮史话》《大商风华》等,曾受邀赴日本明治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和国内多地演讲。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